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五星推荐。儿童早期教育是当下父母极其关注的问题,它甚至会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细节必须引起父母的高度关注,因为细节决定了教育的成败。当下各式各样的家教书使家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其实,根据孩子自身的问题,因“题”施教、解决问题,预防某些问题的发生,这才是有效的教育,而这正是我们策划本书的最终目的所在。
本书看点:
1. 极具代表性的儿童早教问题汇总:这本书包含的内容,来自具有29年办刊历史,以传播科学育儿理念、传递人文关爱为己任的《为了孩子》杂志社,他们从成千上万封读者来信中精选出了极具代表性的儿童早教中存在的问题。
2. 专家详细解读并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极强的解决方案:编者邀请0岁方案专家组常务副组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少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教授对问题予以逐一解答。书中完全没有枯燥的理论,而是对症下药;尽管都是谈的个案,但有广泛的意义和共性价值,它会让有相同困惑的读者产生共鸣并作为借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近年来严重同质化、抄袭成风的家教图书中,这是一本难得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如此紧密、为家长提供详尽解决方案的诊疗书!因为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可以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但一定要知道该做什么,而且,对于教子方法而言,简单的,往往也是极好的、极有效的!
内容简介
对症下药,孩子就好教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细节必须引起父母的高度关注.因为细节决定了教育的成败。当下各式各样的家教书使家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其实,根据孩子自身的问题,因“题”施教、解决问题.预防某些问题的发生,这才是有效的教育。
《为了孩子》杂志具有29年历史,以传播科学育儿理念、传递人文关爱为己任;本书是该杂志社5年来从近万封家长求助信中,精心遴选出极具代表性的儿童早期教育问题的来信.邀请国内著名的儿童早教专家杨健教授做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并为家长提供详尽的解决方案!
对于教子方法而言,简单的,往往也是极好的、极有效的!
作者简介
《为了孩子》杂志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主管主办,创刊于1982年。29年来,《为了孩子》以传播科学育儿理念、传递人文关爱为己任,成为年轻父母可信赖的科学育儿顾问。每期随刊赠阅的《你好!宝贝》画刊,更添亲子共读的乐趣。
杨健,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少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0岁方案专家组常务副组长,首届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十佳讲师,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形象大使。主要著作有《阅读3-6岁》、《婴幼儿智力评估以及指导》、《素质教育与围棋》等。
目录
序言
上辑:用智慧培养出最聪明优秀的孩子
——专家给您上的28堂课
(大师金玉良言,孩子在家也能上早教)
第1课 警惕早教5大误区
第2课 视觉、听觉、触觉
——感官训练法,造就聪明娃
第3课 左右开弓,脑袋灵
——婴幼儿全脑开发游戏法
第4课 5种方法:宝宝伶牙俐齿自然成
第5课 4练习,过“3关
——游戏构建孩子数学逻辑智能
第6课 4步带孩子走出“生活都市化”阴影
第7课 让宝宝玩出空间智能
第8课 让孩子“动”起来
——宝宝最爱的8个运动游戏
第9课 把握3原则,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
第10课 观察、观察、再观察
——适时引导、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第11课 音乐,打开宝宝的灵性之门
第12课 幼儿不可少的6大性格品质
第13课 早期识字,是也?非也?
第14课 爸爸,给我多点关注吧!
——父爱在早教中的独特力量
第15课 抓住兴趣点,提升宝宝注意力
第16课 巧用“情感武器”,坦然面对孩子的哭闹
第17课 婴幼儿能看电视吗
第18课 制“脏话宝宝”的4法宝
第19课 早期朗读,是对牛弹琴吗
第20课 孩子爱哭好解决
——敏感婴幼儿应对法
第21课 宝宝“依恋”巧缓解
第22课 面对自私的孩子,我的孩子还要“分享”吗
第23课 孩子慢吞吞,咋办
第24课 如何对付“坏脾气”的宝宝
第25课 为什么孩子不爱亲近人
第26课 如何面对“攻击性”宝宝
第27课 孩子走路晚、说话晚怎么办
第28课 早教中心是拔苗助长吗
下辑:请权威专家答疑解惑为您指点迷津
——育儿中家长最关心的190个问题
(专家对症下药,让您轻轻松松做家长)
问题1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问题2 孩子交给长辈带,长辈爱打骂怎么办
问题3 孩子在陌生人前被批评爱哭怎么办
问题4 宝宝玩上瘾不肯走怎么办
问题5 胆小的孩子在群体里会吃亏么
问题6 宝宝从小就很倔,反抗力很强,怎么引导
问题7 宝宝说话发音不准确并拒绝家长纠正怎么办
问题8 1岁半的孩子,是顺其发展,还是参加启智训练
问题9 宝宝特别内向、安静,该怎么引导
问题10 宝宝很任性,不听话怎么办
问题11 孩子由奶奶带,“欺负”奶奶怎么办
问题12 如何让宝宝独自入睡
问题13 什么是涂鸦期,家长该怎样引导
问题14 孩子快4岁不爱写字怎么办
问题15 为什么我的孩子更喜欢奶奶、爷爷,而不是妈妈呢
问题16 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家长应怎么处理
问题17 父母长期到外地工作,孩子从哭闹变为不愿接父母电话怎么办
问题18 怎样教孩子轻松识字
问题19 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问题20 孩子在家霸道,在幼儿园欺软怕硬怎么办
问题21 孩子快3岁了特别不听话,是不是进入第一个反抗期了
问题22 孩子嫉妒心强,容不得别人比他好怎么办
问题23 给孩子音乐启蒙,听什么音乐为好
问题24 孩子4岁精力还不集中怎么办
问题25 孩子运动时平衡和协调能力不太好怎么办
问题26 孩子有错,我们一教育她就跑到老人家里怎么办
问题27 单亲妈妈面临孩子不爱和自己说话怎么办
问题28 3岁孩子几乎连一个字甚至是数字也不会认怎么办
问题29 孩子总爱买学校门口小摊上的东西怎么办
问题30 孩子爱拽人头发怎么办
问题31 孩子回乡下老家后变“野”了怎么办
问题32 孩子因想争第一反而导致做事缩手缩脚、表现紧张怎么办
问题33 怎样培养独生子女的吃苦耐劳精神
问题34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问题35 孩子没主见,总喜欢模仿别人跟着瞎闹怎么办
问题36 孩子很聪明但数学方面始终表现不好怎么办
问题37 孩子非要挨打才肯听话怎么办
问题38 是否让孩子参加蒙氏班
问题39 孩子画作很简单也不怎么像怎么办
问题40 怎样判定孩子是否有多动症
问题41 左撇子对孩子上学有影响么
问题42 孩子胆小怕事怎么办
问题43 孩子到底是早点上小学还是晚点上小学好
问题44 我想离婚,但又担心孩子,我该怎么办
问题45 应不应该让学前的孩子练写字
问题46 孩子爱咬指甲怎么办
问题47 孩子爱无原因地大哭又常常傻笑,是不是有精神疾病
问题48 孩子6岁了还不会10以内加法怎么办
问题49 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大吗
问题50 怎样辅导孩子学外语
问题51 孩子拿主意老爱反复怎么办
问题52 孩子什么时候该与父母分房睡
问题53 孩子有诸如吸鼻涕的坏习惯怎么办
问题54 孩子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问题55 孩子爱炫耀又不愿与伙伴分享怎么办
问题56 孩子“结巴”怎么办
问题57 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问题58 孩子对数字的接受能力差,是低能吗
问题59 该不该给儿子换个环境宽松的幼儿园
问题60 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差,爱看商务电视怎么办
问题61 孩子不好好吃饭,是厌食吗
问题62 儿子亲奶奶不亲妈,是没良心吗
问题63 孩子丢三落四怎么办
问题64 孩子不爱上幼儿园怎么办
问题65 孩子为什么爱打人
问题66 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表现判若两人怎么办
问题67 孩子爱摸小鸡鸡怎么办
问题68 3岁孩子不能主动说一句整话怎么办
问题69 孩子不爱和大人说话怎么办
……
问题190 如何让孩子更加专注
精彩书摘
把握3原则,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
把自我认识当成是人的一项智能,是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博士霍华德·加德纳的一个创见。一般也叫“内省智能”,就是人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恰到好处的自我评估(潜意识的)。
“内省智能”往往是和“人际交往智能”密不可分的。比如说,婴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会获得一些经验。婴幼儿通过游戏扮演种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不同角色在不同场合的感情,不仅学会了解自己,而且学会如何使自己去适应别人,同时还开始学习把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相比较。甚至,在成人的帮助下,他还可学会简单地评价别的儿童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
作为父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婴幼儿的内省智能呢?根据婴幼儿阶段自我评价的特点,建议你把握好以下3个原则。
一、赏识和鼓励孩子
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对成人权威的尊重和服从,幼儿往往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就当作自己的评价,所以他们潜意识里的自我意象基本上是大人对他们的评价的简单重复。因此你对孩子的评价,直接决定了孩子对自己的评价。
同时,值得引起父母注意的是,人的大脑内有一个叫“奖赏系统”的地方。实践证明,刺激和调动“奖赏系统”,人会产生内驱力,即动力;相反,“奖赏系统”封闭,人则会自卑,缺乏内驱力,情绪低落。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贯彻鼓励性原则,即赏识教育,多给孩子积极的暗示,这对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是一剂良方!
一般来说,我们对成人表示赞许,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表现出色才表扬,但这个尺度不适用于幼儿。成人是干好了才表扬,而孩子则是干了就表扬。
比如说,孩子画了一只鸟。他画完了,你最好对他说:“孩子,你画得真棒!”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么小的年纪,你让孩子画得多好,才算好呢?所以他画了,就是好!你这么夸了孩子,孩子的自我意象就会呈现良好的状态。他会在心里想:“我不错,我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都夸我。下次我要做得更好!”这样的孩子好教。因为他自信心十足,他有一种生机勃勃的内驱力。相反,如果你埋怨孩子,给他贴上“笨”、“没出息”等标签。孩子也会有他的自我评估,久而久之,他就会产生出这样的心理认同:“我傻,我笨,我没出息,爸爸昨天告诉我,说我今后长大了只能拖板车。”这样的孩子,能教好吗?
因此,提升孩子自我认识的第一要义就是:赏识孩子,常常鼓励他。
二、重视孩子的细节
幼儿自我评价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集中在自我的外部行为表现,还不会评价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因此,幼儿只会对某个具体行为作出评价。比如,你问他“为什么你是好孩子”时,他只会说“我不骂人”、“我会自己穿衣服”、“我打针时不哭”,等等。由此可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细节必须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因为细节出效果。
对孩子的每一个生活或行为细节,父母都要注意规范化,这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养成教育,即养成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增进和改善孩子的自我认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良好的习惯要从一开始养成。
所谓“习惯”,是一个人稳定的行为方式,也叫“动力定型”。一旦定型,就很难改正过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自尊、自信、自我意识好,而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孩子,往往“娇气十足”,表现出个性品质的不良倾向。
细节出效果,就是从孩子的每一个具体行为做起,而不是急于从整体上去提升孩子的抽象人格要素。时间久了,你会发现:每一个具体行为规范化了,孩子的整体素质和自我认识自然就提高了。
三、孩子“骄傲”一点也无妨
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对权威(父母)的评价以及对自己的评价(与同伴相比较)总是偏高。另外,幼儿的自我评价很不稳定,时高时低,受外界影响很大。
幼儿的自我评价偏高,我认为这是件好事。我不赞成在幼儿时期,着意培养孩子的谦虚精神。(当然,长大成人后,要学会谦虚。)我觉得幼儿时期,孩子应自信,有自豪感,这对他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很有好处。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自我实践的积累,以及与同伴、成人的交流和互动,幼儿的自我认识水平会逐渐提高,会变得较为独立、客观、多面和深入。那是后话了,但在初始阶段,幼儿“骄傲”一点也无妨,父母无须去调整。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提升孩子的内省智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想要让孩子自信心强、底气十足、有动力、朝气蓬勃、自我意识好,必须营造以下的亲子关系。
首先,要给孩子最大的安慰、温暖和快乐,使孩子感到父母是他强大的后盾。他的一切幸福都能从父母那里得到。
其次,要给孩子好的理想、期待和目标,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支持。这样他才会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
前言/序言
有一个很时兴的名词叫“热门话题”,比如最近的热门话题就是房价会不会再涨。既然是热门话题,那就意味着过了一段时间,它会变得不那么“热”了,而由新的取代了老的,比如现在非专业人员再津津有味地聊着“海湾战争”,那他脑子里肯定进水了。
但有一个话题永远是“热门”,大家无法反驳我,因为你们肯定会同意,那就是有关“子女教育”的话题。
在火车上,两个邂逅的人,闲着无事就聊起来了。当然,开始一般都是聊当前的热门话题,一旦聊到子女的教育,而这两个人刚好有子女,我敢肯定,他们会沿着这个话题一直聊下去,直到各自到站分手为止。
为什么?
因为这是任何一个为人父母者无法绕开的,“心有千千结’’的问题。你必须面对它,别想避开它,最后,你还得寻找你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并学会如何运用它。大道理不用多讲,因为每一位父母心中都清楚,子女教育对自己,对家庭,对孩子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我直到今天,依然保留着一个习惯,每次吃饭,我必须把碗里剩下的饭粒全部吃干净,包括掉在桌子上的饭粒。小时候,母亲告诉我,浪费粮食是会遭雷打的,我刻骨铭心地记住了。后来我上学了,我学习了自然科学,我已经懂得剩饭不吃和打雷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这个习惯我还是一直保留下来。
当我有了女儿以后,我曾试图把这个“传统教育”延续下去,(虽然我并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却遭到了失败,她甚至对我的说法嗤之以鼻,“爸,你那套过时了,都什么年代了!”
我们的父母那一代是不会翻书查找教育子女的方法的,那时候也几乎没有这类书,有的话,无非是《弟子规》《三字经》,那时的父母是按老规矩行事的,也许他们按照口头传下来的做父母的各种范例行事,也许按照通行的看法或宗教的某些教义行事。
今天,我们面临一个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一个被科学家看做是“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只举一个足以让我们成年人尴尬的例子就行了。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点击一下鼠标,便得到比我们小时候与他们同一年龄段时多几十倍的有关“性”的信息,遗憾的是这些“信息”十之八九是错误的,而剩下的部分往往还是他们这个年龄不应该知道的!
年轻的父母如果对孩子的心理上和感情上成长所必需的东西知之甚少,我们不注重他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不注意每个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不关注大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上的新进展、新观念,我们真的会犯极大的错误。而令人沮丧的现实是:孩子的教育一旦失败,是不能重新再来一次的。
现代家庭教育,首先要强调的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当观念出现偏差时,方法往往是负数。
旧时的人,只是把孩子看做是缩小的大人,这从我们看的电视剧里可以说明。你看反映民国以前的故事情节的电视剧里,你会发现小孩从未穿过童装,他们穿的是把大人的长袍马褂缩小的服装。
也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家认为孩子躯体健全无残缺,就是个健康儿童,殊不知心理不健康所带来的后果并不亚于身体不健康所带来的后果。
直至现在,依然还有一部分家长意识不到儿童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性,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就是把一个自然人(婴儿无疑是自然人,他咬自己的脚指头,因为他以为那是别人的,他连自我意识都没有)培养成社会人。
所以,科学育儿观念告诉我们,必须摒弃陈腐育儿偏见,我们才能有新建树。
早在18世纪,英国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他的一首名为《彩虹》的诗中写到:
儿童是成人之父
我希望在我的一生里
每天都怀着(对儿童)天然的虔诚
“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一思想,是对成人本位社会的一次反叛,是儿童教育观念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我刚开始看到这句话时,除了震惊,还有些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但后来,我不断地看到相同的提法:泰勒在1871年《原始文化》中,明确提出“儿童是未来的人的父亲”。蒙太梭利也十分赞同这句话,她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指出:“说母亲和父亲创造了他们的孩子,那是不对的,相反的,我们应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
家长们不要不服气,我们只要想到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里,那个说出“皇帝身上根本没有穿衣服”的话的孩子,就足以迫使我们成年人显露出真实的面孔来。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儿童工作的人,我还要说,儿童是思想家、哲学家,儿童是无与伦比的脑力劳动者,儿童是爱的源泉,儿童是成人的精神家园。热爱儿童就是热爱真理,热爱儿童就是热爱未来,热爱儿童就是热爱我们的民族。
有了这种信念再来谈子女教育这个“热门话题”,我们才底气十足,堂堂正正;我们才不至于视子女为我们的附属品,甚至是我们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工具。换言之,当我们在孩子面前抛弃优越感,俯首倾听孩子的声音,而且把这种声音看做是人的精神的唤醒者时,我们再来谈谈子女教育,会是另一种全新的感受。
当然,除了信念,还得有科学的方法,但要广大家长都拿着教科书般的家教理论图书阅读,这也是不现实的。恰好近几年我应邀为《为了孩子》杂志中的《杨健信箱》专栏写文章,该栏目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认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慧眼识珠,将之结集出版,也就成了您现在手中的这本书。书中的内容摒弃了枯燥的理论,而是非常注重方法的介绍,强调“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案例是杂志社从成千上万封读者来信中挑出来的,由我作答,尽管谈的都是个案,但有广泛的意义和共性价值,它会让有相同困惑的读者产生共鸣并作为借鉴。
比如说,许多家长来信都会向我咨询孩子“打架”之事,并且都表现得忧心忡忡。其实,孩子打架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我小时候没少打架,我甚至认为这是锻炼孩子的智慧和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机遇。当家长看到孩子打架时,不妨做“壁上观”,除了发生危险,一般不去干预,事后才找孩子谈话,分析得失。
比如说,很多来信提及孩子的孤僻、不合群、自卑等,家长往往就事论事,很少想到“儿童社会化进程”中一个关键词:“高楼综合征”。家长对孩子“过保护”,紧关大门,这个门还有一个讨厌的名字:“防盗门”,防盗门上还有一个令人难堪的“猫眼”。您的孩子生活在这个“防盗门”内狭小的天地,缺乏应有的伙伴关系,他能合群吗?
比如说,许多信中提到孩子做事迟缓,笨手笨脚,却从未涉及到劳动教育。其实,幼儿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他们甚至十分乐意负一些责任,这种成长过程中的“题中应有之事”却让家长忽略了,实在太可惜了。
……
我衷心希望本书能带给您一些启示,这将是我莫大的欣慰!我也将继续不断地努力,通过解答疑难引导您更多地了解您的孩子,了解好的教育观点,以及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但家长也要明白:它绝不是金科玉律,或是什么包医百病的良方。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地方,要读懂您的孩子,更多地还是靠您自己,您的,配偶,甚至祖辈等。
所有为人父母者都应认识到:做了父亲和母亲,这是人的第二次降生,这意味着我们作为人类在道德上做好了准备,将孜孜不倦地探求家庭教育的真谛。任何挫折都不会使我们灰心丧气,我们将一步一步地把孩子送上成功之路。
现在出生的孩子,二十多年以后将是国家之栋梁,而届时,他们将面临比我们更严峻的挑战,他们将面临更严重的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社会老龄化、交通堵塞、生态失衡、物种减少
但请相信我:人类的持久进化就是对我们家庭教育的最大
简单也是最好的:杨健教授详解儿童早教的218个好方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