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D485(附CD光盘1张) [SCHUBERT Symphony No.5 in Bb major D485]

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D485(附CD光盘1张) [SCHUBERT Symphony No.5 in Bb major D48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 舒伯特(Schubert E) 著,路旦俊 译
图书标签:
  • 舒伯特
  • 交响曲
  • 古典音乐
  • D485
  • Bb大调
  • 第五交响曲
  • 音乐
  • CD
  • 乐谱
  • 西方古典音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43986
版次:1
商品编码:1028817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奥伊伦堡总谱+CD
外文名称:SCHUBERT Symphony No.5 in Bb major D485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8
附件:CD光盘
附件数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看得越多,听得越多
奥伊伦堡的“CD+总谱”系列收录了选自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作品中的乐队经典作品。50卷中的每一卷均包括印制精美的总谱、详细介绍作曲家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的前言,以及包含该作品完整录音的一张Naxos公司CD。
奥伊伦堡的“CD+总谱”是聆听、阅读和理解音乐的全新途径。

内页插图


音乐的殿堂:经典交响乐作品赏析 主题: 本书深入探讨了自巴洛克时期晚期至浪漫主义盛期的管弦乐发展历程,聚焦于交响曲这一体裁如何成为古典音乐核心的表现形式。内容涵盖了早期交响曲的结构演变、古典主义时期确立的典范,以及浪漫主义时期作品在和声、配器与情感表达上的突破与革新。 第一章:交响曲的诞生与早期探索 本章追溯了交响曲的起源,从歌剧序曲(Sinfonia)到独立音乐会曲目的过渡。重点分析了意大利与曼海姆学派对早期交响曲形式的贡献。 1.1 歌剧序曲的影响: 探讨了三段式结构(快-慢-快)如何为后来的奏鸣曲式打下基础。分析了早期作曲家如巴斯蒂安尼(Bastianini)和加蒂梅利(Gattinelli)作品中,音乐语言的简洁性和节奏的活力。 1.2 曼海姆乐派的贡献: 详细阐述了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C.P.E. Bach)和约翰·斯塔米茨(Johann Stamitz)在乐队平衡、动态控制(如著名的“曼海姆火箭”和渐强)方面进行的革命性实验,这些实验极大地提升了交响曲的戏剧性和表现力。 1.3 早期作品的结构特征: 对比分析了海顿早期作品(如“鹅”交响曲)与前人作品在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的处理方式,揭示了曲式结构从松散向规范化发展的清晰脉络。 第二章:古典主义的巅峰——维也纳三杰的格局 本章聚焦于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他们将交响曲推向了形式完美与思想深度的完美统一。 2.1 海顿:交响曲之父的体系建构: 深入剖析了海顿晚期作品中,特别是“伦敦”系列交响曲中,奏鸣曲式发展的精妙布局,主题的机智发展(Development)和乐章间的结构呼应。重点解析了对位法在奏鸣曲快板乐章中的巧妙运用,以及对谐谑曲(Scherzo)的早期运用。 2.2 莫扎特:歌唱性与戏剧性的融合: 探讨了莫扎特如何将意大利歌剧的旋律天赋融入交响曲创作。分析了其最后三部宏伟交响曲(降G小调K.550、C大调K.551“朱庇特”)中,对位法与主调和声的结合,特别是《朱庇特》末乐章赋格的高超技巧。 2.3 贝多芬:从古典到浪漫的桥梁: 这一节是全书的核心之一。分析了贝多芬九部交响曲如何系统性地拓展了交响曲的规模、时长和情感深度。 早期(1-2号): 遵循古典传统,但已显露出强烈的个人色彩。 中期(3-8号): 重点分析《英雄交响曲》中对英雄主义主题的史诗性表达,以及《命运交响曲》中“短-短-短-长”动机的贯穿性发展。分析了第四乐章向宏大终曲转变的趋势。 晚期(9号): 探讨人声合唱的引入如何打破了纯器乐的界限,以及其在哲学主题(对人类团结的渴望)上的深刻内涵。 第三章:浪漫主义的抒情转向与个性解放 随着19世纪的到来,作曲家们开始挣脱古典主义的严格形式束缚,将个人情感、文学意象和民族色彩注入交响曲。 3.1 舒伯特与德奥浪漫主义的先声: 探讨了舒伯特在延续贝多芬传统的同时,如何注入其独特的抒情气质和对旋律的偏执追求。分析了其交响曲(如“未完成”交响曲)中对主题的重复性发展和对调性色彩的细腻处理,预示着李斯特和瓦格纳的调性实验。 3.2 柏辽兹与配器法的革命: 重点介绍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对“固定音型”(Idée Fixe)的运用,以及他如何将管弦乐队视为一个巨大的色彩调色盘。分析了其对新乐器和超常演奏技巧的探索。 3.3 德彪西与晚期交响曲的实验: 概述了从勃拉姆斯(坚守形式的集大成者)到马勒(将交响曲扩展到哲学宣言体量)的过渡。特别关注了理查·施特劳斯和德彪西等人在如何处理既有的四乐章结构时,融入更多暗示性、印象派的音乐语言。 第四章:体裁的扩展与最终的消解 本章考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交响曲在面对“交响诗”和“室内交响乐”等新兴体裁时的挑战与应对。 4.1 结构重塑:交响诗的冲击: 分析了李斯特的交响诗如何通过标题和叙事性,直接挑战了传统交响曲纯音乐的地位。 4.2 马勒与“终极交响曲”: 探讨了马勒如何利用极端的配器规模、复杂的对位和对民间音乐元素的借鉴,将交响曲推向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复杂性和情感广度。分析了其对“世界终结”主题的探讨。 4.3 20世纪的回归与解构: 简要回顾了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在新古典主义或无调性尝试中,对交响曲概念的重新定义与解构,标志着传统交响乐体裁在主流音乐中的地位发生变化。 附录:管弦乐队的演变 此附录专门梳理了自1700年至1900年间,管弦乐队的编制变化,从小型古典乐队(以弦乐为主,少量木管和圆号)如何扩展到拥有齐全的木管组、铜管组以及大量打击乐器的浪漫主义巨型编制。详细列举了重要乐器在不同时期被纳入主流乐队的里程碑事件。 总论:交响曲的永恒价值 本书旨在展现交响曲作为一种结构严谨、表达丰富、技术要求极高的音乐形式,其在西方艺术音乐发展史上的核心地位。它不仅是作曲家技巧的试金石,更是时代精神和人类情感的宏大载体。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位忠实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我对舒伯特的作品情有独钟,而这张《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D485》更是让我爱不释手。初次听到这首交响曲,便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D485,这首作品,或许不像舒伯特一些更为著名的作品那样广为人知,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第一乐章的开端,就如同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充满了生机。明快的旋律,带着一丝青春的活力,缓缓铺展开来,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乐章的发展,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但又不会让人感到压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我尤其欣赏乐队在处理旋律时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每一个乐句的起伏都恰到好处,充满了生命的光泽,让人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摆。 进入第二乐章,节奏放缓,情感变得更加深沉。这乐章的旋律,如同缓缓流淌的溪水,在静谧的山谷中低语,充满了诗意与哲思。舒伯特在这里展现了他作为抒情诗人的天赋,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深情,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爱恋的往事。我常常会在这个乐章中找到一种共鸣,一种对美好事物难以割舍的情感。乐队的演奏,在这时显得尤为克制而深情,将这份淡淡的忧伤与无尽的眷恋演绎得淋漓尽致。 第三乐章的谐谑曲,则像是一场充满活力的舞会,节奏明快,旋律活泼。这部分充满了舒伯特式的幽默感,但又并非肤浅的玩笑,而是在欢快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情。每一次的转折都让人惊喜,每一次的重复都带着新的味道。乐队的演奏,在这时显得格外生动,充满了活力和感染力,让我不禁跟着音乐的节拍舞动起来。 而最后的第四乐章,则将整部交响曲的情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乐章的结构完整,旋律丰富,充满了力量与希望。它不仅仅是对前三个乐章主题的升华,更是一种对生活美好的赞颂。最终的尾声,以一种辉煌而令人振奋的方式结束,仿佛是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宣言。这张CD的音质非常出色,能够很好地呈现出乐队的演奏细节和乐器的质感,让我在家中也能享受到如同音乐厅般的听觉盛宴。对于任何一位喜爱古典音乐,特别是舒伯特作品的听众来说,这张专辑绝对是不容错过的珍品。

评分

手中这张《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D485》,对我而言,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音乐载体,它是一段旅程,一次心灵的洗礼。初次接触D485,便被其所呈现出的纯粹与活力所打动。舒伯特,这位天才作曲家,在D485中,展现了他内心深处那种不加雕饰的真挚情感。 乐章的开篇,便如同一幅明亮的画卷,缓缓展开。主旋律明快而富有感染力,仿佛能看到少年舒伯特在阳光下奔跑的身影,充满了无尽的活力。乐队的演绎,恰到好处地捕捉到了这种青春的朝气,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生命的光泽,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旋律的层层递进,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但又始终保持着一种舒缓而优雅的格调,不会让人感到丝毫的压抑。 紧接着的慢板乐章,则像是心灵深处的一声叹息,又带着一丝温柔的慰藉。舒伯特在这里展现了他作为“歌曲之王”的深情。旋律如同潺潺流水,缓缓地流淌,带着淡淡的忧伤,却又充满了希望。我尤其喜欢乐队在这种抒情段落的处理,每一个乐句都饱含深情,仿佛在低语着一段只有懂的人才能听懂的故事。它让我有机会停下脚步,审视内心,与自己的情感对话。 随之而来的谐谑曲,则是一场充满活力的舞会,节奏跳跃,旋律灵动。这部分充满了舒伯特式的幽默感,却又有着不同于一般谐谑曲的深度。在欢快的背后,依然能够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愁,这或许就是舒伯特音乐的独特之处,总能在最纯粹的快乐中透露出人生的况味。乐队的演奏,在这段音乐中显得格外生动,充满了感染力,让人忍不住跟着音乐的节拍一起舞动。 最后的第四乐章,以一种辉煌而振奋的方式为整部交响曲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乐章的结构完整,旋律丰富,充满了力量与希望。它不仅仅是对前面乐章主题的升华,更是一种对生命美好与希望的赞颂。整部作品的结尾,给人一种强烈的满足感,仿佛是对人生旅途中那些美好瞬间的肯定。这张CD的录音质量也十分出色,能够很好地还原出乐队的演奏细节和乐器的质感,让我在家中也能享受到如同置身音乐厅般的听觉体验。对于任何一位想要感受舒伯特早期纯粹魅力的听众来说,这张专辑绝对是一个不二的选择。

评分

这张《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D485》带给我的,远不止是音乐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初次听到这首交响曲,便被其独特的风格所吸引。舒伯特,这位被誉为“歌曲之王”的作曲家,在器乐领域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D485,这首作品,仿佛是他少年时代的一首清新诗篇,充满了阳光、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一乐章的开端,就如同拂晓的第一缕阳光,带着朝气蓬勃的力量,缓缓铺展开来。主旋律明亮而富有感染力,仿佛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乐章的发展,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但又不会让人感到压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我尤其喜欢乐队在处理旋律时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每一个乐句的起伏都恰到好处,充满了生命的光泽。 进入第二乐章,节奏放缓,情感变得更加深沉。这乐章的旋律,如同缓缓流淌的溪水,在静谧的山谷中低语。舒伯特在这里展现了他作为抒情诗人的天赋,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深情,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爱恋的往事。我常常会在这个乐章中找到一种共鸣,一种对美好事物难以割舍的情感。乐队的演奏,在这时显得尤为克制而深情,将这份淡淡的忧伤与无尽的眷恋演绎得淋漓尽致。 第三乐章的谐谑曲,则像是一场充满活力的舞会,节奏明快,旋律活泼。这部分充满了舒伯特式的幽默感,但又并非肤浅的玩笑,而是在欢快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情。每一次的转折都让人惊喜,每一次的重复都带着新的味道。乐队的演奏,在这时显得格外生动,充满了活力和感染力。 而最后的第四乐章,则将整部交响曲的情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乐章的结构完整,旋律丰富,充满了力量与希望。它不仅仅是对前三个乐章主题的升华,更是一种对生活美好的赞颂。最终的尾声,以一种辉煌而令人振奋的方式结束,仿佛是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宣言。这张CD的音质非常出色,能够很好地呈现出乐队的演奏细节和乐器的质感,让我在家中也能享受到如同音乐厅般的听觉盛宴。对于任何一位喜爱古典音乐,特别是舒伯特作品的听众来说,这张专辑绝对是不容错过的珍品。

评分

在我的音乐收藏中,总有那么几张唱片,是我在疲惫时、在迷茫时,或者仅仅是想沉浸在纯粹美好中的时候,会反复拿出来聆听的。《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D485》就是其中之一。这张专辑,对于我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张CD,它更像是一个精神的寄托,一段温暖的陪伴。 舒伯特,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太多的美好与感伤,而D485,这首作品,恰恰是这种复杂情感的完美体现。它不像他后期那些宏伟的交响曲那样充满深刻的哲学思考,却有着一种纯粹的、少年般的清新与活力。从第一乐章开始,那明快的旋律便如同夏日午后的微风,轻轻拂过心田,带来一丝惬意。乐章的推进,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力量,仿佛能够驱散所有的阴霾。我尤其喜欢乐队在处理主部主题时那种流畅的线条和饱满的音色,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生命力。 当第二乐章的慢板响起时,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这乐章的旋律,舒缓而深情,如同在低语着一个关于青春、关于梦想的动人故事。每一个音符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充满了诗意和哲思。我常常会在这个乐章中找到一种宁静,一种与内心深处对话的机会。乐队的演奏,在这段音乐中显得尤为克制而深情,将那份淡淡的忧伤与无尽的眷恋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接下来的第三乐章,谐谑曲,则像是从静谧中突然跃出的精灵,充满了活力和幽默感。那跳跃的节奏,灵动的旋律,让人忍不住跟随音乐的节奏一起摇摆。虽然名为“谐谑曲”,但它绝非只是简单的娱乐,而是在欢快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乐队的演奏,在这时显得格外生动,充满了感染力。 最后,第四乐章以一种辉煌而令人振奋的方式结束了整部交响曲。它不仅仅是对前面乐章主题的总结,更是一种对生命美好与希望的赞颂。整个乐章的结构完整,旋律丰富,充满了力量与激情。这张CD的录音效果堪称一流,音质清晰,层次分明,能够很好地展现出乐队的演奏细节和乐器的质感,让我仿佛置身于音乐厅之中。对于我这样一位热爱古典音乐的听众来说,这张《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D485》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每一次聆听都能带来新的感悟和惊喜。

评分

一直以来,舒伯特的作品都是我音乐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张《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D485》更是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戴上耳机,那清澈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旋律瞬间将我包裹。D485,这首在舒伯特众多杰作中可能不像他晚期作品那样广为人知,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精致与活力。 初听之下,仿佛置身于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微风拂过,带来的是舒缓而愉悦的气息。第一乐章那明快的主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却又被希望的光芒所驱散。每一次的重复都似乎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时而轻快跳跃,时而深情款款。乐队的配合默契得如同一个整体,每一个声部的细微之处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弦乐部分,那流畅的线条,饱满的音色,仿佛能直接触碰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第二乐章的慢板,更是将舒伯特那独特的抒情性发挥到了极致。那婉转悠扬的旋律,如同涓涓细流,缓缓地流淌过心田,洗涤着尘埃,带来一丝宁静与平和。仿佛能看到一位年轻的作曲家,在沉思中勾勒出最纯粹的情感。每一个音符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我常常会在这乐章中找到共鸣,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理解,一种对生命美好与脆弱的细腻感悟。 第三乐章的谐谑曲,则展现了舒伯特内心深处的活泼与顽皮。那跳跃的节奏,灵动的旋律,让人忍不住跟着一起摇摆。虽然名为“谐谑曲”,却并不缺乏深度,在欢快的背后,依然隐藏着一丝淡淡的忧愁,这或许就是舒伯特作品的魅力所在,总能在最纯粹的快乐中透露出人生的况味。 最后的第四乐章,更是将整部交响曲推向了高潮。那气势恢宏的展开,充满了力量与激情,又带有舒伯特特有的那种温暖而明亮的色彩。乐队的演奏愈发精彩,层层递进,将情绪推向顶点,最后以一个辉煌而 satisfying 的结尾,让人意犹未尽。这张CD的录音效果也十分出色,音质清晰,层次分明,能够很好地展现出乐队的演奏细节。对于我这样一位舒伯特迷来说,这张《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D485》无疑是收藏中的瑰宝,每一次聆听都能带来新的感悟和惊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