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文版InDesign CS5标准教程
原价:36.00元
作者:雷波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12324169
字数:495000
页码:3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讲解了使用InDesignCS5进行排版的方法和技巧,并使用实例讲解了大型出版物和小型印刷品的制作过程。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在讲解每个操作命令时力求简洁,以培养读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快、更好地掌握InDesign的各种功能。赠送光盘中包含InDesignCS5多媒体教程,读者直接观看教程就可以基本掌握InDesign的操作方法。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中文版InDesignCS5这一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排版处理软件。全书共分14章,主要内容包括InDesignCS5简介,文档基础操作,页面操作,颜色处理,绘制与编辑图形,置入与编辑图像,编辑并赋予对象特殊效果,文本,表格,样式,图层,长文档处理,印前和导出和综合案例等。与市场上的同类图书相比,本书具有讲解全面、讲解深入、示例精美、结构合理、信息量大等特点。
本书附赠的光盘中包含了本书讲解过程中运用到的素材及效果文件,供读者学习和工作之用。
本书图文并茂、结构清晰、表达流畅、内容丰富实用,不仅适合于希望进入相关设计领域的自学者使用,还适合于开设相关设计课程的院校用作教学资料。
目录
前言
第1章 Adobe InDesign CS5简介
1.1 InDesign的应用领域
1.1.1 平面广告设计
1.1.2 宣传品设计
1.1.3 书籍装帧设计
1.1.4 菜谱设计
1.1.5 包装设计
1.1.6 卡片
1.1.7 书籍等长文档编排
1.1.8 版式设计
1.1.9 报纸编排
1.1.10 易拉宝设计
1.2 版式设计的原则
1.3 版面的最佳视域
1.4 软件界面
1.4.1 应用程序栏
1.4.2 菜单栏
1.4.3 工具箱
1.4.4 文档页面
1.4.5 草稿区
1.4.6 选项栏(“控制”面板)
1.4.7 面板
1.4.8 状态栏
1.4.9 文档选项卡
1.5 自定义快捷键
1.6 管理工作区
1.6.1 保存自定义工作区
1.6.2 调用自定义工作区
第2章 文档基础操作
2.1 大文档基础操作
2.1.1 新建文档
2.1.2 保存文件
2.1.3 关闭文档
2.1.4 打开文档
2.1.5 自动恢复文档
2.2 文档模板
2.2.1 新建模板
2.2.2 将文档存储为模板
2.2.3 从模板创建新文档
2.2.4 编辑现有模板
2.3 纠正操作失误
2.3.1 “恢复”命令
2.3.2 “还原”与“重做”命令
2.4 标尺
2.4.1 显示与隐藏标尺
2.4.2 快速改变单位
2.4.3 改变零点
2.4.4 复位零点
2.4.5 锁定/解锁零点
2.4.6 更改标尺单位和增量
2.5 参考线
2.5.1 参考线的分类
2.5.2 手工创建参考线
2.5.3 用命令创建精确位置的参考线
2.5.4 创建平均分布的参考线
2.5.5 显示/隐藏参考线
2.5.6 锁定/解锁参考线
2.5.7 选择参考线
2.5.8 移动参考线
2.5.9 删除参考线
2.5.10 调整参考线的叠放顺序
2.6 网格
2.6.1 设置基线网格
2.6.2 设置文档网格
2.6.3 设置版面网格
2.6.4 修改网格设置
2.6.5 修改版面网格
第3章 页面操作
3.1 页面的基本操作
3.1.1 “页面”面板
3.1.2 页面的浏览
3.1.3 页面的选择
3.1.4 插入页面
3.1.5 复制页面
3.1.6 调整页面顺序
3.1.7 以两个页面的跨页作为文档的开始
3.1.8 页面的删除
3.2 修改页面属性
3.2.1 修改页面属性
3.2.2 修改边距及分栏
3.3 主页应用技巧
3.3.1 从零开始创建新主页
3.3.2 将现有页面或跨页保存为主页
3.3.3 载入主页
3.3.4 将主页应用于文档页面
3.3.5 编辑主页
3.3.6 复制主页
3.3.7 重命名主页
3.3.8 删除主页
3.4 修改页面或主页缩览图的大小
第4章 颜色处理
4.1 颜色模式
4.1.1 灰度模式
4.1.2 CMYK模式
4.1.3 RGB模式
4.1.4 Lab模式
4.2 色彩元素的运用
4.2.1 版面中的色彩运用法则
4.2.2 主色调
4.2.3 平衡
4.2.4 节奏
4.2.5 强调
4.2.6 分割
4.3 在工具箱底部设置颜色
4.4 用吸管工具拾取颜色
4.5 使用“颜色”面板设置颜色
4.6 使用“色板”面板设置颜色
4.6.1 新建色板
4.6.2 复制色板
4.6.3 编辑色板
4.6.4 删除色板
4.6.5 色板的载入
4.6.6 色板的存储
4.6.7 色板的显示方式
4.7 将颜色应用于对象
4.8 使用渐变色
4.8.1 “渐变”面板
4.8.2 在“渐变”面板中创建渐变
4.8.3 在“色板”面板中创建渐变
4.8.4 渐变应用于文本
4.8.5 调整渐变的方向
4.8.6 同时将渐变应用于多个对象
4.9 在InDesignCS5中设置色彩管理
第5章 绘制与编辑图形
5.1 矢量图形与位图图像
5.1.1 矢量图形
5.1.2 位图图像
5.2 直线工具
5.3 铅笔工具
5.4 矩形工具
5.4.1 绘制任意矩形
5.4.2 精确绘制矩形
5.4.3 制作多种边缘效果
5.5 椭圆工具
5.5.1 绘制椭圆形
5.5.2 精确绘制椭圆形
5.7.6 多边形工具
5.6.1 绘制多边形
5.6.2 精确绘制多边形及星形
5.6.3 多边形设置
5.6.4 设置多边形的角效果
5.7 钢笔工具
5.7.1 路径线、锚点、控制句柄
5.7.2 绘制直线图形
5.7.3 绘制曲线图形
5.7.4 绘制直线后接曲线路径
5.7.5 绘制曲线后接直线路径
5.7.6 绘制封闭路径
5.7.7 断开路径
5.7.8 连接路径
5.7.9 添加锚点
5.7.10 删除锚点
5.7.11 转换锚点类型
5.7.12 平滑工具
5.7.13 涂抹工具
5.7.14 剪刀工具
5.8 为图形设置描边
5.8.1 使用“描边”面板改变描边属性
5.8.2 自定义描边线条
5.9 变换图形
5.9.1 移动图形
5.9.2 缩放图形
5.9.3 旋转图形
5.9.4 倾斜图形
5.9.5 翻转图形
5.9.6 再次变换
5.10 使用“路径查找器”编辑图形
5.10.1 转换路径
5.10.2 复合图形
……
第6章 置入与编辑图像
第7章 编辑并赋予对象特殊效果
第8章 文本
第9章 表格
第10章 样式
第11章 图层
第12章 长文档处理
第13章 印前和导出
第14章 综合案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详尽的案例分析上,这一点无可否认。但作为一名希望深入了解变频器原理的读者,我发现这本书在基础理论部分的论述相对简略。例如,对于变频器内部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原理,如果能有更清晰的数学模型和波形示意图,会更容易理解。同时,书中对不同控制模式(如V/f控制、矢量控制、转矩控制)的比较和适用场景分析,如果能再进一步,加入一些不同控制模式下的动态响应曲线和性能对比,会更有说服力。我期待的可能是一本既有深度理论讲解,又能结合丰富实践案例的书籍,这样既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目前来看,这本书的侧重点在于“解决问题”,而对于“理解问题”的深入探讨还不够,虽然其大量的案例对解决问题很有帮助,但从学习的全面性角度出发,我还需要补充一些更偏向理论性的资料。
评分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变频器选型和系统集成的指导。在实际项目中,有时候会面临选择哪种变频器最适合特定负载和应用场景的困境,以及如何将变频器与其他自动化设备进行高效协同工作。书中虽然提供了很多故障维修的案例,但对于如何从源头上避免这些故障发生,比如如何根据负载特性来正确计算变频器的容量,如何进行有效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以及如何优化控制策略以延长变频器的使用寿命,这些方面的内容似乎比较缺乏。我原本期待这本书能够更全面地覆盖变频器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初步设计到安装调试,再到日常维护和系统升级,都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目前来看,它更像是针对已经安装好的变频器出现的具体问题给出解决方案,而对于前期规划和系统层面的讨论则显得不够。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在我看来,对于一些前沿技术的探讨还不够充分。比如,随着物联网和工业4.0的发展,变频器在智能化、网络化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些关于变频器与云平台集成、远程监控与诊断、以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测性维护等方面的介绍。当然,这本书的定位也许并非如此,它更侧重于经典故障的诊断与维修,但对于希望了解变频器未来发展趋势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另外,对于一些新型变频器技术,例如SiC(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变频器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带来的性能提升和挑战,如果能有相关的介绍,相信会更有吸引力。总的来说,它是一本扎实的实践指南,但对于技术的前瞻性和理论深度,我觉得还有拓展的空间。
评分这本著作的理论深度我个人觉得还有提升的空间。虽然它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案例,但对于这些案例背后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更深层次的机理分析,似乎着墨不多。比如,书中提到某个特定故障现象,并给出了对应的维修步骤,但我希望能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故障,是电路设计问题、元器件老化,还是软件算法的局限性?如果能加入一些故障发生的概率统计,或者不同故障的根本原因分类,那样会更有深度。我也很希望能看到关于变频器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适应性分析,比如在高温、高湿、强腐蚀等特殊环境下,变频器会出现哪些特有的故障,以及如何进行预防和处理。这本书更像一本操作手册,它告诉你“怎么做”,但我更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如果未来能有第二版,增加一些理论性的章节,或者邀请一些业内资深专家进行理论探讨,我相信它的价值会大大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相当精美,封面设计也很有科技感,第一时间吸引了我。我本来是想找一些关于工业自动化基础理论的书籍,了解一下PLC、HMI和传感器等方面的知识,但拿到这本之后,发现它更侧重于实际操作层面,比如某个具体设备如何安装、参数如何设置,以及一些常见的操作流程。我倒是希望里面能有一些更宏观的介绍,比如不同品牌、不同型号变频器的技术发展历程,或者是在不同行业应用中,它们扮演的角色和面临的技术挑战。另外,对于新手来说,如果能有一些关于变频器工作原理的原理图解析,或者更深入的数学模型分析,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复杂的功能。这本书的内容似乎更适合已经接触过变频器,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的工程师,对他们来说,书中大量的案例和解决办法会很有帮助。而我这样的初学者,可能还需要配合一些更基础的理论读物来学习。不过,从书籍的厚度和信息量来看,它肯定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只是和我目前的学习目标不太完全契合,我期待的不是直接的故障排除指南,而是更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
评分挺好的,值得购买
评分不错…………………………
评分很好的书,看了之后觉得很不错,不好意思现在才评论,很赞。
评分变频器故障诊断与维修135例 咸庆信 科技 书籍
评分简单易懂
评分简单易懂
评分变频器故障诊断与维修135例 咸庆信 科技 书籍
评分不错
评分还可以吧,初学者还是看不懂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