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不错
评分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严君佐之初来上海图书馆时,适值我馆重编古籍善本书目,君即参与是役。一书之书名、作者,刊刻年岁,装订形式,皆须明辨而著录之。君好学深思,泛览群籍,于是有志于目录学之业。后即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受业于徐震塄、程俊英、周子美诸教授,学业孟晋。余尝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潜心探索,收效必宏”之语勉之。未几,君著《古籍版本学概论》问世,极便初学,外省读者展转求之。近又以《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一稿见示,属为之序。窃维自来私家藏书近三百年来有目者不过一二百种,其中正式之书目、书志不多,而属于书账者不少。噫,可见编辑书目之不易也。私人藏书可以反映主人之学术研究,蒐集方向。昔洪亮吉《北江诗话》有云:“藏书家有数等:钱少詹大昕、戴吉士震,为考订家;卢学士文弨、翁阁学方纲,为校雠家;鄞县范氏天一阁、钱唐吴氏瓶花斋、昆山徐氏传是楼,为收藏家;吴门黄主事丕烈、邬镇鲍处士廷博,为赏鉴家;吴门书估钱景开、陶五柳,湖南书估施汉英,为掠贩家。”洪氏之言盖有深意,各家藏书自有其不同之旨趣。余谓编辑私人藏书之目,务求因书制宜,将其治学之特点反映于书目之中,使人阅之即可觇主人专攻何学,涉猎何书。然亦有展转得自旧家者,流传有绪,尤足珍贵。昔全榭山撰《天一阁藏书记》,有云:“但是阁肇始于明嘉靖间,而阁中之书,不自嘉靖始,固城西丰氏万卷楼旧物也。”又云:“盖万卷楼之书实自元祜以来启之。”
评分很有用的工具书!非常喜欢
评分还不错,装帧设计差了点
评分品相很好,包装结实,送货很快!
评分目录之学,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目录学著作,对了解我国文化、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明清两代,私人藏书盛极,因而私家目录著作也极为丰富。《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对近三百年来古籍目录著述中较为重要和有价值者作了梳理,对其源流、古籍收藏、学术价值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评分读书要读“精品”,就是要多读经典原著。经典著作一般艺术性、趣味性很强的,常读常新,读多了,潜移默化,便会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学识、品位等。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人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那怕读“精”虽量不大,但读后根基扎实,学识精纯,给人的印象反而是读书很多。人们常说要提高某种事物的质量,但这个质量的标准不应当是个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鲜明的标准。比如说,要提高作品的质量,提到什么水平呢?这个水平不能是个抽象的东西。一般来说,精品书籍往往具有如下特征:超前的预见性,超强的概括性,深邃的思想性,丰富的哲学内涵,或寓意深刻、或具有科学性、或鲜明的时代特征,或将之融合为一体。时间最无情,历史最无情。中国的经典文化囊括了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历史大浪淘沙,经受住时间考验而留存下来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不是很多书都能经受住这种考验的。试想一下,现在一年之中有多少“畅销书”在我们面前呼啦啦的赶过去了,三年五年几十年,没有多少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下来,成为“经典”。一部经典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节选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在乎经典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经过那么多年流传下来的、经过多少代人检验过的经典书籍,之所以没有被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淘汰,当然有它们优秀之处,总会有它们闪光的地方。这些文化没有时间的限制,永远都会对后人有所启迪。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诗经、九歌、汉赋、唐诗宋词们,已经穿越过时代的光芒,给了我们一种仰望人类文明的机会。比如,罗曼·罗兰的很多作品读完后,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某种道德的熏陶。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取源”的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读书不在多,能精就行!这里的精是指在某一领域的高、精、尖;是指在追求时的专注;是指辩证的吸收与扬弃。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各行各业的深入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各个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空前的高涨。我们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呢?我认为,还是要从经典原著读起,使自己作到一进入就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进而要读那些新书。
评分nxnnxjxbsbsjosnsnKjanananNNA
评分一本书,可以重新诠释中国之美; 一本书,可以尽心阐述中国的地大物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