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史说岛争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7-01 |
| 作者:张召忠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58.00 | 页数:0 | 印次: 2 |
| ISBN号:9787200099928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钓鱼岛上空阴云未散,
南海海域又起波澜,
从历史的纵深审视岛屿纷争,
用冷静的思维洞察国家海洋战略,
以法律的视角维护国家主权。
张召忠将军**解读岛屿纷争,
深度剖析日本海洋战略的本质,
详尽阐述中国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
走向深蓝,经略海洋,
大国崛起需要满腔热血!
《张召忠说军事① 史说岛争》是一部资料翔实、文笔精练、结构清晰的军事专著。作者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以亚太国家的岛屿争端为核心,以历史史实为纵轴,以岛屿主权、现代海洋观为横剖面,运用科普知识的写法,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详细叙述了古今中外大量证据确凿的历史事实,引证了国际国外许多关于应对岛屿争端的理性认识和法律条文,*后得出自己在“捍卫国家主权原则”及“维护国家主权措施”方面的独到见解,以此引导广大军事迷对岛屿争端进行理性分析并深入思考。其中专门对国家主权,以及对中国领土、领海和领空等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浅尝辄止的剖析,并把隐含在其中的“主权与和平”理念进一步细化到对“岛屿主权”的战略思维中,借此唤起广大仁人志士在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国家发展等方面的思考和作为,具有巨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张召忠,1952年生,**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副军职,海军少将,专业技术三级,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全军育才奖等多种奖励。先后在北京大学、国防大学、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学习,研究范围涉及科学技术与武器装备、国际海洋法与海战法、国际战略与海洋战略、现代战争与武装冲突、国防管理与危机处置等。先后出版专著20多部,数千万字。近年来出版海洋三部曲:《百年航母》《走向深蓝》《规范海洋》。1992年起参与电视评论,20多年来参与大量电视广播节目的策划、主持和新闻评论,2014年起在广东卫视和吉林卫视开辟讲述类电视节目:《张召忠说航母》《东亚海权风云录》《召忠论剑》。
序言 5
**章 南海诸岛争端 10
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 10
南海诸岛争端的由来 11
中国人*先发现并管辖南海诸岛 11
西方殖民帝国染指南海诸岛 15
日本对南海岛屿的侵占 17
民国政府为维护南海主权采取的措施 18
二战后民国政府恢复对南海岛礁的主权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南海诸岛主权的继承 28
国际海洋法的漏洞与岛礁主权争议的激化 30
中国与越南的南海岛礁争端 31
越南南北分治时期对南海岛屿的态度 31
统一后越南对南海诸岛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35
越南大肆侵占中国南海岛礁 36
越南加强对已占南沙岛礁的控制和开发 38
中国与菲律宾的南海岛礁争端 40
菲律宾南海试水,图谋南沙岛礁 40
为获取资源,菲律宾在南海跑马占地 43
巩固既得利益,武装挑衅不断升级 45
美国撑腰,菲律宾染指黄岩岛 47
加强美菲军事同盟,开展舆论战和法律战 49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南海岛礁争端 53
马来西亚 53
印度尼西亚 55
文莱 56
中国维护南海诸岛主权的重大发展 56
宣布南海主权范围,各国表示赞同 56
该出手时就出手——西沙海战 58
维护南沙主权,打赢赤瓜礁海战 60
第三次确定南海岛礁滩洲地名 63
中国在美济礁建立*前哨 64
加强海洋立法,强化海上维权执法 66
成立三沙市,维护南海主权 67
第二章 钓鱼岛争端 68
钓鱼岛争端之由来 68
中国对钓鱼岛拥有先占权 70
中国在明朝时就发现并占有钓鱼岛 70
中国发现钓鱼岛比日本早了512年 71
日本宣布先占钓鱼岛是非法的、无效的 72
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时效取得领土权 74
“时效取得领土”原则不支持日本领有钓鱼岛主权 74
日本购岛是一场闹剧,是窃取赃物的私相授受 77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80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军 80
《开罗宣言》强调日本窃自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81
中美英三国发布*后通牒 83
德国认罪,日本认输,军国主义复活准备再战 88
“旧金山对日和约”与《归还冲绳协定》 90
美扶植日本,遏制中苏,非法操纵旧金山和会 90
“旧金山对日和约”为钓鱼岛主权争端埋下祸根 93
借《归还冲绳协定》,美国将钓鱼岛转让给日本 94
中日邦交正常化,钓鱼岛争端暂时搁置 97
第三章 琉球群岛争端 100
封锁中国的坚固防线 100
萨南诸岛与大隅海峡 100
琉球诸岛与美军基地 101
封锁中国的**岛链 103
琉球王国的历史变迁 104
明清时期,琉球是中国的藩属国 104
明治维新后,日本侵占琉球 105
日本投降,美国托管琉球 109
第四章 冲之鸟礁争端 112
是岛是礁关系重大 113
变礁为岛,让礁盘长出水面 114
自古以来是礁不是岛 114
变礁为岛 115
依托冲之鸟礁,在太平洋上跑马占地 117
日本跑马占地 117
中韩坚决反对 118
点石成金,日本打造太平洋前进基地 121
第五章 独岛(竹岛)争端 124
无人小岛引发争端 125
谁先发现,谁先占领 126
朝令夕改,美国为独岛争端埋下伏笔 127
维护主权,韩国用行动来说话 130
夺占独岛,韩国军警大打出手 130
义士洪淳七把“韩国领”刻上独岛 133
维权执法,对独岛进行实际管控 135
总统登岛,捍卫主权一马当先 138
官民互动,万众一心守护独岛 140
第六章 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争端 145
北太平洋上的战略要地 145
岛屿归属,战胜国说了算 146
历史上的千岛群岛 146
中国库页岛成为日俄争夺的肥肉 147
苏联对日宣战,美英投桃报李 148
《日苏中立条约》 148
雅尔塔会议 148
对日宣战,苏联收复失地 151
北千岛群岛登陆作战 151
苏联占领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 152
东西方反目为敌,苏联乘机严控四岛 153
利用岛争,美在日、苏间栽种仇恨 154
遏制中苏,美国扶持日本 154
美国作法,岛屿争端风雨再起 155
苏联解体,俄罗斯提出解决问题新方案 157
对日示弱,俄罗斯人穷志短 157
守岛还是让岛,态度强硬的格拉乔夫 158
为了俄罗斯的利益,爱国将领护岛尽责 159
梅普联手,铁心守岛建岛 163
俄罗斯强硬,日本无可奈何 163
俄罗斯领土很多,但是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165
领土主权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166
第七章 日本海洋政策 168
四次瓜分海洋,沿海国家不断扩张 168
**次瓜分海洋 168
第二次瓜分海洋 169
第三次瓜分海洋 170
第四次瓜分海洋 171
加速海洋立法,开拓万里波涛 173
海洋立国,争夺生存空间 173
国内立法,为争夺领土提供依据 174
争岛占礁,全面经略海洋 176
利欲熏心,共同开发搁浅 179
悍然开火射击,日舰击沉渔船 181
日本海空一体围追堵截,“长渔3750”船终被击沉 181
日本胆大妄为,居然在中国海域击沉可疑渔船 183
肆意妄为,日非法划定防空识别区 184
什么叫防空识别区 184
防空识别区,东海*危险的空域 185
空中拦截,双方对峙动作频频 186
第八章 国家主权的界定 189
美国航母进入黄海是否侵犯了中国主权 189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相当吸引人,采用了某种复古的地图绘制风格,色彩搭配也很有辨识度,让我在书店里一眼就被它抓住了。封面上那个岛屿的图案,以及周边那些若隐若现的帆船剪影,总能引发我的无限遐想。迫不及待地翻开之后,扑面而来的文字,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但那种浓厚的历史氛围感已经开始在我脑海中蔓延。作者在序言部分的那几句话,言辞恳切,又带着一种探索未知的召唤,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读物,更像是一次深入海底的寻宝之旅,去挖掘那些被时间尘封的真相。我特别期待它能如何将那些复杂的历史事件,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娓娓道来,而不是枯燥的堆砌史料。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历史的长河,领略那些波澜壮阔的年代,感受那些鲜活的人物。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它似乎没有将历史事件简单地划分为“正义”与“非正义”,而是尝试从多个角度去呈现,去探讨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这种多维度的分析,让我对一些过去被定论的历史事件有了新的思考。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并没有强行灌输某种观点,而是通过严谨的逻辑和大量的史料支撑,引导我去独立思考,去形成自己的判断。这种开放式的探讨,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一场智力的对话中。我期待它能让我跳出既有的思维定式,去发现历史更多的可能性,也对人类的行为动机有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字体选择和排版设计也深得我心。拿到手之后,首先让我感到舒适的是它的纸质,触感温润,厚度适中,翻阅起来一点也不费力。更重要的是,书中的字体大小和行间距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是我作为一名重度阅读爱好者非常看重的一点。我尤其欣赏它的段落分隔处理,过渡自然,逻辑清晰,仿佛作者在跟我进行一场沉浸式的对话,引导我一步步深入探讨。它在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还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经过精心挑选,能够很好地辅助我对文字内容的理解,让抽象的历史场景变得更加具象化。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无疑大大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信息的传达效率。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见证历史的发生。
评分我喜欢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韵味。作者在运用历史语言的同时,也能巧妙地融入现代的表达方式,让古老的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的遣词造句,总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又不会显得晦涩难懂。在读到一些精彩的段落时,我甚至会忍不住停下来,反复品味那些字句的精妙。这种语言的魅力,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次智识与审美的双重盛宴,在历史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璀璨珍珠。
评分从我翻阅的章节来看,作者的叙事风格十分独特。它没有采用那种宏大叙事、旁征博引的写法,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贴近人心的角度,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入手,层层剥茧,最终揭示出宏大的历史图景。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压力,反而能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变迁。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人物时所展现出的细腻笔触,那些历史人物不再是冷冰冰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鲜活个体,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挣扎,都让我感同身受。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那些被历史长河冲刷过的细节,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宏大事件背后的真实人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