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先生年輕時候的作品,在那個年代湧現的開拓性著作之一,研究中國災荒、荒政避不開的扛鼎之作!
評分好
評分鄧拓(1912—1966),原名鄧子健、鄧雲特, 筆名叫馬南屯,福建閩侯人,無産階級革命戰士,當代傑齣的新聞工作者、政論傢、曆史學傢、詩人和雜文傢。1960年其兼任華北局書記處候補書記,並主編《前綫主編理論刊物《前綫》。1961年3月,開始以“馬南邨(cūn)”為筆名在北京晚報副刊《五色土》開設《燕山夜話》專欄,共發稿153篇,受到讀者喜歡。他的雜文愛憎分明、切中時弊而又短小精悍、妙趣橫生、富有寓意,一時全國許多報刊、雜誌爭相仿效,開設瞭類似的雜文專欄,為當時“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的文苑增添瞭生氣。他與吳晗、廖沫沙閤寫雜文《三傢村劄記》。鄧拓[1]撰寫過大量社論、雜文,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著有《燕山夜話》等,深受讀者歡迎。[2]文化大革命中與吳晗、廖沫沙一起被誣為“三傢村”成員,含冤而死。1966年5月18日逝世。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報》刊登關於《燕山夜話》和《三傢村劄記》的批判材料,“三傢村”被打成“反共集團”,成為文化大革命的最早犧牲品。5月18日,鄧拓含冤自盡,成瞭“四人幫”1966年起大興文字獄的第一個犧牲者。鄧拓另有《中國救荒史》、《論中國曆史的幾個問題》等論著。他的雜文重史識、史論,抓住現實,旁徵博引,含蓄委婉,可謂雅俗共賞。
評分還可以
評分東東很好,是正品!!
評分商務經典係列,值得閱讀收藏。
評分假定各個文明特彆是主要的大文明之間,並不存在這樣一種共同的本質意義上的自然知識形態,各個文明都有其獨特的與自然界打交道的方式,並形成各自特有的自然知識形態。要是寫起通史來,前者可以稱為“百川納海”型,後者則可以稱為“百花爭妍”型。科學史將主要是西方的曆史。這是西方大多數科學史傢采用的定義,因此他們編寫的科學史基本上是西方科學史。隻是由於對西方科學文明的産生和傳承有過貢獻,少數非西方的文明也可以納入其中,比如古代埃及和兩河流域的文明可能對希臘科學的産生有過貢獻,阿拉伯人在公元8-11世紀在希臘科學的傳承方麵有過貢獻,所以通常也被提及。過去我們多認為這是“西方中心論”的偏見在作怪,其實主要是科學的定義在“作怪”。再說大多數科學史傢采納這個定義也是有道理的,畢竟,科學首先是作為“西學”而成為“顯學”的。
評分鄧先生年輕時候的作品,在那個年代湧現的開拓性著作之一,研究中國災荒、荒政避不開的扛鼎之作!
評分不知道還有研究這個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