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非百先生幾十年來潛心研究《管子輕重篇新詮(繁體竪排版)(套裝上下冊)》,並於一九四三年開始寫作《管子輕重新篇詮》,至今凡七易其稿。其第三稿,五十年代中期郭沫若同誌編著《管五集校》時曾藉去參考並列入引用書目,引用過近百條。郭老當時曾寫給馬先生一封信,對此稿作瞭評價,還建議“另外寫成一篇綜閤的研究——既是寫成論文形式”。馬先生接受這一意見,先後寫瞭三篇論文,閤稱《論管子輕重》。對《輕重》原文的校釋部分也作瞭多次修改。現在,我們將兩部分閤並齣版,並根據馬先生本人意願,將郭老的信加以影印,放在前麵。
評分《管子補注》的作者劉績,曆史上有很多流傳。四庫館臣考證,明代劉績有兩人;郭沫若考證,曆史上同名劉績四人;今天學者考證,劉績是明弘治三年進士。筆者據有關文獻考證,傾嚮於劉績為明代江夏人。劉績《管子補注》24捲,依據唐代房玄齡《管子注》本,在房玄齡注本的基礎上做補注358條。其所做補注大緻可分為校勘正誤、注音釋字、歸納章指、疏通文意四類。《管子補注》參校各本,為《管子》提供瞭一個可靠的版本;會通注文,為《管子》提供瞭一個比較權威的解讀。其在促進《管子》傳播的同時,又可見劉績本人的學術思想,是對《管子》進行校勘的重要著作。可以說,《管子補注》對當今學界仍有著重要影響,本文以現代學者黎翔鳳先生的《管子校注》對《管子補注》的藉鑒與吸收為例,對其影響進行一些總結與思考。《管子校注》一書(以下簡稱《校注》)是研究《管子》的重要學術著作。黎鳳翔先生在參閱郭沫若《管子集校》的基礎上,廣泛收集諸如劉師培、俞樾、孫詒讓等學者的著作,於1964年完成該書。由於各種原因,該書直到2004年纔得以齣版。在這樣一本集眾傢所長的書中對《管子補注》的評價無疑有著相當的代錶性。劉績補注總計有356條,除基本的校勘字句外,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管子校注》對其中165條進行瞭關注,或直接引用或加以評論。該書在對待劉注的態度上有三種:藉鑒、修正、持疑;其中,藉鑒104處,修正59處, 持疑2處。本文認為通過分析《校注》對劉注的三種不同態度,可見劉注對其之影響。
評分這套書真的是經典,必須好好讀
評分王者有所獨明。德共者不取也,道同者不王也。夫爭天下者,以威易危暴,
評分禮儀三百。威儀三韆。
評分順民心,“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牧民》)。具
評分評分
論管子輕重篇新詮
評分著者在《管子輕重篇新詮(套裝上下冊)》中,比較注意研究《輕重》的著作時代和貫串《輕重》各篇的基本思想理論體係,並以此為指導來進行具體文字的校釋。對《輕重》中一些常用字詞和專門術語的含義,也注意進行瞭綜閤的分析與研究。在原文校釋上采取慎重態度,凡認為可通的不輕易改、補、刪、移。他在有關《輕重》的一些問題和原意在解釋上都提齣瞭許多獨立的見解,並對不同的意見進行瞭駁辯。相信此書的齣版,對於促進《輕重》研究中各種不同意見的爭鳴,從而使研究更加深入,會有一定的好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