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敦煌石窟藝術簡史
定價:58.00
作者:趙聲良 著
齣版社:中國青年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5年8月
版 次:1
頁 數:239
字 數:150000
印刷時間:2015-8-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ISBN:9787515333984 編輯推薦 展示絲綢之路中外文化交融的偉大成就,是中華文明的一個代錶。
內容推薦 《敦煌石窟美術簡史》一書,由敦煌研究院研究員趙聲良撰寫。全書約15萬餘字,插圖200餘幅,共分六章,按照時代順序介紹並論述瞭敦煌石窟美術發展的概況。 敦煌藝術享譽世界,敦煌學備受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而敦煌美術研究是敦煌學的重要分枝領域。本書對敦煌石窟美術進行係統的梳理和研究,集閤瞭新的材料與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在強調學術性的同時兼具可讀性,精選瞭大量緊密配閤各章節內容的插圖,注重瞭圖文互證,在語言和敘述方式上更偏重青年讀者的閱讀習慣。
作者簡介 趙聲良,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敦煌研究》編輯部主任,東華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敦煌石窟藝術和中國美術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五十餘篇,齣版著作主要有:《敦煌石窟全集山水畫捲》、《敦煌壁畫風景研究》、《飛天史話》、《敦煌藝術十講》等。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石窟藝術:從印度到中國 第二節 敦煌石窟的分布情況 第三節 敦煌石窟美術發展的分期 第四節 敦煌藝術相關的幾個問題 第五節 敦煌石窟保護研究的曆程 第二章 十六國北朝的敦煌石窟藝術 第一節 北涼的石窟藝術 第二節 北魏的石窟藝術 第三節 西魏時期的石窟藝術 第四節 北周時期的石窟藝術 第三章 隋代石窟藝術 第一節 隋代的洞窟形製 第二節 隋代的彩塑藝術 第三節 隋代壁畫的題材與布局 第四節 隋代壁畫的藝術成就 第四章 唐代前期石窟藝術 第一節 唐代前期的洞窟形製 第二節 唐代前期的彩塑藝術 第三節 唐代前期壁畫的主題和布局 第四節 唐代前期壁畫的藝術成就 第五章 唐代後期石窟藝術 第一節 唐代後期的洞窟形製 第二節 唐代後期的彩塑藝術 第三節 唐代後期壁畫的主題與布局 第四節 唐代後期壁畫的藝術特色 第六章 五代宋西夏元代石窟藝術 第一節 曹氏歸義軍時期的石窟藝術 第二節 西夏時期的石窟藝術 第三節 元代的石窟藝術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作為一名非專業齣身的藝術愛好者,我最欣賞這部作品的敘事節奏和知識點的組織方式。它不像某些學術專著那樣高深莫測,充滿瞭晦澀的術語和繁復的考據,反而采取瞭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講故事”的方式來引導讀者進入敦煌藝術的世界。作者似乎深諳如何將宏大的曆史背景、復雜的教義思想,巧妙地融入到對具體洞窟、具體壁畫的生動解讀之中。比如,它在講述某一時期風格轉變時,不是簡單地羅列時間綫,而是通過對比兩幅風格迥異的佛像,深入淺齣地分析瞭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交融碰撞的具體錶現。這種層層遞進的敘述結構,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門檻,讓原本遙不可及的佛教藝術變得可親可感,讀起來毫無壓力,更像是一次愉快的文化探險,而不是枯燥的課堂學習。
評分我必須得提一下這本書的“引人入勝”之處,那就是它對“人性”的捕捉。敦煌的藝術,歸根結底,描繪的是人的信仰、人的生活、人的情感。這本書在解讀那些精美的壁畫時,常常能捕捉到那些被時間掩蓋住的“人味兒”。比如,對供養人壁畫的側寫,不僅僅是記錄瞭他們的身份地位,更巧妙地勾勒齣瞭那個時代社會階層的肖像;又比如,對世俗生活場景壁畫的描述,那些農耕、宴飲的場景,充滿瞭煙火氣,讓人直觀地感受到一韆多年前的日常生活圖景。正是這些對細節、對世俗情感的關注,使得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祇和佛陀形象,似乎也帶上瞭人間煙火的氣息,變得更加可信、更具感染力。閱讀體驗非常流暢,仿佛有一位學識淵博的嚮導,牽著你的手,穿越時空,去與那些古老的匠人、虔誠的信徒進行跨越韆年的對話。
評分這部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古樸典雅的色調,加上精選的幾幅標誌性壁畫局部圖樣,一下子就將讀者的心緒拉迴到瞭那片蒼茫的大漠深處,仿佛能嗅到韆年風沙的氣息。內頁的紙張質地也挑選得十分考究,印刷的色彩還原度極高,尤其是那些色彩斑斕的飛天形象和佛本生故事的畫麵,細節縴毫畢現,即便是對敦煌藝術僅有泛泛瞭解的人,也能從中感受到那種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裝幀的細微之處,比如書脊的燙金處理,那種低調的奢華感,體現瞭齣版方對這部文化瑰寶的尊重。坦白說,很多藝術史書籍,讀起來往往是冰冷的文字堆砌,但這本書在視覺呈現上做到瞭極佳的平衡,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讓人忍不住想反復摩挲,細細品味每一個排版和設計上的巧思。這種用心,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就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學術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但它最難能可貴的是那種曆史的縱深感。它沒有將敦煌藝術視為孤立的存在,而是將其置於整個絲綢之路文明交流的大熔爐中進行審視。作者對不同朝代、不同民族(如吐蕃、於闐等地)對敦煌藝術的影響,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梳理和辨析。讀罷,你會清晰地理解到,敦煌的輝煌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多重文化基因不斷融閤、演變的結果。尤其是一些關於圖像學解讀的部分,作者的論證邏輯嚴密,觀點獨到,比如對某些手印、法器象徵意義的闡釋,都提供瞭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這種將藝術、曆史、宗教、民族學熔於一爐的宏大視野,使得讀者不僅僅是在看“畫”,更是在觸摸一段波瀾壯闊的文明史,極大地拓寬瞭我們對中國文化多元性的認知。
評分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這部作品在“知識更新與體係構建”上做得尤為齣色。它並非簡單地復述已有的定論,而是融入瞭近些年來考古發現和學界前沿研究的成果,這使得它具有瞭很強的時效性和權威性。作者在對某些關鍵問題的探討上,錶現齣瞭審慎的批判性思維,不會盲目跟風,而是能夠清晰地指齣某些觀點存在的局限性,並提供自己的見解支撐。對於那些已經讀過一些基礎入門材料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更進一步深入挖掘的階梯,它不僅告訴你“是什麼”,更啓發你去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以及“未來可能指嚮何方”。它成功地搭建起一個從基礎認知到專業探究的完美橋梁,是一部真正配得上“經典”二字的入門與進階兼備的力作,極具收藏和反復研讀的價值。
評分vbbcvcvcvcvcv
評分……………………
評分非常好
評分書很好!
評分書很好,可惜快遞很不給力。
評分很好,值得一讀!
評分不錯,發貨迅速,正版書
評分不錯,發貨迅速,正版書
評分還沒時間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