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第2版)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常红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整机原理
  • 音响设备
  • 中等职业教育
  • 国家规划教材
  • 电子技术
  • 电路分析
  • 音响工程
  • 维修技术
  • 第二版
  • 职业教育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054112
版次:2
商品编码:1042748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2-01
页数:19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第2版)》可以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材材和参考书。

内容简介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第2版)》以劳动部最新颁布的家用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维修行业音响设备中级维修工技术等级标准为依据编写,采用“项目教学”编写模式,讲述了收音机、录音机、CD机、音响系统等音响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与维修。考虑到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在教材编写上应尽量淡化复杂的理论推导,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与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衔接。

目录

绪论
单元一 收音机
1.1 无线电广播系统基础知识
1.1.1 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1.1.2 无线电波的传播
1.1.3 无线电波的发射
1.1.4 无线电波的接收
1.1.5 收音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2 调幅超外差式收音机
1.2.1 调幅与调幅广播
1.2.2 超外差式收音机概述
1.2.3 调幅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1.2.4 典型电路分析
技能训练调幅收音机检测与调试

1.3 调频收音机
1.3.1 调频与调频广播
1.3.2 调频(单声道)接收机
1.3.3 调频立体声广播
1.3.4 调频立体声收音机
1.3.5 调频立体声收音机的电路原理
1.3.6 实用电路分析
技能训练 AM/FM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1.4 数字调谐系统
1.4.1 数字调谐系统概述
1.4.2 数调收音机的特点
1.4.3 数调收音机的选台方法
1.4.4 数调收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

1.5 收音机综合故障分析与排除
1.5.1 检查故障的一般方法
1.5.2 检查故障的一般程序
小结
习题一

单元二 盒式磁带录音机
2.1 磁记录基础知识
2.1.1 物质的磁性及剩磁
2.1.2 磁头与盒式磁带
2.1.3 偏磁记录与消磁
2.1.4 录、放音中的各种损耗及噪声
技能训练磁头与磁带的识别与检测

2.2 盒式录音机电路原理
2.2.1 概述
2.2.2 集成前置放大器
2.2.3 自动选曲和电脑选曲电路
2.2.4 其他辅助电路
技能训练单元电路的检测与调试

2.3 盒式录音机机芯
2.3.1 概述
2.3.2 录音机机芯的基本组成
2.3.3 机芯的工作原理
技能训练机芯的使用和检测

2.4 录音机整机电路分析
2.4.1 M-905型立体声收录机的基本组成
2.4.2 录音机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
技能训练录放电路的调试
小结
习题二

单元三 CD唱机
3.1 CD—DA格式
3.1.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3.1.2 A/D变换与D/A变换
3.1.3 CD—DA系统的记录和重放过程
3.1.4 CD—DA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技能训练CD唱机的使用

3.2 CD光盘的结构及制作过程
3.2.1 CD光盘
3.2.2 CD光盘上的信迹格式
3.2.3 CD光盘的制作过程
技能训练CD光盘的参数测量与质量判别

3.3 音频编码过程
3.3.1 CIRC编码
3.3.2 PCM调制和EFM调制
3.3.3 音频信号编码过程
技能训练CD唱机信号处理电路检测

3.4 CD唱机的基本组成
3.4.1 CD唱机的基本组成
3.4.2 CD唱机的激光拾音器
3.4.3 CD唱机的伺服系统
3.4.4 自动功率控制(APC)电路、镜像检测电路及FOK电路
3.4.5 数字信号处理(DSP)电路
3.4.6 数字滤波器
3.4.7 数/模转换电路
技能训练CD唱机机芯的识别

3.5 CD唱机的调试
3.5.1 调试内容
3.5.2 调试方法
3.5.3 CD唱机的检修原则
技能训练 CD唱机的检测与调试
小结
习题三

单元四 音频放大器
4.1 前置放大器
4.2 功率放大器
4.2.1 概述
4.2.2 常用功放电路
4.2.3 功放保护电路及特殊器件
技能训练功率放大器的检测与调试

4.3 AV功放
4.3.1 环绕声
4.3.2 环绕声解码器
4.3.3 AV功率放大器产品介绍

4.4 功放的装配与调试
4.4.1 功放的装配与调试
4.4.2 故障检修
小结
习题四

单元五 传声器、扬声器及音箱系统
5.1 传声器
5.1.1 传声器概述
5.1.2 无线传声器

5.2 扬声器
5.2.1 扬声器的分类
5.2.2 结构与原理
5.2.3 主要技术参数

5.3 音箱
5.3.1 音箱的分类、结构与原理
5.3.2 音箱的主要技术参数

5.4 耳机
5.4.1 耳机的分类
5.4.2 耳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5.4.3 主要技术参数

5.5 分频器
5.5.1 分频器的作用
5.5.2 分频器的种类
5.5.3 分频器工作原理
5.5.4 扬声器分频网络的组成
5.5.5 分频点的选择方法
5.5.6 扬声器分频网络中的补偿电路
技能训练 电子与功率分频器

5.6 音箱调试与选配
5.6.1 音箱装配
5.6.2 音箱的检测与调试
5.6.3 音箱的选用
小结
习题五

单元六 组合音响系统
6.1 概述
6.1.1 组合音响的基本组成
6.1.2 组合音响的分类
6.1.3 组合音响的主要技术指标

6.2 音响设备的选配及组装
6.2.1 音响设备的选配
6.2.2 组合音响的选购
6.2.3 音响设备的组装

6.3 组合音响的维修
6.3.1 了解故障情况
6.3.2 确定故障设备单元和部位
小结
习题六
附录A 家用电子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相关知识(音响部分)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现代音响技术与应用》 前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音响技术已从最初的模拟时代迈入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新纪元。无论是家庭影院的沉浸式体验,还是专业演出舞台的震撼音效,亦或是广播电视、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和语音播报,音响设备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是声音的载体,更是情感的传递者,艺术的展现者,信息传播的桥梁。 本书旨在系统介绍现代音响设备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主流产品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内容涵盖音响系统设计的核心要素、各类音频信号的处理流程、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在音响电路中的应用、各类音响设备(如扬声器、功放、处理器、录音设备等)的工作原理和选型考量,以及音响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集成与调试。本书力求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之间取得平衡,为读者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音响系统的基础理论 音响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核心在于声音的产生、传递、处理和重放。本章将从声音的物理学基础出发,深入剖析声波的特性、人耳的听觉原理,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介绍音频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等关键步骤,为理解数字音响设备奠定理论基础。 1.1 声学基础 1.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介绍声源、介质对声音产生的影响,以及声波的频谱特性(频率、幅度、相位)。 1.1.2 人耳的听觉特性: 讨论人耳对不同频率和响度的感知范围、掩蔽效应、双耳听觉原理(如双耳效应、声像定位)等,这些特性直接影响音响系统的设计目标。 1.1.3 声压级与响度: 引入分贝(dB)作为衡量声压级和响度的单位,讲解其计算方法和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标准。 1.1.4 音色与音质: 分析音色与谐波成分的关系,以及音质评价的客观和主观因素。 1.2 音频信号的表示与处理 1.2.1 模拟音频信号: 介绍模拟信号的波形特性,如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以及常见的模拟音频接口(如RCA、XLR)。 1.2.2 数字音频信号: 深入讲解数字音频信号的形成过程,包括: 采样(Sampling): 采样定理(奈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的意义,采样率(如44.1kHz、48kHz、96kHz)对音频保真度的影响。 量化(Quantization): 量化位数(如16位、24位)与动态范围的关系。 编码(Encoding): 常见的数字音频编码格式(如PCM、DSD)及其特点。 1.2.3 音频信号的传输: 介绍平衡与非平衡信号传输的区别,以及常见的数字音频接口(如AES/EBU、S/PDIF、USB Audio、HDMI)。 第二章 核心音频组件与原理 本章将聚焦于构成音响系统的各个核心组件,深入剖析它们的内部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参数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理解这些组件的特性,是进行音响系统设计和故障排查的基础。 2.1 扬声器系统 2.1.1 扬声器类型与结构: 介绍动圈式、静电式、压电式等不同类型的扬声器,以及它们的基本结构(振膜、音圈、磁体、悬挂系统)。 2.1.2 扬声器参数详解: 讲解额定功率、灵敏度、阻抗、频率响应、指向性、瞬态响应等关键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如何影响音质和选配。 2.1.3 扬声器箱体设计: 探讨不同箱体结构(如密闭式、倒相式、传输线式、号角式)对低频响应和整体音质的影响。 2.1.4 分频器原理: 介绍无源分频器和有源分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多路扬声器系统中分配不同频段信号的作用。 2.2 功率放大器(功放) 2.2.1 功放的工作原理: 讲解放大器电路的基本组成(输入级、驱动级、输出级),以及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的概念。 2.2.2 功放的类型: A类放大器: 特点、优点与缺点。 B类放大器: 特点、优点与缺点。 AB类放大器: 结合A类和B类的优点,是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D类放大器: 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原理,效率高,发热量低,是现代音响系统中的重要技术。 2.2.3 功放的关键参数: 额定输出功率(RMS、峰值)、失真度(THD、IMD)、信噪比(SNR)、阻尼系数、带宽等。 2.2.4 功放的散热设计: 讲解散热片、风扇等散热方式及其重要性。 2.3 音频信号处理器 2.3.1 均衡器(EQ): 图形均衡器、参数均衡器的原理与应用,用于调整音色的频率特性。 2.3.2 动态处理器: 压限器(Compressor/Limiter): 调节信号的动态范围,防止信号过载。 门限(Gate): 抑制低于特定阈值的信号,消除噪音。 扩展器(Expander): 增加信号的动态范围。 2.3.3 效果器: 混响(Reverb): 模拟不同空间声学特性的声音效果。 延迟(Delay): 产生回声效果。 合唱(Chorus)、镶边(Flanger): 产生特殊的音色变化。 2.3.4 分频器(Crossover): 介绍有源分频器在多路功放驱动多路扬声器系统中的作用。 第三章 数字音频技术与设备 本章将重点介绍数字音频技术在现代音响设备中的应用,包括数字信号的编码、解码、处理以及各种支持数字音频的设备。 3.1 数字信号编码与解码(Codec) 3.1.1 有损压缩编码: MP3、AAC等格式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3.1.2 无损压缩编码: FLAC、APE等格式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3.1.3 数字模拟转换器(DAC): 讲解DAC芯片的工作原理,影响DAC性能的因素(如过采样、数字滤波、Delta-Sigma调制),以及PCM、DSD信号的转换。 3.1.4 模拟数字转换器(ADC): 讲解ADC芯片在音频采集和处理中的作用。 3.2 数字音频接口与协议 3.2.1 常见数字音频接口: S/PDIF(光纤、同轴)、AES/EBU、I2S、USB Audio、HDMI(ARC/eARC)。 3.2.2 网络音频传输协议: DLNA/UPnP: 智能家居网络中音频共享的协议。 AoIP(Audio over IP): 专业音响领域中基于IP网络传输音频的协议,如Dante、AVB。 蓝牙音频: 无线音频传输技术,介绍SBC、AAC、aptX、LDAC等编码格式。 3.3 数字音频播放与处理设备 3.3.1 数字媒体播放器: 介绍支持各种音频格式、网络连接的播放器。 3.3.2 数字音频工作站(DAW): 专业的音频录音、编辑、混音软件与硬件。 3.3.3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介绍基于DSP芯片实现复杂音频处理的设备,如数字音频处理器(DAP)、有源音箱内置DSP。 第四章 音响系统设计与集成 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音响系统的整体设计、设备选型、系统集成与调试。 4.1 系统需求分析与规划 4.1.1 应用场景分析: 家庭影院、KTV、会议室、演出场馆、汽车音响等不同场景的特点与需求。 4.1.2 声学环境评估: 室内空间的大小、形状、材料对声音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初步的声学测量。 4.1.3 目标音质设定: 根据预算和需求,确定所需的音质标准(如保真度、动态范围、沉浸感)。 4.2 设备选型与匹配 4.2.1 扬声器与功放的匹配: 阻抗、功率、灵敏度的匹配原则。 4.2.2 声源设备的选择: 播放器、麦克风、乐器等。 4.2.3 连接线材与配件: 信号线、电源线、避震、滤波等对音质的影响。 4.3 系统接线与布局 4.3.1 信号流向设计: 确定音频信号从声源到扬声器的完整路径。 4.3.2 扬声器摆位: 影响声音效果的摆位技巧(如“皇帝位”原则、环绕声摆位)。 4.3.3 线材管理与屏蔽: 避免电磁干扰,保证信号纯净。 4.4 系统调试与优化 4.4.1 初步音质试听: 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问题,如相位失真、频响不均。 4.4.2 使用测量设备进行调试: 声压计、频谱分析仪、声学测量软件的应用。 4.4.3 均衡与延时校正: 根据测量结果对系统进行精细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听音效果。 4.4.4 现场反馈与迭代优化: 根据实际使用者的反馈进行进一步调整。 第五章 音响系统的应用领域 本章将展示音响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帮助读者理解理论知识的价值,并激发其创新应用的可能性。 5.1 家庭影院系统 5.1.1 组成与设计: 电视/投影仪、音响、功放、播放源的配合。 5.1.2 环绕声格式: Dolby Digital、DTS、Dolby Atmos、DTS:X等。 5.1.3 影院声学处理: 吸音、扩散、低频陷阱的应用。 5.2 专业演出与公共广播系统 5.2.1 演出音响: 舞台返听、主扩音响、数字调音台、无线麦克风。 5.2.2 公共广播(PA): 商业空间、交通枢纽、体育场馆的语音播报和背景音乐系统。 5.2.3 会议系统: 会议发言、同声传译、视频会议音响。 5.3 录音与制作领域 5.3.1 录音室监听: 近场监听、参考监听扬声器的选择。 5.3.2 母带处理: 最后的音频调整,保证跨平台播放的一致性。 5.3.3 音频后期制作: 电影、电视、游戏的音效设计与混音。 5.4 汽车音响系统 5.4.1 汽车声学环境的挑战: 噪音、狭小空间。 5.4.2 汽车音响组件: 车载功放、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扬声器。 5.4.3 DSP在汽车音响中的重要性: 解决相位、延时、均衡问题。 第六章 音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音响技术将继续朝着更智能、更个性化、更沉浸化的方向发展。本章将简要介绍一些前沿的技术和发展趋势。 6.1 AI与机器学习在音频领域的应用: 智能降噪、个性化声音调整、自动混音。 6.2 空间音频与沉浸式音频: 3D音频、头部追踪技术的发展。 6.3 高分辨率音频与超高清音频: 更高的采样率和比特深度。 6.4 物联网(IoT)与音频设备的融合: 智能家居生态中的音频交互。 6.5 声学环境的智能化自适应: 音响系统根据环境自动调整。 结语 音响技术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创新的领域。本书希望能为读者打开一扇理解和掌握现代音响技术的大门,激发大家对声音美学的探索热情。通过对本书内容的学习和实践,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声音的本质,更熟练地运用各类音响设备,最终创造出更丰富、更动听的听觉体验。 参考文献 [此处可以列出相关的学术论文、技术标准、行业报告等,使本书更具学术严谨性。] 索引 [此处可以列出书中重要的术语和概念,方便读者查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电子整机原理与音响设备(第2版)》真是太棒了!我是一名在校的中职生,之前对电子这块一直都是半懂不懂的,特别是涉及到复杂的电路图和各种元器件的功能,总觉得脑子跟打结一样。但自从接触了这本书,我感觉整个人都豁然开朗了。书中的内容讲解非常系统,从最基础的电子元件原理,比如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到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工作方式,都讲得特别清晰。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易懂。比如讲到放大电路的时候,书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声音放大器”来类比,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其核心功能。而且,它还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个章节后面都有相应的实验项目,我跟着书上的步骤动手操作,真的能看到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关于音响设备的部分,从最简单的功放电路到复杂的数字音响系统,都有深入的介绍,让我对日常使用的音响设备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一个小小的设备背后隐藏着如此精密的电子学原理。这本书对于我们中职生来说,绝对是打下坚实电子技术基础的绝佳教材,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电子感兴趣的同学们!

评分

我对《电子整机原理与音响设备(第2版)》这本书的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它在音响设备部分的详尽阐述,简直就是音响爱好者的福音。我一直对各种音响设备,从家庭影院到专业监听设备,都充满了好奇。这本书不仅普及了音响系统的基本构成,比如信号源、前级、后级、扬声器等,更深入地剖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例如,它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的功放(甲类、乙类、甲乙类、D类)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音质,还对数字音频信号的处理流程做了深入探讨,包括DAC(数模转换器)和ADC(模数转换器)的作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高级音响技术的概念,比如阻抗匹配、噪声抑制、失真分析等,这些内容对于我这种想要更深入了解音响设备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书中的图例和电路图都非常精细,配合文字讲解,让我能清晰地理解复杂的信号处理路径。虽然有些专业术语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但通过书中循序渐进的讲解,我感觉自己能够逐步掌握。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通往更专业音响世界的大门,我从中获益匪浅,也更加激发了我对音响技术的热情。

评分

我得说,《电子整机原理与音响设备(第2版)》这本书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出色。作为一个在电子技术领域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的过来人,我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一本好的教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本书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各种电子元器件和电路,而是系统地阐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特别是关于音响设备的部分,从模拟音频到数字音频,从简单的前级处理到复杂的后级放大,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技术环节。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音质调校和声场构建的理论,这对于理解不同音响设备为何听起来会有差异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对一些前沿技术,比如数字信号处理(DSP)在音响领域的应用,也做了介绍,这让我看到了未来音响技术的发展方向。书中的电路图和方框图都清晰明了,逻辑性很强,配合详细的文字说明,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复杂的系统。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电子整机和音响设备原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电子这块的了解非常有限,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个东西”的层面。接触了《电子整机原理与音响设备(第2版)》之后,我对整个电子世界的认知都被刷新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非常接地气,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非常直观的方式,把一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电子原理,比如振荡电路、滤波电路、反馈电路等,都讲得明明白白。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类型电子整机的分析,比如收音机、电视机、DVD播放器等,它不仅仅是介绍功能,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这些设备内部是如何工作的,涉及哪些核心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设计。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站在电子设备的“外面”看,而是能够“走进”它们的内部,理解它们的设计思路。书中的插图和表格都设计得非常合理,能够帮助我快速定位关键信息。而且,它不仅仅是讲解原理,还融入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考量,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如何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这些对于我们将来从事相关工作非常有帮助。总的来说,这本书让电子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学,而是变成了一种可以理解、可以掌握的实用技能。

评分

对于《电子整机原理与音响设备(第2版)》这本书,我的评价可以用“茅塞顿开”来形容。我是一名对电子产品充满好奇但又缺乏专业知识的爱好者。我经常会思考,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电脑、电视,甚至是家里的音响系统,它们内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为我揭示了这些电子设备的“生命奥秘”。它从最基础的半导体器件讲起,逐步深入到集成电路的应用,再到具体设备的整机原理分析。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原理”的深入挖掘,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功能介绍。比如,在讲解电视机原理时,它会详细解释信号的接收、解码、显示的过程,让你明白为什么画面会出现在屏幕上。而在音响设备部分,它不仅讲了基本的放大电路,还涉及了信号的处理、噪声的控制等方面,这些细节之处让我对音响的品质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大量的图例和示意图,都绘制得非常清晰,配合文字讲解,能够有效地帮助我理解复杂的电路结构和信号流程。即使遇到一些我初次接触的概念,通过书中细致的解释和关联,我感觉也能够逐渐消化吸收。总的来说,这本书满足了我对电子设备内部工作原理的好奇心,也为我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