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定額匯編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定額匯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 編
圖書標籤:
  • 城市生活垃圾
  • 垃圾處理
  • 標準定額
  • 市政工程
  • 環保工程
  • 環境衛生
  • 工程預算
  • 工程造價
  • 城市管理
  • 建築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2111855
版次:1
商品編碼:1032568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9-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48
字數:21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隨著我國城市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産生量逐年迅速增長。據有關統計資料,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年産量高達1.7億多噸,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但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率不高,真正達到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比例更低,與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成為睏擾經濟發展和環境治理的重大問題。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業垃圾、市政維護和管理中産生的垃圾等構成。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特點是熱值低、含水量高、成分復雜、季節性變化大等。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垃圾在總量上增長的同時,成分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生活垃圾中無機物的含量持續下降,有機物不斷增加,可燃物增多,可迴收利用物增多,可利用價值增大。
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産生,不僅嚴重地汙染環境,破壞資源,而且是産生、傳染疾病,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源頭。近年來,國傢及地方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工作,投人大量資金進行科學研究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采取衛生填埋、高溫堆肥、焚燒、資源化綜閤處理等多種形式進行垃圾處理,使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2%提高到現在的60%以上。
為瞭配閤全國各地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開展,滿足廣大從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方麵的管理、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人員的需要,我們收集瞭涉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麵的現行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工程建設標準、産品標準和定額,編製成《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定額匯編》齣版。該書內容全麵,針對性強,相信能為廣大用戶帶來方便。

目錄

一、工程項目建設標準
1 生活垃圾轉運站工程項目建設標準
2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和給水與汙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
3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
4 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
5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

二、國傢標準
1 鎮規劃標準GB50188-2007
2 村莊整治技術規範GB50445-2008
3 城市容貌標準GB50449-2008
4 生活垃圾填埋場汙染控製標準GB16889-2008
5 生活垃圾焚燒汙染控製標準GB18485-2001
6 生活垃圾焚燒爐及餘熱鍋爐GB/T18750-2008
7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要求GB/T18772-2008
8 醫療廢物焚燒環境衛生標準GB/T18773-2008
9 生活垃圾分類標誌GB/T19095-2008
10 城鎮垃圾農用控製標準GB8172-87

三、行業標準
1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範CJJ17-2004
2 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範CJJ47-2006
3 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靜態堆肥處理技術規程CJJ/T52-93
4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CJJ/T86-2000
5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技術規範CJJ90-2009
6 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運行維護技術規程CJJ93-2003
7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及其評價標準CJJ/T102-2004
8 生活垃圾填埋場無害化評價標準CJJ/T107-2005
9 城市道路除雪作業技術規程CJJ/T108-2006
10 生活垃圾轉運站運行維護技術規程CJJ109-2006
11 機動車清洗站工程技術規程CJJ71-2000
12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程CJJ112-2007
13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係統工程技術規範CJJ113-2007
14 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維護與安全技術規程CJJ128-2009
15 城市環境衛生專用設備清掃、收集、運輸CJ/T16-1999
16 城市環境衛生專用設備垃圾轉運CJ/T17-1999
17 城市環境衛生專用設備垃圾衛生填埋CJ/T18-1999
18 城市環境衛生專用設備垃圾堆肥CJ/T19-1999
19 城市環境衛生專用設備垃圾焚燒、氣化、熱解CJ/T20-1999
20 城市環境衛生專用設備糞便處理CJ/T21-1999
21 城市生活垃圾有機質的測定灼燒法CJ/T96-1999
22 城市生活垃圾總鉻的測定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CJ/T97-1999
23 城市生活垃圾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CJ/T98-1999
24 城市生活垃圾pH的測定玻璃電極法CJ/T99-1999
25 城市生活垃圾鎘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CJ/T100-1999
26 城市生活垃圾鉛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CJ/T101-1999
27 城市生活垃圾砷的測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CJ/T102-1999
28 城市生活垃圾全氮的測定半微量開氏法CJ/T103-1999
29 城市生活垃圾全磷的測定偏鉬酸銨分光光度法CJ/T104-1999
30 城市生活垃圾全鉀的測定火焰光度法CJ/T105-1999
31 城市生活垃圾産量計算及預測方法CJ/T106-1999
32 垃圾生化處理機CJ/T227-2006
33 垃圾填埋場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CJ/T234-2006
34 垃圾填埋場用綫性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CJ/T276-2008
35 生活垃圾滲濾液碟管式反滲透處理設備CJ/T279-2008
36 垃圾填埋場壓實機技術要求CJ/T301-2008
37 生活垃圾滲瀝水術語CJ/T30181-93
38 生活垃圾滲瀝水色度的測定稀釋倍數法CJ/T30182-93
39 生活垃圾滲瀝水總固體的測定CJ/T30183-93
40 生活垃圾滲瀝水總溶解性固體與總懸浮性固體的測定CJ/T30184-93
41 生活垃圾滲瀝水硫酸鹽的測定重量法CJ/T30185-93
42 生活垃圾滲瀝水氨態氮的測定蒸餾和滴定法CJ/T30186-93
43 生活垃圾滲瀝水凱氏氮的測定硫酸汞催化消解法CJ/T30187-93
44 生活垃圾滲瀝水氯化物的測定硝酸銀滴定法CJ/T30188-93
45 生活垃圾滲瀝水總磷的測定釩鉬磷酸鹽分光光度法CJ/T3018.9-93
46 生活垃圾滲瀝水pH值的測定玻璃電極法CJ/T3018.10-93
47 生活垃圾滲瀝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稀釋與培養法CJ/T3018.11-93
48 生活垃圾滲瀝水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重鉻酸鉀法CJ/T3018.12-93
49 生活垃圾滲瀝水鉀和鈉的測定火焰光度法CJ/T301813-93
50 生活垃圾滲瀝水細菌總數的檢測平闆菌落計數法CJ/T3018.14-93
51 生活垃圾滲瀝水總大腸菌群的檢測多管發酵法CJ/T301815-93
52 城市垃圾産生源分類及垃圾排放CJ/T3033-1996
53 城市生活垃圾采樣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95
54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處理廠技術評價指標CJ/T3059-1996
55 醫療廢棄物焚燒設備技術要求CJ/T3083-1999

四、定額
1 市政工程投資估算指標第十冊垃圾處理工程HGZ47-110-2008

精彩書摘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實現生活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提高生活垃圾轉運站工程項目(以下簡稱“轉運站”)的決策和規劃建設水平,閤理確定建設標準,充分發揮投資效益,製定本建設標準。第二條本建設標準是項目決策和閤理確定項目建設水平的全國統一標準,是審批、核準轉運站項目的重要依據,也是有關部門審查工程項目初步設計和監督檢查整個建設過程的依據。第三條本建設標準適用於新建轉運站。改建、擴建項目參照執行。第四條轉運站的建設必須遵守國傢有關的法律、法規,貫徹執行環境保護、節約土地、勞動保護、安全衛生和節能等有關規定。第五條轉運站的建設水平應以本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自然條件為基礎,按不同建設規模閤理確定,做到技術先進、經濟閤理、安全衛生、保護環境。第六條轉運站的建設應在城市(城鎮)總體規劃和環境衛生專項(專業)規劃的指導下,統籌規劃,近、遠期結閤,以近期為主。轉運站的建設數量、規模、布局和選址應進行技術、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論證,綜閤比選。新建項目應與垃圾收運及處理係統相協調,改建、擴建工程應充分利用原有設施。第七條轉運站的建設應采用成熟、適用的先進技術、工藝、材料和設備,應結閤國情,遵照以下原則,並經充分的技術、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論證後閤理確定:
一、有利於推進垃圾轉運設備的國産化。
二、有利於提高轉運站的工藝技術水平,促進我國環境衛生事業的發展。
三、引進國外的技術和裝備,必須滿足先進、成熟、可靠的基本條件。
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必須進行細緻的技術經濟論證。第八條轉運站的建設應堅持專業化協作和社會化服務相結閤的原則,閤理確定配套工程項目,提高運營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第九條轉運站的建設應落實工程建設資金和土地、道路、交通、供電、給排水、通信等建設條件。第十條轉運站的建設除應執行本建設標準外,尚應符閤國傢現行有關經濟、參數標準和指標及定額的規定。

前言/序言

  隨著我國城市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産生量逐年迅速增長。據有關統計資料,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年産量高達1.7億多噸,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但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率不高,真正達到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比例更低,與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成為睏擾經濟發展和環境治理的重大問題。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業垃圾、市政維護和管理中産生的垃圾等構成。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特點是熱值低、含水量高、成分復雜、季節性變化大等。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垃圾在總量上增長的同時,成分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生活垃圾中無機物的含量持續下降,有機物不斷增加,可燃物增多,可迴收利用物增多,可利用價值增大。
  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産生,不僅嚴重地汙染環境,破壞資源,而且是産生、傳染疾病,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源頭。近年來,國傢及地方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工作,投人大量資金進行科學研究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采取衛生填埋、高溫堆肥、焚燒、資源化綜閤處理等多種形式進行垃圾處理,使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2%提高到現在的60%以上。
  為瞭配閤全國各地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開展,滿足廣大從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方麵的管理、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人員的需要,我們收集瞭涉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麵的現行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工程建設標準、産品標準和定額,編製成《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定額匯編》齣版。該書內容全麵,針對性強,相信能為廣大用戶帶來方便。
古代哲學思辨與心性探微 一部深度探究中國古代哲學核心命題的鴻篇巨製 作者: [此處可留空或填入一個虛擬的古代學者名,如:靜庵子] 齣版社: [此處可留空或填入一個具有古典韻味的齣版社名,如:翰墨軒] 字數: 約 1500 字 --- 本書《古代哲學思辨與心性探微》並非關注現代工程技術或城市管理規範,而是將目光完全投嚮中國思想史的長河,旨在對先秦至魏晉時期(特彆是儒、道、墨、法、陰陽諸傢以及佛學初傳階段)的核心哲學命題,進行一次係統、深入且富有批判精神的重構與闡釋。全書以“思辨”和“心性”為兩大主軸,力求揭示中國古代哲人如何在天地人倫之間建立起嚴密的邏輯框架和對個體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 第一捲:形神論與宇宙本體的追尋 本捲集中探討古代哲學傢們如何理解世界的本源及其運行的根本法則。我們摒棄瞭對具體實踐操作的描述,轉而深入剖析“道”、“氣”、“理”、“太極”等核心概念的內涵演變。 第一章:先秦“道”的譜係考察 本書細緻梳理瞭自《道德經》中“無名之樸”的自然之道,到《易傳》中“生生之謂易”的變動之道,再到《莊子》中“逍遙遊”背景下的絕對自由之道。重點在於辨析這些“道”的形而上學基礎——它們是否指嚮一個可知的、實在的實體,抑或僅僅是人類認知結構的一種投射。特彆引入瞭對墨傢“天誌”與“兼愛”的形而上學支撐的探討,將其置於與儒傢“天命”觀的對位中進行審視。 第二章:氣論的物理與形上交織 此部分專注於“氣”這一古代科學與哲學的重要範疇。通過對《管子》、《鶡冠子》及後世韓非子對“勢”的論述,我們分析瞭“氣”如何從最初的自然物質元素,逐步轉化為解釋生命活動、社會治理乃至道德實踐的基礎動力。書中詳細辨析瞭“精、氣、神”三者在不同學派中權重的差異,並論證瞭氣論如何為中醫理論的形成提供瞭最初的哲學土壤,但本書的關注點仍停留在哲學演繹層麵,而非醫學應用。 第三章:陰陽五行與宇宙秩序的建構 本章並非簡單羅列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而是從哲學思辨的角度,探討陰陽五行係統如何成為古代知識分子理解“萬物一體”秩序的工具。我們考察瞭董仲舒如何將此係統納入儒傢政治倫理體係,以構建“天人感應”的統治閤法性基礎。書中強調,這種秩序觀是一種宏大的宇宙模型,它試圖用一種內在的、循環的邏輯來解釋一切現象的生成、發展與消亡,這與現代科學的綫性、因果律解釋體係形成瞭鮮明的對照。 第二捲:心性論的內在轉嚮與修養之道 如果說第一捲探討的是“外在世界”的構造,那麼第二捲則徹底轉嚮人類的“內在疆域”,即對人心、人性與個體精神價值的深度挖掘。 第四章:孟子“性善論”的邏輯構建與挑戰 本章深入剖析孟子提齣的“四端”說(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並試圖還原其在春鞦戰國社會動蕩背景下,力圖確立個體道德主體性的理論初衷。我們著重分析瞭“良知”或“良能”的先驗性,以及這種先驗性如何與後天教育(“反求諸己”)相結閤,形成儒傢修身的完整路徑。書中同時對照瞭荀子“性惡論”的現實主義基礎,探討二者在對“人”的界定時所采取的根本立場差異。 第五章:告莊的“心齋”與主體性的消融 本捲的精髓在於對莊子哲學的細緻解讀。我們不再將“逍遙遊”僅僅視為一種政治逃避,而是將其視為一種高強度的哲學實踐——即對自我中心主義的徹底解構。通過對“齊物論”、“繕性篇”的研讀,本書闡釋瞭“心齋”、“坐忘”在本體論層麵上意味著什麼:它要求主體放棄對二元對立(如善惡、美醜、生死)的執著,從而達到與“道”的本體閤一狀態。這是一種深刻的內在革命,而非外在行為的改變。 第六章:魏晉玄學對心性論的顛覆與重構 本捲的收束部分聚焦於漢末至魏晉時期,由何晏、王弼等發起的新一輪哲學思潮。玄學是對漢代僵化讖緯之學和儒傢繁復訓腠的反撥。書中詳述瞭“名教與自然”的張力。我們探討瞭“貴無”、“以無為本”的思想如何直接衝擊瞭儒傢對“名”和“分”的執著,轉而推崇一種超越既有規範的個體精神自由。這種自由,錶現為對個體纔情、生命本體的極度珍視,為後世的文人精神奠定瞭基調,其核心在於對“真性情”的迴歸。 結語:古代思辨的永恒魅力 《古代哲學思辨與心性探微》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清晰的地圖,引導他們穿越古代復雜的思想迷宮。本書嚴格限定在對這些古代思想的哲學邏輯、本體論基礎和心性論發展的考察,完全不涉及任何關於工程預算、技術標準、物料規範或現代城市管理方麵的具體內容。全書力求以嚴謹的考據和清晰的邏輯,重現那些不朽的智慧在麵對宇宙、社會和自我時的深刻追問。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個對城市規劃和環境管理有著濃厚興趣的愛好者,我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定額匯編》這本書抱有一種探索“科學性”和“係統性”的期待。我設想書中會像一份嚴謹的工程手冊,詳細列舉各種垃圾處理設施的設計標準、運營規範以及相關的安全要求。比如,垃圾填埋場的防滲層厚度、滲濾液收集係統的設計流量、焚燒廠的煙氣淨化處理效率等,這些技術性的細節是否會在書中有所體現?我也想瞭解,這些“標準”和“定額”是如何經過科學論證,並與國傢或地方的環保法規相銜接的。例如,對於有害垃圾,其收集、運輸、儲存和處理的每一個環節,是否都有明確的“定額”和“標準”來保障環境安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城市垃圾處理背後那套嚴謹的科學體係。

評分

我一直對城市垃圾的“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抱有極大的熱情。在我看來,與其花費巨大的精力去處理已經産生的垃圾,不如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産生,並盡可能地將廢棄物轉化為有用的資源。因此,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有所“劇透”。比如,書中是否會探討不同城市在鼓勵居民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推廣綠色包裝方麵的政策和成效?或者,是否有關於廚餘垃圾堆肥、塑料瓶迴收再造、廢舊電子産品拆解再利用等方麵的具體案例和技術介紹?我特彆想瞭解,這些資源化利用的項目,其經濟可行性和環境效益如何?是否有明確的“定額”,比如,每噸廚餘垃圾可以産生多少有機肥料?每迴收一定量的塑料,又能節省多少原生石油?我對這些能夠“變廢為寶”的實踐充滿瞭好奇。

評分

這本書就像一扇通往城市地下脈絡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平日裏被忽視卻又至關重要的環節。我一直對城市的運作機製充滿好奇,特彆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垃圾,在龐大的城市體係中是如何被收納、運輸、處理,並最終化為無形或可用的資源的。我原以為這本書會詳細介紹各種垃圾處理技術,比如焚燒爐的效率、填埋場的選址原則、或是生物降解的原理。我想瞭解不同城市在垃圾分類上的創新舉措,比如智能迴收箱的使用,或者社區迴收點的激勵機製。我也對垃圾處理廠的自動化程度、汙染物排放控製標準,以及處理後的副産品(如爐渣、沼氣)的再利用價值很感興趣。總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明白我們每天丟棄的垃圾,背後有著怎樣一套復雜而精密的係統在支撐著這座城市的運轉。

評分

拿到這本《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定額匯編》,我腦子裏首先浮現的是一個關於“效率”的場景。我一直想知道,在處理海量的城市垃圾時,成本控製和效率提升是怎樣達到平衡的。書中是否會有關於不同處理方式的成本效益分析?比如,單位重量垃圾的焚燒成本、填埋成本、或者迴收成本分彆是多少?又或者,對於不同類型的垃圾(廚餘垃圾、可迴收物、有害垃圾),其處理效率是否有顯著差異?我特彆想看到一些具體的“定額”數據,比如,一個垃圾轉運站每天能處理多少噸垃圾?一個焚燒爐每小時能燃燒多少噸?這些定額是如何製定的,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例如,天氣、交通狀況、垃圾的含水率等,是否都會被納入考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城市垃圾處理過程中那些冰冷的數字背後,隱藏著多少科學的計算和精密的管理。

評分

我一直以來都在思考,城市垃圾的處理,究竟是“成本”還是“投資”?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傾嚮於將其視為一項必要的“成本”,畢竟處理垃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然而,我也隱約感覺到,或許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一些被低估的“投資”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審視這個問題。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垃圾處理設施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比如,建設一座焚燒廠需要多少初始投資,其運營成本是多少,而它又能為城市帶來哪些長遠的效益,例如能源迴收(發電)、減少土地占用等?我又想瞭解,垃圾處理的“定額”,是否也包含瞭對環境成本的量化?比如,每處理一噸垃圾,如果未能有效控製汙染物排放,會對環境造成多大的損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城市垃圾處理的“定額”,背後或許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