词品

词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杨慎,岳淑珍 著
图书标签:
  • 诗歌
  • 文学
  • 词学
  • 古典诗词
  • 宋词
  • 文学评论
  • 文化
  • 艺术
  • 鉴赏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53884
版次:1
商品编码:10191564
包装:平装
开本:36开
出版时间:2009-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3
字数: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词品》六卷,拾遗一卷,“拾遗”卷后附有陈秋帆据《函海》本所补四则。《词品》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广。书中尽可能搜罗考证历代词人词作本事以及前人品评之语。六卷基本按照时代顺序布局:卷一多记六朝乐府曲词,考证词调来源,论述词调与内容的关系,六朝乐府与词体的用韵等,甚至认为填词用语“非自选诗乐府来,亦不能入妙”,试图从各方面论述六朝乐府与词的同源关系。杨慎认为词体起源于六朝乐府,因此他的记述从六朝乐府歌词始。卷二以记述唐五代词人词作和闺阁、方外之作及故实为主,并解释考证词体中的生僻字词。卷三至卷六记述两宋、元代及本朝词人词作及故实。拾遗一卷多记歌妓、侍妾等女}生之词作及故实。《词品》除了摘录、引述他人的词话外,共评论唐五代、宋、元词人八十馀人,涉及到词体的特性、风格、用韵、创作等诸多方面,在词学史上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与理论价值。

目录

导读(岳淑珍)
序(杨慎)
词品卷一
1.陶弘景寒夜怨
2.陆琼饮酒乐
3.梁武帝江南弄
4.徐勉迎客送客曲
5.僧法云三洲歌
6.隋炀帝词
7.炀帝曲名
8.王褒高句丽曲
9.穆护砂
10.回纥
11.沈约六忆辞
12.梁简文春情曲
13.长相思
14.王筠楚妃吟
15.宋武帝丁都护歌
16.白团扇歌
17.五更转
18.长孙无忌新曲
19.崔液踏歌行
20.太白清平乐词
21.白乐天花非花词
22.词名多取诗句
23.踏莎行
24.上江虹、红窗影
25.菩萨鬟、苏幕遮
26.夜夜、昔昔
27.阿弹回
28.阿滥堆
29.乌盐角
30.小梁州
31.六州歌头
32.法曲献仙音
33.小秦王
34.仄韵绝句
35.阿那纥那曲名
36.醉公子
37.如梦令
38.捣练子
39.人月圆
40.后庭宴
41.朝天紫
42.干荷叶
43.乐曲名解
44.鼓吹骑吹云吹
45.唐词多无换头
46.填词句参差不同
47.填词用韵宜谐俗
48.燕<目行>莺转
49.哀曼
50.北曲
51.欧苏词用选语
52.草薰
53.南云
54.词用晋帖语
55.屯云
56.乐府用取月字
57.齐己诗
58.欧词石诗
59.侧寒
60.闻笛词
61.等身金
62.关山一点
63.杨柳索春饶
64.秋尽江南叶未凋
65.玉船风动酒鳞红
66.泥人娇3D
67.凝音佞
68.词人用黦字

词品卷二
1.真丹
2.金荃
3.鞋袜称两
4.麝月
5.檀色
6.黄额
7.靥饰
8.花翘
9.眼重眉褪
10.角妓垂螺
11.银蒜
12.闹装
13.椒图
14.<革未><革曷>
15.秋千旗
16.三弦所始
17.十二楼十三楼十四楼
18.五代僭主能词
19.花蕊夫人
20.女郎王丽真
21.李易安词
22.辛稼轩用李易安词语
23.朱淑真元夕词
24.钟离权
25.解红
26.白玉蟾武昌怀古
27.丘长春梨花词
28.鬼仙词
29.郝仙女庙词
30.鹊桥仙三词
31.衲子填词
32.菩萨蛮
33.徐昌图
34.小重山
35.牛峤
36.日蓦
37.孙光宪
38.李殉
39.毛文锡
40.潘祜
41.卢绛
42.花深深
43.坊曲
44.檐花
45.十六字令
46.应天长
47.过秦楼
48.李冠词
49.鱼游春水
50.春霁秋霁
51.岸草平沙
52.周晋仙浪淘沙
53.闲适之词
54.骊山词
55.石次仲西湖词
56.梅词
57.折红梅
58.洪觉范梅词
59.曹元宠梅词
60.李汉老
61.蒋捷一剪梅
62.心字香
63.招落梅魂
64.柳枝词
65.竹枝词
66.莲词第一

词品卷三
1.苏易简
2.韩范二公词
3.满江红
4.温公词6D
5.夏英公词
6.林和靖
7.康伯可词
8.东坡贺新郎词
9.东坡咏吹笛
10.密云龙
11.瑞鹧鸪
12.陈季常
13.六客词
14.东坡中秋词
15.晁次膺中秋词
16.苏养直
17.苏叔党词
18.程正伯
19.李邦直
20.柳词为东坡所赏
21.木兰花慢
22.潘逍遥
23.斜阳暮
24.秦少游赠楼东玉
25.莺花亭
26.少游岭南词
27.满庭芳
28.明珠溅雨
29.天粘衰草
30.山抹微云女婿
31.晴鸽试铃
32.初寮词
33.王元泽
34.宋子京
35.韩子苍
36.俞秀老弄水亭词
37.孙巨源
38.陈后山
39.双鱼洗
40.石州慢
41.张仲宗词用唐诗语
42.张仲宗送胡澹庵词
43.张仲宗
44.林外
45.韩世忠词

词品卷四
1.赵元镇
2.贺方回
……

词品卷五
词品卷六
词品拾遗
词品补

精彩书摘

  【壹】陶弘景寒夜怨
  陶弘景《寒夜怨》云:“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后世填词,《梅花引》格韵似之,后换头微异。
  【贰】陆琼饮酒乐
  陈陆琼《饮酒乐》云:“蒲桃四时芳醇,琉璃千钟旧宾。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春风秋月长好,欢醉日月言新。”唐人之《破阵乐》、《何满子》皆祖之。
  【叁】梁武帝江南弄
  梁武帝《江南弄》云:“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彩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此词绝妙。填词起于唐人,而六朝已滥觞矣。其馀若《美人联锦》、《江南稚女》诸篇皆是。乐府具载,不尽录也。
  【肆】徐勉迎客送客曲
  古者宴客有迎客、送客曲,亦犹祭祀有迎神、送神也。梁徐勉《迎客曲》云:“丝管列,舞曲陈。含声未奏待嘉宾。罗丝管,陈舞席,敛袖嘿唇迎上客。”《送客曲》云:“袖缤纷,声委咽。馀曲未终高驾别。爵无算,景已流。空纡长袖客不留。”徐勉在梁为贤臣。其为吏部日,宴客。酒酣,有求詹事者,勉日:“今宵且可谈风月。”其严正而又蕴藉如此。江左风流宰相,岂独谢安、王俭邪。
  【伍】僧法云三洲歌
  梁僧法云《三洲歌》云:“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啼将别共来,长相思。”又云:“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欢将乐共来,长相思。”江左词人多风致,而僧亦如此,不独惠休之《碧云》也。
  【陆】隋炀帝词
  隋炀帝《夜饮朝眠曲》云:“忆睡时,待来刚不来。卸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结梦,沉水未成灰。”其二云:“忆起时,投签初报晓。。被惹香黛残,枕隐金钗袅。笑动林中乌,除却司晨鸟。”二词风致婉丽。其馀如《春江花月夜》、《江都乐》、《纪辽东》,并载乐府。其《金钗两股垂》、《龙舟五更转》,名存而辞亡。《铁围山丛话》云:“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乃炀帝辞,而全篇不传。又传奇有炀帝《望江南》数首,不类六朝人语,传疑可也。
  【柒】炀帝曲名
  《玉女行觞》、《神仙留客》皆炀帝曲名。
  【捌】王褒高句丽曲
  王褒《高句丽曲》云:“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倾杯覆碗漼漼,垂手奋袖娑娑。不惜黄金散尽,惟畏自日蹉跎。”与陈陆琼《饮酒乐》同调。盖疆场限隔,而声调元通也。王褒,宇文周时人,字子深,非汉王褒也。是时亦有苏子卿,有《梅花落》一首。方回贺铸遂以为汉之苏武,何不考之过乎!
  【玖】穆护砂
  乐府有《穆护砂》,隋朝曲也。

前言/序言

  诗词同工而异曲,共源而分派。在六朝,若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陆琼之《饮酒乐》,隋炀帝之《望江南》,填词之体已具矣。若唐人之七言律,即填词之《瑞鹧鸪》也。七言律之仄韵,即填词之《玉楼春》也。若韦应物之《三台曲》、《调笑令》,刘禹锡之《竹枝词》、《浪淘沙》,新声迭出。孟蜀之《花间》,南唐之《兰畹》,则其体大备矣。岂非共源同工乎?然诗圣如杜子美,而填词若太白之《忆秦娥》、《菩萨鬘》者,集中绝无。宋人如秦少游秦观、辛稼轩辛弃疾,词极工矣,而诗殊不强人意。疑若独艺然者,岂非异曲分派之说乎?昔宋人选填词日《草堂诗馀》,其日《草堂》者,太白诗名《草堂集》,见郑樵书目。
《词品》:一场关于语言的奇幻漂流 《词品》并非一本寻常的书籍,它更像是一艘承载着无限可能的奇幻漂流船,邀请读者踏上一段探索语言深邃奥秘的旅程。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辞藻的堆砌,不拘泥于字句的斟酌,而是将目光投向词语背后隐藏的生命、历史、情感与思想的万花筒。这是一场关于“词”的品鉴,一场对文字灵韵的追溯,一场在词汇的海洋中自由翱翔的冒险。 词语的生命史:穿越时空的低语 每一一个词语,都拥有自己的生命轨迹。它们并非凭空出现,而是诞生于人类的需求、情感的涌动、思想的碰撞。在《词品》中,我们将一同潜入词语的生命史,探寻它们如何从远古的呼唤、简单的符号,逐渐演变成如今丰富多姿的表达。我们会追溯词语的词源,了解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如何经历融合、变迁、甚至涅槃重生。 想象一下,“爱”这个字,它承载了多少代人的情感寄托?从最初的原始部落成员间互助共生的需求,到如今涵盖亲情、友情、爱情,甚至对事业、对理想的深情,它的内涵不断被丰富、被诠释。在《词品》中,我们会解构“爱”这个词语的演变,从古老的甲骨文,到诗经中的吟咏,再到现代文学中的深情告白,去感受它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的厚重与温度。 又比如,“家”,这个看似朴素的词语,却蕴含着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承载着归属感、安全感、亲情纽带。在《词品》里,我们会追溯“家”的起源,探讨它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呈现出的不同意涵。也许我们会发现,古时候的“家”更强调家族的延续和血脉的传承,而现代的“家”则更注重个体的情感需求和温馨的氛围。 《词品》将带领读者走进词语的“祖籍”,去了解它们是如何在一个个古老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又如何在人类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中,汲取养分,枝繁叶茂。我们将会发现,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词语,都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前世今生”,它们的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都可能隐藏着一个鲜活的故事。 情感的触角:词语与内心的共鸣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而词语,则是情感最细腻的触角。《词品》将深入挖掘词语与我们内心世界的微妙联系,探讨它们如何触动我们的喜怒哀乐,如何勾勒出我们复杂的情感图谱。 当我们读到“孤独”这个词,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是寂静的夜晚,一个人面对着空旷的房间,还是热闹人群中,却感到无声的疏离?《词品》将探讨“孤独”这个词所能够引发的丰富情感体验,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所能承载的不同深度。我们会分析,为何有些词语能够瞬间勾起我们的伤感,为何有些词语又能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力量。 “希望”这个词,又蕴含着怎样的力量?它能驱散阴霾,点燃斗志,甚至在绝望中创造奇迹。《词品》将审视“希望”的能量,分析它在文学作品、人生格言中如何被反复吟咏,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给予我们前行的勇气。我们会探讨,为何有些词语能让我们感到振奋,而有些词语却能让我们心生恐惧。 《词品》更会关注词语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那些难以言喻的情感。当我们面对巨大的喜悦,我们会用“欣喜若狂”来形容;当我们感到深深的失落,我们会用“心如刀绞”来表达。这些词语,就像一把把钥匙,为我们打开情感的闸门,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通过对词语情感维度的探索,读者将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在塑造我们内心世界中的作用,学会如何用更精准、更富有感染力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够更敏锐地捕捉他人情感的细微之处。 思想的火花:词语与认知的碰撞 词语不仅仅是情感的符号,更是思想的载体,是认知世界的工具。《词品》将揭示词语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判断,甚至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自由”这个词,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对于一些人来说,它是摆脱束缚的解放;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是自我掌控的权利;甚至对于某些人来说,它是一种责任。《词品》将剖析“自由”这个词的多重意涵,探讨它在政治、哲学、个人层面的不同解读,以及这些解读如何影响着我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 又比如,“公平”这个概念,它的界定本身就充满着复杂的讨论。《词品》将审视“公平”这个词的演变,探讨它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价值体系下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我们会思考,为何对于“公平”的追求,往往伴随着激烈的争论,以及这些争论如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词品》将带领读者走进词语的“哲学园林”,去探究那些承载着深刻思想的词语。我们会分析,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是如何通过对词语的独特运用,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历史进程。我们会思考,语言的局限性如何限制我们的认知,而语言的丰富性又如何拓展我们的视野。 通过对词语与认知之间关系的探索,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语言在塑造我们思维方式上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批判性地分析词语的含义,识别语言的陷阱,并用更具启发性的词语来思考问题,表达观点。 文学的瑰宝:词语的艺术与美学 词语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石,是艺术家挥洒创意的画布。《词品》将带我们领略词语在文学中的无穷魅力,欣赏那些经过精心雕琢、如同宝石般闪耀的词语。 我们会细致品味诗歌中那些意境深远、韵律优美的词语。一首诗,有时仅仅是因为一个词语的恰当运用,便能赋予整首诗生命,触动读者的灵魂。我们会探究,为何某些词语在诗人的笔下,能够激发出如此强大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我们也会分析散文中的叙述性词语,它们如何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出引人入胜的场景。一个精妙的比喻,一个生动的动词,都可能让一篇普通的记叙变得跃然纸上。 《词品》还将关注小说中那些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的词语。对话中的遣词造句,内心独白的选择,都透露出作者的匠心独运。我们会学习,如何通过对词语的精妙把握,来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更重要的是,《词品》将引导读者发现语言本身的美学价值。那些富有节奏感、音韵美的词语,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们会学习,如何欣赏词语的“形”,如何聆听词语的“声”,如何在阅读中感受到语言的律动与和谐。 通过对词语在文学中的展现,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的艺术性,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并在未来的阅读和创作中,更加珍视和运用好每一个词语。 语言的未来:词语的演变与创新 语言并非一成不变,它在不断地发展和演进。《词品》将审视语言的当下,并展望其未来。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的词语层出不穷。网络流行语、专业术语、外来语的涌入,都在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语言库。《词品》将探讨这些新词语的诞生背景、传播方式,以及它们对现有语言体系的影响。 我们也会关注语言的规范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如何在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力,同时又允许语言的自然发展和创新?《词品》将引发读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词品》还将鼓励读者参与到语言的创造和传播中来。每一个使用者,都有可能成为语言的创新者。通过对新词语的敏锐捕捉,对旧词语的创新运用,我们都能为语言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词品》并非一本枯燥的词典,也不是一本晦涩的语言学著作。它是一场关于语言的探索,一次关于“词”的盛宴。它以一颗发现的心,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触摸每一个词语的灵魂,去感受它们所承载的生命、情感、思想和艺术。它邀请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加入这场奇幻的漂流,去发现语言中那些被忽略的美丽,去体验那些未曾触及的深度。在这个过程中,你将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更能更好地理解你自己,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词品》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精致的园林,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惊喜和故事。我特别欣赏作者的叙事方式,它不是直白的讲述,而是通过一种非常细腻、含蓄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揭示出事情的本质。我常常会被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描写所打动,它们可能是一个眼神,一句对话,或者一个微小的动作,却能勾勒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侦探,小心翼翼地拼凑着那些散落在字缝里的线索,试图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深意。有时候,我会因为某个意象的巧妙运用而赞叹不已,作者仿佛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能将最普通的词语赋予最动人的生命。我尤其对书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感到印象深刻,它没有简单地将人物划分为好人或坏人,而是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地反思和成长。这本书没有给我带来那种戏剧性的震撼,但它却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了久久挥之不去的回响。它让我明白,有时候,最深刻的感动,往往来自于最细微之处。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种冥想,让我暂时逃离了现实的喧嚣,沉浸在作者构建的那个独特的精神世界里。这本书值得反复品味,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就像品尝一杯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滋味。

评分

最近读完《词品》,说实话,心情有些复杂。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是毋庸置疑的,用词遣句都极具考究,读起来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但有时,我却觉得作者过于追求文字的“美感”,而忽略了故事本身的流畅性。部分段落的描写,虽然辞藻华丽,意象丰富,但却显得有些晦涩难懂,需要反复推敲才能理解其意图。我并不是说这样的写作方式不好,只是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那种直击人心的叙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置身于一个精心布置的艺术展,每一件展品都值得仔细端详,但整体的观展体验,却因为过于强烈的个人风格而显得有些疏离。我尝试着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那些更深层次的含义,但有时候,总觉得隔着一层薄纱,无法完全触及。不过,书中总有一些片段,能瞬间抓住我的注意力,让我惊叹于作者的才华。比如,它对某个场景的氛围营造,简直是大师级的表现。那种光影的变化,声音的细节,都能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次充满挑战的阅读体验。它适合那些对文字有着极致追求,并且愿意花时间去探索和解读的读者。我不能说它是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但它无疑是一本能激发思考,并且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作品。

评分

《词品》这本书,我读得很投入,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故事中的一部分。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不会让人觉得拖沓,也不会显得过于仓促。我尤其喜欢它处理那些复杂情感的方式,它并没有简单地把情感二元化,而是展现了情感的层次感和微妙性。我常常会在阅读的时候,被书中某个角色的遭遇所触动,他们的挣扎,他们的选择,都让我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作者的文字很有力量,能够精准地捕捉到人物内心深处的那些微妙的情绪。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某个关于“错过”的描写,它没有用煽情的语言去渲染,但那种淡淡的遗憾,却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观看一部优秀的电影,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细节,每一个情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它不仅讲述了一个故事,更是在探讨关于人生、关于情感的深刻命题。我不能说这本书完全符合我所有的期待,但它绝对是一本能带给我深刻思考和情感触动的作品。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许多选择,往往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心境的体现。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给每一个热爱生活、并且愿意去探索内心世界的读者。

评分

读了《词品》,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塑家,他用文字一点一点地打磨出那些鲜活的人物和动人的场景。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人物内心的细腻刻画,作者没有生硬地去解释人物的情绪,而是通过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你自己去体会他们内心的起伏。这种“留白”的艺术,恰恰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它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情感时的那种克制和内敛,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泄,却能在不动声色中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常常在阅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想象自己就是书中的某个角色,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它没有给我带来巨大的惊喜,但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看待一些事情的角度。我开始更加关注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更加珍视那些细微的情感。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用最温柔的方式,向我传递着人生的智慧。它不枯燥,不乏味,反而充满了生活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并且在读完后,还能让你回味无穷的书。

评分

这本书,我最近断断续续地读了好几阵子,总算是合上了书页。我当初是被它的封面吸引,那种带着点古朴又透着几分新意的设计,让我觉得它一定藏着不少值得细品的东西。读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情怀,有时候是淡淡的忧伤,有时候又是豁然开朗的喜悦。它不像那种情节跌宕起伏、让你一口气读完的小说,更像是一杯需要慢慢品味的茶,或者是一首需要用心去体会的诗。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养分,像是和一位老朋友在进行一场深度的对话。作者的文字很有画面感,有时能把我带入一个全然不同的时空,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和生活方式。我特别喜欢其中某个章节,它描绘了一幅市井生活的画卷,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力,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能闻到那里的烟火气,听到那里的喧嚣声。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教会我如何去观察生活,如何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很多时候,我们都被生活的琐碎蒙蔽了双眼,忽略了身边那些细微的美好。而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渴望被触动的部分,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让你沉静下来,好好思考的书,适合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或者需要一点心灵慰藉的时候翻阅。

评分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三百多年来,他的作品为众多学者、词人、评论家和读者所推崇,在词学界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研究纳兰词的工作也有较大的发展,已经出版了多种版本的《纳兰词》(或名《通志堂词》,《饮水词》),《纳兰性德年谱》、《纳兰性德传》,还在备种刊物、学报上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然而由于有关纳兰性德的直接的原始数据不多,所以对纳兰性德的生平事迹,我们所知道的仍是一个笼统的、大致的轮廓。尤其是性德早年的恋爱事迹,还很少有人作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目的,是根据纳兰性德本人在诗词中透露出来的一鳞半爪的线索,对他早年的恋情作一些探测,构划出一个大致的情况。&ldquo;姑妄言之姑听之&rdquo;,也许对理解性德早年的一些爱情词不是完全没有作用的。  据清人笔记,性德早年与其表妹相爱。后来表妹被选入宫,性德伪装成喇嘛僧,入宫与她桕见云云[李雷《纳兰性德》(台湾云龙出版社*年出版)对此有较详细的描写]。小说家之言,多有杜撰夸大之处,不可信以为真。但也不能断言完全属于子虚乌有。从性德的词作中仔细查考,也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性德有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守岁》词:

评分

排除万难。给予我们非常好的购物体验。

评分

短小精悍,可随身携带,慢慢品

评分

你是一个人也许下承诺不想再

评分

律师说,拿好自己的财产到最后,否则将会很悲惨,耐心看完下面的事情,将改善你的余生。

评分

上海古籍,简装书

评分

上次买了本纳兰词集,忽见苏轼词集,情不自禁。读古书,上海古籍出版社,首选。

评分

大家小书,印刷精良,古朴大方的装潢,很好。可以携带方便出游。

评分

好棒 买回来慢慢看 慢慢读 买书有瘾 就酱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