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导言:广东省的实地调查
壹 变革之风
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灾难激发了对改革的渴望
广东的“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1978年的起跑线2D
对变革的渴望
第二章 香港:外界的成就促成了改革的产生
1950年,香港失去了内地市场
50年代和60年代制造业的发展
共同城市文化的出现(1967-1975年)
国际城市
广东重新对外开放
南风吹进广东省
新的贸易中心角色和新工人
1997年的阴影
双向的预先适应社会
第三章 改革的十年
给予广东和福建“特殊政策”
广东改革的开始
改革的成就
机会之窗
贰 变革的模式
第四章 经济特区:新体制的试验
深圳经济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
第五章 小珠江三角洲各县:灵活机动的地方积极性
小珠江三角洲的重新开放
杖产品市场
乡镇工业
出口加工业
城市总体现代化
大型现代化工厂
变革的层次
第六章 广州:老省会的重建
接待海外旅客,扩建旅游设施
振兴广州的商业
重建广州及其工业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促进广州郊县的发展
第七章 地区首府:变革的前哨
运输业和市场的扩大
政府指导下的发展
地区发展的七个中心
专区首府:从农业到商业和工业
从专区到中心城市行政区
第八章 山区县份:向山上发展
农村改革、分地和植树造林
山区市场的发展
收入的新来源及其局限
扶贫计划(1987-1989年)
第九章 海南岛:加速发展的边陲
1950年以前的边陲
橡胶、垦荒和国营农场
改革前的黎族和苗族
建立基础设施
海南汽车事件(1984-1985年)
国营农场的农工、技术进步和市场
农民和以生产为动力的市场(1983-1988年)
早期改革影响不到的地方:少数民族
三亚旅游业
海南省:目标宏伟、障碍重重
叁 变革的推动者
第十章 创业者:党政创业者、企业创业者和个体创业者
老一辈的党政创业者
企业创业者
小商户:受保护的个体创业者
失败的因素
创业性质的日趋成熟
第十一章 外贸改革
摆脱“文化大革命”的困境
1978-1980年的繁荣时期
停滞和滑坡(1981-1984年)
第二次改革之风(1985-1988年)3D
广东外贸的未来展望
肆 变革的前景
第十二章 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过渡社会
从细胞型社会到商品社会
雇用形式与生活方式
农民进城做工和细胞型社会结构权威的削弱
“关系”与不完善的动态市场
腐化:“看门人”和缺乏耐心的消费者
对未来指导方针的建议
第十三章 广东-香港地区的起飞
日本、台湾(地区)和韩国的起飞
广东起飞的特点
粤港地区的出现
广东改革的影响超越国界
先行一大步
附录
第一版译后记
《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这个名字,让我立刻感觉到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仿佛它在讲述一个关于如何在时代浪潮中抢占先机,引领潮流的故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地剖析广东在发展进程中所采取的那些具有前瞻性的策略和举措。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改革,我更希望看到它在思想观念、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先行”之处。广东的改革,是否也意味着在某些方面,它打破了传统的束缚,拥抱了新的理念?我希望书中能够描绘出这种思想的转变,以及它如何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并最终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当然,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更希望能从书中了解到,在“先行一步”的过程中,广东也曾面临过怎样的挑战,付出过怎样的代价,以及这些经验和教训是如何被总结和应用的。这本书,如果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让我们理解广东的“先行”之路,那将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评分初拿到《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些意气风发的创业者,他们凭借着敢闯敢拼的精神,在南海之滨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力量感,暗示着广东在历史进程中的先锋作用。我非常想了解,是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和政策环境,让广东能够“先行一步”?是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是开放的市场环境?还是对创新和人才的重视?我希望书中能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展现改革开放给广东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更包括产业结构的升级、城乡面貌的改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也关注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以及广东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这本书的意义,或许不仅仅在于记录一段历史,更在于为当下的中国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它能否回答“如何才能在改革中取得成功”这一永恒的命题?我对此充满了期待。
评分读到《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这个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联想到了“特区”这个词。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其大胆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无疑是激励着整个国家前进的重要力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广东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及这种精神是如何体现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实践中的。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在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广东是如何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不断试错、不断调整,最终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的。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关于经济数据和政策文件,它更应该是一部关于勇气、智慧和远见的史诗。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改革进程中的那些决策者的思考,那些普通劳动者的汗水,以及那些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印记。它能否让我感受到那种改革的澎湃动力,以及它对中国未来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就像走进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空气中弥漫着机遇的味道,也夹杂着一丝丝未知的挑战。我一直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充满好奇,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经历的故事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书名《先行一步》就能感受到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让人不禁联想,究竟是哪些“先行”的举措,又引领了怎样的“一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这些改革措施的由来、实施过程以及它们对当地经济、社会乃至普通民众生活带来的具体影响。是政策上的大胆创新?是制度上的突破性尝试?还是思想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我穿越改革的迷雾,清晰地看到那些塑造了今日广东的决策与实践。同时,我也很好奇,在“先行一步”的光环之下,是否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困难与取舍,改革之路并非坦途,那些曾经的阵痛和经验教训,或许比成功案例更能发人深省。这本书仿佛是一扇窗口,让我窥探中国最活跃的经济腹地,理解中国如何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而广东的经验,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分对于《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这本书,我最深的期许是它能提供一种超越表面数字的洞察。我们常常听到关于广东经济腾飞的宏大叙事,但我想知道,在这宏大的叙事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改革”在驱动着这一切?是具体的政策调整,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的创新?我期待书中能够揭示那些隐藏在成功背后的具体操作,比如,在招商引资、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广东是如何做到“先行一步”的?这些措施是如何制定出来的?执行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阻碍,是如何被克服的?我尤其想了解,改革是如何触及到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通民众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的生活又是如何被改变的?这本书,如果能够提供这样一种微观的视角,将改革的逻辑和实践过程生动地呈现出来,那将非常有价值。它不仅仅是对广东改革历程的记录,更可能是一种关于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方法论”的探索。
评分书很好,就是不是精装版而是平装的不是很喜欢
评分第一届凤凰财经峰会“2012改革动力奖·特别致敬”
评分很不错的书籍,送货速度,下次还会再来。
评分很好的,京东购物很方便,不用不用出门,就可以,哈哈
评分随意删了我的购物车寄存商品我就不说了!我投诉1000000多次没随意删了我的购物车寄存商品我就不说了!我投诉1000000多次没人管没人问我就不说了!刚买完就降价,确实忍不住吐槽京东!京东现在简直就是垃圾!没人管没人问我就不说了!刚买完就降价,确实忍不住吐槽京东!京东现在简直就是垃圾! 书不错,挺好的。现在基本不去书店了。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璜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 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第二,熟读精恩。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体察。未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评分很有意义的一本书
评分很早就想买此书看一看。正好碰到618活动。果断下手了。
评分采购了半个月终于发货了,不容易。。。
评分现实启发。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