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文書寫作既是一種知識,又是一種技能,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直接關係到個人的工作和前途。
一書在手,寫作不愁。老闆秘書、新聞記者、在校學生必備工具。
內容簡介
《寫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瞭常用文種外,還增加瞭其他實用寫作書中很少齣現過而當今又極需要的文種,如加強瞭經濟文體的介紹。未來的世紀是科技與經濟主宰人類的時代,經濟生活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實用寫作的經濟化趨勢已經逐漸成為國際性潮流。鑒於此,本書增加瞭有關股份製企業文書的介紹和外貿文書的介紹等,以適應當代經濟生活的發展。
目錄
第一輯 實用寫作概述
第一章 實用寫作的沿革與發展
第一節 實用寫作的沿革
第二節 實用寫作的發展
第二章 實用寫作的特點及作用
第一節 實用寫作的特點
第二節 實用寫作的作用
第三章 實用寫作的構成要素
第一節 實用寫作的主題與材料
第二節 實用寫作的結構與錶達方法
第三節 實用寫作的語言
第四章 實用寫作訓練及作者素質培養
第一節 修辭訓練
第二節 修改訓練
第三節 實用寫作的作者素質培養
第二輯 財經類文書的寫作技法
第五章 經濟閤同
第一節 經濟閤同的概念、作用及特徵
第二節 經濟閤同的種類及內容
第三節 經濟閤同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六章 市場調查報告
第一節 市場調查報告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市場調查報告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市場調查報告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七章 市場預測報告
第一節 市場預測報告的概念、作用及特點
第二節 市場預測報告的內容、方法及步驟
第三節 市場預測報告的種類
第四節 市場預測報告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八章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
第一節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九章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一節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種類、內容及特點
第三節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十章 審計報告
第一節 審計報告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審計報告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審計報告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十一章 外貿文書
第一節 外貿文書的概念及種類
第二節 外貿文書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十二章 意嚮書
第一節 意嚮書的概念、特點及作用
第二節 意嚮書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十三章 發起人協議書
第一節 發起人協議書的概念、特點及作用
第二節 發起人協議書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十四章 項目建議書
第一節 項目建議書的概念、內容及作用
第二節 項目建議書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十五章 招商文案
第一節 招商文案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招商文案的寫作
第十六章 策劃方案
第一節 策劃方案的概念、種類及內容
第二節 策劃方案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十七章 商業授權委托書
第一節 商業授權委托書的概念、特點及作用
第二節 商業授權委托書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三輯 科技類文書的寫作技法
第十八章 科技報告
第一節 科技報告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科技報告種類與特點
第三節 科技報告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十九章 科普說明文
第一節 科普說明文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科普說明文的種類與特點
第三節 科普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二十章 技術鑒定書
第一節 技術鑒定書的概念及相關說明
第二節 技術鑒定書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二十一章 科技協議書
第一節 科技協議書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科技協議書的種類及內容
第三節 科技協議書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二十二章 專利申請文件
第一節 專利申請文件的概念及相關說明
第二節 專利申請文件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二十三章 産品說明書
第一節 産品說明書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産品說明書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産品說明書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二十四章 電子郵件
第一節 電子郵件的概念、作用及特點
第二節 電子郵件的發送與接收
第三節 電子郵件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二十五章 個人網頁
第一節 個人網頁的概念及種類
第二節 個人網頁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二十六章 網絡講義
第一節 網絡講義的概念
第二節 網絡講義的文體特點
第三節 網絡講義的錶達技巧
第四節 網絡講義的寫作要求
第二十七章 手機短信
第四輯 法律類文書的寫作技法
第二十八章 法律文書
第二十九章 民事起訴狀
第三十章 民事上訴狀
第三十一章 刑事自訴狀
第三十二章 刑事上訴狀
第三十三章 刑事附帶民事訴狀
第三十四章 行政起訴狀
第三十五章 行政上訴狀
第三十六章 答辯狀
第三十七章 公證書
第三十八章 遺囑
第五輯 行政類公文的寫作技法
第三十九章 行政公文的概述
第一節 行政公文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行政公文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行政公文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四十章 指揮性公文
第一節 命令(令)
第二節 決定
第三節 批復
第四節 意見
第四十一章 報請性公文
第一節 報告
第二節 請示
第三節 議案
第四十二章 知照性公文
第一節 公告
第二節 通告
第三節 通知
第四節 通報
第五節 會議
第六節 函
第六輯 民事應用類文書的寫作技法
第四十三章 公約
第一節 公約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公約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公約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四十四章 契約
第一節 契約的概念及特點
第二節 契約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四十五章 守則
第四十六章 條據
第四十七章 護照、簽證
第一節 護照
第二節 簽證
第四十八章 協議書
第一節 協議書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協議書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協議書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七輯 學術類文書的寫作技法
第四十九章 學術論文
第一節 學術論文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學術論文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學術論文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五十章 畢業論文
第一節 畢業論文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畢業論文的寫作及相關內容
第五十一章 畢業設計報告
第一節 畢業設計報告的概念、特點及種類
第二節 畢業設計報告的寫作及相關內容
第五十二章 評論文
第一節 評論文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評論文的種類
第三節 評論文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五十三章 策劃書
第一節 策劃書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策劃書的種類
第三節 策劃書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五十四章 教案
第一節 教案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教案的種類與特點
第三節 教案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五十五章 說課文稿
第一節 說課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說課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說課與授課的比較
第四節 說課和教案的關係
第五節 說課文稿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五十六章 病曆
第一節 病曆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病曆的種類及內容
第三節 病曆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八輯 宣傳類文書的寫作技法
第五十七章 新聞
第一節 新聞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新聞的種類
第三節 新聞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五十八章 消息
第一節 消息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消息的種類與特點
第三節 消息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五十九章 通訊
第一節 通訊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通訊的種類與特點
第三節 通訊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六十章 新聞評論
第一節 新聞評論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新聞評論的種類與特點
第三節 評論新聞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六十一章 深度報道
第一節 深度報道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深度報道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深度報道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六十二章 電視新聞
第一節 電視新聞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電視新聞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電視新聞與報紙新聞的比較
第四節 電視新聞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六十三章 網絡新聞
第六十四章 廣播新聞
第六十五章 廣告
第一節 廣告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廣告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廣告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六十六章 解說詞
第一節 解說詞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解說詞的種類、特點及範例
第三節 解說詞的寫作要求
第六十七章 闆報與牆報
第一節 闆報、牆報的概述
第二節 闆報、牆報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六十八章 發刊詞、凡例、序跋
第一節 發刊詞、凡例、序跋的概述
第二節 發刊詞、凡例、序跋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九輯 書信類文書的寫作技法
第六十九章 求職信
第一節 求職信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求職信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求職信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七十章 推薦信
第七十一章 慰問信
第七十二章 錶揚信與感謝信
第七十三章 日記
第一節 日記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節 日記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日記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七十四章 情書
第十輯 禮儀類文書的寫作技法
第七十五章 祝詞
第一節 祝詞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祝詞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祝詞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七十六章 請柬
第一節 請柬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請柬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請柬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七十七章 邀請函
第七十八章 名片
第七十九章 對聯
第一節 對聯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對聯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對聯寫作的注意事項
第八十章 歡迎詞
第一節 歡迎詞的概念、特點及種類
第二節 歡迎詞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八十一章 歡送詞
第一節 歡送詞概念及特點
第二節 歡送詞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八十二章 賀信
第一節 賀信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節 賀信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節 賀信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第十一輯 紅白喜事類文書的寫作技法
第八十三章 婚事
第一節 結婚證
第二節 結婚登記申請書
第三節 結婚請柬
第四節 結婚賀聯
第五節 結婚題詞、喜幛
第六節 新婚賀詞
第七節 結婚賀詩
第八節 賀婚電報
第九節 結婚儀式程序
第十節 離婚
第八十四章 壽慶
第一節 壽慶請柬
第二節 壽慶啓事
第三節 壽慶申謝
第四節 壽幛
第五節 壽聯
第六節 祝壽詩詞
第七節 生日祝詞
第八十五章 喪葬
第一節 訃告
第二節 悼詞
第三節 碑文
第四節 唁電
精彩書摘
第一輯
實用寫作概述
第一章
實用寫作的沿革與發展
人類最原始的文明是伴隨著文字和寫作齣現的,當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之後,便是對精神生活的孜孜以求。而正是這種探求,使得人類在血與火的不斷前行中收獲瞭文明的果實,在這個行程中走在前列的便是那些在尋求自我錶現,將生命投入寫作的人們。他們忽視物質享受,追求精神文明,寫作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生存的重要標誌之一。
第一節實用寫作的沿革
一、實用寫作的前身——應用寫作
實用文自古以來就源遠流長,應用廣泛。但最早産生應用文這一概念,齣自清代劉熙載的《藝概·文概》:“辭命體,推之可為一切應用之文。應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辭乃所以重其實也。”這裏的應用文很顯然是指公務文書。其後的徐望之在《尺牘通論》中說:“有用於周應人事者,若書劄、公牘、雜記、序跋、箴銘、頌贊、哀祭等類,我名之曰:‘應用之文’。”而這裏所說的“應用文”則主要是指私人事務文書。
相對於應用文的概念來說,實用文概念的産生則要晚得多。劉曉鋼先生在實用文源流的研究中說:“到蔡元培的《論國文之趨勢》、《國文之將來》,便正式把文章分為實用文和美術文(即藝術文)兩大類,開始創立獨立的實用文理論瞭。”如果從這時算起,實用文概念從産生到現在也隻有近百年的曆史。
現在,寫作界的許多學者對這兩個概念已經做瞭整閤。應用文與實用文概念的使用已有瞭質的突破。那種專指國傢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在處理事物、溝通關係時所形成和使用的並具有一定格式的文章,是狹義的應用文。而廣義的應用文,正如何馗的《應用文是藝術之末品嗎?》一文中所說:“在文字寫作當中,就其大者而言,我認為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運用形象思維為主的文藝寫作;另一類是運用邏輯思維為主的應用寫作。在邏輯思維基礎上,凡應用於社會生産活動、教學科研、業務經營、各種管理、政治活動和人際交往等而寫作的文字,都應涵蓋在應用文之內。”這裏的“應用文”是指文學文體而外的一切文章,也就是“實用文”的概念。正如郭誌林先生在《還應用寫作應有的地位》中說:“縱觀古今中外文苑,寫作隻有兩大類:一是應用寫作,生産應用文章;一是文學寫作,生産文學作品……應用寫作和文學寫作是寫作大傢族裏的孿生姐妹。”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界定:按性質和功用的不同,可將文章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欣賞性文章,一種是實用性文章。前者主要指各類文藝作品,如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後者則是指人們在工作、科研、生活、學習中廣泛應用的、為解決實際問題而撰寫的文章,主要包括用於工作的公務文書、用於科研的學術文章、用於生活的日常應用文,以及用於學習的讀書筆記等。實用性文章的寫作,被稱為實用寫作。
二、實用寫作概念的産生與使用
當今社會,由於生産力的飛速發展和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社會的知識化和信息化不斷得到加強,社會團體之間交往日益密切,這些都對人類寫作活動産生瞭很大的影響。人們在需要高質量、高品位的文學作品來滿足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時,更需要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利用短時間麵對和處理比過去更多的事務,需要一個更方便、更快捷的操作平颱進行高效的交流與閤作。在第三屆現代應用文國際研究會上,研究者們達成瞭一個共識:把一切非文學寫作通稱為實用寫作。作為一個信息傳遞和交流的重要載體,實用寫作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早已滲透進社會各個領域,影響著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實用寫作技法大全第一輯實用寫作概述第二節實用寫作的發展
一、實用寫作的發展趨勢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和經濟的高速發展,隨著我國加入WTO,實用寫作也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現代實用寫作的發展趨勢如何呢?
文章內容完備化
實用寫作經曆瞭一個漫長的發展曆程。進入現代社會後,由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愈來愈發達,社會分工愈來愈細,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愈來愈深化,所以當代人在實用寫作中,在內容方麵的思考更趨全麵、細緻、具體;又因為要增加許多新項目,特彆是由於社會的法律意識增強,許多實用文的經濟化趨嚮增強,實用文的內容也就更加完備瞭。例如各種法律文書,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涉及有關內容的方方麵麵;又如現代的股份製企業文書,不但文種涉及許多方麵,而且內容相當周全、細緻,有些大型股份製企業的文書長達數十頁。實用寫作內容日趨完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文體分工精細化
隨著社會實踐生活的豐富、發展,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社會公共關係、人際交往的多樣化,市場經濟的持續繁榮,實用文的文體分工更加精細,而且不斷齣現新品種,實用文專業性、專門化趨勢不斷加強。例如現代的涉外經濟文書、股份製企業文書、投標招標書、房地産文書、資産評估抵押文書、專利申請等,都是過去沒有或很少用到的,再如各種各樣的法律文書、法規文書、契約文書的劃分也是越來越細。
書寫技術現代化
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實用文的書寫技術也日趨現代化。20世紀電腦、電子函件、電子信箱、圖文傳真、多功能復印機的齣現,使實用文的書寫、復製、傳遞都發生瞭空前的變化。如今,電腦的世界性聯網,每個人都可以坐在自己的電腦前,運用計算機的資源優勢,實現數據、資源共享。現代化的科學技術、通信設備,大大縮短瞭人與人的空間距離,人們在瞬息之間,可以收到或者傳遞齣文件。書寫技術現代化是實用寫作的又一發展趨勢。此外,實用寫作使用範圍嚮國際化發展,使用語言嚮雙語或多語化發展,也是一種新的發展趨勢。
二、現代人學習實用寫作的必要性
現代社會已從工業社會嚮信息社會過渡,科技文化知識迅猛發展,經濟增長的速度也日益加快,國際間的社會交往、人際交往日趨多樣化、復雜化,人們對這種作為交際和傳播信息媒體的實用文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對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瞭。實用寫作能力是現代人文化素質的重要構成部分。但現代人的實用寫作能力是否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呢?美國剋力夫蘭國際寫作學院院長艾伯特·約瑟夫曾經給數萬政府工作人員、經理、科研人員講過課,他的評價是:“這些人實際上都是大學畢業生,一多半還獲得瞭高級學位。但是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盡管學曆完滿,卻連一封簡單的書信、一份簡單的報告也寫不通。”這種情況在我國也同樣存在。據我國對一些高校的本科、碩士、博士生的語文水平測試調查,許多大學生的實用寫作水平令人擔憂,有的大學畢業生參加工作以後,最怕的就是寫工作總結。一些乾部,管理、科技人員盡管學曆不淺,卻缺乏必要的實用寫作能力,對工作、科研都造成影響。這種狀況與時代的發展是不相適應的,應引起社會,尤其是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一位大學畢業生,可以不寫小說、不寫詩歌,但卻不能不會寫實用文。有人認為,現在已進入電腦時代瞭,實用寫作可以由電腦代勞瞭。這種看法顯然是步入瞭認識的誤區。再先進的電腦也是人發明的,也要由人來操縱,電腦程序的編製、軟件的開發都要依靠人。我們要求掌握電腦操作技術,並非意味著它可以代替人的智力、人的能力。盡管電子計算機已發展到瞭第六代,但它仍然屬於第二文化。它的第一位載體是語言和文字,語言和文字是第一文化,第一文化是第二文化的基礎,沒有第一文化就沒有第二文化。
第二章
實用寫作的特點及作用
我國當代實用寫作正經曆著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及蛻變。因此,對實用寫作的主要特點及作用應該給予充分的認識。
第一節實用寫作的特點
當代實用寫作就是在現代社會中注重“實用”的寫作,它是國傢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個人在現代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根據實際需要而進行的寫作活動。它具有固定的格式,但同時其內涵又是多層次的,既是以適閤實用為目的的寫作實踐活動,又是研究實用文體寫作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技能技巧的一門學問。概括地說,它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真實性
寫文章都要講究真實性,然而實用文的真實性與文學作品的真實性有所不同。文學寫作講究的是藝術真實,作傢可以運用形象思維,通過虛構和想象塑造藝術形象。如魯迅在談到小說創作的人物塑造時所說的:“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魯迅筆下的阿Q、祥林嫂都是虛構的人物,現實生活中不必確有其人,文學創作講究的是藝術真實,而在實用寫作中則不允許虛構與想象。實用寫作要求事實的真實,即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實。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數字、數據等都必須有根有據、確鑿可靠。例如調查報告、總結中的內容都必須是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新聞所反映的內容也必須符閤真實性的原則,它所報道的內容不允許有半點虛假,必須絕對真實。學術論文、科研報告中所引證的事實、數字或數據都要求精確無誤,真實可信。
實用性
通常來說,實用寫作直接為日常工作和人們的實際生活服務,直接用於處理公務和私事中的具體問題,其社會功用在於實用。如行政公文,用以傳達黨和國傢的方針政策,溝通上下左右各種單位之間的公共關係,使黨和國傢的各項方針、指示得以貫徹執行。《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一章第二條就指齣:“行政機關的公文……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範體式的公務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這裏特彆指齣它是“一種重要工具”,強調瞭它的實用性。又如經濟閤同的作用就在於促使、監督簽訂閤同的各方共同履行某種經濟行為,而計劃、總結都是為完成某個具體工作而製作的。文學作品則是審美文體,它通過塑造藝術形象給人們以精神愉悅,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審美是文學作品的根本特徵。這是它與實用文的根本區彆。
時效性
實用文一般都受到時間的限製,因為它直接為工作和生活服務,具有實用價值的特點。這裏的時效有兩層意思:一是實用文的寫作要講究時效,如公文寫作、新聞寫作都要求迅速及時,不能延誤寫作時間;二是指實用文本身的功用或者效力要受到時間的限製,比如閤同隻在有效時間裏纔有效力,超齣規定時間就失效瞭。通告的時間效力也很強,計劃、總結也都受到時間的製約。不同類型的實用文對時效的要求不完全一樣,有的實用文,如消息,要求迅速及時報道現實生活中新近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有些文體則要求不那麼嚴格。
模式性
實用寫作從實用目的齣發,講究模式、規範,許多實用文有大體相同的規範,這種規範或由有關行政機關製定,如國務院辦公廳對行政機關公文就有統一的要求與規範,《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三章就對公文的格式做瞭明確的規定,任何部門、單位或個人都不能更改。法規性文體如章程、規定、辦法等也都有比較固定的寫作模式。有的實用文長期以來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如書信一般由稱謂、問候、正文、落款、日期五部分組成,大傢都習慣這樣寫,很難改變。消息的寫作一般多采用“倒金字塔”結構。
第二節實用寫作的作用
實用寫作隨著人類文明的齣現而誕生,它的使用已經成為人類文明的標誌。實用寫作的功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溝通聯係作用
社會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密切相關的公共關係,人類社會就是人際關係的聯絡網,如政府與公眾、單位與個人、單位與單位、個人與個人等,其間都需要運用各種方式進行交往與聯係,而溝通諸多關係的重要的文字媒體便是實用文。例如,社會中的上下級關係、平行關係、不相隸屬的關係需要行政公文來溝通聯係,製定政策、發布規章、商洽工作、交流經驗或請示匯報、答復事項,或嚮有關團體、組織、個人發齣邀請,或傳遞信息、情況等都需要運用實用文。實用寫作的聯係溝通作用一般錶現為兩種形式:即專門聯係與公眾傳播,前者如報告、請示、批復、函,以及閤同協議等有特定的聯係對象、聯係範圍,具有一種固定的聯係功用;後者如公告通告、廣告啓事、消息報道等具有一種公眾傳播作用,目的在於讓廣大人民群眾知曉、瞭解。
教育宣傳作用
實用文的教育宣傳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麵:第一,宣傳黨和國傢的方針政策。國傢的重大決策、立法都要通過實用文頒布,以便讓社會團體、人民群眾知曉。如黨的十五大文件,《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文件,國傢頒布的《教育法》、《建築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它們不僅傳達有關的政策、法律,而且還指導人們應當如何做,如何執行,其宣傳教育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第二,傳播科技文化知識。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是由於知識的積纍和傳播,人類社會纔不斷嚮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進化,而實用文正是記錄和積纍人類知識並使之傳播的載體,科技報告、學術論文、各類專著都是對文化知識的傳播。
領導指導作用
黨和國傢行政機構頒布的命令、決定和各級權力機構發布的法律、規定、規則、辦法等,都是黨和國傢方針政策的具體體現,對下級機關、對各項事業都具有領導作用。這類實用文具有權威性、法律性強的特點,一經簽發並發布後,下級部門必須遵照執行,這類實用文的領導作用是很明顯的。另有一類實用文如通知、指示、批復等主要起一種指導作用,如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澳門特彆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大代錶的辦法》(2002年3月15日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對澳門特彆行政區如何選舉十屆人大代錶有重要指導意義。
憑據作用
有一類實用文具有憑據作用。它錶現在:其一,作為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管理事務工作的依據憑據,如行政公文。而法規類文體,就是行政執法人員執法的依據,契約類文體,如閤同、協議是雙方確認、執行權利與義務的憑據。科技報告、學術論文也都是作為鑒定、評價其成果、價值的文字依據。其二,實用文在一定曆史時期之後,文本本身雖已失去效力,但它作為檔案材料保存下來,卻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是研究、考據某個曆史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的重要見證和憑證。例如,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硃德發布的《嚮全國進軍的命令》,就是今日我們瞭解當年解放戰爭進展狀況的重要曆史資料。香港迴歸時,有關領導人的命令、講話及其消息報道等,都將作為曆史資料保存下來並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第三章
實用寫作的構成要素
一般來講,主題、材料、結構和語言是構成文章的要素。文章本同一體,不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實用文,都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寫文章要明確三點:首先,為什麼寫;其次,寫什麼;再次,怎麼寫。“為什麼寫”與文章主題密切相連;“寫什麼”要求有相關的材料;而“怎麼寫”則與結構和語言有關。前兩個問題和文章內容相關,後一個問題與文章形式相關。可見,瞭解文章的構成要素對於寫好實用文至關重要。
第一節實用寫作的主題與材料
一、實用寫作的主題
實用寫作都有著明確的目的性,或為瞭闡明自己的主張、觀點意圖,或為瞭下達政策、布置工作、通知具體事項,或為瞭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總結經驗。而文章的主題,就是這種目的性的集中體現。
(一)主題的含義
主題與我國古文中所說的意、義、主意、旨、理、主旨、主腦的含義大緻相同,是指通過文章的全部內容所錶達的核心思想或基本觀點。
不同的文體對主題有不同的提法。在新聞和文學作品中一般用“主題”,在理論文章中通常稱為“基本觀點”或“中心論點”,在說明性的文章中叫做“說明中心”,在公文中則稱為“主旨”。
(二)主題的作用
王夫之說:“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閤。”這裏的“意”,就是我們所說的主題。清代學者李漁的《閑情偶記》中也提到:“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腦;主腦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李漁的“主腦”,也是指主題。主題是文章的靈魂和統帥,決定著文章的質量。主題在文章寫作中的作用,主要錶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主題決定內容的取捨
寫作時,麵對搜集到的眾多材料,如何取捨,如何處理詳略,都必須服從主題的需要,與主題無關的材料要學會捨棄,能夠突齣主題的材料要集中筆力寫好。
主題支配文章的結構
結構是為錶達主題服務的。段落層次的設計,開頭結尾的安排,過渡照應的運用,都必須遵循突齣主題的原則,離開瞭主題,再好的結構也會毫無意義。
主題製約語言的運用
語言是錶達主題的外在形式和工具。寫作時,遣詞造句、錶達方式的選擇都應該受到主題的製約。實用文體的主題都非常明確,應該根據不同文種的要求,按照寫作目的、收文對象、行文規範去選擇語言形式,以便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主題的要求
實用文體的主題形成,往往是“意在筆先”,即根據撰寫目的而確定,根據撰寫目的搜集材料、占有材料和選擇材料,根據寫作目的確定文體。實用文對主題的要求是:正確、鮮明、集中、深刻。
正確
主題正確是撰寫實用文的基本要求。所謂正確,是指確立的主題符閤黨和國傢的路綫、方針、政策、法令、法規;符閤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錶”的重要思想;符閤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反映齣客觀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聯係。實用文大多是為瞭宣傳黨的路綫方針政策、指導實際工作,如果主題錯誤,會給黨和國傢的建設事業帶來巨大損失。
鮮明
主題鮮明是指觀點必須明確。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解決什麼問題,如何解決,達到什麼目的,都必須態度鮮明,錶述得清楚、明白,絕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辭,文藝作品所講究的麯摺與含蓄,恰恰為實用文所排斥。為此,就要求寫作者具有清醒的頭腦,思路清晰、認識敏銳、見解中肯。如果撰寫者本人處於似是而非的狀態,就不可能寫齣主題鮮明、思路清晰的實用文。
集中
主題集中是指一篇文章隻能有一個中心。劉熙載曰:“立意要純,一而貫攝。”(《藝概·經義概》)就是這個意思;“文主於意,意多亂文”(魏際瑞《伯子論文》)也告訴我們,文章主題不能分散紊亂,隻有這樣,文章的思想意圖纔可以突齣,纔便於讀者掌握。實用文是為解決實際問題而寫的,要求圍繞一個中心把問題說透,要堅持一事一文的原則,不要試圖在一篇文章裏錶述很多意圖,也不要在一篇文章裏使用許多與主題無關的材料,使主題分散、淩亂。有些綜閤性的工作總結,雖然要寫幾件事情,但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共性,做到重點突齣,主題集中。
深刻
主題深刻是指文章的主題要有思想深度,要揭示事物的本質及其內部規律。尤其是撰寫決定、意見、總結和調查報告等比較重要的實用文,更要求主題深刻,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發掘具有本質性和傾嚮性的問題,提煉齣規律性的認識和可行的措施。要達到這個要求,寫作者必須對材料反復思考,深入挖掘,纔能獨具慧眼,見解獨到。古人雲:“凡作文發意,第一番來者,陳言也,掃去不用;第二番來者,正語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來者,精意也,方可用之。”如果確立“陳言”和“正語”為主題,那文章的主題就是膚淺的,隻有發掘“精意”纔能確立深刻的主題。
除瞭以上要求,實用文的主題還應該做到新穎。雖然實用文的主題不可能隨意而定,但也可注重反映時代特徵,反映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經驗、新觀念,這樣可以做到發前人所未發,言前人所未言。
二、實用寫作的材料
實用文的主題需要通過適當的材料錶現齣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必要的材料,再好的主題也無法錶達。
(一)材料的定義
所謂材料,是指作者為瞭撰寫目的搜集或積纍的能夠錶現文章主題的事實或論據,包括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數據、例證、名言等。凡為寫作所搜集到的一係列事實和事理,都稱為材料。材料是支撐實用文的基礎,是形成主旨的依據。沒有材料為基礎,難以形成觀點,更難以産生深刻的思想或看法。所謂“言之有物”,這“物”指的就是材料。
寫作之前,作者要盡可能廣泛地占有材料,要有一種“竭澤而漁”的功夫,這種占有包括,一是材料的數量要多,搜集材料要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二是材料的品類要全,這裏的“全”指材料應當包括各種各樣的材料,包括曆史的、現實的,正麵的、反麵的,點上的、麵上的,等等。
(二)材料的分類
1.實用文的材料來源
查閱文獻
包括讀書看報、翻閱檔案等,這些資料的搜集或積纍對寫作有很高的藉鑒和參考價值。
深入調研
作者通過調查獲取第一手材料,深入研究,發現規律,纔能找齣解決方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撰寫實用文,尤其是公務文書、財經文書和司法文書,更應該注重調查研究,還有那些涉及國計民生、學術研究、經濟管理的實用文,必須要先調研而後撰文。
學習積纍
荀子在《勸學》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韆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句話強調瞭學習積纍的重要性。撰寫實用文,需要作者掌握多方麵的知識。因此,平時必須注重學習,注重積纍,遇到問題纔能有針對性地解決。
2.實用寫作材料的分類
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
這是從材料的性質劃分的。感性材料指曆史上已經發生或生活中存在的具體事物或書本、文章中提供的具體事實,包括人物、事件、情況等。理性材料指來源於實踐或在實踐中得到驗證的觀點、看法、結論等,包括科學原理、定理、定義、政策法規和警句、格言、諺語等。
現實材料和曆史材料
這是從材料的時間來劃分的。當代或當前的稱為現實材料,離寫作時間久遠的稱為曆史材料。這兩種材料具有相對性,現實材料在後人眼裏成為曆史材料,曆史材料當時也是現實材料。
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
這是從材料的來源劃分的。來自觀察、試驗或社會實踐的事實材料是第一手材料;來自報刊、文件、文獻資料的材料是第二手材料。
(三)材料的作用
材料是文章寫作的基礎,沒有充分的材料,文章就會空泛,缺乏生命力。材料的重要作用主要錶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材料是主題確立的基礎
材料是文章的內容,主題是文章的靈魂,但是,主題不能憑空産生,隻能在研究分析材料的基礎上形成,缺乏材料,再正確、深刻的主題也沒有辦法樹立起來。所以,對搜集到的材料,作者都應該認真研究分析,吃透材料內涵,纔能提煉齣有價值的新穎的深刻的主題。
材料是主題錶達的手段
我們常常可以用簡單明瞭的語句來概括主題。但在文章中,主題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須依附在一定的材料上,通過材料體現齣來,也必須通過一定的材料纔能夠深入、升華。
材料是製約結構的因素
結構和語言是文章的外形,必須服從內容錶達的需要。結構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組織材料,反過來材料又對結構的布局産生影響和製約作用。比如,寫議論性的文章,論題小,就不需要很大的框架;如果是比較復雜的論題,則需要更多的材料,需要對材料進行分類研究,文章的結構也就相對復雜。所以,實用文章的寫作也和一般文章一樣,要“看料裁衣”。
第二節實用寫作的結構與錶達方法
一、實用寫作的結構
如果說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麼,結構就如同文章的骨架。確定瞭主題,選擇好材料以後,就應該考慮如何按照主題的需要去組織安排材料瞭。
(一)結構的含義
結構一詞原是建築學術語,指建築物的整體布局和內部構造。
清代文學理論傢李漁把寫作比為“工師之建宅”,“何處建廳,何處開戶,棟需何材,梁用何木,必俟成局瞭然,始可揮斤運斧。”(《閑情偶記》)寫文章如同蓋房子,確定瞭建築目標,有瞭磚瓦木石等建築材料,如果沒有設計圖,不能精心按圖施工,那也無法蓋成高樓大廈。
現在人們常把文章的結構稱為“謀篇布局”,即對文章的開頭、轉承、鋪墊、呼應、過度等進行周密的策劃。
(二)結構的作用
有這樣一句話:主題可以使文章“言之有理”,材料可以使文章“言之有物”,結構則使文章“言之有序”。實用文的結構是將觀點、內容與形式進行有機組閤的骨架,有瞭嚴密的結構纔能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如果沒有閤理的結構,即使作者的主題正確、深刻,材料十分豐富、典型,也不能成為一篇好文章。
(三)結構的原則
要服從主題錶達需要
主題是文章的靈魂,起著統率作用。不僅選擇、使用材料應根據主題需要而定,結構也必須服從主題的需要,為錶達主題服務,這樣纔能達到嚴謹縝密的效果。
要適應不同文種的特點
文章體裁不同,其結構也不同。如詩歌分行分節,戲劇分幕分場,記敘文綫索分明,情節完整。而實用文體在長期寫作實踐和使用過程中,形成瞭許多比較固定的格式,如公文一般要由標題、發文字號、秘密等級、緊急程度、主送機關、標題、正文、附件、發文時間、用印、附注、主題詞、抄送機關等要素組成;新聞的結構是“倒金字塔”式的。我們在考慮結構的時候,如果不考慮這些格式要求,寫齣來的文章就會不倫不類。
要恰當地反映客觀事物內部的本質聯係
文章是現實生活和客觀事物的反映,因此,文章的結構必須反映現實生活和客觀事物內部的聯係和規律,隻有這樣,文章內容材料的安排纔有邏輯性,纔能反映文章的主旨,達到行文的目的。記敘性的實用文,如通訊和某些調查報告,需要按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或調查過程來安排結構;論說性的實用文,如學術論文,則要通過緒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來提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那些指令性、法規性的公文,則是先說目的意義,再提齣具體要求。
(四)結構的要求
嚴謹自然
嚴謹,是指結構精當、周密;自然,是指結構安排順理成章。嚴謹自然是指文章中層次段落的劃分恰當,組織嚴密,聯係緊湊,脈絡暢通。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作者思路清晰,思維嚴密。
完整勻稱
完整勻稱指文章各部分要齊全、協調、得當。一般來講,實用文的正文都有開頭、主體、結尾三大部分,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缺少,不能殘缺不全。三部分的比例要協調,不能虎頭蛇尾,也不能有頭無尾或無頭無尾,各部分內部比例也要協調,要處理好詳略關係。
清晰醒目
實用文要求主題鮮明,清晰醒目,便於讀者把握和貫徹執行。如工作報告、會議紀要等陳述性文體,要求有頭有尾,連貫完整;行政法規、閤同和協議書等文體,則常用條款式和錶格式結構。
(五)結構的內容
1.開頭和結尾
實用文的開頭要開宗明義,結尾要收束有力。
開頭和結尾在文章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有著特殊的功用,元代喬夢符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明代謝榛也說“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鍾,清音有餘”。這些都強調瞭開頭和結尾在文章結構中的地位。
開頭
是全篇的起筆,可以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實用文需要在開頭書寫導語,開門見山地提齣要點,在開端處用極簡要的語句說明全文的目的或結論。實用文常用的開頭方式有:
主題式
在文章開端,以簡要文字揭示實用文的主題,喚起讀者注意,引導讀者繼續閱讀。
目的式
對撰寫的理由、目的做簡明的交代,以幫助讀者理解實用文的內容。請示、報告一般寫明理由,指示、決定、批復一般說明根據,規章製度則說明目的。
概述式
概述一般情況,如總結報告、綜閤報告,一般先概述某一時間、某一方麵工作的基本情況;會議紀要、調查報告,則首先要介紹會議與調查的時間、地點、範圍及規模等。
提問式
將文中需要迴答的問題在文章開頭以提問的方式明確地提齣來,可以達到提起注意、開門見山的效果。
除瞭以上方法,還有闡明觀點式、緻意式等多種開頭方式,在實際應用時,要根據全文內容的錶達需要、結構安排的需要來決定。無論使用何種方式開頭,實用文都要求開頭盡快入題,切忌下筆韆言,離題萬裏。
結尾
古人稱為“收筆”。結尾是全文的收束和結局,結尾和開頭一樣重要,好的文章結尾可以加深讀者印象,提高認識。實用文的結尾一般要與開頭相呼應,常見的錶述方式有:
總結式。結尾部分對全文做齣總結,以概括的語言點明主題。
強調式。以簡要文字錶示具體要求,再次強調行文目的。如“上述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
號召式。發齣號召,寄托希望,如“以上規定,望遵照執行”。
展望式。
規定式。常用於一些有具體規定格式的文種,如閤同等契約類文件,這些文種的結尾寫法比較固定、規範,不能隨意更換。
實用文結尾的方式很多,要根據文章內容和文種特點采取不同方式,要有具體針對性。結尾部分不能草草收場,敷衍瞭事,也不能拖泥帶水,畫蛇添足,要做到簡潔有力,言簡意賅。
2.層次與段落
層次,又叫意義段,是實用文思想內容錶現的次序。為瞭說明實用文的主題,需要設若乾分觀點,用一個層次錶述一個分觀點,然後安排好各個層次,各分觀點就形成瞭實用文的主題。實用文的層次實際上是作者的思路在文章中的體現,文章中先寫什麼,後寫什麼,按什麼順序安排內容,纔能突齣主旨的錶達,使文氣貫通,都是安排層次要周密考慮的。
每個層次的分觀點要具有相對的完整性;層次的劃分要前後有序,條理清楚,可以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來安排,也可以根據事物的空間來安排,還可以按照事物的功能和特徵的主次來安排,按照文章的邏輯關係來安排。
段落,是指實用文中能夠錶達一個完整意思而又相對獨立的基本構成單位,即通常所說的自然段,是行文時由於轉摺、間歇和強調等情況而自然形成的分隔、停頓。
實用文體分段的作用是能夠有邏輯性地錶現作者的思維過程,反映文章內容的內在邏輯層次,還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便於讀者把握、理解、思索和迴味。
二、實用寫作的錶達方法
實用文常用的錶達方法有敘述、議論和說明,下麵分彆加以講述。
敘述
敘述是記述人物經曆、行為,陳述事件來龍去脈的一種錶達方式。
實用文中的敘述可以介紹人物的事跡,記述事件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還可以為議論說理提供事實論據。敘述要求交代明白、綫索清晰、詳略得當。
敘述的方法有順述、倒敘、插敘和平敘。順述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到結果的時間順敘進行敘述的方法。倒敘是把結局或後來發生的某一片斷提到前麵來敘述。插敘是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中斷主綫而插入與中心事件相關的敘述。平敘是平行敘述,即敘述同一時間內不同空間所發生的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
敘述的人稱有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第一人稱的敘述者是“我”或“我們”,即從“我”或“我們”的角度來敘述有關的事件。實用文中的“我”或“我們”,應當是作者本人,是真實的“我”,不能虛擬,它不同於文學作品中的“我”,文學作品中的第一人稱是可以虛擬、虛構的。第三人稱是以旁觀者的角度來敘述,作者站在事件之外,充當無所不知的敘述者,敘述比較自由,不受時間、空間的限製。
議論
議論是對某個問題、某個事物發錶看法或見解的錶達方法,是一種評述、說理的方法。一段完整的議論,由論點、論據和論證三要素構成。論點又稱論斷,在較長篇幅的議論中,中心論點之下還有分論點,分論點由中心論點派生而齣,在中心論點的統率下,組成全文的論點係統。議論在實用文寫作中使用頻率很高,在議論中,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周密。
論點是作者對某個問題、某個事物所提齣的主張、看法和評價。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根據和依據,論據分為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兩大類。論證是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論證分為立論和駁論兩類,論證方法主要有例證法、引證法、對比法、喻證法、分析法等。
說明
說明指對客觀事物進行解釋、闡說的錶達方法。說明的基本要求是解說清楚明白、準確無誤。在實用文寫作中,說明運用很廣泛,如行政公文、法規類文體、司法類文體、計劃類文體、說明類文體等都要運用說明這種方法。說明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定義說明、概括說明、數字說明、圖錶說明、因果說明、比喻說明等。例如下麵這段文字中對“市場”的說明:
市場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市場是指有形市場,即商品交換的場所。廣義的市場則包括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無形市場是指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靠廣告、中間商以及其他交易形成,尋找貨源或買主,溝通買賣雙方,促進成功交易。某些技術市場、房地産市場等都屬於無形市場。這一段說明屬於定義說明,用下定義的方式對什麼是市場做瞭簡要的說明。
第三節實用寫作的語言
自古至今,人們都十分重視語言在文章中的作用。《禮記·錶記》裏說過:“情欲信,辭欲巧。”語言是組成文章的“細胞”,是文章最基本的建築材料,一篇文章的思想內容、組織結構都必須通過語言文字錶達齣來,成為有形的東西。語言是內容、結構的外在錶現形式,賴以存在的物質外殼。
一、運用語言的要求
實用文語言的要求,總體來說必須準確、恰當,不能使記載與傳遞的信息變異、失真或導緻接受者歧義而貽誤工作。
(一)嚴謹、莊重
實用文有很多文種,如公文,是處理公務的,具有法定的權威性,其用語應該嚴謹、莊重,以體現其嚴肅性。具體要求如下:
使用規範的書麵語言
規範的書麵語言詞義嚴謹周密,能保證讀者正確理解,不産生歧義。不能使用口語,如用“商榷”、“麵洽”而不用“商量”;用“不日”而不用“不幾天”;不能使用晦澀難懂的詞語和不規範的行話、方言和簡稱,否則會影響傳遞功能,影響發文機關的尊嚴與文件的權威性。
選用含義明確而限定的詞
如果一個詞語的信息量太大,就會使人對詞語所含內容認識模糊,從而影響對內容的理解,因此,要避免使用詞義不確定的詞語,如“最近”,這樣的詞就缺乏明確具體的標準。行文時錶述事物的狀態要使用含義單一、確定的數量詞、名詞、動詞和代詞,盡量不用或少用副詞和形容詞,如“基本完成”可以說成“完成80%”,更加確定。錶述事物的性質,也必須選用詞義確定的詞語,如果無確切的詞語錶示,可以增加附加詞語做必要的修飾和限定。
使用專用詞語
長期以來,人們在實用文寫作中沿用一些使用頻率較高的專用詞語,這些詞語有助於使文章錶述簡練。
(二)準確
準確,指選用的詞語要能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確切地錶達作者的意圖,概念明確,判斷正確,褒貶分明,輕重適度,不産生歧義。語言準確是實用文寫作最基本的要求。如何做到語言準確呢?
1.要字斟句酌,精心辨析詞語。
要想字字用得恰到好處,就要精心挑選詞語,特彆要注意辨析同義詞、近義詞,辨析它們的細微差彆。馬剋思寫作時一絲不苟,運用語言常常到瞭“咬文嚼字”的程度,據威廉·李蔔剋內西迴憶:“沒有人具有比他更高明的明確錶達自己思想的纔能,語言的明確是由於思想的明確,而明確的思想必然決定明確的錶達方式。”
2.必須得體、閤體。
用語得體是指實用文的語言要適閤現實社會中的各種公共關係,並能體現齣各種人際關係,而閤體是指語言要閤乎特定文體的要求,閤乎特定的語境、特定的場閤。國傢行政公文用語必須莊重、嚴肅,法規類文體用語必須肯定、明確。在行政公文、法規類、契約類文體中不能濫用文學手法,使用詩意的語言。
(三)簡潔
簡潔,指實用文的語言要簡潔明快、言簡意賅、不枝不蔓,即用盡可能少的語言錶達盡可能豐富的內容。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齣:“隨事立體,貴乎精要,意少一字則義闕,句長一言則辭妨。”這句話強調瞭文貴精要,同時要服從於錶意的需要。語言簡潔很重要的一點是刪繁就簡,這就是魯迅在《答北鬥雜誌社問》一文中所說的:“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其次,不必麵麵俱到,事無巨細,什麼都寫進文章中去。古代有“博士(古代學官名)買驢,書券三張,未有驢字”的故事,這個博士要買一頭驢,寫瞭一紙契約,用瞭三張紙,還不見一個“驢”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寫實用文不能文詞煩瑣、廢話連篇,一定要簡明扼要、文字精練。
二、專門用語
實用文寫作通常要使用一些規範化的固定詞語,錶意明確而精練。
稱謂語
稱謂語,是錶示稱謂關係的詞。
第一人稱:“本”、“我”,後麵加上本單位的簡稱,如部、辦、局、公司等。
第二人稱:“貴”、“你”,後麵加上對方單位的簡稱。“貴”錶示尊敬和禮貌,一般用於平行文和涉外公文。
第三人稱:“該”,用於指代人、單位或事物,如該廠、該同誌等,可使語言簡明、語氣莊重。
開頭詞
開頭詞,又稱領敘詞。用於引齣實用文撰寫的根據、理由或具體內容,可使文章寫得開宗明義。常用的開頭詞有近查、根據、遵照、為瞭、按照、敬悉等。
追敘詞
追敘詞是用以引齣被迫敘述事實的詞,如業經、前經、復經等。
承轉詞
承轉詞,又稱過渡語,承接上文轉入下文時使用的關聯、過渡詞語,可以起到文辭簡明、前後照應的作用,如為此、據此、綜上所述、總而言之、總之等。
請示詞
請示詞,又稱期請詞、祈請詞,用於嚮受文者錶示請求與希望,如擬請、懇請、特請、希望、敬希、敬請等。
商洽詞
商洽詞,又稱詢問詞,用於徵詢對方意見和反應,一般在上行文和平行文中使用,如當否、妥否、是否可行、意見如何、是否同意、是否妥當等。
受事詞
受事詞,是嚮對方錶示感激、感謝時使用的詞,如濛、承濛等。
命令詞
命令詞,是錶示命令或告誡語氣的詞語,用於增強嚴肅性與權威性,引起受文者注意,如錶示命令有著、著令、特令、責成、令其等,錶示告誡有切切、毋違、切實執行、不得有誤、嚴格辦理等。
目的詞
目的詞,是直接交代行文目的的詞語,如請批復、函復、批示、轉發、查照辦理、參照執行、周知、知照等。
錶態詞
錶態詞,又稱復用語,是錶示明確意見時使用的詞語,如迅即處理、遵照執行、準予備案、特此批準、同意、應當、可行等。
結束詞
結束詞,是正文後麵錶示正文結束的詞語,如特此報告、通知、批復、特予公告、此緻、此令、謹此、此布、為要、為盼、是荷、為荷、敬禮、緻以敬意、謹緻謝忱等。
三、提高語言素養
提高語言素養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豐富語言儲備。語言是創作成品的載體,是文章的構成要素。要想提高語言素養,就要掌握一定數量的詞語,掌握詞語數量的多少,直接關係到文章的質量。掌握詞語少,沒有挑選的餘地,自然會影響文章的錶情達意。
其次,要精心煉字煉詞。就是根據文章錶達的需要,從豐富的詞匯中精心挑選最為準確恰當的字、詞,把它放在最閤適的位置上,以確切錶情達意。我國古代有“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的美談,賈島“推敲”的故事更是傢喻戶曉。有人以為,隻有文學創作纔講究煉字煉詞,實用文似乎不必那麼認真,這種看法顯然是不對的,寫實用文同樣要精心錘煉詞語,做到“字字珠璣”。
最後,要善於遣詞造句。提高語言素養,還要從語法、修辭、邏輯三方麵下工夫,語法使句子通順,沒有語病;修辭使句子生動而不呆闆,富於錶現力;而邏輯使句子通達理順,有說服力。遣詞造句的能力要從上述幾方麵綜閤努力。
四、學習語言的途徑
從現實生活中學習語言
學習語言必須深入到現實生活中,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嚮人民大眾學習,從人民大眾中汲取營養。因為,人民群眾的語言來自於人民群眾之中,通俗、明白,又為大眾所接受、所理解,是書麵語言生動、豐富的源泉。
閱讀古今優秀範文
古今優秀範文都是他人運用語言的成功範例,這些範文本身就告訴你,文章該怎麼作,語言應該如何使用。自覺而認真地閱讀這些名篇佳作,對提高我們的語言素養是大有裨益的。古人“文選爛,秀纔半”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我國古代留下許多著名的實用文,如李斯的《諫逐客書》、李密的《陳情錶》、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歐陽修的《朋黨論》等都堪稱韆古名篇,值得認真學習。現代革命導師如馬剋思、恩格斯、列寜、毛澤東等人的論著,以及一些傑齣的科學傢、作傢的有關論著都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從中汲取營養。
多練多寫
寫作是一門行為科學,離不開實踐。學習寫作理論無疑是必須的,除此之外還應堅持寫作實踐,勤於練筆。俄國作傢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天纔的十分之一是靈感,十分之九是血汗。”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從多方麵鍛煉自己的文字錶達能力,如寫日記、讀書筆記、書評影評、調查報告、總結、簡報等,寫得多瞭,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提高瞭。
……
前言/序言
序
宇宙無邊無際,時間無始無終
人類的想象力如宇宙飛船自由遨遊在太空中那樣去探究過去、衝破時界時,我們不難發現人類的文明始終離不開無涯的、生動的精神活動。而寫作就是人類精神文明創造活動中的一根“精神之鏈”。一旦缺少瞭這根“精神之鏈”,我們對生活直至寫作現象的認識和描述,都將是茫然無緒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社會已從工業社會嚮信息社會過渡,科技文化知識迅猛發展,經濟增長的速度也日益加快,國際間的社會交往、人際交往日趨復雜化、多樣化。因此,人們對這種作為交際和傳播信息媒體的實用文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對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瞭。同時,實用寫作也和計算機、英語一樣,從一開始的工具學科升華到瞭具有考核功能、評價功能的社會性學科,如公務員考試、職稱考試、求職考試等。實用寫作能力是構成現代人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如美國著名的社會預測學傢約翰·奈斯比特在《大趨勢》一書中所說的,21世紀五件最重要的事情,有一件是“在這個文字密集的社會裏,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具備基本的讀寫技巧”。
因此,為瞭適應現代生活跳動的脈搏,我們精心編寫瞭《當代實用寫作技法大全》一書。
本書分為十二輯,共九十三章,包括實用寫作的概述、財經類文書的寫作、科技類文書的寫作、法律類文書的寫作、行政類文書的寫作、事務類文書的寫作、民事應用類文書的寫作、學術類文書的寫作、宣傳類文書的寫作、書信類文書的寫作、禮儀類文書的寫作和紅白喜事類文書的寫作,多角度、全方位地闡釋瞭實用寫作的內涵與寫作技巧,並通過翔實的範例予以藉鑒,是一部非常貼近時代、貼近生活,並集實用性、操作性於一身的工具書。
具體來說,本書具備如下一些主要特點。
突齣實用特色
實用寫作的齣發點和歸宿都在“實用”二字,本書結閤瞭近幾年讀者對當代實用寫作的要求,認真吸收瞭各時期實用寫作工具書以及教材的長處,同時開展瞭廣泛的社會調查,注重從實用的角度齣發。本書既重視讀者對實用文種的把握,也注重讀者的實際能力訓練和提高;既強調對實用寫作的認識,也強調實用寫作的實際操作;既強調通用,也照顧專用。力求避免鑽進深奧的理論“象牙塔”,而主張“生活之樹常青”。
鮮明的創新意識,濃鬱的時代氣息
本書除瞭常用文種外,還增加瞭其他實用寫作書中很少齣現過而當今又極需要的文種,如加強瞭經濟文體的介紹。未來的世紀是科技與經濟主宰人類的時代,經濟生活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實用寫作的經濟化趨勢已經逐漸成為國際性潮流。鑒於此,本書增加瞭有關股份製企業文書的介紹和外貿文書的介紹等,以適應當代經濟生活的發展。
與文學相比,實用寫作雖然在寫作格式、寫作語體等諸多方麵處於比較穩定、單一的狀態,但是它的內容卻有著鮮明的時代氣息與要求。以信息産業為主要標誌的知識經濟時代,實用寫作本身也成為瞭知識經濟重要的傳播工具和經濟價值實現的手段。因此,本書吸收瞭國外一些實用寫作書中先進的理念、觀點,並結閤我國的國情加以闡述和論述。例如,本書新增瞭電腦實用寫作、電子郵件的寫作、手機短信的編寫、教案的寫作、病例的寫作,等等,在新的層次上凸顯實用寫作的時代價值和實用功效。在其他文書的研討中也增添瞭若乾新內容,如在新聞寫作文書中設置瞭當今風靡全球的“深度報道”一節。
語言清晰、錶述精當
自古以來,人們都十分重視語言在文章寫作中的作用。《禮記錶記》裏說過:“情欲信,詞欲巧。”語言是組成文章的“細胞”,是文章最基本的“建築材料”。而不同文體對語言的要求又各不相同,本書在遵循實用寫作規範語言的基礎上,又有自己的特點:
首先,本書語言嚴謹莊重,全書使用瞭規範的書麵語言,確保讀者正確理解,不會産生歧義以及影響發文機關的權威性。
其次,本書采用瞭大量的專門用語,如固定的稱謂語、開頭詞、請示詞、命令詞、結束詞等,都是一些規範化的固定詞語,錶意明確而又精練。
最後,本書的語言樸實得體。實用文既是處理事務的工具,又是溝通信息的基本方式,因此,語言強調樸實和得體。但是本書在強調語言樸實得體的基礎上,並沒有忽視語言的錶達藝術訓練,相信讀者在閱讀的同時會發現本書語言樸實而不呆闆的特點。
另外,本書在講述每種文體時,都精選瞭規範、典型而又新穎的範例作為樣本,使讀者一目瞭然,有“文”可“依”,使本書真正成為讀者的良師益友。
我相信這本《實用寫作技法大全》會在提高讀者實用寫作能力和寫作素養方麵收到良好的效果,給讀者帶來實際的實用寫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