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 编
图书标签:
  • 煤矿
  • 井下运输
  • 辅助运输
  • 设计规范
  • GB50533-2009
  • 矿山工程
  • 安全生产
  • 煤炭工业
  • 规范标准
  • 工程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158017726503
版次:1
商品编码:10487440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9-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0
字数:89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6;136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15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符号,基本规定,辅助运输方式与运输系统,轨道机车运输,绳牵引运输、卡轨车与齿轨车运输,单轨吊车运输,无轨胶轮车运输,辅助运输车辆配备,带式输送机运输,人员运送,巷道、硐室与轨道,辅助运输信号与通信,环保、安全与节能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勘察设计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141号;邮政编码:250031;传真:0531~85953010),以便今后修改和补充。

目录

1 总则
2 符 号
3 基本规定
4 辅助运输方式与运输系统
4.1 辅助运输方式
4.2 辅助运输系统
5 轨道机车运输
5.1 一般规定
5.2 电机车运输
5.3 防爆柴油机车运输
5.4 防爆胶套轮机车运输
6 绳牵引运输
6.1 一般规定
6.2 缠绕式绞车牵引
6.3 无极绳绞车牵引
6.4 无极绳连续牵引车运输
7 卡轨车与齿轨车运输
7.1 卡轨车运输
7.2 齿轨车、齿轨卡轨车、胶套轮齿轨卡轨车运输
8 单轨吊车运输
8.1 一般规定
8.2 机车牵引单轨吊车运输
8.3 绳牵引单轨吊车运输
9 无轨胶轮车运输
10 辅助运输车辆配备
11 带式输送机运输
12 人员运送
13 巷道、硐室与轨道
14 辅助运输信号与通信
15 环保、安全与节能
附录A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主要运输方式分类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前言/序言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优化与安全管理》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在实际生产运营中的关键环节,深入探讨了提升系统效率、保障运行安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度策略。全书共分为八章,旨在为煤矿企业提供一套系统化、实操性强的辅助运输管理与技术改进方案。 第一章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本章首先对当前我国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的普遍现状进行全面梳理,识别出普遍存在的效率瓶颈、技术滞后、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对大量典型矿井案例的剖析,揭示了不同类型辅助运输方式(如皮带运输、轨道运输、电机车运输、架空索道等)的优劣势及其在不同地质条件和生产工艺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煤矿井下辅助运输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点关注智能化、自动化、绿色环保以及模块化设计等前沿趋势,为后续章节的技术优化和管理升级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 辅助运输系统设备选型与配置优化 本章深入探讨了辅助运输设备的关键技术参数和选型原则。针对不同的运输需求(如人员运输、物料运输、矿岩排放等),详细介绍了各类设备(如运输车辆、牵引设备、装卸设备、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等)的性能特点、技术规格以及选配依据。强调了根据矿井实际运量、运输距离、巷道条件、经济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比选,实现设备配置的科学合理化。同时,也对设备的小型化、多功能化以及易于维护性进行了阐述,旨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 第三章 辅助运输线路设计与巷道布局优化 本章着重于提升辅助运输线路的科学性与经济性。详细阐述了运输线路选线的基本原则,包括减少坡度变化、避开不良地质、缩短运输距离、便于维护管理等。在巷道布局方面,提出了优化交叉口设计、合理设置硐室、明确运输方向标识等具体建议,以减少运输冲突,提高通行效率。此外,本章还将对不同运输方式所需的巷道断面、支护形式以及安全距离进行详细说明,确保线路设计的安全可靠。 第四章 辅助运输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改造 本章聚焦于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传统的辅助运输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详细介绍了自动化调度系统、无人驾驶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系统、故障预警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应用。阐述了如何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智能调度、数据分析与优化,从而大幅提升运输效率、降低人为操作失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本章还将探讨远程操控、虚拟现实辅助检修等新兴技术在辅助运输领域的应用前景。 第五章 辅助运输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策略 本章是本书的安全核心部分。系统性地分析了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包括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环境因素(如瓦斯、粉尘、水患)、线路安全、人员违章作业等。详细介绍了风险评估的方法与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管控策略,包括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实施严格的作业规程、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与维护、完善应急预案以及推广安全新技术应用等。本章特别强调了“安全第一”的理念在辅助运输中的具体体现。 第六章 辅助运输系统维护保养与故障诊断 本章提供了辅助运输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详细指南。涵盖了各类设备(如电机车、皮带机、卷扬机、信号系统等)的定期检查、润滑、紧固、清洁等基本保养内容。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其诊断方法,提供了基于经验和技术手段的故障排查思路,旨在帮助维修人员快速准确地定位问题,缩短停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本章还将介绍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技术的应用,以预防性措施代替事后维修。 第七章 辅助运输系统经济性分析与成本控制 本章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辅助运输系统的投资、运营和维护成本进行全面分析。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辅助运输系统的经济性评价,包括设备购置成本、能源消耗、维修费用、人员成本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降低运营成本的有效途径,如优化运输线路、提高设备利用率、选用节能设备、推行精细化管理等。本章还将讨论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辅助运输系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八章 辅助运输系统的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 本章关注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化方面,重点探讨了如何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例如推广使用新能源运输设备、优化能源管理、减少废弃物产生等。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强调了辅助运输系统与矿井整体生产规划的协调性,以及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适应性,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翔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煤矿企业在辅助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厚重的书,封面设计简洁,但透出专业与权威。我怀揣着对煤矿井下辅助运输领域的好奇与期待,翻开了这本《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然而,当我深入阅读,逐页翻阅,试图从中汲取关于技术细节、设计原理、安全考量的具体信息时,却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似乎更多地停留在宏观的框架与指导性原则层面。它如同一个高高在上的总则,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却未能深入到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为像我这样一线技术人员提供详尽的操作指南。我期望能够在这里找到关于不同类型辅助运输设备(如皮带机、矿车、架空索道等)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的选型依据,不同坡度、弯道、长度下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以及各种连接方式、驱动方式的优劣分析。我也期待能看到针对不同煤层厚度、瓦斯浓度、粉尘含量等环境因素,辅助运输系统在防火、防爆、防尘、降噪方面的具体技术要求和设计参数。例如,在皮带运输系统中,我希望能了解到不同材质、带宽、速度的皮带在不同运量、不同转载点下的经济性与可靠性评估方法,以及输送带接头方式的选择与连接工艺的具体规范。对于矿车运输,我希望能看到不同型号矿车的载重限制、轨距选择、制动系统设计、车钩连接的详细说明,以及在变坡、转弯等复杂工况下的安全运行速度和牵引力计算。更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书中对于辅助运输系统中常见的风险点,如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环境变化等,缺乏系统性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应急预案的设计指导。我想知道,当某段皮带机发生断带,或者某列矿车发生脱轨时,应该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书中对这些具体问题的涉及显得较为笼统,未能提供清晰、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煤矿井下辅助运输领域提供了一份至关重要的、具有国家权威性的设计指南。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为我们勾勒出了整个行业需要遵循的规则和方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它所涵盖的内容,从宏观的规划到基本的安全原则,都给予了明确的指引,使得我们在进行设计时,能够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统一的标准。然而,在我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尤其是在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井下环境和具体的设计挑战时,我却感觉到这本书在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技术细节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我期待能够在这里找到更多关于不同类型辅助运输设备(如皮带机、矿车、架空索道、电机车等)在不同工况下的详细选型依据和设计参数。例如,在设计一台带式输送机时,需要考虑的煤层厚度、煤炭粒度、湿度、运输距离、倾斜角度等因素,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因素来精确计算皮带的带宽、速度、功率、张紧力。对于矿车运输,我希望能看到不同类型矿车的载重能力、牵引方式、制动系统设计、车钩连接强度等方面的具体规范。此外,书中对安全性的强调固然重要,但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具体的安全设计措施,例如,在有瓦斯、粉尘等危险的区域,如何选择防爆等级更高的设备,如何进行有效的通风和降温,以及如何设计可靠的联锁保护系统。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非常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在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勾勒出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体系的整体轮廓和发展方向。它详尽阐述了国家对于这一领域的基本要求、总体目标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这无疑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高标准的参照系,有助于提升煤矿辅助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作为一名致力于解决具体技术难题的工程师,我发现书中的内容在细节上的呈现略显不足。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不同类型辅助运输设备(例如,带式输送机、矿车、架空索道、电机车等)在特定工作环境下的具体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例如,对于带式输送机,我希望了解在不同煤层厚度、运输距离、倾斜角度、物料性质(如粒度、湿度、粘性)等条件下,如何精确计算其输送能力、带宽、速度、功率以及皮带张力。对于矿车运输,我期待能有更详细的关于不同类型矿车(如翻斗车、平板车、高帮车)的载重能力、牵引方式(电机车、绞车)、制动系统设计、车钩连接强度以及轨道铺设要求的具体规范。此外,书中对于安全设计理念的强调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设计实践,却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我希望能够找到关于如何针对辅助运输系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如设备故障、火灾、爆炸、瓦斯突出、冒顶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应急措施的具体指导。例如,对于井下巷道的通风与防爆设计,如何与辅助运输系统的选型和布局相结合,以确保整体的安全性。

评分

这本《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为我们勾勒出了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的宏伟蓝图。它以国家规范的权威性,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了安全、高效、环保等核心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框架。它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做”,并阐述了“为什么”。然而,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中,我更渴望找到“如何具体地做”的答案。例如,对于皮带输送系统,我希望能够得到关于不同煤层厚度、煤炭粒度、湿度、运输距离、倾斜角度等因素,如何精确计算输送能力、带宽、速度、功率、张紧力以及转载点设计细节的具体指导,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物料的二次破碎和扬尘。对于矿车运输,我期待更详细的关于不同型号矿车的载重能力、牵引方式、制动系统设计、车钩连接强度以及轨道铺设要求的具体规范,以及在变坡、转弯等复杂工况下的安全运行速度和牵引力计算。书中对防火、防爆的原则性要求非常明确,但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比如,输送带的阻燃等级如何确定,电机、电缆的防爆等级选择,以及静电的消除措施。

评分

翻开《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宏大的叙事和高屋建瓴的视野。它确确实实是一份国家层面的重要规范,为整个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行业的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并设定了必须遵循的底线和标准。它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强调了安全、效率、环保等核心理念,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当我深入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现场工况时,我却发现这本书在提供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方面,显得有些鞭长莫及。我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更多关于不同类型辅助运输设备(例如,带式输送机、矿车、架空索道、电机车、绞车等)在不同地质条件、气候环境、产量需求下的详细选型依据和参数设置。例如,在处理易燃易爆煤层时,如何根据瓦斯浓度、粉尘密度等因素,来选择具有更高安全等级的设备,并进行详细的防火防爆设计。再比如,对于长距离、大倾角的皮带输送系统,如何进行精确的功率计算、张力控制、以及驱动方式的选择,以确保其稳定可靠的运行。书中对安全性的强调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将抽象的安全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工程设计措施,却留下了大量的解读空间。

评分

翻开这本《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我立刻感受到一种庄重、严谨的气息。它毫无疑问是一部权威性的国家标准,为煤矿井下辅助运输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方向。它从宏观的层面,为我们勾勒出了整个行业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以及安全理念。它就像是一本“告诉我们必须做什么”的教科书,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并树立了高标准的标杆。然而,作为一名实际从事工程设计和技术实施的一线人员,我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更深入、更具体的技术疑问。我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更多关于不同类型辅助运输设备(例如,皮带输送机、矿车、架空索道、电机车等)在特定工况下的详细选型依据和技术参数。例如,当面对特殊的地质条件(如高瓦斯、高瓦斯、强采压)、复杂的巷道布置(如大坡度、急转弯),或者处理不同粒度、湿度的煤炭时,如何根据这些因素来精确地选择设备,计算其输送能力、功率需求、以及结构强度?书中对安全性的强调毋庸置疑,但如何将抽象的安全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工程设计措施,例如,如何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如何设计有效的防火、防爆、防尘、降噪措施,以及如何建立可靠的应急预案,这些具体的操作指南,则显得有些不足。

评分

读完这本《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我仿佛站在一座宏伟建筑的脚下,看到了它壮丽的外观和坚实的地基,但对于内部精密的管道、线路和装饰,却还有许多未解的疑问。这本书无疑为整个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行业设立了一个清晰而高远的目标,它强调了安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像是一本“为什么要做”的书,解释了规范背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进行工程设计和技术实施的人员,我更希望看到一本“如何去做”的书。我渴望能够在这里找到关于不同类型辅助运输设备(例如,带式输送机、矿车、架空索道、电机车等)在特定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物料特性下的详细选型指南和技术参数。例如,在设计一个处理高湿度、高腐蚀性物料的输送系统时,需要考虑哪些特殊材料的选择,驱动系统的防腐蚀措施,以及皮带的耐磨损性如何评估?在矿车运输系统中,如何根据巷道坡度、弯曲度、载重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矿车类型,如何计算所需的牵引力,以及如何设计可靠的制动系统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书中对防火、防爆的原则性要求非常明确,但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比如,输送带的阻燃等级如何确定,电机的防爆类型如何选择,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静电接地和防火隔离。

评分

这本书,确实是一份非常具有权威性的指导文件,它为整个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它所包含的原则和要求,无疑是所有从业人员必须理解和掌握的核心内容。它像是一本“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的教科书,清晰地阐述了设计规范的方方面面,从规划到实施,再到后期的维护,都给予了方向性的指导。然而,对于像我这样,每天都在与具体设备打交道、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一线技术人员来说,我更渴望从中找到“如何具体地做”的答案。例如,当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处理特定产量、特定粒度煤炭的带式输送机系统时,我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详细的计算公式,来确定皮带的宽度、速度、功率、张紧力,以及转载点的设计细节,如何避免煤炭的跌落和扬尘。又或者,在矿车运输系统中,如何根据巷道的坡度、弯曲度、载重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矿车型号,如何计算所需的牵引力,以及如何设计可靠的制动系统,以应对突发情况。书中虽然提到了防火、防爆的要求,但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具体的措施,比如,对于输送带的阻燃等级要求,电机、电缆的防爆等级选择,以及静电的消除措施。这些细节上的指导,对于我们进行实际设计,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时,内心充满了对煤炭开采背后复杂而精密的辅助运输系统的求知欲。这本书的篇幅不小,内容也显得十分庄重,传递着一种国家标准特有的严谨气息。它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清晰的框架,指出了在煤矿井下进行辅助运输系统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宏观原则和战略方向。比如,关于运输系统的整体规划、安全理念的贯彻、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都得到了充分的阐述。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往往需要面对的是更具挑战性的细节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探讨不同环境下,辅助运输设备的具体选型与布置。例如,在面对潮湿、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等复杂井下环境时,如何选择耐腐蚀、耐高温、防爆性能优异的电机、减速机、输送带以及其他关键部件。对于矿车的牵引方式,是选择效率更高的电力机车,还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更灵活的架空索道?不同设备之间如何实现有效的衔接,比如转载点的设计,如何减少物料的二次破碎和扬尘?书中虽然提及了安全,但对于如何量化安全风险,例如,在特定瓦斯浓度下,输送带的摩擦火花是否能达到点燃瓦斯的能量,驱动设备的最大温升限制是多少,这些具体的、可用于计算和验证的设计参数,则显得有些模糊。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必须安全”,而是“如何具体地设计才能实现安全”。

评分

这本《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业标准,它为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权威性的指导。它所包含的原则和要求,是确保安全生产、提高效率、保护环境的基石。从宏观层面来看,它清晰地阐述了规范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以及必须遵守的关键要素,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然而,对于像我这样,需要将这些宏观的原则转化为具体工程实践的设计人员而言,这本书的内容在细节上的呈现,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我期望能够在这里找到更多关于不同类型辅助运输设备(例如,皮带输送机、矿车、架空索道、电机车等)在特定工况下的具体选型依据和设计参数。例如,在设计一个长距离、大倾角的皮带输送系统时,如何精确计算所需的驱动功率、皮带张力、以及转载点的设计细节,以防止物料的二次破碎和扬尘?在矿车运输系统中,如何根据巷道坡度、弯曲度、载重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矿车型号,如何计算所需的牵引力,以及如何设计可靠的制动系统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书中对安全性的强调非常到位,但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安全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工程设计措施,例如,在有瓦斯、粉尘等危险的区域,如何选择防爆等级更高的设备,如何进行有效的通风和降温,以及如何设计可靠的联锁保护系统,这些具体的指导内容,则显得有些不足。

评分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

评分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共15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符号,基本规定,辅助运输方式与运输系统,轨道机车运输,绳牵引运输、卡轨车与齿轨车运输,单轨吊车运输,无轨胶轮车运输,辅助运输车辆配备,带式输送机运输,人员运送,巷道、硐室与轨道,辅助运输信号与通信,环保、安全与节能等。

评分

最美的台湾旅行书:101张原汁原味的台湾美景、101首关于爱的长短句 101个闲适乐活的旅行贴士,让你体味慢游台湾的乐趣、发现台湾诗意之美!

评分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评分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共15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符号,基本规定,辅助运输方式与运输系统,轨道机车运输,绳牵引运输、卡轨车与齿轨车运输,单轨吊车运输,无轨胶轮车运输,辅助运输车辆配备,带式输送机运输,人员运送,巷道、硐室与轨道,辅助运输信号与通信,环保、安全与节能等。

评分

正规

评分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共15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符号,基本规定,辅助运输方式与运输系统,轨道机车运输,绳牵引运输、卡轨车与齿轨车运输,单轨吊车运输,无轨胶轮车运输,辅助运输车辆配备,带式输送机运输,人员运送,巷道、硐室与轨道,辅助运输信号与通信,环保、安全与节能等。

评分

两岸知名文艺界人士:光良、江美琪、吴克群、吴青峰、周传雄、张栋梁、许茹芸、郭书瑶、陈冠希、陶喆、曾昱嘉、温岚、戴佩妮、城邦文化出版集团执行长何飞鹏 等联手推荐。

评分

本书众多知名艺人跨刀同赴美景协助拍摄, 展現台湾的另一种面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