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好吃的啦,最近买的都举措嘛
评分朱希祖,清道光状元朱昌颐族孙。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及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是解放前著名的史学家。他较早地倡导开设中国史学原理及史学理论等课程,并讲授“中国史学概论”,在中国史学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2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先后撰写《南明之国本与政权》、《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中国最初经营台湾考》、《屈大均传》、《明广东东林党传》等数十篇论文,成为研究南明史的权威。1944年7月因肺气肿病发,逝于重庆。17岁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史学专业。三十四年在东京与鲁迅同随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宣统元年(1909年)归国后,与鲁迅同受聘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翌年改就嘉兴府中学任教。辛亥革命后公举为海盐县首任民事长,积极推行剪辫放足、破除迷信、禁止鸦片、兴办学校等新政。旋改到省教育厅任事。1913年为教育部起草国语注音字母方案,后受聘任北京大学预科教员兼清史馆编修。袁世凯称帝时,辞去编修,专任北大教授。
评分很好的書 很不錯很好的書 很不錯很好的書 很不錯
评分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明德”在这里,就是要求学校以德为立校之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推进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德”同时也要求学校师生员工以德为立人之本,爱党、爱国、爱民,友天、友地、友人,自强、自省、自悟。
评分好用,,,,,,,,,,,,,,,,,,,,,,,,,
评分依我个人论,我已过了七十之年,我敢老实对诸位说,在我心中,实在是更爱我们四五千年来的旧中国与旧中国人,更胜过我所爱于此七十年来的新中国和新中国人。诸位或许会说我顽固,但盼诸位不要说我是悲观。因我认为中国民族与中国文化必将复兴。此七十年来之中国与中国人,最多只是一过渡,不能说是一开创。我此等话,特别喜欢向诸位讲,因诸位都是军人,军人天职,是要贡献各人的小生命,来换回民族国家的大生命。尤其我敬重中国军人,他们已把中国民族国家文化护卫了四五千年到现前,尚是屹立。
评分士农工商,以识字的“士”为四民之首。识字的人占绝对少数,而掌握文字的人掌握着对现象的解释权。汉字所异于欧洲拼音文字的,在于它的贵族性。“子不语怪力乱神”,不雅驯的邑言村语被排除在以文字为符号的信息系统之外,这道选择加工的过程使被记载在文字里的大传统保留其纯洁与庄重。掌控文字者似乎在掌控未来。但是,被排除在文字信息系统之外的东西仍通过口口相传在民间留存。清末大厦将倾之际,贵族性的文字系统摇摇欲坠,章太炎对各地方言的研究把先前被文字遗弃的不雅驯的东西重拾回来。王汎森说,章氏受章实斋“六经皆史”之说的影响,将六经历史文献化,故用世俗、朴素的社会人情为基础去解经,故一方面由六经中保存的史料,抉露出不少上古实况,连带的对六经性质的解释也随之一变。如从《易经》中得出“人情所致,惟淫欲搏杀最奋”,“《易》所常言,亦为婚姻刑法为多”,而古书中这些朴素的本意,多被后来学问家的“神圣化”而扭曲了。他的这种观点自然也带到他讲习《说文》的课堂里。他讲解《说文》里“州”“尼”“殿(太炎训作‘打屁股’)”等字时,那些司马迁所说“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的话,也毫不犹豫地带到授课中来。这对当时听讲的学生来说,触动无疑是相当大的。旧学砖墙的缝隙就这样被渗入了,似乎可以预见到这栋墙的倒掉。
评分五四运动前后,朱希祖常为《新青年》和《晨报》副刊撰稿。1918年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中国文学史。不久兼任史学系主任,写成《中国史学通论》一书及许多史论。其间积极参与推行白话文。1920年,联合北大六教授上书教育部,要求推行新式标点,中国新式标点自此始。是年底,和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1年,为北大接收历史博物馆残存内阁大库档案1502麻袋,于研究所国学门设明清档案整理会,拟定整理办法,领导史学系学生整理研究。1923年夏,应陕西督军刘镇华之请,入关中讲学,摹拓汉唐石刻。1926年夏,改任清华、辅仁两大学教授。1928年重返北大,任史学系主任,并发起成立中国史学会。1930年入中央研究院,任研究员。1932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先后撰写《南明之国本与政权》、《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中国最初经营台湾考》、《屈大均传》、《明广东东林党传》等数十篇论文,成为研究南明史的权威。1934年受聘为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同年任古物保管委员会主任。教学之余,与其子朱偰对南京古迹实地调查,写出《六朝陵墓调查报告》等专著,为研究南京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石。1935年、1936年任高等考试典试委员。1938年随校西迁,在四川7年中,先后撰成《伪楚录辑补》、《伪齐录校补》等书,以隐刺伪满和汪伪政权。1940年任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总干事,不久即辞国史馆职;3月,由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改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后兼任考试院公职候选人检核委员会主任。1944年7月因肺气肿病发,逝于重庆。
评分朱希祖文集:中国史学通论·史馆论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