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華夏萬捲 曆代傳世碑帖精粹彩色本:龍門四品 | 作者 | 鬍紫桂 |
| 定價 | 18.00元 | 齣版社 | 湖南美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35673947 | 齣版日期 | 2015-09-01 |
| 字數 | 84000 | 頁碼 | 60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河南省洛陽龍門石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佛窟”之一,有多達三韆六百件造像題記。清代黃易(小鬆)早在龍門石窟拓碑四品,世稱“龍門四品”,即《始平公造像記》《孫鞦生造像記》《魏靈藏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 《始平公造像記》原是附屬於佛龕的題記,太和二十二年(498)九月刻於洛陽龍門古陽洞北壁,為孟達文,硃義章書。係陽文,並有方界格。造像記陽文者僅見此種,對趙之謙以及後來篆刻傢鎸刻印章邊款提供瞭很好的樣式,仿者日眾,佳作迭齣。清代楊守敬在《評碑記》認為:“《始平公》以寬博勝。”康有為則稱:“遍臨諸品,終之《始平公》,極意峻宕。骨格成,形體定,得其勢雄力厚,一身無靡弱之病。” 《孫鞦生造像記》為孟廣達文,蕭顯慶書,刻於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南壁。此造像記上為造像記,太和七年(483)鎸刻,下為題名,於景明三年(502)五月廿七日造訖。此造像記是龍門二十品中僅有的兩塊有撰文者、書寫者的造像記。主要記載瞭孫鞦生、劉起祖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時,組織包括官居四品的職事官在內的二百人造像作願,祈“國祚永隆,三寶彌顯”,錶示對北魏王朝的忠誠。楊守敬《評碑記》中認為此造像記“以勁健勝”。康有為稱:“龍門二十品中……約而分之,亦有數體……《孫鞦生》、《鄭長猷》,瀋著勁重為一體。” 河南省洛陽龍門石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佛窟”之一,有多達三韆六百件造像題記。清代黃易(小鬆)早在龍門石窟拓碑四品,世稱“龍門四品”,即《始平公造像記》《孫鞦生造像記》《魏靈藏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 《始平公造像記》原是附屬於佛龕的題記,太和二十二年(498)九月刻於洛陽龍門古陽洞北壁,為孟達文,硃義章書。係陽文,並有方界格。造像記陽文者僅見此種,對趙之謙以及後來篆刻傢鎸刻印章邊款提供瞭很好的樣式,仿者日眾,佳作迭齣。清代楊守敬在《評碑記》認為:“《始平公》以寬博勝。”康有為則稱:“遍臨諸品,終之《始平公》,極意峻宕。骨格成,形體定,得其勢雄力厚,一身無靡弱之病。” |
| 作者簡介 | |
| “龍門四品”即《始平公造像記》、《孫鞦生造像記》、《魏靈藏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 《始平公造像記》原是附屬於佛龕的題記,太和二十二年(498)九月刻於洛陽龍門古陽洞北壁,為孟達文,硃義章書。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臨讀經典碑帖為書法學習之不二法門。中國曆代名傢輩齣,傳世碑帖無數。這套《曆代傳世碑帖精粹彩色本》遴選書法史上經典法帖,裝幀典雅,印刷精美,堪稱佳製。 本係列采用底本,高清彩色印刷,力求“下真跡一等”之效果。本係列的特點是對原作或拓本高度精細還原,使得細節縴毫畢現。無論綫條的張力、墨色與疊加,還是紙張的顔色及氣息,都毫厘間淋灕盡現。 |
| 文摘 | |
| |
| 序言 | |
對於任何一位緻力於傳統藝術研究和實踐的人來說,這套書的收藏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專業性和藝術性達到瞭一個很高的平衡點。從紙張的選擇到印刷的精度,無不體現齣對傳統的尊重與熱愛。它不僅僅是一套字帖,更是一部活態的藝術史,記錄著中華民族在書法藝術上所達到的巔峰水平。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
評分作為一位長期愛好書法的朋友,我深知高質量的拓本對於提升技藝的重要性。這本精選集的質量,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去近距離觀察那些曆經風霜的傳世之作。不同於一些模糊不清的影印本,這裏的每一個筆畫,每一個結構,都清晰可見,為深入研究提供瞭堅實的基礎。它讓那些原本遙不可及的古代名傢真跡,變得觸手可及,極大地拓寬瞭我們對書法藝術的理解深度和廣度。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紙張的質感拿在手裏就讓人感到沉甸甸的藝術氣息。光影的捕捉非常到位,尤其是那些精妙的雕刻細節,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溫度。裝幀的用心程度,讓它不僅僅是一本臨摹用的字帖,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每次翻開,都能感受到那種跨越韆年的匠心獨運。那種對美的極緻追求,在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體現,讓人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與技藝。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其作為學習工具的實用性,更在於它所承載的文化厚度。每一次翻閱,都是一次與曆史的對話。它像是一本穿越時空的鑰匙,打開瞭通往古代藝術殿堂的大門。那些氣勢磅礴的書法作品,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力量,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內心。它提醒著我們,真正的藝術是能夠經受住時間考驗的,並且能夠不斷激發後世的靈感與敬畏。
評分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排版布局非常人性化。每一頁的留白恰到好處,既保證瞭內容的清晰展示,又不會讓人感到擁擠。墨色的還原度極高,那些斑駁的痕跡、風化的質感都被精準地捕捉,對於學習者來說,這簡直是無價之寶。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復製品,而是充滿瞭生命力的再現。作者或編者在選擇和呈現這些經典作品時,顯然是花費瞭大量的心血,使得學習者能夠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於那個輝煌的時代,親眼目睹碑刻的誕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