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新知:你不可不知的50個數學知識 [50 Mathematical Ideas You Really Need to Know]](https://pic.qciss.net/10354497/rBEhVlHKhuMIAAAAAACzcF9e3_oAAAi4AP6y8sAALOI467.jpg) 
			 
				《你不可不知的50個數學知識》中,Tony Crilly通過50篇精煉的小文章闡述瞭數學中的50個概念,完美綜述瞭這門令人生畏卻又至關重要的學科,這些知識含古涉今,內容深入淺齣,既道理論,也講實踐,讓我們對自己所處的世界有瞭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知。
  這50個知識從零的概念開始,最終以一個數學中的未解之謎結束,主要內容包括:
  ·數學的起源,從古埃及的分數到古羅馬的數字係統:
  ·π、質數、斐波那契序列和黃金比例的近乎神秘的意義:
  ·微積分、統計學和代數的具體應用,以及關於虛數應用的真實的例子;
  ·相對論、混沌理論、分形、遺傳學和超平麵這些偉大的思想:
  ·數獨、解密、抽奬、賭博、理財以及復利背後的秘密:
  ·數學中的新突破,包括對費馬大定理和懸賞百萬巨奬的黎曼猜想的求解。
  誰發明瞭0?為什麼1分鍾有60秒?無窮大是多大?平行綫何時相交?一隻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如何能在地球的另一端引發一場風暴?
01 零
02 數字係統
03 分數
04 平方和平方根
05 π
06 e
07 無窮大
08 虛數
09 質數
10 完全數
11 斐波那契數列
12 黃金矩形
13 帕斯卡三角
14 代數
15 歐幾裏得算法
16 邏輯
17 證明
18 集閤
19 微積分
20 作圖
21 三角形
22 麯綫
23 拓撲
24 維
25 分形理論
26 混沌
27 平行公設
28 離散幾何
29 圖論
30 四色問題
31 概率
32 貝葉斯定理
33 生日問題
34 分布
35 正態麯綫
36 連接數據
37 遺傳學
38 群
39 矩陣
40 編碼
41 高級計數
42 幻方
43 拉丁方陣
44 金錢數學
45 飲食問題
46 旅行推銷員
47 博弈論
48 相對論
49 費馬大定理
50 黎曼猜想
術語錶
  大約4000年前,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居住於今天的敘利亞、約旦以及伊拉剋)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瞭一種位值製。我們之所以稱其為位值製,是因為它通過符號的位置錶示“數字”。而且,他們使用60作為基本單位——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60進製”係統。“60進製”在如今仍隨處可見:1分鍾有60秒,1小時有60分鍾。當測量角度時,我們仍將整個圓周定義為360度,盡管我們曾嘗試過將其定義為400度的測量係統(這樣,每個直角將對應100度)。
    盡管我們的祖先使用數字主要是齣於實用需求,但是有些證據可以錶明這些早期文化是由數學本身所激發的,祖先們會拋開生活中的實際事物,拿齣時間來專門探索這些文化。這些成果包括我們今天所謂的“代數學”以及幾何圖形的性質。
    公元前13世紀開始的埃及係統是一種使用象形符號錶示的十進製係統。特彆是,埃及人發明瞭一種處理分數的係統。但是,我們今天使用的十進製位值製其實是來自於巴比倫人,其後被印度人改進。它的優勢在於它可以同時錶示非常小和非常大的數。由於僅僅使用印度一阿拉伯數字1,2,3,4,5,6,7,8和9,運算也會相對簡單。要驗證這一點,讓我們來看一下羅馬數字係統。這個係統也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但是隻有專傢纔能夠用它進行計算。
……
這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它不是說教式的科普書,也不是粗淺的少兒讀物,不論你從事什麼職業、多大年齡、教育水平如何,這本書都值得一讀。它不僅可以讓你對數學中所有重要的概念和思想有大體的瞭解,而且,它闡述數學的角度和風格是你在任何枯燥古闆的教科書中都找不到的,相信它一定會燃起你學習數學的熱情。如果你是一名數學專業的研究人員,這本書一樣可以帶給你莫大的收獲,跟隨作者的筆觸,你就像搭乘一座飛船,遨遊於數學的四維時空中:從古老的巴比倫數字,到現代的計算機理論:從經濟學中的博弈理論,到物理學中的相對論;從數學象牙塔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到每日報刊上的數獨遊戲;從英年早逝的天纔少年伽羅瓦,到無所不能的數學大師歐拉……這本書可以讓你跳齣自己狹小的研究圈子,再次體驗一覽眾山小的快感,感嘆數學在人類文明史上扮演的偉大角色!
翻譯這樣一本優秀的圖書,是我莫大的榮幸。在翻譯過程中,我自己已經被作者的筆墨所摺服。學習的過程總是愉悅的,尤其是以一種生動彆樣的方式來學習這門人類文明中最美麗,同時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同時,翻譯這樣的書也有相當大的壓力,對於書中的術語細節,人文逸事,我都在圖書館和因特網上參閱瞭很多資料,對於其中辭藻的拿捏,也都是慎之又慎,希望能夠盡量保持原作者那生動而熱情的語言風格。盡管如此,受水平所限,文中難免還有疏漏,希望廣大讀者閱讀時審慎明辨,並且批評指正。如果本書能夠讓讀者燃起學習和研究數學的興趣,或者對整個數學史乃至人類文明産生一些新的思索與理解,對於我來說,那將是最大的榮幸與欣慰。
迴顧這本書的翻譯過程,要十分感謝圖靈公司的編輯們,是她們不斷的溝通和建議,以及在後期編輯過程中的一絲不苟,保證瞭這本書的內容和質量。最後要感謝傢人和朋友們對我的支持和鼓勵!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讀起來完全停不下來。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生動活潑,把那些原本聽起來高深莫測的數學概念,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能理解的例子和故事串聯起來,讓人感覺數學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一門充滿趣味和智慧的語言。比如,書中對某些概率論思想的闡述,簡直是醍醐灌頂,讓我對很多看似隨機的事件有瞭全新的認知。我以前總覺得,有些數學領域離我太遠,遙不可及,但這本書通過精妙的結構安排,將那些看似分散的知識點,巧妙地編織成一張巨大的知識網絡,讓你在閱讀過程中,不經意間就構建起瞭對整個數學圖景的宏觀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不像那種純粹的科普讀物,隻是羅列事實,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概念背後的哲學思考和曆史演變,讓你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瞭人類思維的偉大和邏輯的魅力。讀完後,我不再是單純地記住瞭一些知識點,而是真正開始“思考”數學瞭,這對我接下來的學習和工作都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評分說實話,市麵上的數學科普書很多,但大多流於錶麵,滿足不瞭我這種想深究一點的讀者。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恰到好處的“深度適中”。它既沒有淪為大學教材那種令人望而卻步的教科書式錶達,也沒有淪為僅僅停留在獵奇錶麵的“數學段子集”。作者顯然對自己的主題有著深厚的理解,他知道哪些部分可以略作簡化以保證流暢性,哪些部分又必須保留其嚴謹性來維護知識的完整性。比如,在討論某一非歐幾何原理時,他用瞭一個非常精妙的類比,一下子就擊中瞭問題的關鍵,讓我瞬間領悟瞭那種“反直覺”的閤理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看待問題的全新視角,它教會的不是“是什麼”,而是“為什麼是這樣”,這種思維訓練遠比記住幾個定理本身要寶貴得多。對於任何一個渴望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參加瞭一場由頂級教授主持的、麵嚮所有人的大師課。作者的筆觸極其老練,他似乎能精準地捕捉到普通讀者在學習新概念時會産生的睏惑點,並在讀者提齣問題之前,就用更清晰的方式將那個“坎”給跨過去瞭。我發現,很多我過去認為隻有數學專業人士纔能理解的微妙之處,在這本書中被解構得如此通透。它沒有使用過多晦澀的行話,即便是不得不引入專業術語,也會立刻給齣清晰的背景解釋。這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同時也保證瞭知識的純正。我特彆喜歡它對數學在其他領域應用時的那部分論述,比如它如何影響瞭計算機科學的底層架構,或者在現代物理學中的關鍵作用。這種跨學科的視野,讓讀者感受到數學並非孤立存在,而是支撐現代文明運行的基石,這種宏大敘事的力量感,令人震撼。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內容一樣,都體現齣一種沉穩的品質感。它不是那種追求短期轟動效應的快餐讀物,而是真正經得起反復品味的知識結晶。我個人最看重的是它所展現齣的對知識本身的敬畏之心。作者在講述每一個數學思想時,都流露齣一種對發現者智慧的贊嘆,這種態度感染瞭讀者,讓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學會瞭欣賞人類智力探索的偉大曆程。這本書成功地將那些曾經被束之高閣的、看似遙遠的數學概念,拉到瞭我們眼前,讓它們變得觸手可及,甚至鮮活起來。我甚至覺得,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思維方法論”的指南,它教我們如何以一種結構化、批判性的方式去麵對復雜問題。對於那些自詡已經對科學有所瞭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依然能帶來強烈的衝擊和啓發,讓你意識到自己知識體係中那些尚未被填補的空白。
評分初次拿起這本厚厚的書時,心裏其實是有些忐忑的,生怕自己基礎不夠,跟不上作者的思路。然而,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這本書的講解邏輯極其清晰,層層遞進,每引入一個新概念,都會先用一個巧妙的比喻來打個基礎,然後再逐步深入到其核心原理。特彆是對於那些涉及抽象思維的章節,作者的處理方式堪稱藝術。他沒有急於拋齣復雜的證明,而是先引導讀者去感受這個概念的“美感”和“必然性”。我尤其欣賞它對數學傢們思想曆程的描繪,仿佛我們不是在閱讀數學本身,而是在跟隨那些偉大的頭腦進行一次探險。那種曆史的厚重感和知識的迭代感,讓人在佩服古人智慧的同時,也對現代科學的發展脈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十分人性化,圖錶清晰明瞭,偶爾齣現的插圖也恰到好處地緩解瞭閱讀的疲勞感,讓整個閱讀過程成為一種享受而非負擔。
評分v v v v v v v v v
評分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評分非常不錯,值得下載再來購買一次。
評分還是薄,薄就薄貝,你偏印那麼厚。文化敗類。
評分質量不錯,乾淨。
評分還沒來得及看
評分下單時寫的30日送達,不知什麼原因推遲一天。
評分湊單商品不好評價其作用
評分不錯,送到傢很方便,圖片少,是個大孩子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