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Studio 2010软件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

Visual Studio 2010软件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米奇·古塞(Mickey Gousset) 等 著,窦朝晖,司倩然 译
图书标签:
  • Visual Studio 2010
  • SLM
  • 软件生命周期管理
  • 高级教程
  • 开发
  • 测试
  • 部署
  • 质量管理
  • 软件工程
  • 微软
  • 编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255505
版次:1
商品编码:10809239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4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它全面讲述使用VisuaiStudio2010管理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的指导原则、方法及所需的工具,在详尽示例代码和案例的引导下浓墨重彩地描述紧贴实际的实现技术和最佳实践,透彻分析所有新的UML工具、高级调试技术、手工测试功能以及新的TeamFoundationServer2010构架等。通过学习本书,您将能得心应手地使用VisualStudio在各种企业解决方案中完成建模、设计、和协调工作。

目录

第Ⅰ部分 架构师
第1章 软件架构简介
1.1 可视化设计
1.2 microsoft的建模策略
1.2.1 了解模型驱动开发
1.2.2 了解dsl
1.3 从对象到服务
1.3.1 对象和编译时重用
1.3.2 组件和部署时重用
1.3.3 分布式组件和运行时重用
1.3.4 分布式服务和面向服务的架构
1.4 visualstudio2010ultimate的新架构工具
1.4.1 用例图
1.4.2 活动图
1.4.3 顺序图
1.4.4 组件图
1.4.5 类图
1.4.6 层次图
1.4.7 architectureexplorer
1.5 小结
第2章 使用用例图、活动图和顺序图进行自上而下的设计
2.1 用例图
2.1.1 了解用例图
2.1.2 用例图工具箱
2.1.3 创建用例图
2.2 活动图
2.2.1 了解活动图
2.2.2 活动图工具箱
2.2.3 创建活动图
2.2.4 将活动图添加到用例图
2.3 顺序图
2.3.1 了解顺序图
2.3.2 顺序图工具箱
2.3.3 创建顺序图
2.4 小结
第3章 使用组件图和类图进行自上而下的设计
3.1 组件图
3.1.1 了解组件图
3.1.2 组件图工具箱
3.1.3 组件图元素的属性
3.1.4 创建组件图
3.1.5 显示内部组件部件
3.2 类图
3.2.1 了解类图
3.2.2 类图工具箱
3.2.3 类图类型的属性
3.2.4 类图特性的属性
3.2.5 类图操作的属性
3.2.6 类图关联的属性
3.2.7 创建类图
3.3 小结
第4章 使用architectureexplorer分析应用程序
4.1 了解基本代码
4.2 architectureexplorer基础
4.2.1 了解architectureexplorer窗口
4.2.2 architectureexplorer选项
4.2.3 architectureexplorer的导航功能
4.2.4 名称空间的浏览选项
4.2.5 类的浏览选项
4.2.6 成员的浏览选项
4.2.7 architectureexplorer查询
4.3 依赖图
4.3.1 创建第一个依赖图
4.3.2 不用architectureexplorer创建依赖图
4.3.3 依赖图的导航功能
4.3.4 依赖图图例
4.3.5 依赖图工具条
4.4 小结
第5章 使用层次图
5.1 创建层次图
5.2 层次图的层定义
5.2.1 为单独的项创建层
5.2.2 在层次图中添加多个对象
5.2.3 layerexplorer
5.3 定义依赖关系
5.4 验证层次图
5.5 层次图和生成过程
5.6 小结

第Ⅱ部分 开发人员
第6章 软件开发简介
6.1 visualstudio2010为开发人员提供的新功能
6.2 测试影响分析
6.3 改进的代码分析功能
6.4 性能分析器的增强
6.5 数据库的可扩展性
6.6 intellitrance的高级调试功能
6.7 改进的“测试优先”开发体验
6.8 小结
第7章 利用单元测试框架进行单元测试
7.1 单元测试的基本概念
7.1.1 单元测试的优点
7.1.2 编写有效的单元测试
7.1.3 第三方工具
7.2 visualstudio单元测试
7.2.1 创建第一个单元测试
7.2.2 管理和运行单元测试
7.2.3 测试运行配置
7.2.4 testresults窗口
7.2.5 调试单元测试
7.3 使用单元测试框架进行编程
7.3.1 单元测试的初始化和清除
7.3.2 使用assert方法
7.3.3 使用collectionassert类
7.3.4 使用stringassert类
7.3.5 期望的异常
7.3.6 定义自定义单元测试属性
7.3.7 testcontext类
7.3.8 创建数据驱动的单元测试
7.4 访问测试的非公有成员
7.4.1 使用privateobject访问非公有实例成员
7.4.2 使用privatetype访问非公有静态成员
7.5 代码生成
7.6 代码覆盖
7.6.1 启用代码覆盖
7.6.2 浏览代码覆盖结果
7.7 测试影响分析
7.7.1 测试影响分析的先决条件
7.7.2 明确代码和测试之间的关系
7.7.3 测试影响分析示例
7.8 小结
第8章 托管代码分析和代码度量
8.1 分析工具的必要性
8.2 使用托管代码分析
8.2.1 内置的托管代码分析规则
8.2.2 代码分析规则集
8.2.3 启用托管代码分析
8.2.4 执行静态代码分析
8.2.5 违反规则的处理
8.3 使用命令行分析工具
8.3.1 fxcopcmd选项
8.3.2 fxcopcmd项目文件
8.3.3 将代码分析集成在生成过程中
8.4 创建代码分析规则
8.4.1 反射与内省
8.4.2 创建一条新规则
8.5 代码度量
8.6 小结
第9章 性能和性能分析
9.1 性能分析概述
9.1.1 性能分析器类型
9.1.2 visualstudio性能分析
9.2 使用性能分析器
9.2.1 创建示例应用程序
9.2.2 创建性能会话
9.2.3 使用performanceexplorer
9.2.4 配置采样式会话
9.2.5 配置插装式会话
9.2.6 配置.net内存分配会话
9.2.7 配置并发分析会话
9.2.8 执行性能会话
9.2.9 管理会话报告
9.2.1 0解读会话报告
9.3 命令行分析实用工具
9.3.1 虚拟机
9.3.2 javascript性能分析
9.3.3 仅分析自己的代码
9.4 常见的性能分析问题
9.4.1 调试符号
9.4.2 插装和代码覆盖
9.5 小结
第10章 数据库开发、测试和部署
10.1 数据库更改管理面临的挑战
10.2 脱机架构开发
10.2.1 使架构脱机
10.2.2 迭代开发
10.2.3 架构测试
10.2.4 生成和部署
10.3 创建一个数据库项目
10.4 数据库项目研究
10.4.1 solutionexplorer与schemaview
10.4.2 schemadependencyviewer
10.4.3 t-sql文件结构
10.5 架构修改
10.5.1 直接编辑t-sql文件
10.5.2 检测架构的语法错误
10.5.3 数据库重构
10.5.4 t-sql脚本模板
10.6 部署数据库更改
10.7 数据生成
10.7.1 数据生成计划
10.7.2 数据生成器
10.8 数据库测试
10.8.1 函数、触发器和存储过程
10.8.2 编写高级的数据库单元测试
10.8.3 有效的数据库测试
10.8.4 t-sql静态分析
10.8.5 其他数据库工具
10.9 小结
第11章 intellitrace简介
11.1 使用intellitrace进行调试
11.1.1 调试选项
11.1.2 事件记录
11.1.3 调试与回放
11.2 断点中的新功能
11.2.1 共享断点
11.2.2 标记断点
11.3 可停靠的数据提示
11.4 小结

第Ⅲ部分 测试人员
第12章 软件测试简介
12.1 基于角色的测试工具
12.2 测试类型
12.3 诊断数据适配器
12.4 microsofttestmanager
12.5 使用visualstudio管理自动测试
12.5.1 测试项目
12.5.2 使用测试分类
12.5.3 管理测试结果
12.5.4 使用顺序测试
12.5.5 测试设置
12.5.6 testimpactview
12.6 小结
第13章 web性能和负载测试
13.1 web性能测试
13.1.1 web性能测试与可编码用户界面测试
13.1.2 创建一个示例web应用程序
13.1.3 创建站点用户
13.1.4 创建和配置web测试
13.1.5 录制一个web性能测试
13.1.6 配置web性能测试的运行设置
13.1.7 webserver的参数化
13.1.8 测试设置
13.1.9 运行web性能测试
13.1.1 0查看测试执行和结果
13.1.1 1编辑web性能测试
13.1.1 2数据驱动的web性能测试
13.1.1 3可编码web性能测试
13.2 负载测试
13.2.1 创建和配置负载测试
13.2.2 编辑负载测试
13.2.3 执行负载测试
13.2.4 浏览和解释负载测试结果
13.3 从命令行执行测试
13.3.1 执行测试
13.3.2 执行测试列表
13.3.3 其他测试选项
13.4 分布式负载测试
13.4.1 安装控制器和代理
13.4.2 配置控制器
13.4.3 配置代理
13.4.4 测试设置
13.4.5 运行分布式负载测试
13.4.6 浏览分布式负载测试
13.5 小结
第14章 手动测试
14.1 microsofttestmanager
14.2 使用测试计划
14.2.1 配置测试设置
14.2.2 版本
14.2.3 测试影响分析
14.2.4 测试配置定义
14.2.5 使用计划内容
14.3 测试运行和结果记录
14.3.1 使用microsofttestrunner
14.3.2 支持技术
14.3.3 保存测试结果
14.4 运行自动测试
14.5 小结
第15章 可编码用户界面测试
15.1 使用codeduitestbuilder创建可编码用户界面测试
15.1.1 设置示例应用程序
15.1.2 创建测试项目
15.1.3 添加可编码用户界面测试
15.1.4 codeduitestbuilder
15.1.5 生成的代码
15.1.6 运行测试
15.1.7 创建数据驱动的测试
15.1.8 使用using()子句
15.1.9 增强的断言报告
15.2 使用动作记录创建可编码用户界面测试
15.3 支持技术
15.4 小结
第16章 labmanagement
16.1 labmanagement基本结构
16.1.1 金质图像
16.1.2 代理
16.2 虚拟环境
16.3 使用虚拟环境进行测试
16.3.1 创建新的测试设置
16.3.2 使用虚拟环境运行手动测试
16.4 使用虚拟环境进行自动的生成-部署-测试
16.5 物理环境
16.6 小结

第Ⅳ部分 teamfoundationserver
第17章 teamfoundationserver简介
17.1 teamfoundationserver简介
17.2 teamfoundationserver核心概念
17.2.1 teamfoundation应用层
17.2.2 团队项目集合
17.2.3 团队项目
17.2.4 过程模板
17.2.5 工作项跟踪
17.2.6 版本控制
17.2.7 团队生成
17.3 访问teamfoundationserver
17.3.1 从visualstudio访问teamfoundationserver
17.3.2 teamfoundationserveradministrationconsole
17.3.3 通过web浏览器访问teamfoundationserver
17.3.4 在microsoftexcel中使用teamfoundationserver
17.3.5 在microsoftproject中使用teamfoundationserver
17.3.6 teamfoundationserver命令行工具
17.3.7 从eclipse访问teamfoundationserver
17.3.8 teamfoundationserver与windowsexplorer集成
17.3.9 通过其他第三方集成工具访问teamfoundationserver
17.4 teamfoundationserver2010的新内容
17.4.1 项目管理
17.4.2 版本控制
17.4.3 生成
17.4.4 管理
17.5 选用teamfoundationserver
17.5.1 驻留teamfoundationserver
17.5.2 选取计划
17.6 小结
第18章 teamfoundation架构
18.1 teamfoundationserver逻辑结构
18.1.1 团队项目集合
18.1.2 teamfoundationserver场
18.1.3 teamfoundationserver应用程序
18.1.4 teamfoundationserver实例
18.2 物理架构
18.2.1 硬件要求
18.2.2 软件要求
18.3 部署场景
18.3.1 个体和小团队
18.3.2 小公司
18.3.3 大企业
18.3.4 驻留环境
18.3.5 从teamfoundationserver老版本升级
18.4 小结
第19章 teamfoundation版本控制
19.1 teamfoundation版本控制和vss2005
19.2 设置版本控制
19.2.1 设置安全角色
19.2.2 设置工作空间
19.3 sourcecontrolexplorer
19.3.1 工作空间
19.3.2 将项目添加到源文件库
19.4 签入和签出
19.4.1 签入一个项
19.4.2 签出一个项
19.4.3 创建和管理签入策略
19.4.4 浏览历史
19.4.5 标记文件
19.5 上架
19.6 分支与合并
19.6.1 分支
19.6.2 合并
19.7 命令行工具
19.8 小结
第20章 分支与合并
20.1 了解分支与合并
20.1.1 软件配置管理
20.1.2 基本定义
20.2 常见的分支策略
20.2.1 不分支
20.2.2 每发布都分支
20.2.3 代码升级分支
20.2.4 每功能都分支
20.3 基本分支计划
20.3.1 场景
20.3.2 计划
20.3.3 实现
20.4 高级分支计划
20.4.1 场景
20.4.2 计划
20.4.3 实现
20.5 小结
第21章 teamfoundationbuild
21.1 teamfoundationbuild简介
21.2 teamfoundationbuild2010新功能
21.2.1 windowsworkflow4.0
21.2.2 限制门签入
21.2.3 私有生成
21.2.4 生成控制器
21.2.5 生成通知
21.2.6 公用自定义属性
21.2.7 与符号和源服务器集成
21.2.8 增强的生成删除选项
21.3 teamfoundationbuild架构
21.4 生成管理
21.4.1 teamexplorer
21.4.2 buildexplorer
21.4.3 生成细节浏览
21.4.4 创建生成定义
21.4.5 生成排队
21.4.6 生成通知
21.5 团队生成过程
21.5.1 defaulttemplate过程
21.5.2 生成过程的参数
21.5.3 自定义生成过程
21.6 小结

第Ⅴ部分 项目/过程管理
第22章 项目管理简介
22.1 团队项目安装和配置
22.1.1 创建一个团队项目
22.1.2 连接teamfoundationserver
22.2 项目计划
22.3 一切皆为工作项
22.3.1 了解工作项
22.3.2 工作项连接和连接类型
22.3.3 创建和更新工作项
22.3.4 工作项查询
22.4 msoffice与teamfoundationserver
22.4.1 officeproject和teamfoundationserver
22.4.2 officeexcel和teamfoundationserver
22.5 小结
第23章 过程模板
23.1 了解过程模板
23.2 自带的过程模板
23.2.1 msfforagilesoftwaredevelopment
23.2.2 msfforcmmiprocessimprovementv5.0
23.3 合作者与社区模板
23.4 小结
第24章 报表、门户和面板
24.1 teamfoundationserver报表功能
24.1.1 teamfoundationserver操作存储区
24.1.2 teamfoundationserver数据仓库
24.1.3 teamfoundationserverolap多维数据集
24.2 teamfoundationserver报表管理
24.2.1 创建报表的工具
24.2.2 使用microsoftexcel报表
24.2.3 使用rdl报表
24.2.4 自带的报表
24.2.5 项目门户和面板
24.3 小结
第25章 使用计划工作簿制订敏捷计划
25.1 产品需求总表
25.2 产品计划工作簿
25.2.1 产品计划工作簿位置
25.2.2 设置产品计划工作簿
25.2.3 使用productbacklog工作表
25.2.4 使用iterations工作表
25.2.5 使用interruptions工作表
25.3 迭代计划
25.4 iterationbacklog工作簿
25.4.1 iterationbacklog工作簿位置
25.4.2 iterationbacklog工作表
25.4.3 capacityplanning工作表
25.5 迭代跟踪
25.5.1 问题
25.5.2 追溯
25.6 小结
第26章 过程模板自定义
26.1 过程模板自定义
26.1.1 将一个过程模板下载到桌面
26.1.2 过程模板的内容
26.1.3 过程模板插件
26.2 自定义工具
26.2.1 xml编辑器
26.2.2 witadmin命令行工具
26.2.3 processtemplateeditor
26.3 将过程模板上传到teamfoundationserver
26.4 删除过程模板
26.5 自定义过程指南
26.6 小结

前言/序言


《精通.NET Framework 4.0:架构、设计与高级应用》 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微软.NET Framework 4.0的核心架构,旨在为广大.NET开发者提供一条通往精通之路。从基础的CLR(公共语言运行时)到复杂的托管代码执行流程,再到内存管理、垃圾回收机制的底层原理,本书都将逐一进行详尽的解读。我们将一步步揭开.NET Framework 4.0的神秘面纱,让您真正理解其内部运作机制,从而写出更高效、更健壮、更具可维护性的应用程序。 第一部分:.NET Framework 4.0 核心架构剖析 第一章:.NET 平台概览与CLR原理 1.1 .NET 平台的演进与核心价值: 回顾.NET Framework的发展历程,阐述其作为统一开发平台的核心优势,包括跨语言互操作性、类型安全、内存管理等。 1.2 CLR(公共语言运行时)的角色与职责: 深入讲解CLR作为.NET程序运行的核心引擎,其在代码编译、执行、内存分配、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1.3 JIT(即时编译)与IL(中间语言)的转化过程: 详细解析源代码如何被编译成IL,以及JIT编译器在运行时将IL转化为机器码的原理,探讨JIT优化对程序性能的影响。 1.4 程序集(Assembly)的概念与组织: 讲解程序集的构成,包括元数据、类型信息、资源等,以及程序集在模块化开发和版本控制中的重要性。 1.5 类型系统与元数据: 深入理解.NET的类型系统,包括值类型与引用类型,以及元数据如何在运行时描述类型信息,支持反射等高级功能。 第二章:内存管理与垃圾回收机制 2.1 托管堆(Managed Heap)与栈(Stack)的内存分配: 区分托管堆和栈的内存分配方式,理解对象在不同区域的生命周期。 2.2 垃圾回收(GC)的工作原理: 详细阐述GC的触发机制、算法(如标记-清除、复制、分代回收),以及GC如何回收不再被引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 2.3 GC代(Generations)与性能优化: 讲解GC的代际回收策略,以及如何通过理解GC的运作来优化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减少GC压力。 2.4 Finalization(终结)与IDisposable模式: 讨论对象的终结过程,以及正确实现IDisposable接口和使用using语句来管理非托管资源的重要性。 2.5 内存泄漏的识别与预防: 分析常见的内存泄漏场景,并提供实用的诊断工具和代码实践来避免内存泄漏。 第三章:线程与并发编程 3.1 线程基础:创建、启动与同步: 掌握线程的基本操作,理解Thread类的使用,以及通过Lock、Monitor等机制实现线程同步,避免竞态条件。 3.2 线程池(Thread Pool)的优势与使用: 解释线程池如何管理和复用线程,以及通过ThreadPool类高效地执行异步任务。 3.3 TPL(任务并行库)与异步编程模型: 深入学习TPL,包括Task、Parallel.For/ForEach等,以及async/await关键字如何简化异步操作的编写。 3.4 并发集合与同步原语: 介绍ConcurrentBag、ConcurrentDictionary等并发安全集合,以及Semaphore、AutoResetEvent等同步原语的运用。 3.5 死锁的识别与避免策略: 分析多线程编程中常见的死锁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检测和预防方法。 第二部分:.NET Framework 4.0 高级特性与设计模式 第四章:LINQ(语言集成查询)精粹 4.1 LINQ to Objects: 掌握LINQ在内存集合上的强大查询能力,包括查询语法和方法语法,以及各种过滤、排序、分组、连接操作。 4.2 LINQ to SQL: 深入理解LINQ如何与SQL Server进行交互,包括DataContext的设计、实体映射、查询执行计划的分析。 4.3 LINQ to XML: 学习如何使用LINQ处理XML文档,进行XML的创建、查询和修改。 4.4 延迟执行与立即执行: 理解LINQ查询的延迟执行特性,以及何时需要使用ToList()、ToArray()等方法强制立即执行。 4.5 高级LINQ技巧: 探索投影、聚合、分区、量词等高级查询操作,以及自定义LINQ提供程序的可能性。 第五章:ADO.NET 4.0 及数据访问技术 5.1 ADO.NET 核心对象:Connection, Command, DataReader, DataAdapter: 详细讲解ADO.NET中用于与数据源交互的核心组件。 5.2 DataSet 与 DataTable: 理解DataSet和DataTable在内存中表示和操作数据的机制,以及它们与DataReader的区别。 5.3 连接池(Connection Pooling)与性能优化: 探讨连接池如何提高数据库访问性能,以及配置和管理连接池的注意事项。 5.4 存储过程与参数化查询: 强调使用存储过程和参数化查询在提高安全性、性能和代码可读性方面的优势。 5.5 事务管理: 掌握在.NET中实现数据库事务的方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第六章:面向服务与分布式系统设计 6.1 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基础: 介绍WCF作为构建分布式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基础,包括服务契约、操作契约、数据契约、绑定和终结点。 6.2 RESTful 服务设计与Web API: 探讨如何设计和实现基于RESTful风格的服务,以及ASP.NET Web API在构建HTTP服务中的应用。 6.3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ing)与异步通信: 讲解消息队列在实现系统解耦、异步通信和提高系统可靠性方面的作用。 6.4 分布式事务处理: 探讨在分布式环境中实现事务一致性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6.5 服务注册与发现: 讨论服务在分布式系统中的注册、发现机制,以及相关的中间件和技术。 第七章:设计模式在.NET 中的应用 7.1 创建型设计模式: 深入理解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等,并展示其在.NET中的具体实现。 7.2 结构型设计模式: 学习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组合模式等,以及它们如何优化对象之间的结构和关系。 7.3 行为型设计模式: 掌握观察者模式、策略模式、命令模式、模板方法模式等,以及它们如何实现对象间的通信和协作。 7.4 .NET 特定设计模式: 探索一些在.NET开发中常用的模式,如依赖注入、单元测试中的Mocking等。 7.5 模式的应用原则与权衡: 讨论何时选择何种设计模式,以及过度设计和代码复杂度的权衡。 第三部分:.NET Framework 4.0 实践与性能优化 第八章:高性能应用程序开发与优化 8.1 性能分析工具: 介绍Visual Studio Profiler、.NET Performance Analysis Tools等工具,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定位性能瓶颈。 8.2 算法复杂度与数据结构选择: 强调理解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以及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8.3 缓存策略: 探讨内存缓存、分布式缓存等各种缓存技术,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缓存来提升应用程序响应速度。 8.4 异步I/O与并行处理: 再次强调异步操作和并行处理在I/O密集型和CPU密集型场景下的重要性。 8.5 代码优化技巧: 提供一系列实用的代码优化建议,包括避免不必要的对象创建、减少字符串拼接、优化循环等。 第九章:安全性与身份验证 9.1 .NET 安全模型: 理解.NET Framework提供的安全机制,包括代码访问安全(CAS)和角色基安全。 9.2 身份验证与授权: 探讨Forms Authentication, Windows Authentication, Membership Provider等身份验证机制,以及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的实现。 9.3 加密与哈希: 学习使用.NET提供的加密类进行数据的加密和哈希处理,保障数据安全。 9.4 防范常见安全漏洞: 分析SQL注入、跨站脚本(XSS)、跨站请求伪造(CSRF)等常见Web安全漏洞,并提供防范措施。 9.5 应用程序部署安全: 讨论在应用程序部署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安全事项。 第十章:单元测试与代码质量保障 10.1 单元测试的重要性与原则: 阐述单元测试在提高代码质量、降低Bug率、促进重构方面的核心价值。 10.2 MSTest、NUnit、xUnit.net等测试框架: 掌握主流.NET单元测试框架的使用,包括测试用例的编写、断言的使用。 10.3 Mocking与Stubbing: 学习使用Moq、Rhino Mocks等Mocking框架来模拟依赖项,实现隔离测试。 10.4 测试驱动开发(TDD)实践: 介绍TDD的流程和实践方法,以及它如何驱动代码设计。 10.5 代码覆盖率分析: 理解代码覆盖率的意义,并使用相关工具来衡量测试的完整性。 附录: .NET Framework 4.0 常用类库速查 性能调优常用命令与工具 相关资源链接 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开发者提供了.NET Framework 4.0深层次的学习路径。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您将能够构建出更强大、更稳定、更具竞争力的.NET应用程序,并在技术生涯中更上一层楼。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资深的软件架构师,在接触了无数个项目之后,深切体会到“管理”对于软件项目成功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技术上的难题固然需要攻克,但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再好的技术也会因为沟通不畅、流程混乱而功亏一篑。Visual Studio 2010 作为一个曾经的行业标杆,其在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集成能力一直为我所关注。我之前对 TFS (Team Foundation Server) 有过一定的接触,但总觉得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尤其是在自动化构建、持续集成、敏捷开发流程的落地等方面,我希望这本《Visual Studio 2010软件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这些核心概念,并提供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我最想了解的是,如何在VS 2010中构建一个高效的、覆盖需求收集、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到维护整个生命周期的流程。这本书会不会教我如何利用VS 2010的内置功能,或者结合一些第三方工具,实现项目状态的可视化、风险的预警、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作业?尤其是在团队规模较大、项目复杂度高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代码质量、缩短开发周期、并最终交付高质量的软件,这都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独门秘籍”,让我能够将Visual Studio 2010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评分

作为一名曾经深度使用Visual Studio 2010的开发者,我对这本书的标题《Visual Studio 2010软件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充满了好奇。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VS 2010 在那个时代无疑是一款革命性的工具,尤其是在集成开发环境和项目管理方面。我最感兴趣的是,这本书会如何去“高级”地解读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我记得当时 TFS (Team Foundation Server) 已经非常强大,但很多人可能只用到了它的一小部分功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挖掘出VS 2010 在自动化构建、版本控制策略、代码审查流程、以及与项目管理工具(如敏捷看板、Scrum流程)的深度集成等方面的高级技巧。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不那么为人所知的,但却能显著提升团队效率和软件质量的实践方法。例如,如何利用VS 2010进行更精细化的需求分解和任务分配?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测试策略,并与开发流程无缝衔接?又或者,在项目进入维护阶段后,如何利用VS 2010来更好地管理bug修复、性能优化和功能迭代?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回顾并深入理解,如何在那个特定的技术栈下,实现一套完整而高效的软件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对于“软件生命周期管理”这个概念,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我知道它很重要,但平时更多的是专注于代码编写和功能的实现。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更多的是偏向于理论,到了实际工作中,才发现项目管理、版本控制、需求分析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看到《Visual Studio 2010软件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这本书,我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高级教程”这四个字听起来就有点难度。但我又很想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因为我感觉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有很多欠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基础讲起,循序渐进,让我这个“小白”也能看得懂。比如,如何利用Visual Studio 2010来管理我的代码,确保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如何更好地和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如何理解和处理需求的变化?这本书会不会有很多图文并茂的讲解,或者实际操作的例子?我真的很想知道,在Visual Studio 2010里,有哪些功能可以帮助我更高效地完成我的工作,并且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开发者。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对软件生命周期管理的清晰认识,并教会我一些实用的技巧,那真是太好了。

评分

从我的角度来看,软件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命周期管理的有效性。Visual Studio 2010 的推出,在当时无疑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能够整合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在“高级”层面的内容,这意味着它应该超越了基础的IDE使用,深入到如何利用VS 2010来优化整个软件开发流程。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利用VS 2010的特性,例如其对敏捷开发方法论的支持,如何进行有效的需求跟踪和管理,以及如何通过构建自动化、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来提高交付效率和软件质量。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如何利用TFS (Team Foundation Server) 来实现全面的项目管理,包括工作项的跟踪、团队协作、代码审查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测试管理和缺陷跟踪?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VS 2010来规划项目路线图、管理发布周期,以及如何进行项目收尾和维护阶段的管理策略。毕竟,软件的生命周期远不止于编写代码,更在于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可维护性、可演进性和可持续性。

评分

刚拿到这本《Visual Studio 2010软件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沉甸甸的,光是这厚度就让人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微软的开发工具挺感兴趣的,尤其是Visual Studio,感觉它就像一个功能强大的集成瑞士军刀,能搞定开发中的方方面面。虽然我之前也用过VS的许多版本,但对于“软件生命周期管理”这个概念,总觉得有点飘忽,好像知道它很重要,但具体怎么落地、在VS 2010这个特定版本中又有哪些高级玩法,一直没太弄明白。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专业,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图片,就是扎扎实实的书名和版本号,一看就知道是内容为王。我平时工作忙,有时候会觉得项目管理跟开发之间好像有点隔阂,经常需要来回沟通,效率不高,而且项目后期总会出现一些难以追溯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弥合这个鸿沟的希望。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实操性的方法,比如如何利用VS 2010来更好地规划项目、跟踪进度、管理需求变更,甚至是如何在代码层面实现更精细化的版本控制和代码评审。毕竟,软件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需要一套完整的流程来支撑,而VS 2010作为当时的明星产品,肯定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有着不少独到之处,我很期待它能给我带来新的思路和工具。

评分

内容很详细,重要的是能够讲清楚每一项技术在实际工作中怎样用。

评分

很好的书,内容挺详细

评分

很好 不错 挺实用的 送货很快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帮朋友购买,据说书挺不错!

评分

帮朋友购买,据说书挺不错!

评分

别人推荐。买来学习。

评分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评分

正式需要的书,送的比较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