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1921年时期的静静的顿河: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1917-1921年时期的静静的顿河: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丹妮洛夫 等 编,乌传衮,温耀平 译
图书标签:
  • 俄罗斯历史
  • 顿河地区
  • 俄国内战
  • 档案文献
  • 20世纪史
  • 社会生活
  • 历史研究
  • 地方史
  • 苏联史
  • 历史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78977
版次:1
商品编码:10497523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8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就整体而言,1917-1921年期间发生在顿河地区的所有一切,都是俄国革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时,两种基本力量的搏斗具有特别残酷无情和毫不掩饰的性质。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顿河地区的这场拼搏更加旷日持久和更具破坏性。
使历史学家、作家和政论家们特别关注,也许是为关注的,是菲利普·库兹米奇·米罗诺夫这个异常辉煌和英勇人物的形象和业绩。这位出生于乌斯季梅德韦季茨卡亚镇(今伏尔加格勒州谢拉菲莫维奇市)的哥萨克具有超凡的勇敢精神和军事禀赋,由于参加日俄战争和一次世界大战的表现而荣膺包括金质武器在内的全部圣乔治奖赏和一系列勋章,并获得较高的哥萨克军中校衔,擢升至团长职务。其间,还早在1906年,米罗诺夫就曾表示反对使用哥萨克镇压1905-1906年间俄国城乡的骚乱。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被解除军职(直到1914年间才再次应征人伍)。
1918-1921年期间,米罗诺夫处于顿河地区事态发展的中心。他曾力图在国内战争的条件下,即在为夺取政权、获得土地、保卫粮食而进行极其残酷激烈斗争的条件下,实现和捍卫社会公正和自由的思想。他经常置身于正在搏斗的两种力量之间。其中每一方都不止一次判处米罗诺夫死刑。终对他执行死刑判决的,恰恰又是他为之而献身的那一方。
论述米罗诺夫的历史研究著作、历史评论和文艺作品,都从各种档案材料中撷取了大量文献资料。受到所有人备加注意的是米罗诺夫本人的文件——信函、呼吁书、命令、书面报告、电报、发言和亲笔撰写的回忆录。这些文件充满了作者本人的亲自观察所得和切身体验,而且表述得十分鲜明生动。还有,它们所反映出来的著述人的真挚坦诚和对任何人都直言不讳的大无畏精神令人震惊。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在走向布尔什维主义的道路上
第二编 清除哥萨克政策和裂痕出现
第三编 叛乱
第四编 审判
第五编 顿河地区执行委员会委员
第六编 集团军司令
第七编 残害
第八编 米罗诺夫个人生活摭拾
注释
人物简介
文件篇目

精彩书摘

“先生们!……”他指着我说,这位代表已经向你们讲了很多了,现在也听我说说。
演讲人提到一名叫埃尔曼的布尔什维克,说他似乎偷走了工人们的34000卢布,如今逃到察里津去了。接着他又声称:我是在塔甘罗格地方小队服役期满按优待条件退役的。从新切尔卡斯克出发……在火车上睡了一觉——到塔甘罗格郊外才醒来,——而塔甘罗格已经被布尔什维克占领了。在那里得知,布尔什维克正在召开什么大会,我决定混进去看看,穿上宪兵制服。
“列车员制服”,哥萨克中校博尔迪烈夫在他身后轻声说了一句。
“对,想起来了,是列车员制服”宪兵如今已经没有了。他们的一个代表登上讲台,他说:“好了,现在都是我们自己人了!我告诉你们,我从彼得格勒带什么来了。我带来了1400万卢布,用这些钱可以把顿河的哥萨克从地面上一扫而光。”
“这人说的可是他亲自所见所闻”——还是那个不甘寂寞的博尔迪列夫向周围的人作出提示。看来他在思想上同演讲人是完全一致的。
那个哥萨克的所有梦呓我不准备全部转述,因为当一个人说谎时,当一个人说的不是自己的思想,而是别人灌输给他的思想时,很难抓住他的意思。
由于遇到明白无误的挑衅,我请演讲人拿出证件来。现抄录如下:
“发证单位:顿河军军政府教育处,1918年1月26日,第137号。新切尔卡斯克市”。
……
1917-1921年,一个风暴席卷俄罗斯的时代,历史的车轮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碾过。彼时,古老的帝国在内战的烈焰中分崩离析,新生的政权在动荡中挣扎求生。整个国家,从宏伟的圣彼得堡到广袤的西伯利亚,从波罗的海的冰冷海岸到高加索的山脉,无不被革命与反革命的洪流所裹挟。在这样一个极端而又充满矛盾的时期,人们的生活,个人的命运,民族的抉择,都如同汹涌的顿河一般,既有着澎湃的力量,又隐藏着难以预料的暗流。 《静静的顿河: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并非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也非是某个特定人物的传记。它的核心在于“档案文件”,在于那些尘封在历史深处的原始记录。这些文件,如同一个个沉默的证人,跨越时空,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时代最真实、最不加修饰的面貌。它们是政府公告、军事命令、内部通信、地方报告、甚至是个人信件和日记。它们来自不同的阵营,反映着不同的视角,却共同汇聚成了一幅关于1917年至1921年间俄罗斯社会全景图。 本书所收录的档案文件,其价值在于它们直接来源于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这里没有后人的解读和分析,没有经过文学加工的渲染,只有当时人们的言语、思想和行为的直接记录。通过这些文件,我们可以窥见: 革命的黎明与帝国的黄昏: 1917年的二月革命如何悄然发生,沙皇政权如何在民众的呼声中轰然倒塌。从彼得格勒传来的电报,记录着街道上的骚乱,军队的倒戈,以及临时政府仓促成立的混乱局面。文件也反映了不同政治派别,从温和的自由主义者到激进的布尔什维克,在权力真空期所进行的激烈角逐。那些起初怀揣着希望的宣言,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分裂与冲突。 十月革命的惊涛骇浪: 布尔什维克的武装起义如何在一夜之间改变了俄罗斯的命运。档案文件将呈现起义前夕的秘密策划,列宁的《四月提纲》如何成为行动的指南,以及冬宫被攻占的现场报告。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个决定性的夜晚,革命者们的决心与勇气,以及那些反对者们的惊愕与无力。 内战的血色画卷: 1917年之后,俄罗斯并没有迎来和平,而是陷入了更为残酷的内战。红军与白军,各个民族的独立运动,外国干涉军,无数的武装力量在这片土地上厮杀。本书中的档案文件将勾勒出这场内战的宏大图景: 军事战略与战役记录: 来自红军和白军指挥部的作战命令,前线的战报,俘虏的审讯记录,以及对战役得失的评估。这些文件将展现当时军事指挥的决策过程,士兵们在战场上的真实处境,以及战争的残酷性。例如,我们可以看到红军如何在最初的劣势下,依靠严密的组织和宣传,逐渐扭转战局;也可以看到白军内部的分歧,以及他们在国际支持下的挣扎。 政治宣传与意识形态斗争: 各方发布的传单、宣言、报刊文章,以及秘密警察的报告,都反映了这场意识形态的殊死搏斗。布尔什维克如何通过宣传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白军又如何试图争取民心,反抗“红色恐怖”。这些文件让我们理解,内战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思想和意志的碰撞。 经济政策与社会生活: 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大规模的粮食征收,工厂的国有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民众反抗和经济崩溃。档案文件将记录这些政策的出台背景,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措施,以及它们对普通民众生活造成的深远影响。我们可以看到饥荒的报告,罢工的记录,以及人们在极端困境下的求生之道。 民族问题与地方自治: 俄罗斯帝国的解体,也伴随着各个民族寻求独立的浪潮。乌克兰、格鲁吉亚、波罗的海三国等地的独立运动,以及各地建立的临时政权,都在档案文件中留下了痕迹。这些文件将展现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中央政府在维系国家统一和处理民族关系上面临的挑战。 社会变迁与民间疾苦: 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下,普通人的生活从未停止。这些档案文件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律与秩序的瓦解与重建: 革命后,旧有的法律体系几乎荡然无存。新的司法机构如何建立?“红色恐怖”和“白色恐怖”下的司法实践又是怎样的?文件中的审判记录,刑罚执行情况,以及民众的投诉,都将揭示这个时代的混乱与秩序的重建。 经济活动与民生困境: 粮食短缺、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这些词汇频繁出现在地方报告和经济统计中。档案文件将展现当时经济活动的真实状况,以及普通民众在物质匮乏下如何维系生计。我们可以看到关于黑市交易的记录,关于物资分配的抱怨,以及人们对基本生存需求的挣扎。 文化与教育的冲击: 革命对文化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新的教育体系如何建立?艺术和文学如何被政治化?档案文件或许能从中一窥端倪。 个人命运的缩影: 即使在时代洪流中,个体的命运也从未被完全淹没。某些保存下来的私人信件、日记、回忆录的片段,即使它们本身并非“官方档案”,但往往能从最微观的视角,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宏大变迁。这些零散的个人叙述,如同一束束微光,照亮了历史的缝隙,展现了革命与战争如何撕裂家庭,摧毁梦想,又如何让一些人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静静的顿河: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并非是为了提供一个简单的“正义”与“邪恶”的二元论评判。它提供的是证据,是素材,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判断的基础。通过这些来自历史深处的原始声音,我们可以: 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历史从来不是线性的,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不同的阵营,不同的利益,不同的信仰,都在那个时代交织碰撞。档案文件将帮助读者剥离后世的解读,直接面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理解其内在的逻辑与矛盾。 感受时代的温度与力度: 档案文件所传递的,是活生生的时代气息。革命者的激情,反抗者的绝望,普通人的坚韧,都通过这些文字得以呈现。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强烈的历史脉动,体验到那个时代人们所经历的巨大动荡与深刻变革。 反思人类的抉择与命运: 在极端环境下,人们如何做出选择?这些选择又如何塑造了他们的命运,以及整个国家的命运?通过对这些档案文件的审视,我们可以深入反思人类在面对历史巨变时的理性与非理性,勇气与怯懦,以及那些永远无法回避的困境。 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非虚构”的性质。它拒绝宏大的叙事和预设的结论,而是将历史的碎片呈现在读者面前,任由读者去拼接、去解读。阅读本书,如同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考古挖掘,每一次翻阅,都可能发掘出新的理解,新的感悟。 《静静的顿河: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是一次对历史真相的深入探寻,一次对人性在极端考验下的深刻审视,一次对20世纪俄罗斯命运最忠实、最生动的记录。它将带领读者走进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亲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那股静静流淌却又蕴含无穷力量的顿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更深入理解1917-1921年俄国历史的机会。我一直对那个时期的社会转型感到着迷,但以往阅读的资料,往往集中于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对于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了解得并不深入。而“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这个副标题,让我看到了可能性。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披露一些关于当时社会经济政策的实施细节,例如土地改革在不同地区的具体执行情况,或是粮食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看到一些非官方的、来自社会底层的声音,比如当时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内战中的真实感受和他们的困境。或许,会有一些地方政府的报告,记录了当地的社会治安状况、犯罪率,甚至是民众的情绪波动。这些细节,往往能比宏大的理论更能反映出历史的真实面貌。这本书就像一个宝库,里面珍藏着那些未经修饰的、最原始的史料,能够帮助我们更立体、更全面地认识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

评分

我一直认为,对于像俄国革命这样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最引人入胜的解读方式往往不是单一的、官方的定论,而是多角度、多视角的呈现。这本书以“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为切入点,就给了我这样的期待。我希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文件,而是能够通过精心的组织和编排,将这些零散的档案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历史片段。例如,或许会有一组文件,记录了某个家族在内战中的命运变迁,从支持一方到被迫逃离,再到最终的归宿;又或许会有一系列文件,展现了某个地区在不同政治力量统治下的经济波动和民生状况。我期待的是,通过这些档案,我能看到历史事件背后的人物,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了解,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静静的顿河”这一部分,似乎暗示着在激烈的革命斗争之外,还有着普通民众在时代洪流中的隐忍与坚守,而档案文件,或许正是承载这些“静静”的力量的最好载体。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副标题“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极大地勾起了我的阅读兴趣。我们往往习惯于从宏大叙事的历史著作中了解革命与内战,但那些冰冷的数据和抽象的描述,似乎总是隔着一层纱,难以触及历史的脉搏。而档案文件,尤其是那些来自不同层级、不同身份的文件,才真正具备了让历史“活”过来的力量。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收录了红军、白军的军事命令,关于粮食征收、土地改革的法令,也可能包含着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报告,甚至是当时民众的请愿书、控诉信。这些零散的、看似不起眼的文件,拼凑起来,或许就能勾勒出那个时代真实的经济状况、社会矛盾以及人们的真实生活图景。想象一下,透过一份关于某个村庄的口粮配给记录,我们或许能感受到饥饿的刺痛;通过一份基层党组织的会议纪要,我们或许能窥见政策执行中的无奈与变通;通过几封家庭书信,我们或许能体会到战乱时期亲人的牵挂与离愁。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如此丰富、多维度的史料,让我们能够从细节处触摸历史,理解那个复杂年代的复杂人性。

评分

这本《1917-1921年时期的静静的顿河: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股厚重的历史感,仿佛能将我瞬间拉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光是“静静的顿河”几个字,就让人联想到肖洛霍夫笔下那片承载着无数悲欢离合土地,而“1917-1921年”这个时间段,更是中国读者熟知的俄国革命与内战时期。我尤其好奇的是,这本书是如何通过“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来呈现这一段历史的。是那些尘封的官方报告、秘密指令,还是普通士兵、农妇的私人信件?我想象着,那些泛黄的纸页上,或许记录着决定国家命运的宏大叙事,也可能隐藏着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呐喊。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个曾经影响深远的时期。它不是简单地复述历史事件,而是试图从最原始、最真实的材料中,挖掘出那些被时间掩盖的细节和温度。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档案文件会揭示出怎样的“静静的顿河”,是真正如其名般平静,还是暗流涌动,甚至波涛汹涌?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通往那个时代最深处的门。

评分

“静静的顿河”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而《1917-1921年时期的静静的顿河: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这个书名,让我对书中内容的真实性、深度和独特性充满了期待。我猜测,本书中的档案文件可能涵盖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多种类型。例如,红军和白军的军事电报、作战计划,可能会揭示出战争的残酷与策略;而当时政府颁布的法令、政策文件,则能反映出不同政权试图建立的社会秩序;此外,普通民众的信件、日记、口述历史记录,则能让我们窥见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命运与情感挣扎。我特别好奇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收录一些关于哥萨克人的档案,因为顿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哥萨克人的聚居地,他们在俄国革命中的立场和经历,无疑是这段历史中非常重要且复杂的一环。通过这些真实的档案,我们或许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在那场席卷整个俄罗斯的巨变中,普通人的生活是如何被深刻地改变的,以及他们在政治漩涡中的真实选择与命运。

评分

书很厚

评分

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收藏

评分

还行吧。。。。。。。。。

评分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

好不错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差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商品不错,值得购买,京东活动给力。

评分

物美价廉哈

评分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