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书 学诚法师

人生三书 学诚法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学诚法师 著,贤书 贤帆 绘
图书标签:
  • 人生哲理
  • 佛教
  • 人生智慧
  • 心灵成长
  • 学诚法师
  • 人生三书
  • 佛学经典
  • 自我修养
  • 人生感悟
  • 正信佛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文传媒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ISBN:9787512502895
商品编码:10732521970
包装:盒装
开本:24
出版时间:2016-09-01
页数:876
套装数量:3
字数:470000
正文语种:中文简体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推荐1: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杂志主编——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漫画 ,师承弘一大师佛法精髓,开示读者人生真谛,启发人们获得对生命的佛性感悟。 

推荐2: “人生三书”是漫画与佛学思想的完美融合!用可爱谐趣的漫画将深邃的佛家思想,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风格幽默谐趣,内容通俗易懂,带领僧俗读者走上人生明 达、智慧、自在、清静之路。 

推荐3: 弘一法师手写书名,“感悟人生”“苦乐人生”“认识人生”四字选自弘一法师李叔同亲笔手写《华严集联三百》。《集联》集高超的哲理美、文学美于一体,给人以极强 的启发性和感染力,看到之人可顿得无穷“法味”,顿生“无上清凉”之感,弘法利生,作用殊胜。 

推荐4: 一代高僧,一颗慈悲佛心,一套佛语开示,一群可爱的小和尚,一幅幅人间百态图,寓教于乐、融情于理,沐浴“幸福能量寺庙”龙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问佛,洞察世事 ,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行走人生的点滴启发,对生命乃至生死获得更深刻的体悟,走向觉悟的道路。

 内容简介 :

       “人生三书”系列为学诚法师所著,是一套用漫画的形式阐释佛法的绘本书。 《感悟人生》为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的一本。 2006年9月到12月期间,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作了题为《感悟人生》的系列开示。

 《感悟人生》系列开示共十讲,法师从生命的本源讲起,结合日常生活、工作和修行的点 点滴滴,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教我们把握未来的方向,过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苦乐人生》为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的第二本。 2007年2月17日,学诚法师一次在北京龙泉寺过春节,做了题为《苦乐人生》的系列开示。《苦乐人生》系列开示共十二讲,法师从人的本性讲起,结合生活时代、人们对 事物的认知和看法等,告诉我们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人类的本性是趋利避害,活着的目的是为了离苦得乐。法师还教我们如何完全脱离苦海,获得永恒的快乐。 

《认识人生》为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的第三本。 2007年12月29日至31日,北京龙泉寺元旦法会期间,学诚法师为僧俗二众密集开示三天,结集为《认识人生》。《认识人生》系列开示共十讲,法师从修心讲起,结合日常 生活、工作和修行的点点滴滴,告诉我们如何趣入经论的真实意趣,如何实践佛法,怎样观待众生,教我们认识人生,体悟佛法的真正内涵。 

作者简介:

      学诚法师 1966年出生于福建仙游。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出家,于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和尚修学。 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2007年被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予教育行政学名誉博士学位。2010年获孟加拉国阿底峡大师和平金奖。2011年被全印度比丘僧伽会授予 “三藏大法师”称号。 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同时,学诚法师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 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法音》杂志主编等职。 学诚法师腾讯微博: http://t.qq.com/xuechengfashi 学诚法师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xuecheng 学诚法师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贤书法师 俗名刘书红,1970年出生,2010年5月在北京龙泉寺于上学下诚法师座下剃度。2012年11月于福建莆田广化寺受具足戒,师父学诚法师为得戒和尚。 贤帆法师 俗名王一帆,1987年出生,2012年2月在北京龙泉寺于上学下诚法师座下剃度。2012年11月于福建莆田广化寺受具足戒,师父学诚法师为得戒和尚。 

目录 

    《感悟人生》 

       一讲 感悟人生/ 001 一、人生何去何从/ 002 二、善恶在心/ 006 三、云何降伏其心/ 010 四、环境对人的影响/ 014 五、不忘初心常省思/ 016 六、愿力和智慧/ 021 七、*越自我/ 022 第二讲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025 一、佛法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 026 二、佛法与世间法/ 030 三、名相无自性 善法是良药/ 033 四、圆满的信仰/ 038 五、学佛的方法和路子/ 042 六、如何与佛法相应/ 047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051 一、佛陀开创了生命教育/ 052 二、依师熏修 珍惜暇身/ 057 三、无常是苦/ 061 四、苦乐源自内心 生命相续无限/ 066 五、无明与智慧/ 068 六、生命教育 从心开始/ 074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081 一、信仰淡化的原因/ 082 二、欲乐与法乐/ 085 三、以善法欲对治私欲/ 094 四、觉照无常智慧生/ 104 第五讲 建立极信仰的意义/ 111 一、极信仰与经验传承/ 112 二、自他一体惜因缘/ 116 三、佛法是心地法门/ 123 四、世间善法与出世间法/ 128 五、成佛的阶梯/ 136 六、发长远心/ 139 七、利他与如理听闻/ 141 第六讲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145 一、生命,一道深奥的命题/ 146 二、智慧对治烦恼心/ 150 三、心上用功得解脱/ 163 四、分享佛法这束阳光/ 169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173 一、融入团队 利人利己/ 174 二、培养良善的习惯/ 180 三、生命真正的价值/ 182 四、走进佛法/ 188 五、正见破无明 五蕴成假我/ 194 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98 第八讲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 205 一、次第修学/ 207 二、如何得解脱/ 211 三、珍惜生命/ 221 四、共业增上/ 227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239 一、修行菩萨道/ 241 二、依师学修/ 247 三、饶益有情/ 251 四、依师践行莫空过/ 257 五、把握缘起 离苦得乐/ 261 六、贵人引路 依教奉行/ 264 第十讲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267 一、阿底峡尊者/ 268 二、佛法是自觉觉他/ 279 三、善观缘起 深信业果/ 285 

《苦乐人生》 

一讲 苦乐人生/ 001 第二讲 不被六根蒙蔽/ 027 第三讲 细心体会佛法/ 053 第四讲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 079 第五讲 生命整体性的意义/ 103 第六讲 怎样认识病相/ 129 第七讲 佛光普照众生心/ 153 第八讲 正确辨析心相/ 179 第九讲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205 第十讲 舍利弗的功德/ 231 第十一讲 所缘境与所知障/ 255 第十二讲 怎样发心修行/ 279 《认识人生》 

一讲 以清净心听闻正法/ 001 一颗清净的心才能与佛法相应/ 003 了知生灭相,体会无常法/ 008 发慈悲心,积累福德智慧资粮/ 011 第二讲 如何趣入经论的真实意趣/ 021 听闻佛法不能断章取义/ 022 依法亦依人,方为真相应/ 023 依照次第实践佛法/ 030 培养直下承担的信心和能力/ 034 从心而发,实现吉祥与和谐/ 038 第三讲 如何实践佛法/ 041 忏悔与修善,守护清净心/ 042 烧香许愿之误区/ 047 怎样才能学好佛法/ 049 禅,直指人心/ 053 如何对治烦恼/ 057 把握佛法意趣,应机而说/ 061 第四讲 娑婆与极乐/ 065 净土法门三殊胜/ 066 把握生命自主权/ 069 断恶修善,清净三业/ 073 怎样认识净土与秽土/ 075 修戒定慧,除烦恼草/ 079 如理讲闻解佛义/ 084 第五讲 依师学法/ 089 智慧觉观,快乐自得/ 090 坚固定力,全心全意实践佛法/ 094 如理依止善知识 圆满成办功德资粮/ 098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佛法/ 109 第六讲 怎样观待众生/ 115 用什么心去面对一个陌生人/ 116 有情分上修六度/ 119 用佛法去观待众生/ 122 外缘对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129 佛法是一种内心的境界/ 135 第七讲 破除我执,融入团队/ 143 如何认识“我”/ 144 芸芸众生差别相/ 147 用慈悲心来消融我执/ 151 种种法门修自心/ 156 认识同行善友的重要/ 160 广发正愿,净罪集资/ 166 第八讲 认识人生/ 171 怎样认识自我/ 173 不同的苦乐观/ 176 佛法观“真相”/ 183 不离世间,*越世间/ 188 什么是修行,如何去修行/ 195 第九讲 佛法修行的总纲/ 203 认识自己的心/ 204 空有不二/ 206 空烦恼,有菩提/ 211 戒定慧是修行佛法的总纲/ 214 第十讲 体悟佛法的内涵/ 227 勿贪功德,应求智慧/ 228 往生极乐的方法与目的/ 234 禅之境界,打破妄想的束缚/ 237 学教重在行持/ 240 愿力为根本——鉴真大师的启迪/ 242 知幻即离,勿入魔道/ 251 修菩萨心,舍凡夫心/ 253

 


《人生三书》 作者:学诚法师 简介: 《人生三书》并非一本孤立的读物,而更像是为你精心准备的一份人生指南,由当代著名高僧学诚法师以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数十载的弘法经验,为读者开启的智慧之门。本书并非直接罗列某一个固定主题下的三本书籍,而是通过作者对人生根本问题的洞察,提炼出三个具有深刻内涵和实践意义的“人生主题”,并围绕这三个主题,将学诚法师过往的著作、开示、讲座等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形成一份独特的人生观照体系。读者通过阅读,将获得一套完整而富有启发性的思想方法,用以理解和应对生命中的种种挑战与机缘。 本书的出版,旨在引导读者超越浅层的生活烦恼,深入探究生命的本质,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真正的幸福。学诚法师以其一贯的慈悲和智慧,将佛陀的教诲以最契合现代人理解的方式呈现,语言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直指人心。他并非高高在上地传授玄奥的理论,而是从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深刻的譬喻,引导我们去反思,去觉察,去改变。 《人生三书》的核心,在于其对人生三大根本性问题的深入剖析与解答。这三大问题,贯穿古今,困扰着无数众生,也是学诚法师多年来弘法教学的核心关怀。 第一个主题:认识生命——“无常”与“解脱”的智慧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为何会生老病死,为何会有痛苦?《人生三书》的开篇,便将读者带入对生命根本的追问。学诚法师深刻阐述了“无常”的宇宙法则,揭示了一切现象的生灭不定,包括我们的身体、情感、乃至外在的世界。他指出,许多痛苦的根源,恰恰是我们对“无常”的抗拒和执着。我们试图抓住那些注定会流逝的东西,最终落得一场空。 然而,认识无常并非导致消极和悲观。相反,学诚法师将之视为通往“解脱”的钥匙。当看清了生命的无常本质,我们便能放下对恒常的虚妄追求,从而减轻由执着而生的烦恼。法师以其独到的视角,将佛陀的“缘起性空”思想融入对现代生活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由无数因缘和合而成,并非独立、永恒的存在。 他会引导读者去观察自己的念头、情绪,以及外在的世界,体会其中的变动不居。通过对“我”的深入剖析,破除对“实我”的执着,理解“无我”的真实义。这不是否定个体的存在,而是要破除那个僵化的、被我慢和欲望所捆绑的“我”的幻象,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 这一部分的阐述,将为读者建立一种全新的生命观,不再被无尽的欲望所驱使,不再因短暂的失去而过度悲伤,而是以一种更开阔、更超然的态度来面对生命的起伏。法师的开示,如同一面明镜,让我们看清自己,看清生命,从而找到摆脱烦恼的真实途径。 第二个主题:安顿内心——“慈悲”与“智慧”的力量 在认识了生命的无常本质之后,我们自然会面临如何安顿内心的课题。《人生三书》的第二大部分,将重点聚焦于培养内心的力量,即“慈悲”与“智慧”。 学诚法师强调,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外在物质的满足,而是源于内心的丰盈。而内心丰盈的关键,就在于慈悲与智慧的培养。他会详细讲解如何从日常生活入手,逐步生起慈悲心。这并非一种空泛的口号,而是要学会关怀自己,关怀他人,乃至一切众生。法师会教授具体的修心方法,例如“慈悲观”,引导读者如何扩展自己的同情心和善意,如何化解对他人的嗔恨与隔阂。 同时,智慧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学诚法师所强调的智慧,并非仅指世俗的聪明才智,而是指洞察事物真相的能力,即“般若智慧”。他会结合佛陀的教诲,深入浅出地讲解“四圣谛”、“八正道”等核心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困境,如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等。 法师会教导读者如何通过学习佛法,培养正见,破除邪知邪见;如何通过禅修,训练专注和定力,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定;如何通过善用智慧,分辨是非善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他会引导我们从烦恼中提炼出觉察,从痛苦中汲取成长的养分,让每一次的经历都成为滋养内心智慧的土壤。 这一部分的内容,将为读者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内心修行指南。它帮助我们建立起稳固的内心依靠,不再随波逐流,不再被情绪左右,而是成为自己内心真正的主宰。在风雨飘摇的人生旅途中,慈悲与智慧将是我们最坚实的铠甲和最明亮的灯塔。 第三个主题:实践人生——“奉献”与“利他”的价值 当内心获得安顿,拥有了慈悲与智慧之后,《人生三书》的最终篇章,将引导读者将这份力量付诸实践,体现在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贡献中。这便是“奉献”与“利他”的价值所在。 学诚法师认为,人生的意义,最终体现在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价值。他会鼓励读者将所学所悟,应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成为一个积极、善良、有影响力的人。法师会从更广阔的视角,阐释“菩萨行”的精神,即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将个人修行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 他会鼓励读者在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友善,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以悲悯之心伸出援手。法师会强调,每一次的善举,无论大小,都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都是对世界美好的贡献。 这一部分的讲述,将不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而是充满了行动的召唤。学诚法师会分享许多他亲身经历的、或他所了解的,关于奉献与利他的动人故事,以此激发读者的内在动力。他会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点亮世界”的一束光,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他人,去改善环境,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本书将帮助读者理解,真正的“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一切众生紧密相连。当我们超越了狭隘的自我中心,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更广阔的生命之流中,我们的生命才会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实现其最深刻的价值。 总结: 《人生三书》以其独特的编排方式,将学诚法师的智慧精髓,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它并非简单地将三本书的内容堆砌,而是通过对人生三大根本问题的深度挖掘,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而实用的生命哲学。 本书适合任何渴望提升生命品质,寻求内心平静与人生意义的读者。无论你是正值人生迷茫期的青年,还是经历过风雨的成年人,亦或是希望在晚年获得智慧与安宁的长者,《人生三书》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启示与指引。 学诚法师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慈悲的胸怀,为我们搭建了一座通往智慧彼岸的桥梁。阅读《人生三书》,就是开启一段自我发现、自我超越的心灵旅程。它将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生命的本质,更从容地安顿内心的起伏,更积极地实践人生的价值,最终活出属于自己的、充满光明与意义的精彩人生。 这并非一本快速阅读的消遣读物,而是一部需要静心体悟、反复琢磨的人生宝典。愿《人生三书》中的智慧之光,能够照亮你前行的道路,引领你走向更广阔、更宁静、更圆满的人生境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语言风格上展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平衡感——它既有学术的严谨和深邃,又保持了日常对话的亲切和温度。很多探讨深刻哲理的书籍,往往会让人望而生畏,充斥着晦涩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式,读起来像是要啃一块硬骨头。然而,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拥有将复杂概念“翻译”成易于理解的日常语言的魔力。你会发现,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概念,在作者的笔下,立刻变得触手可及,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境紧密相连。这种“雅俗共赏”的功力,绝非易事。它既能满足那些寻求深度洞察的读者,也能让初涉该领域的读者感到亲切,不会在阅读的门槛处就被劝退。这说明作者在知识的传授上,倾注了极大的匠心,力求让智慧的火花能点燃更广泛的心灵。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雅致的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目光。我个人对那种浮华的设计不太感冒,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恰到好处地传达了一种内敛而深刻的气质。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用心,触感细腻,墨迹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在如今很多追求快速印刷的时代,能看到如此注重细节的实体书,实在是一种享受。而且,书脊的装订也十分牢固,翻阅起来非常顺手,感觉这本书是那种可以陪伴我很久,反复阅读的良伴。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文字的敬意。那种踏实感,是电子阅读无法替代的。我尤其喜欢字体排版的疏密有致,留白恰当,让阅读的节奏自然而然地慢下来,引导你进入一种沉思的状态。

评分

从书籍的整体结构来看,它展现出一种精妙的内在逻辑和完备性。它不像某些拼凑感很强的作品,各个章节之间关联松散,像是独立观点的集合。这本书的每一部分,都像是精心编织的挂毯上的一块丝线,环环相扣,共同构建出一个宏大而统一的整体图景。作者似乎在设计这本书时,就有着清晰的蓝图,从基础的认知铺垫,到中期的深化探讨,再到结尾处的升华和呼应,过渡得流畅自然,毫无勉强之感。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极大地增强了阅读体验的流畅性和说服力。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有一种“原来如此,这和前面对照起来,逻辑就更完整了”的感觉,这说明作者在内容组织上花费了极大的心血,确保了思想的传递是系统化、有层次的,而非零散的碎片信息。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最深刻的触动,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和自我对话的全新视角。我过去习惯于用线性的、结果导向的思维去处理问题,总是追求明确的“答案”和“成功”。但这本书巧妙地引导我开始关注过程、关注当下状态的微妙变化,以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非线性”事件对人生的塑造力。它没有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恰恰是这种不给“标准答案”的做法,才显得格外真实和具有力量。它更像是一面镜子,让你不得不正视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和不完美。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过去的一些挫折和困惑的眼光都柔和了许多,不再急于评判对错,而是开始学着去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是任何一本单纯提供技巧的书籍都无法比拟的深度价值。

评分

初读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叙事节奏上的把控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作者似乎深谙“欲扬先抑”的艺术,开篇并不急于抛出宏大的观点,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近乎散文的笔触,缓慢地铺陈着一些细微的场景和片段。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个理论体系,而是在“经历”一段心路历程。随着章节的推进,信息的密度和情感的张力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加强,等到关键转折点出现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便水到渠成,显得无比自然和有力。相比那些开篇就直奔主题、内容堆砌的书籍,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更像是和一位智者在漫步中进行深度交谈,不疾不徐,却步步深入骨髓。这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真的非常难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