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 |
本套装包含以下2本: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实践版)》 柳传志审读并指导修改 孙陶然以自身经历为证倾情作序 蒋锡培、周鸿祎联袂推荐 本书解决的问题: 企业如何形成复盘文化 个人如何养成复盘习惯 如何做好复盘 分析原因从何处入手 什么事可以运用复盘 如何确保复盘结论能指导实践 为什么要会复盘: 深化认识,看清问题背后的问题 校准方向,从“蒙着打”到“瞄着打” 掌握规律,固化流程和做法 改正错误,把事情做成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降低成本 发现新的知识和思路 认清自我,有所成就 随时随地随时提升能力 《复盘 :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 一年经历复盘出十年经验 华为、联想、万达、*、谷歌、美军等都在用的学习法 VUCA时代个人与团队快速成长、知识萃取及共享的实操工具 |
| 内容简介 | |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实践版)》 复盘是围棋中的一种学习方法,柳传志将复盘引入到做事之中,成为联想三大方法论之一,在联想每一个重大决策的背后,都有复盘的身影。《复盘》畅销10万册后,实践版的上市融入了作者近5年复盘研究实践的新思考,不玩概念,只重操作,看了就会用,用了就提高!书中内容聚焦于个人复盘。因为,不管是团队复盘,还是在企业中使用复盘,根基都在个人复盘上。如果个人不精通复盘,团队和企业中,也无法发挥出复盘的威力。实践版还引入了更多具体复盘的案例,按照复盘的步骤,一步步展示复盘操作,更加直接和专注在复盘的运用上,每一件发生过的事,都可以复盘,从中得出经验教训,总结规律。复盘是我们应对人生的本能,是刻意练习的内核,是认清问题的必须,是提升自己有效的方法。掌握了复盘,就意味着我们掌握了随时随地随事提升自己的方法。意味着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改正错误,从蒙着打到瞄准打,掌握规律,随时随地随事都可以成长。 《复盘 :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 随着环境日趋多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更快更有效地进行创新应变、提升能力。复盘作为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结构化方法,满足了快速学习的需求,也是有效进行知识萃取与共享的机制。在第1版基础上,《复盘 :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做了六方面修订: ·提炼复盘的关键词,让大家更精准地理解复盘的精髓; ·基于实际操作经验,梳理、明确了复盘的"底层逻辑"; ·明确了复盘的四种应用类型及操作手法; ·对项目复盘、经营/战略复盘进行了细化,补充了谷歌等公司的实践,以及季度业务回顾(QBR)、学习史等方法; ·提出了一个整合的模型,阐述了把复盘做到位的12项关键要素; ·对全书文字进行了精简与优化。 个人、管理者与企业家可以用《复盘 :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中的实用方法将过去的成与败转化为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
| 作者简介 | |
邱昭良 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中国学习型组织网创始人,国际组织学习协会会员、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会员、认证项目管理专家(PMP),中国企业大学联席会学术委员,《培训》杂志专家委员。 师从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始研究和实践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的专业人士之一;硕士和博士研究方向均为组织学习,博士论文得到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的指导,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专业造诣。 曾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业务助理,万达学院副院长,东方道迩集团首席运营官(COO),上海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知识官,捷库动力(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学习官,北京学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首席顾问,为中石化、中国航天、中粮集团、中国移动、西南水泥等数百家公司提供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组织能力提升、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咨询与培训服务。 著有《复盘 :把经验转化为能力》《学习型组织新实践》《学习型组织新思维》《系统思考实践篇》《企业信息化的真谛》,译著包括《系统思考》《系统之美》《创建学习型组织5要素》《学习型组织行动纲领》《情景规划》《欣赏式探询》《U型理论》《新社会化学习》等,并在国内多家知名专业报纸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 陈中,经历过政府、国企、私企等不同的组织,对于工作方法有深刻认识,对组织、工作、职场的本质有独到研究,对不同人不同命运的原因有深度思考。曾任某咨询公司总监,组织该公司企业文化、集团管控、人力资源等板块知识的梳理。专栏作家。出版有《复盘》等著作。 |
| 目录 | |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实践版)》 自序 引言 善复盘者赢 李嘉诚、柳传志、任正非、马云、马化腾、雷军、俞敏洪、史 玉柱、巴菲特、乔布斯、马斯克、扎克伯格等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 就的人,都必然是复盘的高手。 复盘可以避免我们犯同样的错误,找到和掌握规律,校验方向, 不断自我成长,带来持久成功。 复盘有助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004 复盘有助于找到规律 008 始终坚持在正确的方向 017 第一章 什么是复盘 所谓复盘,就是在头脑中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过”一遍。 它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和探究,找出原因,找 到规律,从而指导我们解决问题,帮助我们提升能力。 对于复盘来说,回顾、反思、探究、提升,一个都不能少。 复盘的由来 025 回顾、反思、探究、提升,一个都不能少 027 复盘的关键是推演 030 复盘的对象 032 复盘的类型 037 第二章 复盘的性质 柳传志说,我们的学习,30% 是跟书本跟他人学,70% 是跟自 己学。不管跟他人学还是跟自己学,都有一个悟的过程,只有被自 己觉到悟到了,才会成为自己的。 复盘,是一种系统的悟的方法。没有复盘,没有认知;没有复 盘,没有刻意练习。 复盘是我们应对人生的本能 057 复盘与认知 060 复盘与刻意练习 074 第三章 复盘的心态 有些心态,在复盘中特别重要。概括来说,是两种心态:不自 欺、有胜心。 不自欺是对自己而言,要诚实。 有胜心是对别人而言,不要有“有胜心”,要虚心。 两种心态的指向是同一个:成长心态。一切只关乎成长! 不自欺 085 有胜心 091 第四章 复盘的操作 复盘的操作,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步骤是复盘的流程, 可以保证复盘的进展是有序的,保证复盘能发现真正的问题,找到 解决的方法,提升个人的。 第一步:回顾目标 107 第二步:叙述过程 110 第三步:评估结果 114 第四步:分析原因 117 第五步:推演规律 129 第六步:形成文档 145 复盘 XII 第五章 复盘在工作生活中的运用 工作生活中,处处都是复盘的机会,都可以通过复盘,让我们 更好的完成工作,享受生活。 在本章中,有三个复盘的案例,对应着自我复盘、团队复盘和 复盘他人三种形式。 复盘他人:咪蒙为什么这么火? 151 自我复盘:如何带孩子游玩 157 团队复盘:图书公司半年工作 163 第六章 柳传志环:做事的PDF 方法 执行之前,进行沙盘推演;执行之后,进行复盘。“沙盘推演— 执行—复盘”,这就是做事的完整流程。 这被称为柳传志环,可以表述为PDF 方法。P 代表Preview,指 沙盘;D 代表Do,指做的过程;F 代表FuPan,只复盘。 附录 联想复盘方法论 参考文献
《复盘 :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 赞誉 推荐序1 推荐序2 推荐序3 推荐序4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认识复盘 / 1 什么是复盘 / 2 复盘的三个关键词 / 2 复盘的由来 / 4 复盘,而非总结 / 7 复盘与行动学习、培训、绩效改进有什么区别 / 8 关于复盘的几个常见误解 / 10 第2章 为什么要复盘 / 13 美军通过AAR打造执行力和领导力 / 14 联想做复盘的四个理由 / 20 复盘的学习机理 / 25 第3章 复盘的"底层逻辑" / 29 美军怎么做AAR / 30 英国石油的"事后回顾"实践 / 39 复盘步骤解析 / 42 第4章 复盘的"操作手法" / 58 四类复盘,操作手法各异 / 59 个人复盘 / 60 团队复盘 / 64 项目复盘 / 67 经营/战略复盘 / 84 第5章 复盘的"内功心法" / 97 美军:AAR的18条军规 / 98 联想:做好复盘的诀窍 / 106 解密复盘的"配方" / 111 引导--复盘成败的关键 / 117 第6章 如何推广复盘并形成习惯 / 126 如何推广复盘 / 127 从两个维度扩大复盘的影响 / 130 让复盘改造企业文化 / 137 如何让复盘成为习惯 / 140 第7章 超越复盘:从复盘到学习型组织 / 145 组织学习矩阵 / 146 以复盘为基石,搭建组织学习体系 / 151 组织学习体系的基本要素 / 160 结束语 / 164 附录A 一张图看清复盘 / 167 附录B 复盘模板 / 168 附录C 复盘引导常用方法与工具 / 172 附录D 部分复盘案例 / 186 附录E 学习资源 / 197 后记 / 201 参考文献 / 205 |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复盘”这个主题上,做得相当扎实。从最基础的定义,到它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再到具体的复盘流程和工具,作者都给予了详尽的解释。书中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复盘的五大要素”的讲解,这些要素就像是复盘的骨架,没有它们,复盘就容易流于表面。作者用了很多图表和模型来辅助说明,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非常有帮助。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上一堂高强度的思维训练课,需要不断地思考、消化,并将书中的知识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虽然书中的理论部分占比较大,但作者也穿插了一些小练习和思考题,鼓励读者动手实践。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够帮助读者构建起系统复盘认知体系的书籍,它提供了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让你可以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管理实践中。
评分这次阅读体验,更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促膝长谈。这本书没有过多地堆砌理论,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将经验有效地转化为能力”这个核心问题上。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复盘”在实际管理中的落地应用,比如如何通过复盘来优化决策、改进流程、提升团队协作效率等等。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反思性领导力”的章节,它强调了领导者在复盘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复盘来培养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成长性。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读起来没有压力,仿佛在听一位智者娓娓道来。它让我意识到,复盘不仅仅是事后总结,更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这本书更侧重于“心法”的传递,让我看到了复盘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如何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经验的宝库,只不过这个宝库的钥匙,就是“复盘”二字。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大量的真实案例,将“经验转化为能力”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书中对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管理者的复盘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那些成功的经验背后,都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复盘机制。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复盘的误区”的讨论,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在复盘,但其实只是在重述事实,并没有真正触及问题的本质。通过作者的引导,我开始反思自己在过往的工作中,是否存在类似的情况。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传授一个方法论,更是在传递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不断学习、不断迭代的意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副能够“提炼”经验的眼镜,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工作中的关键点,并将它们转化为可供未来借鉴的宝贵财富。它让我意识到,经验不是静止的,而是需要被不断地挖掘、分析和转化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行动指南”。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盘”这个概念具体化、流程化。从准备复盘到执行复盘,再到复盘后的行动,书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可见,就像一个操作手册。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复盘工具箱”的介绍,里面列举了许多实用的表格、模板和提问清单,可以直接拿来套用。这对于我这种习惯于按部就班、追求效率的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书中的内容非常聚焦,没有过多地拓展到其他领域,而是紧紧围绕“复盘”本身,从各个角度进行剖析。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套完整的复盘方法论,并且迫不及待地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进行尝试。这本书更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复盘工具包”,让我能够快速上手,并看到复盘带来的实际效果。
评分这次偶然的机会翻阅了这本书,确实让我对“复盘”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但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从概念的引入、理论的阐述到方法的拆解,读下来就像是在拆解一个精致的机械模型,每一个零件都清晰可见,甚至能看到内部的咬合和运作方式。作者很详尽地讲解了复盘的“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从最初的缘起,到它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再到具体操作的步骤,可以说是面面俱到。读的过程中,我脑海里不断闪现自己过往的一些项目经历,想象着如果当时能用书里提到的这些方法去复盘,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书里提供的一些思考框架和提问方式,也确实能够引导人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去更全面地审视问题。不过,对于我个人而言,虽然理论基础打得很牢固,但实操层面的“落地”感似乎还可以再加强一些,总觉得还需要更多的实际案例来佐证和激发更多的灵感。这本书更像是一位严谨的老师,在课堂上系统地讲解知识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我对复盘的理论框架有了坚实的认识。
评分书是很不错的,后续可以慢慢看了
评分复盘……十分的有帮助,实用书,强烈推荐
评分复盘……十分的有帮助,实用书,强烈推荐
评分物流很快,正品
评分不错,开始看了
评分工具书 实用
评分成功必备,很好。
评分还不错
评分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