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緻力於幫助-1到1歲的創業者尋找創業機會,思考商業模式。如果您是初次創業或準備創業,即將進入從0到1的階段,那麼恭喜,這本書就是為您寫的。
我們從3個角度思考如何尋找創業機會:巨大的市場,精準的突破點,優秀的團隊。
首先,好的創業機會,必須定位精準的細分市場,也就是精準的客群和精準的需求。在本書的**部分“看客戶”中,我們用瞭4個章節討論瞭如何從客戶需求齣發,找到市場的突破點。這4個章節分彆討論如下問題:客群是否精準?需求是否剛性?如何快速獲客?解決方案是否有效?
其次,好的創業機會,需要具備快速成長的能力,也就是撕開突破口殺進市場之後,能夠藉助市場的風力,迅速上規模。在第二部分“看行業”中,我們重點關注行業風口,以及競爭與競閤態勢。所謂風口,就是大市場高速增長,帶動創業者快速成長的黃金時代。我們探討瞭如何“看天氣”“看風嚮”,“看風口”,並詳細拆解瞭風口齣現的4種路徑。同時,我們探討瞭創業者如何構建競爭優勢,如何融入行業生態。市場趨勢,競爭壁壘,這些是決定創業者能否成為獨角獸的重要因素。
*後,好的創業機會,需要優秀的團隊來實現。何謂優秀?我們將其總結為“人劍閤一”。在第三部分“看自己”,我們討論瞭如何構建人劍閤一的團隊,如何選人,如何分權。
客戶有剛需,創業者纔能有生存的機會;市場有增速,創業者纔能有做大的機會;團隊有動力,創業者纔能抓住這個大機會,把機會變成現實。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慢看快打,單點突破,努力纔有迴報。
創業是一條孤獨求索之路,在這一段嚮死而生的旅程中,比商業模式更需要打磨的是創業者自身,抉心自食,欲知本味,痛定之後,徐徐食之。共勉!
作者簡介張本偉,洋蔥基金閤夥人、精一天使公社閤夥人,曾經在北大方正集團、阿裏巴巴雲計算擔任高管,參與創辦書生國際、我賽網、洋蔥基金、精一天使公社,有豐富的IT/互聯網企業管理經驗和創業/投資經驗。
趙 鑫,精一天使公社閤夥人,連續創業者,天使投資人、教書匠。創業前原任某大型國有企業基層乾部,因迷失自我,不慎下海。做過在綫教育,辦過創業加速器,慢慢學會瞭從創業與投資的兩麵看從0到1這件事,始終緻力於幫助創業者,尋找單點突破的創業機會。
楊琰華,緻力於研究與改進教育與學習模式的學者。北師大碩士畢業,教育行業從業十餘年,曾供職於清華大學,曾擔任民企高管,也曾獨立創業多次,有成功也有失敗。在教育行業擁有豐富的創業經驗與創業輔導經驗,以單點突破方法論與教育行業資源導入幫助多個教育行業創業項目實現高速發展。
目錄推薦語
自序1 成長是判斷企業價值的核心標準?// 004
自序2 讓創業簡單一點?// 004
**章
單點突破是創業成功的基本法則
創業,九死一生。為瞭在強敵林立的市場殺齣一條血路,必須聚焦單點,全力突破,快速壟斷一個細分市場,在巨頭進入之前結束戰鬥,並構建強大的競爭壁壘。本書探討創業者如何找到創業機會,也就是可以突破的單點。
為瞭找到突破點,我們用一套係統的方法論,從三個層麵進行思考:看客戶,找到細分客戶群剛需;看行業,布局大市場的大風口;看團隊,組建人劍閤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團隊。
單點是創業成功的基本法則?// 004
舉一反三尋找突破點?// 006
第二章
如何快速定位精準客戶
好的創業機會需要抓住細分客戶的剛性需求。在第二章到第五章,我們會從四個方麵討論如何從客戶需求齣發構建商業模式。客戶群是否精準?需求是否剛性?如何快速獲客?解決方案是否有效?本章討論如何精準定位細分客戶群體,讓你的客戶“一找就找著,一聊就高興,一看就想買”。
互聯網時代,精準定位客戶群體的基本方式是動態標簽。傳統打法是通過觸點標簽,直接找客戶。如果客戶的身份和消費場景不明確,或者密度太低,怎麼辦呢?可以基於需求或情感標簽廣域獲客,用媒體的力量大聲呼喊,尋找有同樣夢想的客戶,即先定位需求,再尋找客戶群。
客戶精準是單點突破的前提?// 016
多元標簽和用戶畫像是互聯網時代的客戶定位方式?// 017
如何基於情感標簽,精準定位客戶?// 024
如何基於存量客戶數據細分客戶群體?// 034
第三章
非剛需市場的生存之道
創業要選“剛需、痛點、高頻”市場,但剛需品類寥寥無幾,對於大量創業者來說,選擇的方嚮往往是彈性、癢點、低頻需求。非剛需市場如何創業?在本章中,我們認為,客戶需求是被構建齣來的,並把需求剛性重新定義為強度×頻次。
因此,非剛需市場就存在兩種打法:一是縮窄人群,提高強度,也就是找到強需求客戶,將小眾人群聚閤放大勢能;二是提高頻次,反復喚醒,也就是通過不斷推送宣傳文案,構造特定場景,喚醒客戶需求。
大量創業者麵臨的是非剛需市場?// 044
非剛需的生存之道?// 049
第四章
如何做到低成本快速獲客
在創業企業的單點突破階段,成長是*核心的價值標準,而評估成長的指標,早期主要是客戶數量。因此,獲客是創業項目高速增長必須解決的問題,
以往我們把獲客渠道分成綫上和綫下,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這種分法已經顯得陳舊。我們認為,本質上,獲客渠道隻有三種:私聊,廣播,分享。本章通過三個案例,展示瞭在三種渠道下的低成本快速獲客。
獲客渠道與獲客指標?// 076
私聊場景:觸點標簽精準獲客?// 081
廣播場景:情感標簽快速獲客?// 086
分享場景:口碑推薦指數獲客?// 095
第五章
閉環與快速迭代
客戶需求是在産品和客戶的互動中“試”齣來的,快速迭代對於産品的有效性和競爭壁壘都非常重要。迭代是“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形成決策—産品迭代”的閉環,縮短閉環周期,提高閉環質量是迭代的重要手段。
閉環滲透到企業執行的各個方麵,商業模式如何閉環?産品如何閉環?營銷如何閉環?如何將長周期閉環做成短周期閉環?都是本章討論的話題。
閉環是驗證假設、快速迭代的重要工具?// 104
商業模式閉環?// 105
産品閉環?// 110
營銷閉環:針對不同的渠道進行閉環?// 115
有福媽媽:通過閉環實現高效迭代?// 116
第六章
風口:尋找萬億級市場的突破點
互聯網創業的基本規律,是在大市場的大趨勢中,尋找和解決主要矛盾,並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風口,是因為某種大趨勢而導緻目標市場快速增長的窗口期,是一個大市場齣現的巨大突破點。
風口來的時候,豬都會飛,創業者的客戶數量和營收也會隨之高速增長。怎麼判斷下一個風口在哪裏?我們總結瞭三步:看天氣,看風嚮,看風口。
看天氣:大市場有大風口?// 124
看風嚮:風口齣現的四種常見路徑?// 133
看風口:市場增速的時間窗口?// 182
第七章
攔路虎和帶路黨
在本書的**部分“看客戶”,我們更關注創業者自己怎麼打,如何定位客戶群,如何喚醒需求,如何快速獲客,如何快速迭代。但在真實的創業生態中,市場不是創業者和客戶的二人世界,而是無數個企業爭搶一個客戶。在創業企業的從0到1階段,如何擊破競品,如何尋找閤作夥伴,就成瞭創業者尋找突破點的關鍵要素之一,我們將其形象地稱為“擊破攔路虎,尋找帶路黨”。
山中有老虎,猴子也稱王?// 196
猴王拜山:尋求生態閤作?// 215
第八章
人劍閤一的團隊
本章討論的是創業需要什麼樣的團隊。在創業早期,關鍵問題隻有兩個:人和股權。企業經營是為瞭盈利,人是掙錢的核心,股權是分錢的核心。創業從0到1,是一個高速突破的階段,*好的管理就是沒有管理,所有人都在為瞭一個目標狂奔,因此,選人是為瞭跑得快,分股權是為瞭不因團隊的問題影響成長速度甚至造成突然死亡。形象地說,團隊選好,多乾快跑,團隊不靈,走走停停。
選人和分股權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四個字:人劍閤一。把四個字擴充成一句話:團隊的人員配置和股權分配,需要與商業模式的核心競爭力匹配。本章總結瞭選人和分權的方法,供創業者參考。
從一個故事說起:創業團隊死因分析?// 226
創業團隊的組建:如何選人?// 234
創業團隊的股權分配:如何分權?// 250
第九章
創業之前讀本書
創業能學會嗎?在這方麵,全球兩個創業*發達的經濟體——中國和美國的認知截然不同。在矽榖,一群理工科和商科齣身的創業者和投資人,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究和總結創業方法論。反觀中國的創業環境,有人說創業者是天生的,有人說創業者是乾齣來的,有人說創業者要靠人脈,總之,創業是教不會,也學不會的。這種認知上的偏差導緻對於創業方法論,或者說創業這件事的成功規律缺乏總結。
我們想打破這個觀念,因此,我們總結自身實踐經驗,結閤創業成功案例,總結瞭單點突破方法論,在本書的*後一章,我們詳細闡述如何把單點突破與精益創業結閤,梳理創業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創業者在從0到1的過程中,走得更穩,走得更快。
創業能學會嗎?// 262
精益創業:矽榖主流創業方法論?// 263
從精益創業到單點突破?// 271
用單點突破梳理創業計劃?// 276
全書迴顧?// 298
隱性知識與産品可控性?// 308
製造業高危區域:以智能硬件為例?// 313
附錄A 精一天使公社投決框架?//301
附錄B 生人勿近?// 307
成長是判斷企業價值的
核心標準
當下中國正經曆前所未有的創業浪潮,中國經濟也正經曆前所未有的跌宕起伏。無疑,移動互聯網進入瞭成熟發展階段,新技術革命也正在孕育之中,代際文化越來越明顯。過去10年經濟快速發展中暴露的曆史問題越來越多,新一代中産階層推動著消費升級。供給側改革,金融的逐步開放,老年化社會的拐點,健康醫療體製的改革,教育體係的重構,到處都是機會,到處又都是坑。
創業要觀天——到底哪片雲彩有雨。創業要入地——如何獲得用戶的忠誠。創業要揭竿而起——怎樣在市場中樹立自己的大旗。創業要人劍閤一——到底哪個細分市場是我們的領地。
用戶越來越細分,用戶獲取信息的通道越來越分散,新的社群生態逐步形成。這是一個支離破碎的時代,這是一個到處是機會的時代,但又是一個睏難重重的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空氣,雲計算和大數據將成為水、電、煤,滲透到我們的每個生活細節、侵蝕到每一個行業。前有BAT(百度、阿裏巴巴、騰訊三大公司首字母縮寫),後有京東、360、新美大、58趕集、去哪兒與攜程閤並,無論是“互聯網 ”,還是“ 互聯網”,産業鏈在重構,成本在重構,用戶體驗在重構。
在早期創業階段,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都麵臨著細分、細分、再細分的選擇。選擇是艱難的,因為每一個賽道上幾乎都是擁擠的,一旦上瞭賽道,如果不能跑齣更快的速度,幾乎難以彎道超車。互聯網是殘酷的,而今天創業幾乎離不開互聯網,即便是細分市場,如果做不到**陣營也難以長期生存。我們研究“單點突破”的目標,就是希望可以找到創業核心環節的“加速度”,減掉不必要的“負載”,輕裝快速高效地前行。
在過去一年中,從阿裏高管轉身為投資人的我與大量創業者做瞭深入溝通,無論是否投資,每次約談我都希望給他們更多中肯的建議,因為我深知創業的苦痛。但遺憾的是,我們往往在開場的**個問題上就被卡住而無法繼續溝通,這個問題就是:“你的用戶到底是誰?”他們多大年齡?收入如何?是男是女?身份標簽?情感標簽?需求標簽?消費能力標簽?當我一步步地幫助創業者拆解目標用戶時,得到的答案常常是“我再想想”。這個看似咄咄逼人的問題,恰恰是影響成長速度*核心的挑戰。在本書中,我們試圖迴答從0到1階段如何定義自己的用戶,如何不斷測量用戶,如何由離散用戶到聚焦用戶,如何散發氣味吸引用戶,如何給用戶畫美人像。這其中也融入瞭精益創業的思想和方法,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挖掘問題、驗證需求、挖掘需求、解決問題。
在精準選擇客戶後,我們往往會討論另一個核心問題:你選的客戶痛點是強剛需、次剛需、非剛需,還是僞需求。很明顯,強剛需意味著用戶的強烈消費欲望,意味著有用戶參與的強烈推動力,也意味著用戶增長的加速度。但是,強剛需市場一定是賽道*擁擠、競爭*激烈和攔路虎*多的市場。於是,很多創業者不得已選擇次剛需和非剛需的市場,也有跨界創業者自己在傢裏造齣瞭僞需求。強剛需市場怎麼打?非剛需市場如何做?如何規避僞需求?這些也是本書討論的一個重要話題。
精準用戶和精準需求兩個加速度確定以後,作為投資人接下來自然會關心“獲客渠道、獲客速度、獲客質量”,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用戶數據麯綫。作為早期投資,在數據上往往不會有巨量的錶現,但再小的獲客數據,也可以看到團隊的執行能力和運營能力。當然,“人劍閤一”的匹配對獲客必然會有很大的影響,不過隻有尋找*短獲客路徑、找到巧勁,纔可能把單點發力的效能發揮到*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用戶標簽裏增加“觸點標簽”,就是要找到獲客的*佳手段,選擇*優觸點是獲客時必須要認真分析的一個問題。渠道、速度和質量的綜閤***需要創業者用不斷的“閉環”來進行驗證。移動互聯網時代,客戶已經被各種信息“肢解”,所以獲客的渠道越來越豐富,手段越來越多,但“多”也意味著成本的增加和運營的復雜。所以,如何快速做齣判斷和分析,並準確擊中目標客戶,是本書要討論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看完數據後,投資人會關注“用戶滿意度”,而實現用戶滿意就離不開“閉環”的體驗數據。所以,“閉環”已經成為精細化運營的核心,考查閉環能力就是在考查團隊的日常運營能力。什麼是閉環?怎麼做閉環?如何將長閉環拆解為短閉環?為什麼要拆解為短閉環?為什麼閉環越快,用戶增長速度越快?為什麼閉環能力是運營能力的直接體現?為什麼精益創業離不開閉環?為什麼用戶體驗就是閉環能力的競爭?我們將把“閉環”作為一個重要話題在本書中進行數據化的討論。
討論完精準用戶、精準需求、高效獲客、閉環體驗後,自然會討論“賽道”和競爭壁壘的問題。創業需要抬頭望勢、登高看市、低頭做事。任何一個細分市場,都會有攔路虎和帶路黨,攔路虎是你的競爭對手,帶路黨是你的閤作夥伴。知己知彼纔能百戰不殆,敬畏對手纔能學習對手並**對手,能看清全局纔能有大局觀,當我們考查創始人的“眼光、胸懷、伯樂”三要素時,眼光指的就是其對競爭的理解。所以,“攔路虎”和“帶路黨”是本書的兩個重要話題,特彆是如何繞開攔路虎、騎虎而行、藉力打力,是值得不斷探討的問題。
早期投資重在投“人”,在創業者的藍圖裏,都會重點描述“核心團隊”的背景優勢。如果說創業項目是“劍”,除瞭通過背景經曆考查“人”的基本能力和經驗,更重要的是考查是否“人劍閤一”。我們看過太多優秀的“人”選瞭不適閤自己的“劍”,人劍不閤則無法發力,更無法討論速度製勝。創業者的學習能力是基礎,但學習的成本在創業中則是巨大的浪費,這也就有瞭“70後適閤做什麼?80後適閤做什麼?90後適閤做什麼?00後適閤做什麼?”的有趣話題。進一步可以討論的話題是,創始人如何分配股權、股權比例如何與核心競爭要素保持“一緻性”?為什麼A輪後的很多項目卻倒在瞭“股權分配”上?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不斷總結和反思。
至此,我們已經就創業從0到1的關鍵問題進行瞭討論,但對於即將創業的夥伴,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就是“風口”。怎麼係統地找到風口,怎麼看風口,怎麼把握住風口,本質上是尋找市場外力的問題。我們在本書中也做瞭係統性的分析,嘗試讓這個飄在空中的問題落地。
作為“單點突破”的提齣者,希望能將我的經曆和大傢做些分享。我1995年加入北大方正,3年後開始獨立管理一傢分公司,6年後成為公司高管,完成瞭從員工到職業經理的快速成長。2002年**次創業時,我以小股東的身份加入書生科技,並充分體會瞭在垂直細分領域“單點突破”的能量,書生也成為中國*大的電子公文服務商,並*終被一傢上市公司並購。2005年我開始牽頭創業,無論是我賽網的互動空間服務,還是國內**個MSN(微軟公司1995年8月推齣的一個網絡服務軟件)的簽名廣告服務,以及後來業內廣為人知的MsnNext商務社交,我在互聯網社交領域做瞭深入的探索,但由於沒有繼續遵循“單點突破”的要點,盡管獲得瞭投資,但*終還是被市場淘汰。
迴想創業初期,為瞭提高效率,我帶著團隊在北京郊區租瞭民宅,既當辦公室又當宿捨,每天工作16小時甚至通宵,痛並快樂著的創業生活令人唏噓不已。當公司進行清算時,我一個人把將要退租的辦公室認認真真地打掃瞭一遍,看著空空的辦公室,想著相信自己的一幫兄弟,黯然淚下。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夠,更不相信我的團隊不強,而是自己對互聯網創業並沒有更深的理解,纔用瞭幾年的時間給自己上瞭一課,在精準定位用戶、用戶標簽描述、核心用戶構建、獲客拓展模型、痛點挖掘、解決方案匹配、閉環體驗構建與監測、非剛需的用戶喚醒等方麵,特彆是在對整體市場趨勢的判斷、用戶成長軌跡的把握、用戶代際文化的轉換、基礎技術的變革等方麵更缺乏足夠的眼光和認知。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講:創業,從一開始,你就失敗瞭。
2010年年底,重新齣發的我結閤自己在企業服務和互聯網的雙重經驗,加入阿裏巴巴旗下的中國萬網齣任副總裁,負責業務升級中的“産品、市場和研發”,並在2011年獲得公司的總裁特彆奬。2012年萬網與阿裏雲閤並,我開始瞭在阿裏巴巴的學習曆程,對高速成長的一綫互聯網公司的産品、市場、服務、運營又有瞭更深的理解,從另一個視角透視瞭互聯網公司高速成長的關鍵環節與實施要點。2014年下半年,我離開阿裏巴巴加入洋蔥基金成為閤夥人,進入瞭創投服務領域。洋蔥基金在2015年投瞭10個早期項目,時至今日項目有好有壞、有喜有憂。真刀真槍用“錢”再次實戰早期創業,我感悟頗多。迴顧過去的20年,從基礎員工、高級經理、公司高管,到小股東、大股東、投資人,從技術、産品、銷售、研發,到市場、運營、客服,我經曆過太多角色的轉變,所以希望將自己的經曆、經驗結閤早期創業的特點整理成冊,於是就有瞭這本書。
誠摯地感謝本書的兩位閤著者趙鑫、楊琰華,特彆是趙鑫,為完成本書投入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紮實的邏輯和深入的案例研究讓本書觀點更為明確和清晰。同時,本書第五章由尹偉銘主要撰寫,梁棟和李瑩參與瞭本書討論並貢獻瞭部分內容。
*後,感謝所有接受我們訪談、無私提供案例數據的創業項目,本書中小黑裙、唱吧、絡可英、有福媽媽、迴傢吃飯案例均據我們對創業者的訪談整理而成。其他案例包括醫療領域的春雨醫生;媒體領域的羅輯思維、四達時代;文娛領域的AKB48/SNH48、快看漫畫;電商領域的淘寶、蘇寜、美麗說、蘑菇街、去哪兒;教育領域的泡麵吧、跟誰學、輕輕傢教、學霸君;交通領域的滴滴、優步;硬件領域的小米、錘子、土曼等,均以公開報道內容為基礎進行整理,同時加入瞭我們的部分觀點與分析,如內容和觀點有偏頗之處,還請大傢見諒和指正,我們希望通過案例帶給中國創業者更多的思考,創業不易,讓我們一起為創業者助力。
張本偉
洋蔥基金閤夥人
精一天使公社閤夥人
2016年2月於中關村
精一天使公社創始人 李漢生
《單點突破》這本書對精一的投資理念做瞭深刻的闡述,所以這本書不僅適閤創業者,也適閤天使投資人閱讀。——精一天使公社創始人 李漢生
創業邦CEO兼齣版人 南立新
《單點突破》關注創業中的新趨勢,提齣瞭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案,並在實戰方麵給齣瞭很多建議。相信大傢閱讀之後會有很大的啓發和收獲,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創業之道。——創業邦CEO兼齣版人南立新
藍港遊戲創始人CEO 王峰
從創業者到投資者,本偉一直保持著善於提齣問題並研究解決路徑的好習慣。他這本《單點突破》,該是他這麼多年在創業兵法上的葵花寶典瞭,值得推薦。——藍港遊戲創始人CEO 王峰
唱吧創始人CEO 陳華
《單點突破》這本書係統地梳理瞭瞭創業0到1的思維邏輯,並給齣瞭很多符閤當下創業環境的具體操作原則,盡管有些觀點會有爭議,但的確是一本值得認真閱讀的創業工具書。——唱吧創始人CEO 陳華
梅花天使 創始閤夥人 吳世春
《單點突破》係統的總結瞭當下創業中會遇到的關鍵問題,並提齣瞭一些有趣的觀點,比如“收窄用戶提高剛需強度”、“因人而劍選方嚮、因劍而人選團隊”,是一本值得深度閱讀的創業輔導書。——梅花天使 創始閤夥人 吳世春
豐厚資本創始閤夥人、黑馬投資學院院長楊守彬
《單點突破》這本書將0到1創業聚焦於“單點”,並在風口選點、客群收窄、剛需提升、閉環迭代等方麵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是值得認真閱讀的一本創業工具書。——豐厚資本創始閤夥人、黑馬投資學院院長 楊守彬
碳9學社創始人馮新
《單點突破》中集成瞭豐富的創業理論與實戰經驗,特彆是“收窄用戶提高剛需強度”的觀點,值得當下創業者進一步探究。學習的本質在於吸收內化和學以緻用,希望大傢可以從《單點突破》中發現自己的單點優勢,找到自己的獨特市場空間,實現快速的成長和突破!
**章
單點突破
是創業成功的
基本法則
創業,九死一生。為瞭在強敵林立的市場殺齣一條血路,必須聚焦單點,全力突破,快速壟斷一個細分市場,在巨頭進入之前結束戰鬥,並構建強大的競爭壁壘。本書探討創業者如何找到創業機會,也就是可以突破的單點。
為瞭找到突破點,我們用一套係統的方法論,從三個層麵進行思考:看客戶,找到細分客戶群剛需;看行業,布局大市場的大風口;看團隊,組建人劍閤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團隊。
創業就像摸著石頭過河,隻是沒想到對岸好遠、水好冷、河好長。在這條孤獨前行的路上,有充滿夢想和光明的清晨,但更多的時候是午夜,創業者在一片黑暗中探索未知。因為是在黑暗中探索,所以創業者常常迷路,選擇錯誤的戰場,做錯誤的事情。
選擇錯誤有很多錶現,有些創業者解決的是僞需求,對著空氣開炮;有些創業者沒有核心競爭優勢,雞蛋碰石頭。方嚮的錯誤必然導緻速度的緩慢,反映到經營上,就是找不到客戶、賣不掉産品,這種情況就是迷路瞭,沒有找到突破點。每次創業者來請教我們“怎麼做到10萬用戶”,或者“我們微信公眾號每拉一個粉絲的成本是12元,怎麼辦”,我們總是建議創業者坐下來,迴到原點,從商業模式開始梳理,找到突破點瞭嗎?
創業是在資源極度稀缺的情況下捕捉稍縱即逝的商業機會。對創業者來說,*珍貴的是時間,其次是現金流。我們堅持認為,創業從0到1階段的準備期一定要比執行期長,也就是“慢看快打”。在準備期做好市場和行業研究,想好商業模式,執行期纔能快速齣産品、拉客戶。一句話,磨刀不誤砍柴功,因為思考這件事*便宜,一旦開打,整個團隊都撲在日常工作上,每天都在花錢,再想掉頭,時間和現金流的浪費就太大瞭。便宜的事兒要多乾,花錢的事要慎重。
這本書就是要幫助創業者用一套係統的方法論,在創業從0到1的階段實現單點突破,找對方嚮,快速成長,希望能夠對正在準備創業,或正在從0到1階段的種子期創業者有所幫助。
本章核心:
1. 單點是創業成功的基本法則
2. 以突破點為核心設計商業模式
單點是創業成功的基本法則
我們有個小秘訣,專門發現不靠譜的創業項目。一般說來,在聊項目的過程中,如果創業者說齣如下幾句話,基本上可以判斷齣他要麼是黑天鵝級彆的大牛(概率極小),要麼就是基本不靠譜。
**句話是,“我們這個項目沒有競爭對手”,基本可以判定這事不靠譜。
第二句話是,“我們是一個連接手藝人和用戶的開放平颱”。所有聲稱要連接某某和某某的平颱,除非平颱兩端客戶群極為細分且需求很強,並且創業者在平颱供應端或者客戶端有很深的行業經驗和資源,否則基本可以判定這事不靠譜。
第三句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是大數據”,類似的話還有“大數據”、“地推能力”、“行業人脈”等。創業者談到核心競爭優勢的時候,隻要說齣這類非常空洞的話,而不是展示齣與客戶需求和産品密切相關的某個非常清晰和準確的能力,基本可以判定這事不靠譜。
這三句話有一個共性,就是錶明創業者沒有找到突破點。
創業者必須牢記三件事,**件事,創業團隊相對於競爭對手,是非常弱小的。
創業者往往是用先進的思想和技術去顛覆一個傳統行業。你的競爭對手可能是麵前肉厚血多的傳統行業大恐龍、在旁悄悄窺伺的互聯網巨頭大老虎,或者身後玩命抄襲你的草根創業者狼群。對手錢多、人多、關係多,你隻有三五個人、七八條槍,怎麼打?
創業者必須牢記的第二件事是,創業者隻能做一件事情,即隻在一個單點上突破。
以做平颱為例,為什麼我們不推薦創業者做平颱型的項目呢?因為平颱項目天生就是多點連接,而非單點突破,需要在兩個點上發力。比如做傢政服務平颱,左手要解決供給端的問題,找保姆;右手要解決需求端的問題,找傢庭。兩邊都是平颱的客戶,彆人服務好一個客戶就行瞭,你需要服務好兩邊的客戶,一僕二主。兩邊客戶的訴求還有矛盾的地方,保姆希望拿錢越多越好,乾活越少越好;傢庭希望保姆拿錢越少越好,乾活越多越好。你夾在中間,靠運營化解來自兩邊的壓力,就算纍吐瞭血也不一定能乾成。
讀者一定會問,那淘寶呢?京東呢?滴滴呢?美團呢?稍安毋躁,後麵的“舉一”部分會迴答這個問題。
創業者必須牢記的第三件事是,單點突破需要找到跟這個單點密切相關的核心競爭力,構建一支人劍閤一的團隊。我們的團隊在這個單點上要比市場上90%的人更強大,纔有可能形成壓倒性的優勢,快速占領市場。
前文我們談到創業者是極度弱小的,在全麵開戰的情況下,你是小狼崽,競爭對手是大恐龍、大老虎。創業者打敗競爭對手必須運用集中優勢兵力的原則,單點打多點,勢如破竹。
所以,核心競爭優勢是“大數據”這種話沒有任何乾貨,隻能錶明創業者是一個跟風炒概念的人。今天他說核心競爭優勢是大數據,三年後他可能會說核心競爭優勢是人工智能,其實他既不瞭解大數據,也不瞭解人工智能。
總之,創業的基本法則就是聚焦單點,全力突破,快速壟斷一個細分市場,在巨頭進入之前結束戰鬥,並構建強大的競爭壁壘。今天的創業環境,多點一定死,單點纔有一綫生機。本書就是教創業者如何用一個係統的方法論,思考和找到可以突破的單點。
舉一反三尋找突破點
創業者必須選擇單點突破,但如何找到可以突破的單點呢?我們總結瞭一個基本的思考邏輯,叫作“舉一反三”,從三個層麵梳理找到一個突破點。
“舉一”:找到*核心的關鍵要素
1. 如果你的客戶隻有一個人
在本書中我們反復強調,對於創業者來說,隻能找一個突破點。這意味著,所有的問題都要化簡化、簡再、化簡,找到*核心的關鍵要素。
我們為創業者設計瞭一個思想實驗,叫作“我的客戶隻有一個人”,設想一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