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版序
增订版序
第一章 诗的起源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
二 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
第二章 诗与谐隐
一 诗与谐
二 诗与隐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一 诗与直觉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
五 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
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一 “表现”一词意义的暧昧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
五 “诗意”、“寻思”与修改
六 古文与白话
第五章 诗与散文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
二 实质上的差异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
一 节奏的性质
二 节奏的谐与拗
三 节奏与情绪的关系
四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五 诗的歌诵问题
第七章 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一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
……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第九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第十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第十一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
第十二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
第十三章 陶渊明
附录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后记
拿到《大家小书·诗论》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它会给我带来如此大的惊喜。通常,这类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要么过于浅显,流于表面,无法触及诗歌的精髓。然而,这本书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作者以一种极其个人化、且充满洞察力的视角,来解读诗歌。他并没有试图去建立一套普适性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来引领读者走进诗歌的世界。我非常欣赏书中关于诗歌的“情感的真实性”的讨论。作者认为,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真实地传达作者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是否具有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的普遍性。他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爱情诗、思乡诗,来阐释这一点,让我觉得,原来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载体,是人类最真挚情感的流露。书中对于诗歌的“意境”的描绘,更是让我身临其境。他不仅仅是描述景物,更是将景物与作者的心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这本书就像一位知己,和我一起品味诗歌的甘醇,让我觉得,原来读诗,也可以如此的贴近心灵。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大家小书·诗论》时,最担心的就是它会像很多同类书籍一样,变成一本“干货”的堆砌。充斥着各种理论模型、文学流派的介绍,读起来味同嚼蜡,让人提不起兴趣。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像是一次轻松愉快的下午茶。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灵活,时而像一位充满激情的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我思考诗歌的本质;时而又像一个睿智的长者,用充满生活智慧的比喻,阐释诗歌的深刻内涵。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的探讨。他没有把两者割裂开来,而是强调了形式之于内容的支撑作用,以及内容如何反过来塑造形式。这一点,在我阅读书中对不同体裁诗歌的分析时,感受尤为深刻。比如,他谈到律诗的严谨格律,并不是对自由的束缚,而是如何通过精巧的形式,更精准地表达复杂的情感。这本书就像一位多才多艺的朋友,既能和我探讨高深的学问,也能和我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乐趣,让我觉得阅读诗论,原来也可以如此轻松惬意,充满收获。
评分拿到这本《大家小书·诗论》的时候,说实话,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毕竟,“诗论”这两个字听起来就有些枯燥,仿佛是书斋里老学究们皓首穷经的产物,离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似乎有些遥远。但翻开第一页,就被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吸引。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晦涩的理论,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闲谈中将诗歌的奥秘一点点展现在我面前。他并没有试图去给诗歌下一个僵硬的定义,而是从诗歌的起源、发展的脉络,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诗歌呈现出的独特风貌入手,让我看到了诗歌并非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深深根植于我们生活中的情感表达。书中对一些经典诗歌的解读,更是点睛之笔,他没有流于表面的辞藻分析,而是深入到诗歌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时代背景,让我重新认识了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诗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也谈到了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我这个对现代诗歌了解不深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我看到了诗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依然能成为我们内心宁静的港湾,传递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这本书就像一位温良的向导,引领我走进了诗歌的殿堂,而不是把我强行塞进冰冷的教室。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阅读《大家小书·诗论》之前,我对“诗论”这个词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形而上的、抽象的层面。总觉得那是文学评论家们玩弄的学术游戏,跟我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他没有使用任何生僻的专业术语,而是借用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来阐释诗歌创作的内在逻辑。比如说,他谈到诗歌的情感表达,并不是简单地抒发个人情绪,而是如何将个体的情感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共鸣。这一点,当我读到他对某个描写乡愁的诗句的分析时,深有体会。那种淡淡的忧伤,那种对故土的眷恋,通过作者的解读,我仿佛也亲身经历了一番。书中关于诗歌的意象运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意象只是诗人随心所欲的想象,但作者却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象征意义。他会告诉你,为什么月亮在中国诗歌中常常代表思念,为什么杨柳常用来送别,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构建了诗歌的灵魂。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不仅带我游览了诗歌的风景,还细致地讲解了每一处景致背后的故事和意义,让我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地融入其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评分拿到《大家小书·诗论》后,我带着一种“看看再说”的心态翻开了它。我一直觉得诗歌评论是个很高冷的领域,感觉自己这种非科班出身的读者,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但这本书完全刷新了我的看法。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他不是在“教导”你,而是在“分享”他自己对诗歌的感悟。书中对诗歌的“节奏”和“音乐性”的分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以前只觉得诗歌读起来有韵律感,但作者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了这种韵律是如何通过音节、停顿、词语的选择来构建的,以及这种音乐性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的情感。这让我意识到,原来诗歌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说了什么”,更在于它“怎么说的”。书中的一些对诗歌“留白”和“暗示”的解读,更是点睛之笔。作者认为,诗歌的伟大之处,往往在于那些没有被直接说出来的东西,在于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这让我茅塞顿开,明白了很多诗歌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能够引发读者自身的联想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告知一个事实。这本书就像一位心灵的向导,引导我重新审视那些熟悉的诗篇,发现了它们隐藏的深邃。
评分书很不错,而且物流速度快
评分商品是否给力?快分享你的购买心得吧~听说不错,关键价钱好便宜,
评分618京东活动,160减60,很合适,书的质量很好,内容还没看!
评分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评分大家小书系列,慢慢看
评分大家小书系列,慢慢看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满意,买了一套够看很长时间
评分不错,已经买过很多次,包装很好,物流也很快
评分好书推荐阅读不错的书到货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