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辉还有个特征,即满脸麻子,人们多呼之为“叶麻子”。他藏书多而且精,善本书秘藏一室,不轻易示人,也不肯出借,在书房门口贴上一条大标语曰:“老婆不借书不借。”
评分叶德辉在书画鉴定上的具体操作有自己的观点:“辨别古书画,亦有一定之理,一证之于风气,一定之于纸绢,一考之于印记,彼此勘验,物无遁形矣。”这里的“风气”就是“风格”之意。接着他详细论述了历代书画的风格史和传承谱系,历代书画纸绢,以及历代各种不同材质的书画印鉴的不同特点和差异,这与以往鉴赏家此方面简略笼统的论述相比,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收藏》一章里,叶德辉还开列了近四十种鉴赏方面必备的常用工具书,其中包括了纪元编和疑年录等书籍。虽然难称完备,但在当时已属难能可贵。
评分他思想顽固不化,仇视农民运动,曾书一副对联污蔑农民协会,曰:“农运宏开,稻粱寂,麦黍稷,尽皆杂种;会场广阔,马牛羊,鸡犬豕,都是畜生。”后来,叶德辉终于被农民协会镇压。
评分叶德辉有关书画的文字。
评分叶德辉藏书刻书印书多,但自己写的并不多,不过大都称得上精品,这本收的三种,内容都不多,但因为收藏多且精,见识也广,即使不是目录文献类的老本行,也有不少真知灼见,值得一看。
评分评分 评分
读完这本书,给人一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尤其对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发觉很多现实的困惑在书中有所体现,也在书中的“金言”的指引下走出困惑。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尊重他人的自重感,这也是本书的中心,是本书最可爱的地方。 什么是自重感呢?自重感就是一种接受自己并喜欢自己的感觉,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可和热爱。简单的说就是觉得自己很重要的感觉。 任何人都十分看重自己的自重感,渴求他人接受自己、认可自己、肯定自己、重视和尊重自己。与其说自重感是人的虚伪,不如说它是尊严和自尊。自重感就像喜怒哀乐一样,是一个健全的人与生俱来的,甚至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失去自重感的人,只有人的身躯,一具行尸走肉。所以人们总是竭力保护自己的自重感,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自重感。那我们怎样做到尊重他人的自重感呢? 一、赞赏是一种伟大的神力 卡耐基说:“伤害别人不仅不能改变他们,更不能鼓舞他们。”如果你想试图改变一个人,不妨赞赏他、鼓励他。赞赏,可以打开彼此的心扉;赞赏,可以消除彼此间的隔膜;赞赏,可以逾越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可是,我们常常吝啬对别人的赞赏。参加演讲听讲,还没结束就等的不耐烦了,还没等主持人说结束就已经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正拥挤着往外走,掌声稀稀落落。不知道该为演讲者难过还是为观众难过,其实演讲者所要求的,不过是一点赞赏的掌声,让他们感觉自己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可是仅仅这一点点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 赞赏别人不同于无原则的阿谀奉承,别把赞美和拍马屁混为一谈,拍马屁是肤浅、虚伪的;而赞赏是出于对人的真情,是对别人真诚的肯定。这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缺少赞赏。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得到自重感,你也需要,我亦如此。所以,我们要学会赞赏他人。 二、微笑是一种万能剂 卡耐基说,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他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你。”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我们的脸上应该时刻挂着的微笑。 “一笑泯恩仇”,微笑有时候还可以减弱甚至消除是是非非、恩恩怨怨。 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才能把阳光分享给他人。生活始终是一面镜子,照到的是我们的影像,当我们哭泣时,生活在哭泣,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赞赏别人不同于无原则的阿谀奉承,别把赞美和拍马屁混为一谈,拍马屁是肤浅、虚伪的;而赞赏是出于对人的真情,是对别人真诚的肯定。这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缺少赞赏。
评分在古人的鉴赏概念里,通常包括了书画和碑帖两大部分。而碑帖的鉴赏实难于书画,从初唐至南宋,仅《兰亭》一门的拓搨摹刻谱系就有近千种,错综复杂,不辨毫厘,即失之千里。加之后来历代私家刻帖兴起,传世帖系几如繁星,难以辨析。如无此道天赋和高人点拨,极难入门。所以古人将一个人是否可称之为真正的鉴赏家,就看他在碑帖鉴定上的眼力高低。叶德辉在《帖刻》一章里,简单论述了自己对历代帖刻方面的鉴赏心得,品评优劣,简明扼要,说明他的确是真鉴赏家。《游艺巵言》是一本在鉴藏方面“授业解惑”的佳作,惜世人只知叶氏在藏书和版本目录方面的盛名,而其鉴赏之名竟知者极稀。另外,叶德辉还撰有《郋园书画记》、《书画题跋记》和《书画寓目记》等书,惜生前因遭杀身之祸而未及刊行,恐久已不存于天壤间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