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名著名译本书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大中学校广泛使用的一部世界史著作,由美国著名史学家联合完成,几经修订,是一部有较大影响力、代表性的作品。民国时期,我国曾两次出版此书中译本,70年代经冰心、吴文藻、费孝通等大家重新翻译,于1975年出版。
文明史观从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演进过程来阐述历史,将世界历史划分为文明的开端、古典文明、基督教文明、近代文明几个阶段,尤其以西方文明的渊源及其发展为核心,据此来筛选材料、组织编排,勾勒出从史前人类到“二战”结束的漫长历史。
纲目清晰以编为纲,以章为目,章下分节,节中加小标题,将纷繁万端的史实清晰道来。同时,每一编均有导言,概述要旨,有条不紊。
论述精当 在叙述上,着重陈述史实,少有繁文赘语。既能高瞻远瞩,避开无足轻重的史实,详述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又能洞察细微,善于从细节之处,展现文明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图文对照 结合原书内容,编辑精选了大量精美而有趣的插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方面,并撰写了丰富多样的图注,延伸、补充或说明作者观点,冀以更好地展现原作风采。
内容推荐
20世纪上半期,美国三位著名史学家联合写作了《世界史》,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论述人类过去的历史,在美国风行一时,历经修订。我国于1946、1948年两次翻译此书,1975年又出版了冰心、吴文藻、费孝通等人的译本。此次我们采用1975年译本,并重新更换了大量精美而有趣的插图,撰写了丰富多样的图注,冀以展现原作的风采。本书虽是写于近一个世纪前,今日读来却不无有益有趣之处。它将从人类文明产生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漫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文明的开端、古典文明、基督教文明、近代文明——加以介绍,尤其以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为重点,文字轻快,论述精当,常有让人耳目一新之见。作者善于从细节来揭示历史大势,在不算长的篇幅内,却呈现出一幅有声有色、既有上层精英也有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文明发展图景。
著者简介
海斯,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近代欧洲之政治史与文化史》《美国和西班牙》《西方文明史》等。
穆恩,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讲座教授,著有《帝国主义与世界政治》。
韦兰,弗吉尼亚州麦迪逊学院历史与社会学教授,曾著有多部历史作品。
译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吴文藻(1901—1985),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妻子冰心。
费孝通(1910—2005),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目录
简目
绪论
第1编 文明的开端
第1章 渔猎时代
第2章 农业时代
第3章 近东的艺术和帝国
第4章 远东和远西
第二编 希腊城邦的古典文明
第5章 希腊城邦的兴起
第6章 波斯战争和雅典人的胜利
第7章 希腊的扩张和亚历山大的征服
第三编 罗马帝国内的古典文明
第8章 罗马城邦的兴起
第9章 罗马共和国的得失
第10章 罗马帝国和希腊—罗马文明
第四编 远东的古典时代
第11章 印度及其圣人
第12章 中国及其智者
第五编 从古典文明过渡到基督教文明
第13章 回顾与前瞻
第14章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
第15章 来自北方的蛮族
第16章 来自东方的侵略者
第17章 黑暗时代
第六编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明
第18章 中世纪的生活
第19章 中世纪的政府
第20章 中世纪的文化
第七编 欧洲的扩张
第21章 十字军
第22章 古代文艺的复兴
第23章 新的发明
第24章 远方探险和贸易
第八编 欧洲国家和教会中的动乱
第25章 专制政体的复活
第26章 新教起义
第27章 荷兰、英国对专制政体的攻击
第28章 大陆上专制政体的盛行
第九编 今日文明的革命基础
第29章 美国革命
第30章 思想革命
第31章 法国革命
第32章 拉丁美洲革命
第33章 工业革命
第十编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
第34章 动荡中的欧洲
第35章 英国的改革
第36章 英帝国的改革
第37章 美国的扩张和统一
第38章 意大利的解放和统一
第39章 德意志的统一
第40章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第41章 东欧
第十一编 白种人的负担
第42章 东方和西方
第43章 非洲的征服
第十二编 近代文明在考验中
第44章 国际无政府状态
第45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46章 新地图和新法律
第47章 战后问题,远东和近东
第48章 国际联盟和国际法庭
第49章 和平的岁月
第50章 危机的年头
第5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出版后记
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它的厚度。翻了几十页,就感觉内容非常丰富,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我们身处的时代,就必须回溯历史,了解人类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而“世界史”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它意味着要跨越地域、跨越文化,去理解数千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各种事件。《世界史:World History》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重大事件,而是能够深入分析不同文明的兴衰更替,探讨它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互动、竞争、融合的。我特别想知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些重大的思想观念、科技发明、社会变革,是真正具有普适性的,并对全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普遍的影响。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历史的动态性,而不是将历史视为一系列静态的片段。比如,它是否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古代文明向近现代文明转型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创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更清晰、更连贯的世界历史认知体系。
评分我购买过不少历史类的书籍,但总是觉得对“世界史”这个概念缺乏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这本《世界史:World History》的出现,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系统地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叙事线索,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有机地联系起来,让我能够看到历史发展的逻辑。我特别想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全球性的力量是如何运作的,例如,是什么驱动了帝国扩张,又是什么导致了它们的衰落?宗教、贸易、科技、战争,这些因素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一种相对平实但又不失深刻的语言,来讲述这些复杂的故事,让我能够理解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世界的重大事件和趋势。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理解世界、理解历史的一扇重要窗口。
评分我最近对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进非常感兴趣,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世界史:World History》时,就觉得它很可能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本书。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理解从早期人类的迁徙和定居,到农业革命、城市兴起,再到各种帝国和文明的崛起与衰落的整个过程。我期待它能够不仅仅是罗列事件,而是能够深入探讨不同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创新和适应来克服这些挑战的。我特别想知道,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有哪些关键的转折点,以及这些转折点是如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例如,宗教的传播、技术的交流、贸易的发展等等,这些因素是如何在更广阔的尺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评分我最近刚好在找一本能帮助我梳理全球历史脉络的书,市面上有很多历史读物,但要么太过于侧重某个地区,要么就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实在有些吃力。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世界史:World History》时,它的书名直接击中了我。我期待的是,它能够提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视角,而不是将某个地区的历史置于中心,然后将其他地区的历史视为边缘。我希望它能将不同文明、不同区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并行叙述,并着重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比如,丝绸之路是如何连接起东西方文明的?地理大发现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怎样的颠覆性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又如何将整个世界卷入其中,并最终改变了国际秩序?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几个关键转折点,并深入探讨这些转折点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以及它们对后续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同时,我也希望作者在叙述过程中,能够保持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它的多面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看到历史的不同侧面,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评分我在挑选历史读物时,通常会关注作者的专业背景和写作风格。这本书的作者信息我还没有细看,但仅从书名《世界史:World History》以及它所传达出的宏大主题来看,我就觉得它应该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作品。我一直觉得,理解世界,就必须理解它的过去。而世界历史,则是理解我们今天所处全球化时代的根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梳理清楚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和演变,例如,蒙古西征对欧洲产生了哪些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解放,是如何一步步推动了欧洲走向近代化的?殖民主义的扩张,又给被殖民地区带来了怎样的历史创伤和文化冲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宏观的分析,让我能够看到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不是沉溺于具体的事件细节。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将一些复杂的历史概念解释清楚,让即使是历史学门外汉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
评分在浏览书籍时,《世界史:World History》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充满好奇,但市面上的相关读物,要么过于碎片化,要么过于艰深。《世界史:World History》似乎承诺了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解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从不同的地理视角去审视历史,理解不同文明的独特性,同时也能看到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彼此塑造的。例如,我希望能看到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是如何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上发展,又如何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的。我更希望作者能够深入分析那些影响世界走向的重大变革,比如,科学革命是如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工业革命又是如何重塑了社会结构和生产力。这本书的体量让我觉得它应该包含了不少深度内容,我希望能从中获得更深刻的历史洞见。
评分拿到这本《世界史:World History》的时候,我就被它的沉甸甸的质感所吸引。我一直认为,厚重的历史著作,往往蕴含着作者的心血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视野,让我能够理解不同文明在同一时期是如何发展,又如何相互影响的。例如,当我了解中国的唐朝时,我也会希望同时了解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在那一时期的情况,看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或者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将不同文明的发展轨迹并行展现,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关注到那些被传统史学所忽视的群体和视角,例如女性、底层人民、边缘地区的历史等等,让历史的面貌更加立体和完整。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进一步探索历史的兴趣,让我能够主动去思考历史的规律和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非常朴素,没有华丽的插图,也没有花哨的字体,但正是这种沉静的风格,反而让我觉得它更注重内容的深度和严谨性。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历史研究,应该是对事实的细致梳理和对因果的深入探究。我希望这本《世界史:World History》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希望它能够带领我穿越不同的时代,去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比如,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是如何孕育出西方文明的理性精神的?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又在东亚地区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而宗教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是如何成为联系人们精神世界的纽带,又如何在某些时刻成为冲突的导火索?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我之前未曾接触过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这些故事,让历史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而不是让读者感到枯燥和乏味。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了我,简洁的“世界史:World History”几个大字,配上一些抽象的、象征着不同文明和时代的图案,给我一种既宏大又充满探索感的视觉冲击。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很不错,厚实且略带纹理,似乎预示着内容的分量。翻开扉页,字体清晰,排版疏朗,读起来不会感到拥挤。我尤其期待的是它在世界历史的宏观叙事上能有多大的突破,是仅仅罗列事件,还是能挖掘出事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和影响,能否将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历史线索巧妙地串联起来,展现出人类文明演进的整体图景。我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历史知识都比较碎片化,比如只了解欧洲史、中国史,或者某个特定时期的历史。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更全面、更系统性的视角,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看到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是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当然,我也希望作者在叙述过程中,能够避免过于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那些遥远而复杂的故事娓娓道来,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从封面和初步的触感来看,这本书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充满了期待。
评分对于一本世界史著作,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个清晰的叙事框架,以及能否有效地将庞杂的历史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这本《世界史:World History》的书名,直接点明了它的主题,这让我对它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够带领我穿越各个时代,从古老的文明曙光,到中世纪的王国更迭,再到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全球化的浪潮,都能有一个连贯而引人入胜的讲述。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叙事平衡的,是否能够避免厚此薄彼,或者过度强调某个文明的优越性?我期待它能够展现出人类文明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辉煌与曲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是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世界格局。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做到既学术严谨,又不失可读性,让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获得知识的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