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加强中国足球技术发展理论的基础建设,强化理论与实践的 结合,构建足球专业理论团队,发挥足球技术发展理论的指导作用,中国 足球协会组织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专家、学者、教练员,共同研究和编写了 《中国青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大纲》。
中国足球协会审定的《中国青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大纲》是依据当代世 界足球发展趋势和亚洲足球运动发展的新局 面,以及中国国内足球运动发展的具体情况,在中国足球协会组织领导下 进行编写的。本书的编写工作,是在借鉴中国国内以往青少年足球训 练大纲、国际足联草根足球培训手册、德国青少年基础与提高训练教材、 荷兰青少年足球训练指定教材、日本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韩国青少年足 球训练大纲、美国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青少年足球训练教程、巴西青少年足 球训练方法等足球发达**的共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青少年足球训 练的发展需要完成的。
《中国青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大纲》在整体结构上*加规 范与完整,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训练目标与任务上*加细化,并添加了相应 实践内容的练习方法示例,尤其吸收了一线教练员丰富的实践经验。全书 逻辑结构合理、清晰,陈述准确、规范。希望能够为广大教练员和教师提 供借鉴与帮助。
1 《大纲》编写说明
1.1 制定《大纲》的依据
1.2 制定《大纲》的目的和任务 .
1.3 《大纲》的基本原则
2 各年龄阶段基本训练原则、目标、内容和要求
2.1 基本训练原则
2.2 U6年龄阶段
2.3 U7一U8阶段
2.4 u9一U10阶段
2.5 U11—U12阶段
2.6 U13阶段
2.7 U14阶段
2.8 u15阶段
2.9 U16阶段
2.10 U17阶段
2.11 U18阶段
2.12 检查考核部分
3 训练方法示例
3.1 热身游戏练习方法示例
3.2 球性、球感练习方法示例
3.3 传球技术练习方法示例
3.4 接球技术练习方法示例
3.5 运球技术练习方法示例
3.6 射门技术练习方法示例
3.7 头顶球技术练习方法示例
3.8 个人防守技术练习方法示例
3.9 个人进攻战术练习方法示例
3.10 小组防守战术练习方法示例
3.11 小组进攻战术练习方法示例
3.12 相邻位置间及整体防守战术练习方法示例
3.13 局部进攻战术练习方法示例(边路进攻)
3.14 局部进攻战术练习方法示例(中路进攻)
3.15 整体攻防战术练习方法示例(攻守转换)
3.16 小型比赛练习方法示例
3.17 定位球练习方法示例(任意球)
3.18 定位球练习方法示例(角球)
3.19 定位球练习方法示例(掷界外球)
3.20 体能练习方法示例(协调性、灵敏性)
3.21 体能练习方法示例(速度素质)
3.22 体能练习方法示例(专项耐力)
3.23 体能练习方法示例(力量素质)
《大纲》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家那个小家伙量身定制的!我儿子今年八岁,对足球的兴趣那叫一个高涨,天天追着球跑,可我这个当家长的,对怎么科学地引导他完全没谱。市面上的足球书汗牛充栋,但大多要么是给专业教练看的,术语多得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泛泛而谈,根本落不到实处。拿到这本《中国青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大纲》后,我简直是如获至宝。它的排版非常清晰,图文并茂,即便是像我这样的“足球小白”也能一眼看明白每个动作要领。最让我欣赏的是,它不像某些国外引进的书籍,完全脱离了我们国内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特点和现有场地条件。这本书里的训练计划,从基础的体能培养到核心技术的分解练习,都考虑到了中国孩子的成长规律。特别是关于趣味性训练那一部分,设计了好多让孩子在玩闹中进步的小游戏,每次陪他做完,他都乐得直冒汗,第二天还能主动要求再来一套。这真的比强迫他进行枯燥的重复训练有效得多,让孩子真正爱上这项运动才是最重要的,而这本书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
评分我是一名在小学兼职足球兴趣班的家长,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想帮忙看着孩子们别打闹。但当我看到《中国青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大纲》里对“球感培养”那一章的描述时,我被深深吸引了。我一直觉得,光是颠球、垫球这些基础动作,孩子们做起来就特别机械,没什么感觉。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感官激活”的概念,通过使用不同重量、不同材质的球进行练习,甚至要求孩子们在蒙眼状态下感知球的滚动和方向。这种极度细致入微的训练指导,让我认识到原来我们一直以来对“球感”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它强调了用脚的各个部位去“阅读”足球,而不是机械地踢打。我尝试着在课堂上引入了书里介绍的几个小游戏,比如“小鱼吃大鱼”的控球跑动练习,孩子们立刻就找到了那种脚下带球的乐趣,他们不再是把球当成一个需要克服的障碍物,而是成了身体的一部分。这种潜移默化的技术内化,是任何速成班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们这些主要负责后勤保障的家长来说,简直就是一本“避坑指南”。我家孩子进入足球俱乐部后,我最担心的就是他受伤,以及训练强度是否科学。很多俱乐部为了出成绩,训练量和对抗强度非常大,孩子回家后总是抱怨这里疼那里酸,我看着心疼却又无能为力。这本大纲在“安全与健康管理”这部分内容写得极为详尽和人性化。它明确列出了不同年龄段的拉伸时间、恢复频率,甚至细致到了热身动作中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度要求。它提倡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训练观,强调“先保护,后提高”。我拿着书里的建议和俱乐部教练进行了沟通,效果非常显著。教练们也意识到了系统化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家长可以理解的语言来和专业人士交流,让我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能积极参与到孩子健康成长的监督者中去。这种知识赋能,对整个足球家庭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评分我个人感觉,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单纯的“训练”二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通过足球运动塑造健全人格的指南。我发现书里用了不少篇幅来谈“团队合作”、“抗挫折能力”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举个例子,在讲解定位球的战术配合时,它没有停留在战术图上,而是着重强调了执行战术过程中队员之间的眼神交流、无声的信任传递,以及当战术失败时如何快速调整心态,重新投入防守。这是一种非常高阶的体育精神教育。我一直希望我的孩子不仅球踢得好,更是一个有责任心、懂得团队协作的人。这本书用足球这个载体,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案。它让我明白了,每一次训练,每一次跌倒爬起,都是在为孩子未来的人生铺设基石。阅读它,让我对这项运动的理解从“赢球”上升到了“育人”的高度,深感受益匪浅。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体育老师,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编写思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技术动作手册,更像是一套完整的、贯穿不同年龄段的足球教育哲学体现。我特别留意了它在“培养足球智商”方面的论述。现在的孩子技术训练容易扎进去,但对比赛的理解和场上的决策能力往往跟不上。这本书里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情景模拟和有针对性的问答,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简单地“怎么做”。这种由内而外驱动的学习模式,是未来足球人才培养的关键。另外,关于体能的划分也非常科学,它没有盲目追求爆发力和耐力极限,而是结合了青少年骨骼发育的特点,强调了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的基础训练,这一点非常负责任。对于我们基层教练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可量化的训练框架,我们不再需要自己费力去拼凑和摸索,可以直接套用并根据实际情况微调。这大大提升了我们日常训练的专业水准和效率,可以说,这是我们教练员案头必备的“红宝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