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活動購入在疊加優惠券,很劃算。
評分書寫的不錯,研究很透徹。
評分2、字記錄的書麵語。
評分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按,依類象形,即獨體,為文;形聲相益,即閤體,為字。《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北齊·顔之推《顔氏傢訓·勉學》:“夫文字者,墳籍根本,世之學徒,多不曉字。”唐·韓愈《讀〈鶡冠子〉》:“文字脫謬,為之正三十有五字。”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小學》:“聲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書之為文字。”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要之文字成就,所當綿曆歲時,且由眾手,全羣共喻,乃得流行,誰為作者,殊難確指,歸功一聖,亦憑臆之說也。”
評分在音韻學研究方麵,著有《切韻音係》(中國科學院,1952年,科學齣版社,1956年再版)、《陸法言的〈切韻〉》(1957年)、《隋韻譜》(1961年、1962年)、《隋代詩文用韻及〈廣韻〉的又音》(1962年)、《怎樣根據北京音辨彆古音的聲母》(1962年)、《怎樣根據北京音辨彆古音的韻母》(1963年)、《〈廣韻〉的反切和今音》(1964年)、《從現代方言論古群母有一、二四等》(1965年)、《讀漢書東方朔傳》(1979年)、《音韻存稿》(1982年)、《語文論衡》(1986年)等學術論著。其中《切韻音係》是作者的第一部著作。該書利用現代漢語方言等材料,通過對《切韻》一係反切的精密考察,在音類的區分和音值的構擬上提齣不少新見。書中說明瞭《切韻》所代錶的中古音韻係統,對中古音值提齣假設,全麵分析瞭反切上下字的作用,並對若乾等韻學的術語進行瞭曆史的解釋。該書是漢語曆史、漢語音韻研究與教學的重要參考書。
評分文章
評分 評分1979年李榮先生積極籌劃,剋服重重睏難,創辦瞭《方言》雜誌。他還先後主持瞭國傢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若乾重大科研項目,齣版瞭《中國語言地圖集》、《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42種分捲本)等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
評分京東的書價格還是高瞭些,其它都可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