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申请信息白皮书(下册)(2013年版)

美国大学申请信息白皮书(下册)(2013年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嘉玉 编
图书标签:
  • 美国大学申请
  • 留学申请
  • 大学申请
  • 升学指南
  • 美国留学
  • 申请攻略
  • 高等教育
  • 留学信息
  • 2013年版
  • 白皮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216595
版次:1
商品编码:1088857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汇集美国97所文理学院全方位资讯
  整理美国97所名校录取要求、专业排名等数据
  提示美国97所名校申请步骤、策略和注意问题
  依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优选
  按照美国大学官方网站等信息精心编译
  首部申请美国大学综合性中文工具书
  

内容简介

  《美国大学申请信息白皮书(下册)(2013年版)》详细编写了美国97所文理学院的信息,内容涵盖每所大学的综合概况、学院和专业、主修专业和各项排名,准确提供了每所大学的录取要求,是一部简明实用的揭示美国学校特色及在大陆招生录取资讯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李嘉玉,美籍华人。
  1962年8月生于小兴安岭的一个小山村。
  1985年获哈工大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7年晋升讲师。
  1989年公派赴美国著名的卡内基一梅隆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0年在著名的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做访问教授。同期攻读博士学位。
  1993年在纽约帝国大厦开始创业,设计企业应用数据库partller2系统。
  2003年开始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结合多年在美国大学工作的经验、对美国大学长期的研究及辅导孩子就读哈佛大学的亲身经历,历时三年撰写”到美国上大学系列丛书”。同期,与友人合作投资美国大学网.为中国学生提供美国大学招生、SAT考试、生活等咨询服务。
  2005年末,美国大学网落户中国……




目录

威廉姆斯学院 Williams College
阿姆斯特学院 Amherst College
斯沃斯莫尔学院 Swarthmore College
米德伯里学院 Middlebury College
波莫纳学院 Pomona College
鲍登学院 Bowdoin College
韦尔斯利学院 Wellesley College
卡尔顿学院 Carleton College
哈弗福德学院 Haverford College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
瓦莎学院 Vassar College
戴维森学院 Davidson College
哈维姆德学院 Harvey Mudd College
华盛顿和李大学 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
汉密尔顿学院 Hamilton College
卫斯里安大学 Wesleyan University
科尔比学院 Colby College
科尔盖特大学 Colgate University
史密斯学院 Smith College
贝茨学院 Bates College
格林内尔学院 Grinnell College
马卡莱斯特学院 Macalester College
斯科利普斯学院 Scripps College
布林茅尔学院 Bryn Mawr College
奥柏林学院 Oberlin College
巴纳德学院 Barnard College
科罗拉多学院 Colorado College
里士满大学 University of Richmond
巴克内尔大学 Bucknell University
圣十字学院 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
凯尼恩学院 Kenyon College
曼荷莲学院 Mount Holyoke College
巴德学院 Bard College
西沃恩南方大学 Sewanee--University of the South
三一学院 Trinity College
拉法叶学院 Lafayette College
西方学院 Occidental College
康涅狄格学院 Connecticut College
联合学院 Union College
匹泽学院 Pitzer College
斯基德莫尔学院 Skidmore College
惠特曼学院 Whitman College
迪金森学院 Dickinson College
富兰克林和马歇尔学院 Franklin and Marshall College
葛底斯堡学院 Gettysburg College
丹尼逊大学 Denison University
傅尔曼大学 Furman University
美国创价大学 Soka University of America
中心学院 Centre College
罗德学院 Rhodes College
迪堡大学 DePauw University
圣奥拉夫学院 St. Olaf College
劳伦斯大学 Lawrence University
圣劳伦斯大学 St. Lawrence University
沃巴什学院 Wabash College
威顿学院(伊利诺伊州) Wheaton College (Illinois)
霍巴特和威廉史密斯学院 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

西南大学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惠顿学院(马萨诸塞州) Wheaton College (Massachusetts)
奥斯汀学院 Austin College
伯洛伊特学院 Beloit College
伍斯特学院 College of Wooster
威拉米特大学 Willamette University
沃福德学院 Wofford College
卡拉马祖学院 Kalamazoo College
斯佩尔曼学院 Spelman College
亨特利克斯学院 Hendrix College
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 Illinois Wesleyan University
路易斯与克拉克学院 Lewis & Clark College
穆伦堡学院 Muhlenberg College
阿格尼斯·斯科特学院 Agnes Scott College
伯里亚学院 Berea College
诺克斯学院 Knox College
里德学院 Reed College
圣约翰大学 St. John's University
特兰西瓦尼亚大学 Transylvania University
乌尔辛纳斯学院 Ursinus College
阿勒格尼学院 Allegheny College
厄勒姆学院 Earlham College
托马斯·阿奎那学院 Thomas Aquinas College
古斯塔夫·阿道尔夫学院 Gustavus Adolphus College
普吉特海湾大学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
新佛罗里达学院 New College of Florida
圣玛丽学院 St. Mary's College
马里兰圣玛丽学院 St. Mary's College of Maryland
大西洋学院 College of the Atlantic
康奈尔学院 Cornell College
密尔赛普斯学院 Millsaps College
圣迈克尔学院 St. Michael's College
华盛顿和杰弗逊学院 Washington and Jefferson College
韦斯特蒙特学院 Westmont College
奥古斯塔那学院 Augustana College
圣本尼迪克学院 College of St. Benedict
希尔斯代尔学院 Hillsdale College
华盛顿学院 Washington College
本宁顿学院 Bennington College
德鲁大学 Drew University

前言/序言

  美国大学申请信息白皮书编译说明

  这是一部关于美国大学申请的资料性工具书。根据相关美国大学的权威资讯编译而成,可供有意赴美留学的学生及家长在熟悉、选择和申请美国大学时使用,也可供赴美留学咨询行业的从业者和有意了解美国高等教育相关资讯的人士参考。全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为综合大学部分,下册为文理学院部分。

  一、本书的编译缘起

  据美国国务部支持的国际教育协会(IIE)发表的《2010开放门户报告》显示,2009-2010学年度在美国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从98,235人增加至127,628人,比上年增加29.9%,占美国大学国际生总人数的18%。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这标志着自18世纪“留美幼童”开启的赴美留学事业,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形成第三次高潮。有权威资料显示,过去三年大陆赴美留学生人数每年保持40%以上的增幅。在此大背景下,编辑整理尤其是翻译出版关于美国大学的书籍,服务、助推新世纪的这次赴美留学热潮,不但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中美教育制度迥异,高校体制千差万别,尤其是录取制度截然不同。长期以来,受限于各种因素,美国大学相关资讯的研究、翻译和整理,发表或出版的中文资讯,为数不多,而且零散、浅显且更新缓慢。特别是美国大学申请体系历经一两百年的实践,已经自成系统,标准严格,考察全面,操作复杂,且每年可能有所调整,掌握和使用有一定难度。加之大多中国家长尚未具备使用英文参阅的语言能力,更难以使用英语思维认知、理解美国大学的招生要求。

  我们组织编译撰写这部综合性工具书,是促进中国学生和家长熟悉美国大学资讯和掌握申请体系的开创性尝试。

  二、本书的收录范围

  收录标准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2012年美国综合大学排名榜》中进入前120名的大学(共124所)和《2012年美国文理学院排名榜》中进入前100名的文理学院(不含军事学院,共97所)。

  三、本书的资料来源和截止时间

  按照权威、系统、最新的原则,本书收集、整理、编译的资料来源有三:一是收入书中的每一所大学(包括文理学院,下同)的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二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美国大学理事会等著名美国大学研究机构发布的部分资讯,三是我们在八年专业从事赴美留学研究、教学培训和申请咨询过程中积累的资料和经验。本书使用数据资讯的截止日期是2012年10月30日。

  四、本书的内容构成和使用方法

  本书收录的每一所大学,均标明了学校名称(中英文)、所在州和城市、学校官方网站网址;学校招生办公室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传真号码(个别学校没有)和电子信箱地址;学校奖学金办公室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传真号码(个别学校没有)和电子邮箱地址(个别学校没有或使用网页沟通)。同时,每所学校均编译、整理了“综合概况”、“学院和专业”、“录取要求”等全面、系统的信息,并撰写了“申请提示”。上述编译和撰写的四大部分内容,基本可以满足中国大陆学生和家长申请准备和申请操作的需要。

  (一)“综合概况”包含大学的“基本信息”和“录取信息”两部分。旨在使用列表的方式,通过完整的数据展示每所大学的有关基本资料。读者通过查阅这一部分,即可掌握目标学校的基本状况和大部分申请、录取、在校生构成等基础数据。

  “基本信息”包括大学在2012年度的排名、性质(公立和私立)、建校时间、校园位置(市区、郊区、乡村)、学期设置、所授学位、班级人数、师生比例、全职和兼职教师人数、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国际生比例、在校男女生比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人数、族群比例、校内住宿比例和学生参加兄弟会姊妹会的比例等。

  “录取信息”包括年度申请人数、录取人数、提前申请录取率、常规申请录取率、报到入学人数、列入等待名单人数和是否考虑认可AP/IB成绩等。选择学校前请参阅该部分内容。

  (二)“学院和专业”包括学院与主修专业、大学各项(学院和本科专业、研究生专业排名、国际生比例等)排名等。这部分内容旨在通过年度相关排名,展示学校的学术声誉、办学特色、优势专业等。通过查阅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全面了解学校的综合实力,选定申请目标学校和申请的学院、准备学习的专业等。选定目标学校和拟就读专业前请进一步参阅该部分内容。

  (三)“录取要求”包括招生要素、高中毕业时推荐完成课程、标准化考试成绩(QPA/SAT/ACT/I BT/ I ELT S/SAT 2)、秋季申请重要截止日期(EA申请、PD申请、ED申请、R D申请、材料邮寄、送分、奖学金申请和定金交付等)、申请文章题目、网络申请路径(网址)、纸质材料邮寄清单、各项费用明细和转校生申请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完整列出了每一所学校的申请资讯,按照上述环节操作,即可完成网络申请和纸质材料邮寄、分数送达、信息沟通、奖学金申请、录取确认等申请程序。通过阅读该部分内容,也可以掌握目标学校的学费、生活费和其他杂费的收取额度,比较不同学校之间(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学习生活等总费用的差距等。请在申请提交时参阅该部分内容。

  (四)申请提示。这是编译本书时费时耗力最多也是最费心力的一部分内容。收入本书的221所美国大学的情况都截然不同,除了学校性质、学术特色、历史演变、学生构成、地理位置、校园文化、食宿条件、交通状况等各有不同之外,每所学校的招生要求尤其是针对国际生的申请政策更是少有雷同。在中国大陆中学没有申请指导机构和专业申请指导老师的前提下,非留学咨询专业人士很难全面了解、准确把握相关美国大学资讯,致使不少学生和家长盲人摸象,仅凭少量残缺资讯甚至只言片语匆忙决策,有的可能导致申请失败,贻误良机,后悔莫及;有的要等到入学之后才发现学校实际情况和申请理想差异较大,甚至南辕北辙,不但没能进入适合自己的最佳学校,适应起来也非常困难,严重影响四年学习。我们作为专业机构从事留美培训和咨询业务已有七年,在深入了解上述美国大学相关资讯的基础上,根据我们掌握的资讯尤其是针对中国大陆学生的招生要求和多年来申请指导实践和历年来的录取情况,对每一所学校都给出了简明扼要的说明和提示,以期对每一位中国申请者有所助益。

  五、本书的编排顺序和检索方法

  本书的编排排序是按照《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2012年两个排名榜单的顺序排列的,没有按照英文出版物惯常采用的首字母顺序排列法。为了便于检索、使用,按照收录大学的中文译名,编制了《首字母索引》和《首字笔划索引》,附在正文之后。这些学校的中文译名,一般采用通行译法,一些学校使用较久的名称也加了特别说明。

  六、本书阅读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编译、出版关于美国大学申请的中文工具书目前还在起步阶段,尚无成例可资参考,美国大学及其研究机构发布的英文信息包罗万象且更新较快,有些信息尤其是学术性较强的专有名词,翻译成中文难度极大。编译整理时虽竭尽绵薄之力,仍然难免挂一漏万乃至错讹之处。例如本书整理编译的数据是静态采集的,美国大学及其研究机构仍在动态更新之中,申请提交时务必根据学校官方网站查实、核对。又如学校的学院设置、主修专业、特色专业、顶尖课程等资讯,因为美国大学使用的学识规范和名词术语很多难以用中文对应翻译,书中只用英语列出,使用时请查阅专业词典。再如撰写申请文书和回答学校要求的问题,是申请过程中至关重要必须全力以赴完成的内容。这些题目都是美国大学招生机构精心设计的,且使用有年,有的题目看似平白简单,其实“暗藏玄机”,有的题目本身就别具匠心,甚至有些“刁钻古怪”,有的因为文化和思维等因素,也难以把握切入点或核心之处。我们对每一个问题都做了翻译,但“诗无达诂”,翻译尤为难以传神,且中文有时也无法解析其精妙之处。回答问题、撰写文书时务请用心阅读原文,反复揣摩原意,尽力领会其旨意和把握住相互之间的侧重点和前后关联之处。再有就是“申请提示”部分,是考虑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关注重点、兴趣所在撰写的,区区几百个汉字的介绍,很难描述一所大学的全貌,权作管窥之用。

  七、鸣谢与邀请

  作为一部资料性工具书,必须使用有关美国大学和权威机构的官方数据,同时也参阅了部分中文资料。谨向上述美国大学及其研究机构和部分中文资料的翻译者表示感谢,恕不一一列名。

  广大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发现一些在所难免的问题,敬请指出、纠正,如有改进、完善建议,更是诚挚欢迎。恳请您将问题和建议及时告知我们,以便修订再版时吸纳。联系方式参见版权页。

  2012年11月
美国大学申请信息白皮书(下册)(2013年版) 概述 《美国大学申请信息白皮书(下册)(2013年版)》是为有志于赴美深造的中国高中生及其家长量身打造的权威性申请指导手册。本册在前言的引导下,系统性地梳理了2013年美国大学招生趋势与政策变化,深入剖析了申请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旨在为申请者提供全面、准确、实用的信息支持,帮助他们制定个性化的申请策略,提高成功率。本书内容详实,紧密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辅以大量真实案例和专家建议,是备考2013年秋季及之后入学的申请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2013年美国大学招生新动向与政策解读 招生政策的风向标: 2013年,美国顶尖大学在招生政策上展现出哪些新特点?本部分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录取率趋势: 分析近几年来美国大学(尤其是顶尖私立大学和公立旗舰大学)的申请人数增长与录取率的变化,预判2013年申请的激烈程度。 国际学生招生比例: 探讨美国大学对国际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的招生数量和比例是否有新的调整。 “整体性评估”(Holistic Review)的深化: 详细解读“整体性评估”的内涵,即大学如何看待申请者的学术成绩、课外活动、个人特质、推荐信、文书等多个维度,并分析其在2013年招生决策中的权重变化。 标准化考试(SAT/ACT)的地位: 探讨2013年SAT/ACT考试在招生中的重要性,以及部分大学是否开始实行“Test-Optional”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中国申请者的影响。 AP/IB课程的认可度: 分析美国大学对高中阶段AP/IB课程成绩的认可度,以及这些课程如何在申请中为学生加分。 “早申请”(Early Decision/Early Action)策略的再审视: 深入分析2013年ED/EA申请的优势与劣势,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是否选择早申请的决策建议,并对不同学校的早申请政策进行对比。 招生官的偏好变化: 探讨2013年招生官更看重申请者的哪些特质,例如领导力、社区服务意识、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对学校的“契合度”(Fit)。 转学申请政策的考量: 为有意在美国大学间转学的学生提供2013年转学申请的关键信息,包括学分转换、转学分要求以及转学申请的独特挑战。 新政策下的机遇与挑战: 针对2013年可能出现的新政策,本部分将提供以下解读: 新兴专业的热度与招生: 分析2013年美国大学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商科、人文社科等领域的新兴专业方向,以及这些专业在招生上的特点。 对“软实力”的再强调: 强调课外活动、竞赛经历、志愿者服务、实习等“软实力”在2013年申请中的重要性,并提供如何发掘和展示这些优势的建议。 文书写作的新趋势: 结合2013年大学文书题目(Common Application Essay Prompts等)的变化,提供更具个性化、深度和反思性的文书写作指导。 推荐信的价值: 强调选择合适的推荐人、提供充分信息以及老师如何写出更有说服力的推荐信的重要性。 面试环节的准备: 对于提供面试的学校,提供2013年面试形式、常见问题以及如何给招生官留下深刻印象的策略。 第二部分:个性化申请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目标院校的选择与定位: “匹配度”的重要性: 详细阐述如何评估学校的学术水平、专业设置、校园文化、地理位置、学费与奖学金等因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匹配度”院校。 “冲刺”、“匹配”与“保底”院校的组合: 提供科学的院校组合策略,平衡申请风险与成功率。 不同类型院校的特点分析: 对比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ies)、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州立大学(Public Universities)和私立大学(Private Universities)的特点,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偏好。 “排名”之外的考量: 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声誉、教学质量、科研机会、校友网络以及毕业生去向等,而非仅仅依赖单一的大学排名。 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申请材料: 学术成绩的巩固与提升: 强调GPA的持续稳定,以及如何通过AP/IB课程、荣誉课程等来提升学术竞争力。 标准化考试的备考策略: 提供2013年SAT/ACT/TOEFL/IELTS的备考时间规划、方法论和模拟考试建议。 课外活动的深度挖掘与体现: “质”重于“量”: 强调参与度高、有热情、能展现领导力、团队合作或解决问题能力的活动。 活动的分类与展示: 学生会、学术竞赛、体育运动、艺术特长、社区服务、科学研究、实习经历等,如何针对不同活动进行有效描述。 如何获得领导力与责任感: 举例说明在活动中承担重要角色、组织协调、解决冲突等经历。 如何展现个人热情与特长: 鼓励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取得一定成就。 文书写作的艺术: “个性化”与“故事性”: 强调文书要真实地反映申请者的个性和经历,用生动的故事打动招生官。 “Why Us?”(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的撰写: 如何研究学校的特色、专业、教授、课程、校园文化,并将其与自身目标结合。 “Show, Don't Tell”(展示而非告知): 运用具体的例子和细节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而非空泛的陈述。 克服“千篇一律”的挑战: 学习如何避免使用套话,写出独具匠心的文书。 针对不同文书题目的写作技巧: Common Application essay prompts、附加文书(Supplemental Essays)等,提供具体指导。 推荐信的策略性准备: 选择合适的推荐人: 老师、升学指导、教练、实习导师等,如何选择最了解你、最能写出正面评价的推荐人。 与推荐人有效沟通: 提供个人简历、成绩单、文书草稿、目标院校列表等信息,帮助推荐人更好地了解你。 了解推荐信的评估标准: 招生官希望在推荐信中看到什么?(学术能力、品格、潜力、对学校的贡献等) 申请表格的填写细节: 强调认真、准确、完整地填写所有申请表格,避免低级错误。 资金准备与奖学金申请: 学费与生活费的预估: 提供2013年美国大学不同类型院校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各项开支的预估。 奖学金的种类与申请途径: 详细介绍merit-based scholarship(基于成绩的奖学金)、need-based scholarship(基于经济需求的奖学金)、外部奖学金以及一些大学的国际学生奖学金政策。 如何提高奖学金申请成功率: 强调优秀的学术成绩、突出的课外活动、有说服力的奖学金申请文书以及充分的研究。 第三部分:申请流程详解与注意事项 申请时间线的规划: 关键节点提示: 详细列出从高中一年级到毕业申请季各个阶段的关键时间节点,包括标准化考试准备、课外活动规划、文书构思、申请材料准备、递交申请、接收结果等。 不同申请类型(ED/EA/Regular Decision)的时间线对比。 在线申请平台的运用: Common Application、Coalition Application等主流申请平台的介绍。 如何在这些平台上注册、填写信息、提交材料。 材料递交与跟踪: 邮寄与在线提交: 了解不同学校的材料递交方式。 如何确认申请材料是否齐全: 及时与学校招生办公室沟通。 面试环节的应对(如适用): 面试形式(现场、电话、视频)。 常见面试问题及回答技巧。 如何展现个人特质和对学校的兴趣。 接收录取通知后的决策: 如何理性评估Offer: 综合考虑学术、经济、个人发展等因素。 如何处理多份录取通知。 最终决定与入学手续的办理。 常见误区与申诉机制: 识别常见的申请误区,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了解大学的申诉机制,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进行申诉。 附录: 2013年常用美国大学申请术语解释。 部分知名大学2013年申请政策亮点(示例)。 推荐参考网站与资源列表。 《美国大学申请信息白皮书(下册)(2013年版)》力求客观、严谨、实用,为每一位心怀美国大学梦想的学生提供清晰的指引。本书的编写团队汇集了资深的留学咨询专家、经验丰富的大学招生官以及在美国大学就读的优秀学子,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将帮助您更自信、更从容地迈出通往美国名校的每一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高中生,正在规划自己的大学之路。对于申请美国大学,我一直感到迷茫和焦虑。看到《美国大学申请信息白皮书(下册)(2013年版)》,我充满了好奇。这本书下册的内容,让我对申请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详细阐述了如何准备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个人陈述,如何选择合适的推荐人,以及如何在面试中展现真实的自己。特别是关于“克服面试紧张情绪”的技巧,对我来说非常实用。我一直担心自己在面试中会因为紧张而表现失常,这本书提供的心理调适方法和实际演练建议,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此外,它对不同类型大学的申请要求的差异化分析,也让我能够更理性地选择学校,而不是盲目追求排名。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步地引导我前进,让我觉得申请大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评分

作为一个家长,我深切体会到申请美国大学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当我在书店看到《美国大学申请信息白皮书(下册)(2013年版)》时,我毫不犹豫地购买了。这本书的下册内容,尤其是在“国际生申请的特殊注意事项”和“如何申请奖学金以减轻经济压力”方面,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我一直担心孩子作为国际生,在申请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了解的规则和障碍,这本书的详细解读让我感到安心。它不仅介绍了常见的奖学金类型,还提供了申请奖学金的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这对我来说是雪中送炭。此外,书中关于“如何在申请材料中展现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建议,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引导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国际视野。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且极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让我能够更从容地陪伴孩子走过这段重要的申请旅程。

评分

拿到《美国大学申请信息白皮书(下册)(2013年版)》的时候,我还在犹豫是不是该买一本。毕竟,网络上的信息太多太杂了。但是,当我翻开它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本书绝对是物超所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信息汇编,更像是一本“申请手册”。下册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如何应对标准化考试成绩的不足”和“申请非热门专业时的策略”,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担心孩子的标化成绩不够理想,这本书提供的建议,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它教会我如何通过其他方面来弥补,而不是一味地纠结于分数。而且,书中对于“如何研究大学的文化和价值观,并将其融入申请材料”的讲解,也让我醍醐灌顶。我之前只知道要突出自己的优点,却没想过要和学校“匹配”。这本书让我明白,申请大学不仅仅是“推销”自己,更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评分

作为一名在教育领域工作多年的老师,我深知信息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美国大学申请过程中。这本《美国大学申请信息白皮书(下册)(2013年版)》的出现,无疑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信息库。我尤其欣赏它系统性的编排和详尽的内容。虽然我本人对美国大学申请流程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这本书的下册,通过其对申请关键环节的深入剖析,仍然能带来不少启发。例如,它关于“如何平衡多所学校的申请策略”以及“面试中如何展现领导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等章节,都触及了许多申请者容易忽视但至关重要的细节。此外,书中对一些往年热门专业和新兴专业的申请趋势分析,也为学生们在专业选择上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参考。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帮助许多学生更精准地定位自己的优势,更有效地规划申请步骤,从而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评分

哇,拿到这本《美国大学申请信息白皮书(下册)(2013年版)》真是太及时了!我正在为孩子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正愁找不到一个靠谱的系统性信息来源。翻开这本厚厚的“白皮书”,我感觉像是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从目录上看,它涵盖了申请过程的方方面面,从文书写作的技巧、推荐信的要点,到面试准备的策略,甚至还有奖学金申请的细节。特别是文书部分,我想这一定是大家最头疼的部分。我一直担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故事叙述能力不够突出,无法打动招生官。这本书对文书结构、常见问题、如何突出个人特色等方面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指导,还附带了一些范例,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救星!而且,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样我才能更好地指导孩子。下册的内容听起来比上册更加深入和具体,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希望它能为我们指明一条清晰明朗的申请之路,少走弯路,多一份信心。

评分

重要提示:

评分

每次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网上报名系统,都要输入您的NEEA用户号(NEEA user ID)和密码。登录后,系统进入一个属于您个人的区域——“我的主页”。在这里,您可以:为要注册的考试或预定的服务进行支付,选择考试时间和地点注册考试,查看您的支付情况,确认您的考试时间和地点,或重新注册考试,或取消已注册的考试,还可查看您的成绩。您的个人联系信息也显示在这里,点击“更新联系信息”可更改地址和电话号码。

评分

考试成绩首批将在考试日后八周开始到达,届时考生可向考点询问。在考生填写的报名表信息与答题时填写的信息不符的情况下,成绩可能推迟到达。考生在考场有作弊行为或自己取消成绩的则没有成绩。在考试日后三个月内考试成绩到达的,均属正常。考生未收到成绩,可向考点或ETS的TOEFLSERVICE热线(电话在考生手册第17页)询问。

评分

此书内容丰富,很好的参考

评分

⑤教学生抓重点.教学难免有意外,课堂难免有突变,应对教学意外、课堂突变的本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对教师来说,让意外干扰教学、影响教学是无能,把意外变成生成,促进教学、改进教学是艺术。生成相对于教学预设而言,分有意生成、无意生成两种类型;问题生成、疑问生成、答案生成、灵感生成、思维生成、模式生成六种形式。生成的重点在问题生成、灵感生成。教学机智显亮点.随机应变的才智与机敏,最能赢得学生钦佩和行赞叹的亮点。教学机智的类型分为教师教的机智、学生学的机智,师生互动的机智,学生探究的机智。机智常常表现在应对质疑的解答,面对难题的措施,发现问题的敏锐,解决问题的灵活。

评分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京东送货也很快,我很满意!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会再来的哦。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璜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 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第二,熟读精恩。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体察。未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呵呵,老是在这里买书,天天看有没有特价啊,京东多搞点活动啊,我们会支持你的哇!

评分

孩子正在申请大学,信息还算完整,有参考价值。

评分

于善待“差生”,宽容“差生”。

评分

很实用,建议及时更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