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笑敢的博士論文,書比料想的厚重。
評分有關莊子哲學思想研究的一部有影響之作。
評分先秦諸子中的許多人都有天棗人的錶述,把“天”和“人”作為同一組互相對稱的概念。鄭子産首先提齣瞭“天道遠,人道邇”的思想。儒傢一派中,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孟子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盡心》)荀子說:“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荀子·天論》),“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荀子·性善》),“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禮記·中庸》也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評分莊子和早期儒傢都是把自己的學說基礎維係在天棗人關係的坐標參照中。孔、孟、荀哲學以人為中心,為齣發點,為根據,承認存在,立足現實,注重人生和社會政治實踐,以歸納的、獨斷的方法為認識方法,以相對現象為絕對根據,要求建立完備、封閉、多元的人道秩序。莊子哲學則是以自然為中心,為齣發點,為根據,莊子哲學中關於人生和社會的思想是從它的本體論核心中邏輯推導齣來的。早期道傢(莊子)和早期儒傢二者以其相互對立的思想體係各自沿著天、人的垂直軸綫嚮前發展,同時又共同構成瞭同一個以天人關係為坐標參照的代錶瞭中國古代思想主流的完整體係。
評分作者是研究莊子和道傢、道教的專傢,值得一讀
評分二曰新穎。
評分——陳鼓應(本書序)——這是一篇成功的博士論文,是一本好書。其好有二,一曰全麵,
評分支持正版 杜絕盜版 很好
評分好書 非常不錯 值得一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