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水處理及實例精選

工業水處理及實例精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竇照英 著
圖書標籤:
  • 工業水處理
  • 水處理技術
  • 廢水處理
  • 循環水處理
  • 冷卻水處理
  • 鍋爐水處理
  • 反滲透
  • 離子交換
  • 水質分析
  • 案例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113641
版次:1
商品編碼:1084544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11-01
頁數:328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工業水處理及實例精選》從水處理工程師的知識和技能需要齣發,簡明地介紹瞭水處理的基本知識,詳細地講解瞭鍋爐用水的爐外水處理、給水處理、鍋爐內水處理及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精選瞭許多作者親身經曆的水處理實例,實用性較強。
《工業水處理及實例精選》適閤從事電力、石化及物業水處理工作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科研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水處理概要
1.1.1 水處理是古老而又年輕的技術
1.1.2 鍋爐水處理概述
1.1.3 鍋爐參數和各自的水質要求
1.1.4 汽輪機凝汽器冷卻水
1.1.5 火電廠的水處理是技術發展標誌
1.1.6 水處理技術發展的方嚮
1.2 水中雜質
1.2.1 水的基本性質及其在熱力設備中的利用
1.2.2 水中常見雜質對鍋爐的危害
1.2.3 可供鍋爐熱力設備使用的原水
1.2.4 水質與水質分類
1.2.5 水質術語和單位
1.2.6 需要通過水處理除去的雜質

第2章 爐外水處理的預處理
2.1 水的沉澱處理
2.1.1 水的沉澱軟化處理發展情況
2.1.2 3例石灰蘇打軟化法改進經驗
2.1.3 采取石灰處理降低鍋爐水相對堿度實例
2.1.4 低壓鍋爐補充水的石灰預處理采用、改進
2.1.5 渦流反應器的調試和齣水質量改進
2.1.6 對25t/h石灰沉澱反應器齣水混濁進行改進
2.2 使用澄清池(器)的絮凝沉澱處理案例
2.2.1 用於熱電廠大量補充水處理的澄清池
2.2.2 對澄清器進行的調整試驗
2.2.3 使用澄清器進行石灰處理解決腐蝕問題
2.2.4 將水平布置的沉澱池改造為澄清器的經驗
2.2.5 用於高壓熱電廠的部分脫矽澄清器
2.2.6 澄清器水中産氣的成分分析及空氣量計算
2.3 機械攪拌加速澄清池
2.3.1 加速澄清池參數和用於石灰處理的澄清池
2.3.2 加速澄清池投入使用時的積渣
2.3.3 對加速澄清池加裝空氣分離器和斜管
2.3.4 石灰消化過程中減少廢渣的改進
2.3.5 澄清池排渣汙染河水的治理
2.3.6 石灰沉澱軟化處理的谘詢建議
2.4 水的絮凝處理及凝聚劑
2.4.1 絮凝處理是水處理工藝重要環節
2.4.2 混凝處理過程中常用的絮凝劑
2.4.3 對地錶水的補充水進行直流凝聚除濁
2.4.4 對城市汙水處理作為中水的谘詢建議
2.4.5 對某水處理劑生産廠的3項谘詢建議
2.4.6 變更混凝劑以改善水質的兩項建議
2.5 重力快速濾池
2.5.1 過濾工藝及懸浮物、濁度等概念
2.5.2 對石灰沉澱處理水進行過濾時濾料的選取
2.5.3 對無閥濾池濾料流失的研究處理
2.5.4 對某亞臨界參數電廠墊層石英砂的監督
2.5.5 對濾池墊層與濾料級配的指導兩例
2.5.6 虹吸濾池遭微生物汙染的處理
2.6 壓力(機械)過濾器
2.6.1 壓力式過濾器與其工作情況
2.6.2 解決某電廠過濾器“齣汗”和齣水質量問題
2.6.3 對雙室過濾器運行壓差的修正
2.6.4 燭式過濾器周期過短的解決
2.6.5 過濾器水嘴破裂原因分析及對策
2.6.6 過濾器提高齣力與改為雙流的試驗

第3章 爐外水處理之交換劑和軟化工藝
3.1 離子交換的交換劑更新換代
3.1.1 離子交換現象用於水質軟化
3.1.2 人造鈉沸石和天然軟水劑是如何被淘汰的
3.1.3 磺化煤軟化器投産後長期産酸性水的原因
3.1.4 新投産的磺化煤産酸性水問題的解決
3.1.5 應用試驗成果解決某熱電廠軟水pH值下降問題
3.1.6 使用離子交換樹脂的時代
3.2 離子交換樹脂
3.2.1 離子交換樹脂基本知識
3.2.2 強型離子交換樹脂的製取方法
3.2.3 大孔離子交換樹脂的製造
3.2.4 弱型樹脂的特點和用途
3.2.5 離子交換樹脂的保管和使用
3.2.6 離子交換樹脂的復蘇
3.3 離子交換軟化中疑難問題解決的案例
3.3.1 軟化器齣水殘餘硬度高的解決方案
3.3.2 對於軟化器進行調試使水質閤格而鹽耗低
3.3.3 對軟化器反洗、再生、衝洗和運行的控製
3.3.4 新購樹脂的質量問題
3.3.5 軟化水産生泡沫的原因
3.3.6 飲用水口感差並有異味的問題
3.4 交換器有關問題
3.4.1 對無頂壓逆流再生設備的建議
3.4.2 鹽液過濾器的設計要點
3.4.3 對改浮床後軟化器水質、水量下降的解釋
3.4.4 軟化器再生液迴收技術的可行性
3.4.5 使用自動再生軟化器引起腐蝕的分析處理
3.4.6 固定床順流再生軟化器産水量下降的原因
3.5 離子交換軟化中的各種問題
3.5.1 投入鍋爐的問題
3.5.2 鍋爐結水垢
3.5.3 新軟化器齣水不閤格的“特殊”原因
3.5.4 逆流再生軟化器水質不如順流再生的原因
3.5.5 用海水再生軟化器失敗原因
3.5.6 用鍋爐排汙水溶鹽問題
3.6 軟化水脫堿和水的離子交換脫堿軟化
3.6.1 軟化水加酸降堿度處理
3.6.2 迴水管腐蝕問題
3.6.3 采用不足量酸再生磺化煤對水脫堿軟化
3.6.4 銨鈉離子交換係統投産後調試
3.6.5 氫鈉離子交換係統腐蝕問題
3.6.6 弱酸陽樹脂脫堿軟化

第4章 爐外水處理之化學除鹽
4.1 一級復床化學除鹽有關問題
4.1.1 中參數電廠水處理改造的趨嚮
4.1.2 協助某熱電廠投入化學除鹽設備緩解供水睏難
4.1.3 小容量製取純水裝置的建立與谘詢
4.1.4 對北京某大學試驗電站化學除鹽選型谘詢
4.1.5 固定床順流再生陰床改為逆流降堿耗試驗
4.1.6 對化學除鹽水二氧化矽不閤格的研究
4.2 單級除鹽和不設混床産生的問題
4.2.1 一級復床除鹽係統除鹽水管腐蝕原因分析
4.2.2 對一級復床除鹽係統引起酸腐蝕的診斷
4.2.3 給水泵腐蝕原因分析
4.2.4 中壓供汽鍋爐使用一級除鹽的腐蝕及解決
4.2.5 原水汙染影響混床正常工作的解決措施
4.2.6 除鹽係統微生物膜來源和殺滅的研究
4.3 弱型樹脂的使用與聯閤除鹽
4.3.1 弱酸陽樹脂在脫堿軟化以外的應用
4.3.2 答復某樹脂廠弱酸陽樹脂交換柱偏流問題
4.3.3 飲水中氮的處理問題
4.3.4 關於陽床樹脂的3個問題
4.3.5 某電廠采用強弱型樹脂除鹽的意見
4.3.6 聯閤脫鹽
4.4 水處理方案的重大決策意見
4.4.1 北京某熱電廠水質惡化影響製水的再解決
4.4.2 華能某熱電廠水處理方案選擇的建議
4.4.3 某工程環境審查中對原水的建議
4.4.4 對昆明陽宗海某電廠原水和循環水的建議
4.4.5 對北京某化工廠增容水處理建議
4.4.6 解決某電廠供水緊張的混床增容措施
4.5 水處理設計、調試及存在的問題
4.5.1 對水處理設計規程修訂中提供的意見
4.5.2 對引進超臨界參數電廠水處理調試的談判
4.5.3 某電廠的化學除鹽設備調試方案
4.5.4 某熱電廠汽輪機結垢原因分析及處理意見
4.5.5 汙染樹脂的復蘇和除鹽設備問題
4.5.6 由於除鹽水質問題造成鍋爐爆管案例
4.6 化學除鹽技術中的谘詢答疑
4.6.1 水處理中化學除鹽係統的選型
4.6.2 采用聯閤脫鹽的條件
4.6.3 聯閤除鹽樹脂使用問題
4.6.4 混床樹脂不分層的原因及處理措施
4.6.5 陽陰雙層床水質下降的原因
4.6.6 一級復床的除鹽水質不如強陽弱陰床的原因
4.7 凝結水化學除鹽和其他除鹽問題
4.7.1 用於凝結水精處理的氫層混床或前置氫床
4.7.2 凝汽器泄漏使精處理混床失效的應急處理
4.7.3 精處理凝結水pH值偏低使鍋爐腐蝕的處理
4.7.4 高速混床樹脂的國産化研製有關問題
4.7.5 對不同的混床樹脂分離技術的評議及選型
4.7.6 有關樹脂、離子交換工藝和設備的問題
4.8 與化學除鹽有關的技術谘詢
4.8.1 原水含氨造成鍋爐過熱器爆管的分析
4.8.2 對孟加拉國某項目標書的谘詢意見
4.8.3 陽床使用硫酸作為再生劑的問題解決方案
4.8.4 陰床再生劑問題
4.8.5 除鹽水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案
4.8.6 除鹽係統中間水泵腐蝕原因及對策

第5章 爐外水處理之其他脫鹽技術和物理防垢技術
5.1 蒸餾法脫鹽在火電廠中的應用
5.1.1 中壓鍋爐和低壓鍋爐的蒸發器脫鹽
5.1.2 高壓鍋爐的不同型式大容量蒸發器
5.1.3 高壓熱電廠使用蒸發器的蒸汽對外供熱(汽)
5.1.4 亞臨界參數鍋爐使用閃蒸器進行海水淡化
5.1.5 閃蒸器研製課題中的材料優選與防垢研究
5.1.6 對某研究生院閃蒸器原型仿製項目做谘詢
5.2 蒸餾法脫鹽中的有關問題
5.2.1 使用蒸發器供水造成高壓汽輪機結矽垢
5.2.2 用中壓鍋爐作蒸發器解決過熱器爆管問題
5.2.3 熱電廠啓動時不投蒸發器的惡性影響
5.2.4 蒸發器泄漏造成水冷壁管孔蝕
5.2.5 閃蒸器熱交換管結垢原因分析及處理
5.2.6 閃蒸器淡水槽腐蝕的處理與低溫多級蒸發
5.3 水的電滲析預脫鹽
5.3.1 水的電滲析脫鹽與電滲析器
5.3.2 電滲析脫鹽條件與水質影響
5.3.3 某電廠采用電滲析技術的試驗結果
5.3.4 推薦電滲析器用於飲用水處理
5.3.5 用電滲析器製取低壓鍋爐用水
5.3.6 電滲析器用於中壓鍋爐和超高壓鍋爐水處理
5.4 水的反滲透預脫鹽
5.4.1 對燃油亞臨界參數電廠水處理的建議
5.4.2 對某熱電廠擴建工程采用反滲透的意見
5.4.3 反滲透器短期失效原因分析
5.4.4 答復關於精密過濾的詢問
5.4.5 對某設計院25t/h反滲透器國産化設計鑒定
5.4.6 對鍋爐補充水係統采用反滲透器的規定
5.5 反滲透裝置使用中的問題及其解決
5.5.1 某高壓熱電廠擴建工程采用反滲透的意見
5.5.2 某電廠原水惡化後反滲透器運行方式
5.5.3 關於用反滲透器製取飲用水的問題
5.5.4 對三種不同水質使用反滲透器情況的評述
5.5.5 對某電廠水處理設計的谘詢意見
5.5.6 某汽輪機製造廠海水淡化問題
5.6 反滲透裝置的防垢和清洗問題
5.6.1 反滲透器在運行中應監控的指標
5.6.2 韓城某電廠反滲透器進口水壓力升高的原因
5.6.3 某電廠反滲透裝置汙塞的處理
5.6.4 某熱電廠原水鍶鋇離子的結垢汙塞
5.6.5 反滲透器阻垢劑的選用原則方法
5.6.6 反滲透器結垢清洗和汙塞清洗方法
5.7 電去離子、電防垢與磁防垢
5.7.1 電去離子(或連續去離子)簡介
5.7.2 電去離子裝置與反滲透器的聯閤應用
5.7.3 物理防垢處理之電防垢
5.7.4 離子棒防垢裝置的使用情況
5.7.5 物理防垢處理之磁防垢及防垢機製
5.7.6 磁防垢的應用情況及物理防垢的限定
5.8 物理防垢技術之電氣石防垢
5.8.1 電氣石簡介
5.8.2 ECO�睪EM電氣石球粒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5.8.3 電氣石在應用前進行的各種檢測
5.8.4 電氣石在飲用水和生活用水中考驗使用結果
5.8.5 電氣石在中央空調冷卻水係統的防垢作用
5.8.6 ECO�睪EM電氣石用於中央空調係統防垢

第6章 給水處理
6.1 氧腐蝕與給水除氧
6.1.1 大氣和水中的氧及氧對金屬的腐蝕(或防護)
6.1.2 凝汽器除氧原理和實施
6.1.3 某廠的解析(吸)除氧試驗及解析除氧鑒定
6.1.4 為某棉紡廠設計製造的鋼屑除氧器
6.1.5 某電廠真空除氧器調試及真空除氧鑒定
6.1.6 對氧化還原樹脂及氧化還原除氧器的鑒定
6.2 水的化學除氧
6.2.1 低壓鍋爐的丹寜(栲膠)除氧防垢復閤處理
6.2.2 中低壓鍋爐的亞硫酸鈉除氧及熱網水除氧
6.2.3 次磷酸氫鈉用作除氧降堿防垢劑的試驗
6.2.4 采用水閤聯氨(肼)對高壓鍋爐進行化學除氧
6.2.5 硫酸聯氨用於高壓鍋爐給水除氧的試驗
6.2.6 關於聯氨是否會進入過熱蒸汽的試驗
6.3 熱力除氧及熱力除氧器的試驗
6.3.1 某電廠除氧水溶氧含量高的原因及解決
6.3.2 內濛某電廠大氣式除氧器調整試驗
6.3.3 德國提供的噴霧式除氧器特性試驗
6.3.4 淋水盤加鼓泡型0.5MPa除氧器調整試驗
6.3.5 噴霧填料型“高壓”除氧器及其試驗
6.3.6 其他類型的熱力除氧器
6.4 高參數鍋爐化學除氧的發展及問題
6.4.1 對聯氨毒性的30年爭議及其替代産品
6.4.2 關於丙酮肟脫氧産生問題的答復
6.4.3 關於用丙酮肟作除氧劑的鍋爐腐蝕問題
6.4.4 異抗壞血酸用於脫氧問題
6.4.5 聯氨及其它替代還原藥劑用於停爐保護等
6.4.6 某電廠用丙酮肟除氧産生的問題
6.5 催化聯氨除氧和除氧不力的彌補
6.5.1 催化聯氨及其在鍋爐啓動中除氧的應用
6.5.2 新投産的機組除氧水溶氧高的聯氨處理
6.5.3 保定某熱電廠蒸發器氧腐蝕泄漏的解決
6.5.4 分析鍋爐兩度失效中氧的作用
6.5.5 某電廠1號爐汽鼓下降管口裂紋原因分析
6.5.6 內冷水係統空心銅導綫腐蝕及水的脫氧防蝕
6.6 全揮發給水處理(AVT)的加氧鈍化處理
6.6.1 直流鍋爐的氧化性給水處理的中性水處理(NWT)
6.6.2 直流鍋爐氧化性給水處理之聯閤水處理(CWT)
6.6.3 汽鼓鍋爐的中性氧化處理研究與實施
6.6.4 中性氧化處理的汽鼓鍋爐腐蝕及水質修正
6.6.5 汽鼓鍋爐中性氧化處理中低氧鈍化的實施
6.6.6 某超臨界參數鍋爐機組的氧化處理情況
6.7 提高給水pH值的氨處理
6.7.1 氨是防止水汽係統二氧化碳腐蝕的理想藥劑
6.7.2 氨對銅和銅閤金腐蝕的閾值和腐蝕機製
6.7.3 利用氨的損失率計算氨處理中氨的投加量
6.7.4 采取“三加兩停”方式進行工業試驗驗證效果
6.7.5 在兩個中壓電廠和1個高壓電廠的氨處理
6.7.6 某熱電廠氨處理防止二氧化碳腐蝕
6.8 氨處理的推廣應用和氨緻汽側腐蝕
6.8.1 氨處理防止腐蝕的成功及推廣應用
6.8.2 氨和聯氨給水處理成為高壓鍋爐護身法寶
6.8.3 凝汽器空冷區汽側腐蝕泄漏被診斷為氨蝕
6.8.4 空冷區汽側氨蝕的解決措施及收效
6.8.5 N6815型凝汽器的汽側氨蝕及其解決
6.8.6 大機組空冷區外緣下方黃銅管的氨蝕問題

第7章 鍋爐材料延壽和鍋內水處理
7.1 為鍋爐延壽服務和鍋爐壽命影響因素
7.1.1 鋼筋鋼骨的鍋爐相當脆弱
7.1.2 在嚴酷條件下長周期工作著的鍋爐之損壽
7.1.3 鍋爐壽命耗損之持久強度衰減與溫度關係
7.1.4 鍋爐壽命耗損之腐蝕容差(裕度)與局部腐蝕
7.1.5 減損鍋爐壽命元凶之應力腐蝕與疲勞
7.2 為鍋爐延壽服務的水質處理技術
7.2.1 使鍋爐材料損壽最厲害的是過熱器結鹽垢
7.2.2 鍋爐(水冷壁)管結水垢是多發常見的減壽原因
7.2.3 結水垢影響鍋爐水循環是意外的嚴重損壽
7.2.4 堿腐蝕為害鍋爐
7.2.5 酸腐蝕是使大容量鍋爐減壽的“劊子手”
7.2.6 水處理技術是使鍋爐材料延壽的法寶概要
7.3 防止過熱器超溫減壽的水處理各類案例
7.3.1 低壓鍋爐防止汽質故障延壽技術案例
7.3.2 中壓鍋爐防止結鹽垢爆管延壽措施案例
7.3.3 高壓鍋爐結鹽垢超溫爆管及防爆案例
7.3.4 超高壓鍋爐高溫過熱器爆管原因的揭示
7.3.5 迅速辨識汽質惡化原因和處理使材料延壽
7.3.6 對鍋爐機組進行衝洗是降伏超溫的法寶
7.4 防止中低壓鍋爐結水垢超溫的延壽水處理
7.4.1 中低壓鍋爐産生結垢超溫的原因和危害
7.4.2 中低壓鍋爐的一次水垢和二次水垢
7.4.3 熱水鍋爐50年無垢、無腐蝕奧秘的啓迪
7.4.4 熱水鍋爐防垢、防蝕和延壽的水處理
7.4.5 低壓鍋爐防垢、防蝕和延壽的水處理
7.4.6 中壓鍋爐的防垢、防蝕和延壽水處理
7.5 防止高參數鍋爐結垢腐蝕的延壽水處理
7.5.1 高參數鍋爐氧化鐵垢(腐蝕産物)及其危害
7.5.2 高參數鍋爐結垢腐蝕超溫損壽及其處理
7.5.3 酸腐蝕引起的鍋爐壽命縮短及其特點成因
7.5.4 酸腐蝕襲來時渾然無覺,鍋爐損壽如在夢中
7.5.5 高參數鍋爐遭遇酸腐蝕則使用壽命銳減
7.5.6 鍋爐水成分的演變和大鍋爐的堿處理延壽
7.6 大容量鍋爐酸腐蝕損壽及處理案例
7.6.1 15.7MPa鍋爐因鍋爐水pH值低的酸腐蝕脆爆
7.6.2 15.7MPa鍋爐閉塞區酸腐蝕失效減壽的治理
7.6.3 冷卻水質變化使鍋爐産生閉塞區酸腐蝕
7.6.4 18MPa燃油鍋爐冷卻水使用海水引起的爆管
7.6.5 19MPa鍋爐投産初期凝汽器泄漏的腐蝕脆爆
7.6.6 延壽處理使大港某電廠4號爐免於酸腐蝕失效
7.7 氫氧化鈉鍋內水處理的防蝕延壽實例
7.7.1 從堿腐蝕到堿處理
7.7.2 氫氧化鈉鍋內處理的推廣
7.7.3 有明顯酸腐蝕傾嚮的亞臨界參數鍋爐的治理
7.7.4 對兩颱亞臨界參數鍋爐啓動即進行堿處理
7.7.5 將氫氧化鈉處理寫入《火力發電廠安全性評價》中
7.7.6 在火電廠安全性評價中推行氫氧化鈉處理
7.8 中間再熱鍋爐機組的其他鍋內水處理
7.8.1 國外已轉嚮鍋內氫氧化鈉處理及平衡處理
7.8.2 淮北某電廠在凝汽器泄漏時的氫氧化鈉處理
7.8.3 韓城某電廠鍋爐腐蝕引起鍋爐水處理改變
7.8.4 安陽某電廠采取“優化”鍋內水工況的改進
7.8.5 某電廠安全性評價再次遭遇“優化”水處理
7.8.6 汽鼓鍋爐和直流鍋爐的氧化水工況

第8章 熱交換器(以凝汽器為代錶)材料延壽與冷卻水處理
8.1 熱交換器材料及其壽命影響因素
8.1.1 黃銅熱交換管材與凝汽器管
8.1.2 熱交換器和凝汽器使用的材料及損壽因素
8.1.3 黃銅凝汽器管水側腐蝕損壽及案例
8.1.4 黃銅凝汽器管汽側腐蝕損壽及案例
8.1.5 白銅、不銹鋼和鈦凝汽器管的壽命減損
8.1.6 凝汽器(黃銅)管的延壽措施
8.2 循環冷卻水處理之常規防垢水處理
8.2.1 循環冷卻水係統中汙垢的形成
8.2.2 循環冷卻水的常規防垢水處理技術
8.2.3 中等容量冷卻水處理選擇例證
8.2.4 對補充水軟化處理改為阻垢處理的問題
8.2.5 使用硫酸中和處理引起的銅管腐蝕問題
8.2.6 對唐山某電廠石灰處理循環水的調整
8.3 循環冷卻水處理之近代大容量水處理
8.3.1 新型水質穩定劑引入火電廠循環水處理
8.3.2 罕見的冷卻塔填料積結泥沙壓壞水塔支柱
8.3.3 復配的高效阻垢緩蝕劑及殺菌滅藻劑
8.3.4 由經驗公式到速見錶對循環水處理作選擇
8.3.5 循環水阻垢緩蝕處理案例(含灰管結垢機製)
8.3.6 用弱酸樹脂對補充水脫堿軟化處理
8.4 實現節水和防止受納水體汙染的水處理
8.4.1 節水研究課題
8.4.2 “海水冷卻發電”研究課題及其防蝕防垢問題
8.4.3 循環水補充水的石灰沉澱軟化處理
8.4.4 縮環水處理中的技術谘詢
8.4.5 廢水處理與環境保護結閤的清濁分流理念
8.4.6 中央空調冷卻水處理

前言/序言

本書是從事水處理的工程師們的參考讀物。全書共分8章,涵蓋瞭鍋爐用水處理和冷卻水處理遇到的各類問題。書中引用的例證超過600例,這些鮮活的事例,有助於啓發讀者思路,舉一反三,開闢新徑。
人須臾不可離的應是空氣和水。空氣是21%的氧和其他混閤氣體,人隻呼吸氧,吸氧的同時吸入氮也無妨;水是水分子與許多雜質的混閤物,作為飲用水,人還飲入許多雜質,對其利害說法不一。但是,對鍋爐和熱交換器則有害無益,水處理事業則應運而生,為除害興利而奮鬥不止。
水處理從業者韆韆萬萬,和水處理有關的人群更多。人們渴求真知,特彆是來自實踐的知識。本書意在將來自實踐的知識匯集升華,希望讀者開捲有益。
竇照英 2011年7月
現代建築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全麵、深入地探討當代土木工程領域中建築結構設計與施工的前沿理論、關鍵技術與工程實踐。全書內容覆蓋從基礎理論到復雜結構的應用,重點突齣創新技術、綠色建造以及結構安全與韌性的提升。 第一部分:結構設計基礎與新進展 第一章:結構工程的理論基石與規範演進 本章首先迴顧瞭結構工程學的核心力學原理,包括材料本構關係、結構穩定性分析及極限狀態設計理論。隨後,詳細闡述瞭國內外主流結構設計規範(如AISC、Eurocode、中國規範等)在理念上的演變,特彆是從傳統基於應力控製嚮基於性能和概率極限狀態設計(LSD/LRFD)的轉變。重點分析瞭新一代規範對高風險結構、多災害作用耦閤分析提齣的更高要求。 第二章:先進結構分析方法與計算工具 詳細介紹瞭非綫性有限元分析(FEA)在結構工程中的高級應用。內容包括幾何非綫性、材料非綫性(塑性、損傷)的處理技術,以及時間相關效應(如材料蠕變、收縮)的模擬。重點講解瞭動力學分析(模態分析、響應譜分析、時程分析)在抗震設計中的核心地位,並對基於性能的抗震設計(PBEE)的分析流程和結果解讀進行瞭深入剖析。同時,對當前主流結構分析軟件(如SAP2000, Midas Gen, Abaqus)的高級功能和使用技巧進行瞭係統梳理,強調模型簡化與精確分析的平衡藝術。 第三章:新型結構材料的性能與應用 本章聚焦於高性能結構材料的研發與工程化應用。 高性能混凝土(HPC)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深入探討瞭UHPC的微觀機理、高強度、高韌性特性,以及其在復雜節點、預製構件中的應用案例。分析瞭不同配閤比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新型鋼材: 討論瞭高強鋼、耐候鋼、以及低溫用鋼的力學性能、焊接工藝及疲勞特性,特彆關注高強鋼在超高層建築中的應用潛力與限製。 工程木結構與混閤結構: 闡述瞭交錯層積木材(CLT)等新型木結構材料的力學特性、防火性能和耐久性,並探討瞭鋼-混凝土混閤結構、混閤材料體係的優化設計原理。 第二部分:復雜結構體係設計與抗災能力 第四章:超高層建築的結構係統優化 超高層建築是當代結構工程的集大成者。本章從整體上剖析瞭各種抗側力體係的優劣,包括巨型框架、伸臂桁架、核心筒-外伸柱體係等。重點研究瞭風荷載與地震作用下的響應機理,詳細介紹瞭隔減震技術(如粘滯阻尼器、鉛芯橡膠支座)在控製主體結構位移和減輕附屬結構破壞中的具體設計與選型原則。對於結構動力響應的扭轉效應和高階振型的影響進行瞭專題分析。 第五章:大跨度空間結構與復雜麯麵結構 本章聚焦於體育場館、會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築中常見的大跨度網殼、索結構和膜結構。解析瞭預應力索結構在施工階段和使用階段的平衡控製,闡明瞭網殼結構的幾何穩定性和局部屈麯問題。重點講解瞭麯麵結構的氣動穩定性分析(風洞試驗與CFD模擬的結閤),以及復雜節點(如球形節點、焊接節點)的設計與製造公差控製。 第六章:結構抗震與抗風工程 本章是結構安全韌性的核心體現。詳細闡述瞭多遇地震、設防地震與罕遇地震下的結構響應差異。係統介紹瞭隔震技術(支座的選型、失效模式及壽命周期評估)和主動/被動消能減震技術的設計參數確定。在抗風方麵,深入探討瞭建築物的氣流組織、渦街脫落的風險評估,以及如何通過結構外形設計、導流構件來優化風荷載分布。 第七章:既有結構評定與加固改造技術 針對日益增多的老舊建築和需要適應新使用需求的結構,本章係統介紹瞭既有結構評定流程:無損檢測技術(超聲波、地質雷達)、荷載試驗與結構健康監測(SHM)數據的分析應用。重點闡述瞭結構加固技術,包括粘貼高強縴維復閤材料(FRP)、外包鋼加固、增大截麵法以及引入預應力技術,並分析瞭不同加固方法對結構整體性能(特彆是延性)的改善效果。 第三部分:現代施工技術與質量控製 第八章:預製化與裝配式建築施工 裝配式建築是未來建造業的發展方嚮。本章深入探討瞭從設計階段就應考慮的連接節點標準化、工廠化生産控製。詳細介紹瞭疊閤剪力牆、PC構件(梁、柱、樓闆)的運輸、吊裝工藝,以及關鍵節點(如濕式連接、後植筋連接)的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分析瞭裝配式建築在精度控製、工序組織和成本控製方麵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第九章:復雜深基坑與地下工程施工 深基坑工程是城市核心區建設的難點。本章詳細介紹瞭深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原理(如SMW工法、地下連續牆),重點分析瞭降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及控製措施。對於盾構隧道與既有結構交叉處的施工控製、注漿加固技術、以及地下管綫保護策略進行瞭深入論述。 第十章:施工中的質量控製與安全管理 本章關注施工過程中的實際控製環節。討論瞭混凝土澆築的溫控與防裂措施,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控製。闡述瞭鋼結構安裝中的高精度定位技術、焊接質量的無損檢測(NDT)與返修規範。同時,強調瞭施工安全管理體係(BIM在安全模擬中的應用、風險辨識與應急預案)在確保工程質量和人員安全中的不可或缺性。 結語:結構工程的數字化未來 本書最後展望瞭建築結構工程的數字化轉型趨勢,包括建築信息模型(BIM)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深化應用、參數化設計、以及人工智能在結構健康監測和故障診斷中的潛在價值,指引讀者麵嚮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嚮。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設備采購人員,負責為我們公司新建的汙水處理項目選擇閤適的設備和技術。在市場上,各種水處理設備和技術琳琅滿目,但很多時候很難判斷哪種最適閤我們的項目需求。因此,我非常需要一本能夠提供權威、客觀評價的書籍。《工業水處理及實例精選》這本書,特彆是“實例精選”這部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希望書中能夠列舉齣不同類型工業水處理設備(如泵、閥門、過濾器、曝氣器、汙泥處理設備等)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效果,並對比不同品牌、不同型號設備的性能、可靠性、能耗和維護成本。我更看重的是書中對“精選”案例的深度分析,是否能夠披露實際項目的采購成本、建設周期、運行維護費用等關鍵經濟指標,從而幫助我做齣更具性價比的選擇。我希望書中能針對一些爭議性較高的技術,比如MBR(膜生物反應器)和傳統活性汙泥法,提供詳實的對比分析,包括它們各自的優缺點、適用範圍以及長期運行的經驗數據。另外,如果書中還能涉及一些國際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和設備,以及它們在國內的應用情況,那將對我拓展視野、引進新技術非常有幫助。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進行設備選型和供應商評估的“參謀”,為我提供寶貴的決策依據,確保我們的投資能夠取得最佳的效益。

評分

作為一名剛入行不久的環保工程師,我正在努力地學習和積纍經驗。學校裏教授的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我更渴望能夠接觸到一些實際工程中的案例,瞭解在真實世界裏,工業水處理是如何進行的,會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以及如何去解決它們。《工業水處理及實例精選》這本書名,聽起來就像是為我這樣的初學者量身定做的。我希望書中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一些基礎的工業水處理原理,比如各種汙染物在水中的形態,以及常用的物理、化學、生物處理方法的作用機理。而“實例精選”的部分,我更是充滿瞭期待。我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處理的工藝流程圖,更希望能有詳細的圖文解析,展示實際的設備安裝、管道連接、儀錶控製等細節。比如,對於一種常見的二級生化處理工藝,書中能否詳細介紹不同類型曝氣池的設計考慮,汙泥濃縮、脫水設備的選型要點,以及如何通過調整運行參數來優化處理效果?我特彆希望能夠看到一些“踩坑”的案例,以及作者是如何從中吸取教訓,找到更優的解決方案的。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常見故障的診斷和排除方法,以及日常維護保養的建議,那就更貼心瞭。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工作中的一本“老師”,幫助我打下堅實的基礎,少走彎路,快速成長。

評分

最近在準備一個關於可持續發展項目的報告,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探討工業廢棄物的減量化和再利用。水資源作為工業生産中最基礎的要素之一,其高效利用和閤理排放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當我看到《工業水處理及實例精選》這本書時,立刻被它所吸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工業用水的節約策略,以及如何通過優化工藝流程來減少用水量。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期待書中關於“再精選”的部分,這是否意味著作者在眾多案例中精挑細選瞭那些具有代錶性、創新性和經濟性的項目?我希望能夠深入瞭解這些案例是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工業環境中成功實施的,包括在技術選擇、設備配置、運行管理等方麵有哪些獨到的經驗。我尤其關注那些能夠實現廢水“零排放”或“近零排放”的案例,以及它們在能源消耗、運行成本、環保效益等方麵是如何權衡的。此外,如果書中還能觸及到一些與工業水處理相關的政策法規、行業標準,以及如何進行項目評估和技術經濟分析,那就更能滿足我作為研究者的需求瞭。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的報告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參考,幫助我全麵理解工業水處理的挑戰與機遇,並為提齣更具前瞻性的可持續發展建議提供有力支持。

評分

一直對工業生産過程中的水循環和環境保護問題很感興趣,尤其是在我們工廠裏,廢水處理一直是塊難啃的骨頭。正好最近看到一本叫做《工業水處理及實例精選》的書,書名聽起來就挺專業的,而且“實例精選”幾個字更是讓人期待,想著裏麵能找到一些實際的解決方案和案例,也許能給我們的實際工作帶來啓發。我最關心的是書中會不會詳細介紹一些常見的工業廢水類型,比如化工、造紙、紡織等行業産生的廢水,以及針對這些廢水,有哪些成熟的處理技術和工藝流程。特彆是那些能夠大幅降低汙染物排放,同時又能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方法,我非常希望能夠深入瞭解。另外,書中對“精選”的實例部分,我希望能夠看到一些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真實案例,從項目背景、遇到的問題、采取的處理方案,到最終的運行效果,都要有詳細的描述,最好能附帶一些實際的圖錶和數據,這樣纔能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如果書中還能涉及一些最新的技術進展,比如膜處理技術、高級氧化技術在工業廢水中的應用,那就更好瞭。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本實用的操作指南,幫助我理解復雜的工業水處理理論,並能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讓我們的生産過程更加綠色環保。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工業發展對環境影響的學者,我對《工業水處理及實例精選》這本書抱有濃厚的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不同工業領域水處理技術發展趨勢的宏觀分析,以及對現有技術進行係統性的梳理和評估。特彆是“實例精選”的部分,我期待看到的是那些具有理論創新性、技術先進性和環境效益顯著的優秀案例。我希望這些案例能夠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處理工藝,而是能夠深入分析其背後的科學原理,探討其在工程放大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以及如何剋服的。例如,對於一些新興的工業水處理技術,比如電化學氧化、高級氧化工藝(AOPs)在處理難降解有機汙染物方麵的應用,書中是否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應用案例,並對其處理效率、能耗、副産物以及經濟性進行定量分析?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綠色化學在水處理領域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源頭減量和清潔生産來降低工業用水的汙染負荷。此外,如果書中還能對不同國傢和地區在工業水處理方麵的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進行比較分析,並探討其對未來工業水處理技術發展的影響,那將更能滿足我作為研究者的需求。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研究工業水處理領域的一個重要參考,為我提供更深入的理論洞察和更廣闊的研究視角。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