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套利——理论与实战+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高频交易之战: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

统计套利——理论与实战+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高频交易之战: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统计套利
  • 量化投资
  • 高频交易
  • 金融工程
  • 投资策略
  • 量化交易
  • 金融市场
  • 套利交易
  • 风险管理
  • 投资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义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bm036128
商品编码:10520734998

具体描述

bm036128  9787121286971  9787301267912   9787111505655 

丛书名 :
著    者:
作 译 者:
出版时间:2016-05 千 字 数:248
版    次:01-01 页    数:248
印刷时间: 开    本:16开
印    次:01-01 装    帧:
I S B N :9787121286971  
重    印:新书 换    版:
所属分类: >>  >> 
广告语:   
纸质书定价:¥98.0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相对价值策略、股票市场中性策略、统计套利和配对交易策略的普及类入门书籍。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介绍套利与相对价值策略,适合对量化投资几乎不了解的入门级读者;第二部分介绍统计套利与配对交易,适合有一定基础,希望了解统计套利和配对交易基础知识的读者。本书作为一本专门介绍统计套利的普及册子,适合有志于从事量化投资与对冲基金领域工作的对冲基金经理及对量化投资有兴趣的普通投资者。

第1部分  套利与相对价值策略

第1章  套利的几个基本概念    2

1.1  套利定义    2

1.2  套利交易的优点    5

1.2.1  更低的波动率    5

1.2.2  更低的风险    5

1.2.3  对涨跌停的保护    6

1.2.4  更有吸引力的风险/收益比率    6

1.2.5  价差比价格更容易预测    7

1.3  套利交易的不足    7

1.3.1  潜在收益受限制    8

1.3.2  绝好的套利机会很少频繁出现    8

1.3.3  套利也有风险    8

1.4  套利交易的风险    9

1.4.1  价差往不利方向运行    9

1.4.2  交割风险    9

1.4.3  极端行情的风险    10

1.5  套利交易的作用    10

1.5.1  对冲相关商品的不确定性    10

1.5.2  有助于将扭曲的市场价格拉回至正常水平    11

1.5.3  增加流动性,抑制市场投机气氛    11

1.6  套利与投机的区别    12

第2章  几种常见的套利    13

2.1  ETF套利    14

2.1.1  ETF套利原理    14

2.1.2  ETF基金与LOF基金的异同    15

2.2  分级基金套利    16

2.2.1  分级基金套利的条件    16

2.2.2  分级基金套利空间    16

2.2.3  分级基金套利方式    17

2.3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    19

2.4  阿尔法套利    22

第3章  相对价值策略    26

3.1  相对价值策略的特点    27

3.1.1  低波动    27

3.1.2  低相关性    27

3.1.3  收益稳定    27

3.2  相对价值策略的分类    28

3.2.1  可转债套利策略    28

3.2.2  固定收益套利策略    41

3.3  相对价值策略风险    46

3.3.1  模型风险    46

3.3.2  收敛冲击    46

3.3.3  规模风险    47

第4章  股票市场中性策略    48

4.1  股票市场中性策略概述    48

4.2  全球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基金    49

4.3  国内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基金    51

第5章  相对价值策略对冲基金    53

5.1  西蒙斯与文艺复兴科技公司    53

5.2  杜宾与高桥资本    54

5.3  达里奥与桥水公司    56

第2部分  统计套利与配对交易

第6章  统计套利原理    60

6.1  统计套利的基本概念    60

6.2  统计套利的数学定义    63

6.3  统计套利策略的种类    64

6.3.1  成对/一揽子交易(Pair/Basket Trading)    65

6.3.2  多因素模型(Multi-factor Models)    65

6.3.3  均值回归策略(Mean-reverting Strategies)    66

6.3.4  协整(Cointegration)    66

6.4  统计套利策略的应用    68

6.5  统计套利策略的优、缺点    70

第7章  均值回归    71

7.1  正态分布与均值回归    71

7.2  股票投资中的均值回归    74

7.2.1  均值回归的必然性    75

7.2.2  均值回归的不确定性    75

7.2.3  均值回归的原因    78

7.3  动量与反转    81

7.3.1  均值回归视角下的反转策略    82

7.3.2  行为金融学对反转效应的解释    83

7.3.3  有效市场学派的解释    85

7.4  均值回归在中国股市的实证研究    88

7.5  赌徒谬误    91

7.6  均值回归指示器    94

第8章  协整    97

8.1  协整概述    97

8.1.1  什么是协整    97

8.1.2  协整理论产生的背景    98

8.1.3  协整理论的发展    100

8.1.4  协整理论的内容    103

8.1.5  协整理论的意义    104

8.2  协整检验    105

8.2.1  什么是协整检验    106

8.2.2  为什么要进行协整检验    106

8.2.3  协整检验方法    107

第9章  股票配对交易    113

9.1  配对交易的历史    113

9.2  配对交易的缺点    114

9.3  基于统计套利的配对交易实战案例及策略改进    114

9.3.1  配对交易实际应用案例    116

9.3.2  配对交易具体策略比较    119

第10章  期货统计套利    125

10.1  期货统计套利概述    125

10.1.1  替代性跨品种套利    127

10.1.2  产业链跨品种套利    128

10.2  期货统计套利风险    128

10.2.1  政策风险    129

10.2.2  市场风险    130

10.2.3  交易风险    131

10.2.4  资金风险    131

10.3  期货统计套利对我国期市发展的作用    132

10.4  期货统计套利流程    133

10.4.1  交易对象的选取    134

10.4.2  投资组合的构建    135

10.4.3  进出场和止损信号机制的建立    135

10.5  期货统计套利实证分析    138

10.5.1  研究对象    138

10.5.2  序列相关分析    139

10.5.3  ADF检验    142

10.5.4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    145

第11章  指数化投资与指数增强    160

11.1  指数投资的魅力    160

11.2  指数追踪    162

11.2.1  基于优化方法的指数追踪技术    163

11.2.2  基于协整的经典指数追踪    164

11.2.3  基于协整的增强型指数追踪    166

11.2.4  基于协整的多头/空头统计套利策略    166

11.3  上证50指数追踪组合    167

11.3.1  数据的选取    168

11.3.2  组合的构建原则    168

11.3.3  调整(Rebalance)频率和交易费用    169

11.3.4  追踪结果的检验    169

11.3.5  实证结论    170

11.4  增强型上证50指数追踪组合    174

11.5  多头/空头市场中性投资策略    177

11.6  结论    180

第12章  期权初步    182

12.1  期权市场的历史    182

12.2  期权的分类    184

12.3  期权的构成要素    186

12.4  期权的价格    187

12.5  期权基本交易方式    190

12.6  期权的风险指标    192

12.7  期货与期权的区别    192

第13章  波动率与相关性的统计套利    195

13.1  波动率的统计套利思路    197

13.1.1  波动率的交易(Volatility Trading)    197

13.1.2  波动率套利(波动率空头-多头策略)    201

13.2  相关性套利交易    202

13.2.1  相关性交易的原理    202

13.2.2  离差交易(Dispersion Trading)    203

13.2.3  离差偏离——美国期权市场的证据    204

13.2.4  离差交易的损益与风险分析    206

13.2.5  离差交易策略的时机选择    207

13.2.6  小结    208

13.3  对波动率与相关性套利的思考    209

附  录    212

参考文献    231----------------------------------------------------

基本信息

书名: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

:66.00元

作者:欧阳红兵,彭浩彪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301267912

字数:440000

页码:3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特点一是面向投资实务,因此书中提供了大量案例,有些交易策略则是前沿研究成果的直接应用。另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产学研结合的产物,作者分别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和中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本书的架构既体现了诸多数量化投资的当前进展,也充分考虑了证券交易的实际需要,大量的案例则在中泰国际的交易平台上进行过仿真测试,特别是书中交易的资金管理和风控的思想主要来自中泰国际的研究团队。

内容提要


金融投资与交易正在进入数量化时代,程序化交易和算法交易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使用,未来金融从业人员将在很大范围内使用各种量化投资技术,从而必须掌握有关基础知识。

本书尝试向大学经济、金融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金融从业人员全面介绍金融投资和交易的数量化技术,涉及内容包括基本投资策略,新型技术分析,选股策略与配对交易,统计套利,量化投资策略,证券投资资金管理,投资策略执行与优化等内容,用大量实例和图形介绍有关技术的使用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与大量介绍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的教材不同,本书侧重总结交易技术与策略,是教育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迄今几乎未见同类教材,本书填补了这方面教材建设的空白。

目录


章 绪论

第二章 投资组合管理

第三章 量化选股策略

第四章 技术分析及择时策略

第五章 统计套利

第六章 高频交易

第七章 算法交易

第八章 指令执行策略

第九章 资金管理

第十章 交易系统及研究实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金融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学,金融计量学,金融市场与监管,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出版专著《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理论及应用》,发表论文20余篇。

文摘----------------------------------------------------------------------------------

 
 书   名:  高频交易之战: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
 图书定价:  45元
 作 者:  (法)弗雷德里克·勒雷艾弗(Frederic Lelievre);(法)弗朗索瓦·比雷(Pilet, F.)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7-01
 ISBN 号:  9787111505655
 开   本: 32开
 页   数:
 版   次: 1-1


引言时间的主宰者
第1章世界大战1
贪婪是好的9
猫和老鼠15
预言家20
第2章军备竞赛27
奥林匹克竞赛29
防护设备32
纳秒速度34
机器的梳妆间37
不正当竞争42
打破大西洋的宁静49
后的角斗场52
第3章做市商55
算法与算法之间的对抗71
第4章代码剽窃者79
第5章入侵者103
“老哈氏”104
机器同“天然的”投机者的对抗108
分秒必争的时代112
电价窃贼116
第6章命中注定的崩盘121
烫手山芋122
新金融时代125
崩盘频发128
疯狂的算法132
无须借助外力137
只是程序错误143
相信奇迹147
第7章巴黎迷思149
时代末日150
另一个世界155
立誓绝不教作弊159
伦敦,永远的国王163
一个新的疑问167
第8章监管人士173
重整旗鼓175
伦敦保卫着前线的要塞184
反击187
第9章雪铁龙2CV vs.法拉利189
潜在的资源滥用191
英式陷阱193
案件重演195
金丝雀码头听证会198
伦敦,失声的电台202
赛车206
第10章新游戏规则209
原罪211
内幕消息的弊端215
进军布鲁塞尔219
等待起航223
同全世界同步225

穿越市场迷雾:深度解析量化交易的底层逻辑与前沿应用 本书并非一本聚焦于某一特定交易策略的指南,而是一次对现代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与量化交易体系的全面梳理与深度探索。 我们将带领读者一同拨开市场的层层迷雾,从宏观的经济理论基石出发,逐步深入到量化交易的微观世界,理解那些驱动市场价格波动的深层力量,以及量化交易如何在其中捕捉机会、规避风险。 第一部分:金融市场的逻辑基石与量化思维的起源 本部分将首先回顾经典金融理论的核心观点,例如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适用性,阐述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行为金融学等因素如何影响资产定价。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统计套利的概念,理解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均值回归、协整性等统计学原理。这并非仅仅是对“统计套利”字面意思的解释,而是对其作为一种量化交易思维模式的源头进行追溯,揭示其如何从宏观经济现象中提炼出可操作的交易信号。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统计套利策略,例如配对交易、统计期货套利等,并讨论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克服的挑战,如数据质量、执行成本、市场环境变化等。 第二部分:量化投资的多元图景:策略构建与风险管理 进入第二部分,我们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量化投资领域。本书将详细介绍构建多样化量化投资策略的框架与方法。这包括但不限于: 因子投资: 深入剖析各种经典的投资因子(如价值、动量、规模、质量、低波动等)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以及如何将它们融入投资组合构建。我们将探讨因子挖掘、因子暴露度管理以及因子轮动的概念。 事件驱动策略: 研究特定公司事件(如并购、财报发布、分红派息、监管变动等)对股价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量化交易。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事件的统计规律与交易模式。 宏观量化策略: 探索如何将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增长、通货膨胀、利率水平、货币政策等)与资产价格联动进行量化分析,构建跨资产类别的投资组合。 机器学习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 介绍如何运用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如线性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来识别市场模式、预测价格走势、优化交易执行。我们将重点讲解模型的训练、评估、过拟合的规避以及在实际交易中的部署。 风险管理框架: 量化投资的核心在于风险控制。本部分将系统介绍各种风险度量指标(如VaR、CVaR、偏差、Beta等),以及构建稳健投资组合所需的风险管理技术,包括分散化、对冲、止损策略、压力测试等。我们将强调风险管理在量化交易中的不可或缺性,以及如何将其融入策略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第三部分:交易执行的效率与速度:市场微观结构与高频交易的演进 最后一部分,我们将聚焦于交易执行的效率与速度,探讨市场微观结构对交易成本、流动性以及交易策略表现的影响。我们将深入研究: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解释订单簿机制、买卖价差、市场深度、流动性涟漪效应等概念,理解交易者行为如何影响市场价格的形成。 交易执行算法: 介绍各种交易执行算法(如VWAP, TWAP, POV, Arrival Price等),分析它们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以及如何选择最适合的算法来最小化交易成本和市场冲击。 高频交易的原理与挑战: 详细解析高频交易的本质,包括其技术基础设施、策略类型(如统计套利的高频变种、做市策略、剥头皮策略等)、速度优势的重要性以及对市场的影响。我们还将探讨高频交易所面临的技术壁垒、监管挑战以及其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性问题。 交易技术与基础设施: 介绍支持高效交易所需的关键技术,如低延迟网络、高性能计算、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以及与交易所的连接方式。 本书的目标读者 本书适用于所有对现代金融市场运作机制、量化投资策略以及交易执行技术感兴趣的专业人士、研究人员、金融工程师、基金经理、交易员以及有志于深入了解量化投资领域的个人投资者。无论您是希望构建自己的量化交易系统,还是希望更深刻地理解市场动态,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套严谨的理论框架、丰富的实战案例和前沿的思考。 本书的独特价值 与市面上众多仅侧重于单一交易策略的书籍不同,本书提供的是一个全局性的视角。我们强调的是量化交易的底层逻辑,即理解市场为何如此运作,以及量化交易如何在这种运作模式中找到生存之道。通过将统计套利的理论根基、多样化的量化投资策略以及精密的交易执行技术融为一体,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构建起一套系统性的量化思维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和执行各类量化交易策略,穿越市场的重重迷雾,实现稳健的投资回报。本书不提供“秘籍”,而是提供一套深入理解市场的工具箱,让您能够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自身目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将理论和实践割裂开来,而是将它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当我阅读关于统计套利的理论部分时,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市场规律的深刻洞察。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试图去解释这些公式背后所代表的市场逻辑。例如,书中对于“均值回归”的阐述,就不仅仅是停留在数学定义上,而是深入分析了导致价格均值回归的市场因素,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因素来构建交易信号。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受益匪浅。而在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的部分,书中更是将理论付诸实践,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的量化交易策略,以及它们的优缺点。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因子投资”的内容,它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来理解不同因子是如何影响资产价格的,以及如何构建基于因子的投资组合。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策略的回测和优化,这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将量化策略付诸实践的交易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技能。最后,当读到“高频交易”的部分时,我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书中对高频交易的描述,让我看到了金融市场最快、最激烈的一面。那种利用微小价格差异,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大量交易的模式,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也让我对金融科技的未来充满了想象。

评分

我之所以选择阅读这本书,更多的是被它所承诺的“揭示市场秘密”的能力所吸引。封面上那几个词汇——“统计套利”、“量化投资”、“高频交易”——都指向了金融市场中那些最尖端、最有效的交易模式。我尤其看重书中关于“统计套利”的理论深度。它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金融市场中的统计学原理,比如如何利用资产价格的时间序列特征来预测未来的走势,以及如何识别那些可能转瞬即逝的套利机会。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用数学工具来“驯服”市场波动,并在概率上获得优势。随后,“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的部分,则更像是为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箱”。我希望它能详细介绍如何运用各种量化技术来构建交易策略,包括如何进行数据分析、模型选择、回测验证以及风险管理。这些都是将理论转化为实战的关键步骤。书中对于不同策略的优缺点分析,以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适用的策略,都将是我学习的重点。而“高频交易”的章节,则是我对金融市场最前沿探索的窗口。它所描绘的那种极速交易、毫秒级决策的景象,让我看到了科技在金融领域的无限可能。我希望书中能够揭示一些高频交易的“秘密”,以及这些“利器”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上那几个略显枯燥的标题,最初吸引我的,与其说是内容本身,不如说是一种隐藏在其中的可能性。我一直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揭示市场深层逻辑,并提供实操指导的书籍。这本书似乎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它不仅承诺了理论的深度,还预示着实践的硬核。我期待的是,它能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剖开看似杂乱无章的市场交易,露出背后隐藏的规律和可以被量化的机会。我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解释那些复杂的统计模型是如何被应用到实际交易中的,比如如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价格波动,以及如何识别和利用那些微小的、转瞬即逝的市场失衡。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寻找确定性”的意味,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金融世界里,这种追求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我尤其好奇“统计套利”这个概念,它听起来就像是利用数学的严谨性来规避风险,并在概率的天平上寻找有利的位置。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这些理论是如何转化为实际交易策略的,并且这些策略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是否有效。另外,“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这一部分,更是直接点明了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提供一套可复制、可执行的量化方法。这对于想要系统性学习量化投资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它是否能填补我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让我真正掌握“用数据说话”的投资之道,这是我最期待的。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统计套利”和“高频交易”,就足以勾起我对金融市场深层运作机制的好奇心。我一直认为,金融市场并非完全随机,而是存在着一些可被量化和利用的规律。书中关于“统计套利”的理论部分,我寄希望于它能为我揭示这些隐藏在价格波动背后的统计学规律。比如,如何利用资产之间的协整关系来构建套利策略,以及如何准确地估计和监测市场中的“错误定价”。这种用数学来“发现”市场的思路,对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清晰的理论框架和严谨的数学推导,让我能够真正理解统计套利的核心逻辑。而“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则是我实践的指南。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可执行的交易策略,包括如何进行数据收集、特征工程、模型构建、回测优化以及风险控制。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策略的生命周期”的讨论,因为我认为,一个成功的量化交易员,不仅要会构建策略,更要会管理策略。最后,“高频交易之战”的部分,则让我看到了金融市场的“速度与激情”。它所描绘的毫秒级交易、算法优化、以及与交易所的深度对接,都让我对这个充满科技感和竞争力的领域充满了向往。我希望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高频交易的实操经验和技术挑战,让我对这个“利器”与“杀器”的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所涵盖的范围之广所吸引。它不仅仅是关于某一个单一的交易领域,而是试图从“统计套利”的理论根基,到“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的广泛应用,再到“高频交易”的尖端领域,全面地展现了现代金融市场中那些能够产生超额收益的“方法论”。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统计套利”的章节。它深入地阐述了如何利用统计学原理来识别和捕捉市场中的定价偏差。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理解资产之间的统计关系,比如协整、均值回归等,并如何将这些关系转化为具体的交易策略。这对我来说,是理解市场“规律性”的关键。随后,“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的部分,则是我实践能力的训练场。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策略构建方法,包括如何进行数据分析、特征选择、模型训练以及回测验证。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避免策略在实际交易中出现过度的回撤。书中对不同类型量化策略的比较和分析,也将是我学习的重点。而“高频交易”的章节,则让我看到了金融科技的极限。它所描述的那种毫秒级决策、高频数据处理以及与交易所的深度对接,都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我希望书中能够揭示一些高频交易的“制胜法宝”,以及这些“利器”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的。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关于金融市场“秘密武器”的百科全书。从“统计套利”那充满智慧的理论基础,到“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那实操性极强的指导,再到“高频交易”那令人目眩神迷的极致追求,它几乎涵盖了现代金融交易的多个重要维度。我尤其看重的是书中对于“统计套利”的深度挖掘。它不只是简单地介绍概念,而是深入剖析了其中的统计学原理,比如如何利用资产间的相关性、协方差等统计量来发现潜在的套利机会。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展示这些理论是如何被应用到市场中,以及如何构建稳健的套利策略。这对我而言,是理解市场“微观结构”和“定价偏差”的关键。而“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部分,则更像是一个“实战宝典”。它详细介绍了各种量化交易模型的构建思路,以及如何进行策略的回测和优化。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清晰的代码示例和详细的参数设置指导,让我在理论学习后能够快速上手实践。特别是我对书中关于“风险对冲”和“资产配置”的策略很感兴趣,这对于构建一个长期稳健的量化投资组合至关重要。最后,当读到“高频交易”的部分时,我感觉自己仿佛看到了金融市场的“风暴眼”。书中对这种极速交易模式的描述,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将交易推向极致,以及如何在毫秒间创造巨大的价值。这种对速度和效率的极致追求,以及背后复杂的算法和技术支持,都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本厚重的武功秘籍里,不仅有深奥的内功心法,更有精妙的招式拆解。一开始,它会带你深入到“统计套利”的理论世界,让你理解市场为何会产生套利机会,以及这些机会背后的统计学原理。书中对协整、Granger因果关系等概念的阐释,让我对如何从看似随机的市场数据中挖掘出可预测的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模型构建”的章节,它详细讲解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型,如何进行参数估计,以及如何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这对于理解量化交易的“第一步”至关重要。随后,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这里,我仿佛得到了一个完整的“装备库”,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交易策略的构建思路,从简单的移动平均线交叉,到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应用,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更重要的是,书中还强调了策略的“生命周期管理”,如何根据市场变化对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这才是量化投资能够长期盈利的关键。而“高频交易”的部分,则像是对整个金融市场“加速键”的开启。它所描述的极致速度、高频数据处理、以及算法的精密计算,都让我看到了金融科技发展的极限。书中对“微观结构”的探讨,以及如何利用技术优势获得超额收益,让我对这个充满速度与激情的领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

说实话,初读此书,我有些被它宏大的野心所震撼。从“统计套利”的理论基石,到“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的实操运用,再到“高频交易”的极致追求,它似乎试图涵盖量化投资的各个关键维度。我个人对统计套利尤其感兴趣,因为在信息日益发达的市场中,寻找那些短暂且可预测的价格偏差,用严谨的数学方法去捕捉,这本身就是一种智力上的挑战。书中对协整关系的深入探讨,以及如何基于此构建配对交易策略,让我看到了理论的严谨与实践的可行性之间的桥梁。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误差项”的分析,这往往是统计套利的核心所在,如何准确地估计和监测这个误差项,决定了策略的成败。而量化投资技术部分,则像是为我提供了一个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量化工具和策略。从基础的因子模型,到复杂的机器学习算法,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介绍和应用建议。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书中的回测部分,如何正确地设置回测环境,如何避免出现“未来函数”的陷阱,这些都是在实盘交易中至关重要的经验。而高频交易的章节,更是将我的视野推向了金融市场的“前沿阵地”,它所描述的毫秒级决策、低延迟网络、以及与交易所的深度对接,让我看到了金融科技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这种“极速”的交易方式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扇门,它为我打开了通往“数据驱动”的投资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来解释市场行为的理论感到着迷,而“统计套利”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书中对统计学原理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关于如何识别和利用资产间的统计关系来构建无风险或低风险的套利机会。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书中关于“均值回归”和“随机游走”的讨论,以及它们在实际交易中的体现。这让我明白,看似混乱的市场,其实也遵循着一定的统计规律。接着,“量化投资技术与策略”的部分,则像是为我提供了一张详细的“地图”,指引我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交易操作。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的量化交易模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模型来开发和测试交易策略。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风险管理”的章节,它强调了在量化交易中,风险控制与收益获取同等重要。最后,“高频交易之战”的章节,更是将我的视野推向了金融市场的最前沿。书中对高频交易策略的描述,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改变金融市场,以及如何在毫秒级的时间里创造巨大的价值。这种对速度和效率的极致追求,以及背后复杂的算法和技术支持,都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股扑面而来的“硬核”气息。书的排版、图表的呈现方式,都透着一种严谨和专业,这让我立刻感觉到,这并非一本浮光掠影的书,而是真正沉浸在数据海洋中的产物。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统计套利”的理论基础部分,它深入地探讨了协整、均值回归等概念,并且通过大量的数学公式和图表进行说明。一开始,坦白说,有些地方确实需要反复推敲,尤其是那些关于概率分布和假设检验的章节。但正是这种挑战性,让我更加确信内容的深度。书中并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将其作为理解套利逻辑的基石。这一点让我非常欣赏,因为我一直认为,真正的量化投资,离不开扎实的数理功底。随后,它开始转向具体的量化技术,比如如何构建投资组合、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我看到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技术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以及如何利用回测来评估策略的表现。这些内容都非常实用,让我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能初步构建起自己的交易模型。书中对于“高频交易”的描述,更是让我看到了金融市场另一个令人着迷的领域。它所描绘的“秒级”甚至“毫秒级”的交易速度,以及背后复杂的算法和技术支持,都充满了科技感和想象力。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这些“利器”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作用的,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和机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