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第3版)/21世纪广播电视专业实用教材

电视摄像(第3版)/21世纪广播电视专业实用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任金州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703218
版次:3
商品编码:1088716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页数:27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1世纪广播电视专业实用教材:电视摄像(第3版)》以电视节目创作中画面拍摄和摄像取材为切入点,全面讲解电视画面的基本特点和传播语态,分析静态画面和动态画面的造型特点和拍摄规律,《21世纪广播电视专业实用教材:电视摄像(第3版)》介绍各类光学镜头的造型优势和运用技巧及各种光线条件下电视摄像造型表现的动态特点和布光过程

目录

第一章 电视画面:电视摄像的呈现形式
第一节 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
第二节 电视画面的特性
第三节 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第四节 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第二章 造型元素:电视画面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二节 拍摄角度
第三节 运动表现
第四节 电视构图
第三章 固定画面:静态表现手段
第一节 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固定画面的功用及局限
第三节 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第四章 运动摄像:动态表现手段
第一节 推摄(推镜头)
第二节 拉摄(拉镜头)
第三节 摇摄(摇镜头)
第四节 移摄(移动镜头)
第五节 跟摄(跟镜头)
第六节 升降拍摄(升降镜头)
第七节 综合运动摄像(综合运动镜头)
第五章 光学造型:光学表现手段
第一节 镜头的光学特性
第二节 长焦距镜头(窄角镜头)
第三节 广角镜头(短焦距镜头)
第四节 变焦距镜头
第五节 特殊效果镜简介
第六章 光色造型:光色表现手段
第一节 电视用光概述
第二节 自然光的画面表现
第三节 人工光的画面表现
第四节 色彩的感情倾向与画面表现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人物与机位的调度
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八章 电视摄像师:技术、艺术、合作意识
第一节 电视摄像的类型与拍摄方式
第二节 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参考书目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有货了 很棒

评分

闲来无事准备玩玩摄像,买了几本国人写的基础教材想想应该更适合国人看,几天下来确实有点看不下去了,便同时在书店也买了几本老外写的这类书,忍不住要吐槽一下。中国人写这类教材的德行,首先不是为了写出来的书让读者容易读懂,而是为了显出作者是多么的牛B多么的有学问,堆砌了很多概念名词定义等既没太多用处又不易记住看完还没该怎么做的影响,就觉得虚的、水分、框架性的东西太多,你说作为教材教的学生毕业了能干啥?就算让学生考他也不容易考啊。崇洋媚外一把,老外的这类书,不管是初级的基础教材还是高级的专业论述,把高深的理论能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一点都不“作”,即能很好的理解记住空洞的理论,更能从中吸取专业性很强的干货,更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干什么怎么干该再不哪些。MD,看完我们尊贵的教授写的假大空的教材,看完合上书后觉得老子还是一片空白,不知所云。就想麦肯X三部曲,作者能把复杂高深的理论和时间说的浅显易懂,没见降低作者的啥身份啥的,倒是有些书花了些钱买来看几页一气之下就扔垃圾堆了!!

评分

第一节 镜头的光学特性

评分

《21世纪广播电视专业实用教材•广播电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电视摄像(第3版)》以电视节目创作中画面拍摄和摄像取材为切入点,全面讲解电视画面的基本特点和传播语态,分析静态画面和动态画面的造型特点和拍摄规律,《21世纪广播电视专业实用教材•广播电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电视摄像(第3版)》介绍各类光学镜头的造型优势和运用技巧及各种光线条件下电视摄像造型表现的动态特点和布光过程。

评分

第七节 综合运动摄像(综合运动镜头)

评分

荣获1996年法国戛纳国际音像节特别奖的纪录片《山洞里的村庄》,在讲述云南一个建在大溶洞里的村庄集资拉电的故事时,镜头绝大多数都是平视点的固定画面,很少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全片因而表现出强烈的客观性和纪实品格,犹如是一种近距离、深入的直接观察,获得了各国评委的好评。获得1995年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大奖的纪录片《龙脊》也是一个运用固定镜头记录叙事的优秀案例。该片用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记录了广西龙脊山区的一组百姓形象,以静观的方式记录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关注这些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命运,力求浓缩出改革开放15年后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侧面。创作者在片中运用的大量固定镜头呈现了一种客观纪实的风格和自然生动的影像特点,摄像机如同这些山里人的朋友一样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他们的生活,好像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龙脊人在镜头前本色地生活着,质朴的画面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丰富厚重的农村社会的历史画卷。固定画面所表现出的客观性和纪实性,在新闻节目和纪实类节目中所传达出的现场性、真实性、原生态等画面效果,应该引起电视摄制人员高度的重视和思考。

评分

第四节 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评分

第六节 升降拍摄(升降镜头)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