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田英章先生编著的《九成宫碑技法精解》一书出版发行以来,在全国书法字帖出版业,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轰动,该书的热卖持续飙升。田英章先生也应各方邀请,奔走于全国十几个省市进行了多场签名售书活动,并在签售期间,开展了“作者与读者见面会”和书法教学研讨活动。其场面之热烈,读者之众多实为罕见。田英章先生以他炉火纯青的精湛技艺,谦虚谨慎、不辞劳苦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和称赞。各地报纸、电视、电台和新闻媒体也纷纷作了及时详尽的报道和专题新闻节目。一本仅有150余页的书法字帖,能在全国各地引起如此轰动,这在书法字帖出版发行史上,难得一见!
鉴于此,根据广大书法爱好者和各地书法培训教学单位的要求,我们又敦请田英章先生为我们编写了这本《兰亭序技法精解》。
这本《兰亭序技法精解》与《九成宫碑技法精解》稍有不同:
1.附录了举世罕见、鲜为人知的“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拓片影印件。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学欧范本。
2.附录了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的临本“兰亭帖”影印件。此帖在当今书法字帖中堪为珍品。是书法研究者、爱好者珍贵的学习资料。
3.在这本《兰亭序技法精解》中,不仅有田英章先生那高远精深的楷书,而且田英章先生还用他那极具规范、端庄秀雅的行书为我们作了示范。技法讲解部分由他的爱子田雪松先生遵从父意亲自撰稿,对楷、行两部分逐字进行了翔实、生动的讲解和说明,堪称是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这本帖与《九成宫碑技法精解》一样,倾注了田英章先生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也融进了我们出版单位员工的爱心和期待,我们期待着这本书能给广大读者带来学习的收获和艺术的享受。读者的满意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方向。
田英章,字存卿,中国人民大学特聘书法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学社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书法导师,中国楷书网名誉坛主。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原国家人事部书画人才资格审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任会长,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国际书画艺术联盟副理事长。
田英章先生拥有极高的书法造诣,他博学古法,诸体兼修,尤擅楷、行。特别是他的楷书,法度缜密,传承有序,已熔炼到精熟至美的高度,被誉为“当代欧楷大师”,获得了国内外业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田英章的字端庄工整、遒劲秀丽,在深厚的传统技法基础上进行延伸,达成并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易学易练。他的书法作品曾在1990年获得世界30多个国家参加的日本国际印刷体竞赛世界金奖,1991年获得15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书法展世界文化艺术金奖。
这本书的实用性设计做得极其人性化,充分考虑到了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除了基础的字帖临摹部分外,作者似乎还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供学习者进行自己的批注和记录。我发现有些关键的句子旁边留有浅浅的空白区域,这无疑是对读者互动的一种默许和鼓励,鼓励我们将书中的理论与自己实际练习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笔记。更令人惊喜的是,整体内容的编排结构非常流畅,从对《兰亭序》历史背景的简要介绍,到对王羲之书写心境的揣摩,再到具体技法的拆解,最后过渡到篇章的整体章法分析,整个学习路径设计得如同登山路线图一般清晰明确,每走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收获,避免了学习者在浩瀚的书法知识海洋中迷失方向的焦虑感。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套书在文化背景的融入上做得相当到位,它不仅仅是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对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深度解读。书中的文字偶尔会引用一些与书法相关的古代诗词或哲学思想,这些引文并非是故作高深,而是恰如其分地烘托了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时的那种“畅叙幽情”的境界。阅读这些穿插其中的文化旁白,会让人在练习笔锋时,心灵也仿佛得到了洗涤,明白了书法之美,最终指向的是内心的修养与情操的表达。这种将技法训练提升到精神境界的构建,使得每一次翻阅都变成了一次对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深度对话,让人在追求“写得好”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写得对”和“写得有境界”的更高层次追求,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启迪。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哑光处理,手感细腻温润,触感极佳,与书名《华夏万卷》所蕴含的厚重历史感和文化底蕴非常契合。内页纸张的选取也十分考究,不仅色彩柔和,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阅读时的视觉疲劳,而且纸张的挺括度也很好,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不容易产生折痕或卷边,体现了出版方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脊的设计非常牢固,打开时能平铺至近乎180度,这对于临摹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再也不用担心因为用力按压而损伤书本,可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对古人神韵的揣摩之中。从整体视觉感受上来说,它超越了一般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让人在拿起它的那一刻,就油然而生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亲近感。
评分我尤其欣赏这本书在理论阐述上所采取的“由表及里”的叙事逻辑,它并非一上来就堆砌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巧妙地从最直观的笔画形态入手,逐步深入到结构布局的宏观把控。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基本笔画时,都能够结合《兰亭序》的整体气息进行剖析,比如如何处理“之”字旁的回锋转折,作者不仅给出了标准范例,还辅以对比性的错误示范,这种正反论证的方法,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辨识度和警惕心。读完前几章关于“动态平衡”的论述,我感觉自己对书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形似”的模仿层面,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气韵是如何流动的,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先生在旁边耳提面命,将那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窍门”用清晰的文字和图示一一打通了壁垒,这种思维上的启发是无法用临帖数量来衡量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深谙书法学习中“清晰度”与“对比度”的微妙平衡之道。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主体字帖内容的突出,又不会让人感到局促或空洞,使得整体版面既有呼吸感又不失庄重。在字体放大和细节展示方面,编排者显然下了大功夫,那些关键的笔画起收、提按顿挫的微小变化,都被清晰地勾勒和标注了出来,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从密集的线条中迅速捕捉到核心的技法要领。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只是简单地将范本复印的出版物,这里的字帖仿佛经过了现代光学技术的精心处理,黑白层次分明,墨韵的浓淡干湿变化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使得读者在对着范本练习时,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骨力”与“血肉”的完美结合,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极大地提升了临摹的有效性。
评分物流快,书不错
评分我的留言:就是因为外包装完整,快递是直接送到我手上的,一般情况下几本书应该不会摔坏什么东西的,所以没有当场找开看。 回家后发现少一张光盘,我觉得应该是包装的时候没有放进去。请帮忙解决下,补发张光盘。这个书是送给长辈的,老人家就是要看光盘学书法。
评分当前我局开展的百日阅读活动,激发了人们的读书热情,很多人重又捧起了久违的书本。古人讲:“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让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读出真理,读出乐趣,读出雅致,读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评分最好的楷书
评分不错的字帖,儿子喜欢。
评分便宜实惠,比较满意。
评分还不错,挺喜欢的,就是有点贵
评分内容还是不错的,有兰亭序的行书和楷书,后附的兰亭记挺好,参考价值较高。和前一版相比,印刷质量下降,黑色不够黑,而且价格也贵了不少。
评分19.不许不点不点期末等着挂吧咩哈哈哈哈……不能挂!点名的发起者瘦10斤! 对不起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