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安画派(精)
:280.00元
作者:朱良剑
出版社:文物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01032587
字数: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古代书画是安徽博物院的特色馆藏之一,其中又以明清时期新安画派为代表的安徽地方书画流派的作品*为丰富。朱良剑主编的《新安画派》精选了我院所藏新安画派名家名作90余件,按照时代顺序,分为“画派先声”、“海阳四家”、“群英荟萃”和“艺风流长”四个部分,展出了新安画派各时期代表画家的代表作品,通过别具特色的陈列形式,向观众展示了明清时期新安地区的文化风貌和艺术特征。
内容提要
目录
概述
部分 画派先声
第二部分 海阳四家
第三部分 新安群英
第四部分 新安余韵
作者小传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尤其关注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气质”。“新安画派”的作品,在我看来,应该有一种独特的文人雅致和内在的沉静。我想知道,这种气质是如何通过笔墨、构图、色彩(虽然水墨画色彩不浓重,但也会有墨色的变化和设色的运用)等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的。这本书在解析作品时,是否会着重于这些精神层面的解读?比如,某幅画的留白之处,是否蕴含着无限的诗意?某个山峦的勾勒,是否体现了画家坚韧不拔的品格?我对这种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艺术赏析非常感兴趣。
评分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通过朋友的推荐得知了这本书,当时我对“新安画派”这个概念其实并不太了解,只隐约知道它在中国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目录和一些零散介绍的时候,就立刻被吸引住了。它似乎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画册,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学术探究,从画派的起源、发展,到各个代表画家的生平、艺术风格,再到他们作品的解读和历史地位的评价,都做了详尽的阐述。我看到里面引用了很多我不太熟悉的史料和文献,这让我感觉作者在学术研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介绍,而是真正带有学术严谨性的著作。
评分我了解到“新安画派”不仅仅是指代某一个画家的群体,而是由一群生活在徽州地区的文人画家组成的。这让我联想到,地理环境对于艺术风格的形成往往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徽州地区独特的山水地貌,比如那层峦叠嶂的黄山,以及清澈秀丽的新安江,会不会在他们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关于他们绘画题材来源的探讨,以及这些地域特色是如何被他们提炼和升华,最终形成“新安画派”独有的视觉语言的。这不仅仅是欣赏画作,更是理解画作背后的文化基因。
评分我一直对明清时期的文人画情有独钟,特别是那些画风清逸、意境深远的写意山水。而“新安画派”恰恰是以其独特的山水画风格而闻名。从我之前零星接触到的资料来看,这个画派的山水画,特别强调笔墨的功力,讲究骨法用笔,而且在皴法的运用上,他们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那斧劈皴、披麻皴等,都经过了精妙的创新和发展。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更多关于这些技法细节的讲解,以及它们是如何被融入到山水画的创作中的。同时,我也很好奇,这个画派的山水画,是如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濃厚兴趣的读者,我对“新安画派”这个概念虽然之前接触不多,但从书名和封面上的“精”字,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深度和权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画派演变过程的详细梳理,比如从早期萌芽到鼎盛时期,再到后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或转型。画派的形成和发展,往往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多方面因素的交织。我渴望在这本书中,看到对这一历史脉络的清晰呈现,能够帮助我更系统地理解“新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读者,尤其是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新安画派”作品的微观分析。比如,在某幅山水画中,一棵松树的画法,是如何体现出画家对自然的细致观察的?一块岩石的皴法,是否蕴含着特别的笔墨技巧?不仅仅是宏观的风格介绍,我更希望能够看到对具体笔触、墨韵、构图细节的深入剖析,这样我才能真正领略到“新安画派”在艺术创作上的匠心独运。
评分我一直认为,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新安画派”在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优秀基因的同时,又如何进行了自身的创新和发展?这本书是否会探讨他们对前代画家的继承,以及他们对后世画派产生的影响?艺术的发展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如同河流般,一脉相承又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清晰地梳理出“新安画派”在艺术史上的传承谱系,以及他们是如何在自己的时代,为中国绘画史注入新鲜血液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我眼前一亮,采用了一种非常典雅的古风,主色调是那种沉静而厚重的墨绿色,边缘点缀着细致的金线勾勒,隐约有祥云图案暗纹。书名“新安画派(精)”几个字,是仿古的宋体,笔力雄浑,带着一种历史的沉淀感。我刚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它相当的厚重,这让我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虽然还没正式翻阅,但仅仅是这份精致的装帧,就足以让我在众多画册中一眼锁定它。我特别喜欢这种纸质,不是那种过于光滑的哑光纸,而是带有轻微纹理的,摸上去有种温润的触感,翻页时也不会发出刺耳的声响,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古老画卷的呼吸。
评分我一直觉得,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投射,而文人画更是如此,它承载着画家的思想情感、人生抱负,甚至是他们的处世哲学。新安画派的画家们,生活在明清那个动荡而又充满变革的时代,他们的作品中,是否也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印记?我非常好奇,在他们的笔墨之间,是否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对人生百态的感悟,或者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挖掘这些画家们的内心世界,通过他们的作品,解读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这一点让我非常期待。
评分我对“新安画派”的地域性特色充满了好奇。徽州,这个以徽商和徽州文化闻名的地方,它的山水、它的民风,是否也在画家的笔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期待这本书能将“新安画派”的艺术创作,与当时的徽州地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解读。这种跨学科的视角,往往能让艺术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比如,徽州地区的建筑风格,是否在构图上有所启发?徽州的士大夫阶层,是否是画派的主要赞助者和欣赏者?这些联系,一旦被揭示出来,会让我对画派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