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到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对绘画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秋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1932年秋与萧军同居,结识了一些进步文化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10月与萧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萧红的早期创作多取材于城市失业者或贫苦农民生活,被认为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进步倾向。1934年春“两萧”取道大连流亡至青岛,萧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同年11月“两萧”到达上海。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1935年12月《生死场》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鲁迅为之作序,称赞其所描写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它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况,描述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生死场》使萧红在30年代文坛上崭露头角。这一时期萧红还写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与散文,并结集出版了《商市街》、《桥》等作品集。
评分比实体店便宜,挺好
评分好东西,用着感觉不错。下次还会买的。
评分5分 惊喜
评分《欧阳询皇甫君碑》中欧阳询字信本,湖南临湘人,少时敏悟博学,隋朝时为达常博士。唐高祖时累擢给事中,后累官至银青光实录大夫、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世称《欧阳率更》。书学二王,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本,人称《欧体》。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欧体特点主要是瘦硬字方法。世传欧收大篆、小篆、章草、隶、行、飞白、草、楷八体尽能,唐张怀瓘评:《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唐李嗣真《书后品》记《芡阳草书,难于竞爽,如旱蛟得水,馋兔走穴,笔势恨少。》宋苏轼推重欧书小楷,题:《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楷。》宋米芾喜爱欧书草书,云:《暮年草书,精彩动人。》欧书八体中,目前能见仅楷、行二体。流传下来的楷 书代表作有《皇甫君碑》、《化度寺碑》、《九成宫碑》、《虞恭公碑》、《房彦谱碑》等,行书墨迹《张翰帖》、《卜商帖》、《卜商帖》、《梦奠帖》、《千字文》等。
评分谢谢
评分总体来说还可以,值得购买。
评分书籍很好,基本上和市面上的一样.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