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終於收到瞭心心念念的《樊榭山房集》,這套書的包裝就相當考究,硬殼精裝,紙張質感也非常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有一種厚重的曆史感。我一直對明清時期的文人雅趣和園林藝術很感興趣,《樊榭山房集》恰恰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的好奇心。尤其是第一冊,講述瞭造園的方方麵麵,從選址、布局,到具體的植物選擇、疊石理水,幾乎涵蓋瞭所有能想到的細節。作者的筆觸細膩又充滿智慧,讀起來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園林大師在耳邊娓娓道來,不僅能學到知識,更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哲學和美學。書中配有大量的插圖,有些是古畫,有些是現代實景照片,這些圖文並茂的設計,讓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形象,也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窺見園林之美的一角。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已經迫不及待想要開始實踐一些小景的設計瞭。這套書不僅僅是一本園林專著,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展現,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評分不得不說,《樊榭山房集》的學術價值和研究意義非常顯著。我之前在做一些關於中國古典園林的研究時,就曾接觸過一些零散的資料,但始終未能形成一個係統的認識。這套書的齣現,可以說是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作者在書中引用瞭大量的史料、文獻,並進行瞭深入的考證和辨析,其嚴謹的治學態度令人欽佩。對於那些對園林史、建築史、文化史有深入研究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書中對於各個時期園林風格的演變、代錶性園林的分析,以及不同流派的觀點碰撞,都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學養。而且,作者在論述中,並非一味地堆砌史料,而是能夠將復雜的曆史脈絡梳理得井井有條,引人入勝。對於想要瞭解中國古典園林發展脈絡的學者或愛好者,強烈推薦這套書。
評分在購入《樊榭山房集》之前,我其實對“樊榭”這個概念有些模糊,以為它隻是某個具體的園林名字。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纔發現這套書所探討的遠不止於此。它更像是一種精神的迴歸,一種對古代文人生活方式的追溯和理解。書中關於文人雅集、品茗賞畫、撫琴聽風的場景描繪,讓我仿佛穿越瞭時空,置身於那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時代。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山房”的論述,它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種內心的棲居,一種精神的寄托。作者通過對曆代文人山房的梳理和分析,揭示瞭山房所承載的自由、隱逸、超脫的精神內核。這種精神,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顯得尤為珍貴。翻閱這本書,常常會讓我暫時忘卻現實的煩惱,沉浸在一種淡泊寜靜的氛圍中。它提供瞭一種思考人生、審視自我的視角,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
評分這套《樊榭山房集》帶來的驚喜是持續不斷的。我原本以為它會是比較枯燥的學術論著,但實際閱讀體驗卻完全不同。作者的文字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能夠將復雜的概念解釋得通俗易懂。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一些具體案例的分析,比如對某位名士的園林布局的解讀,或者對某件藝術品的鑒賞。這些分析不僅展現瞭作者的專業知識,更傳遞齣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深深熱愛。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一個精闢的觀點、一個優美的句子而停下來反復品味。它就像一位博學的老師,耐心地引導著我去探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即使是對園林和古典文化瞭解不多的讀者,也能從中獲得樂趣和啓發。這套書的價值,遠不止於紙張和墨水,它更是一種精神的滋養,一種文化的傳承。
評分當我打開《樊榭山房集》的第三冊時,我被書中關於“雅集”文化的描繪深深吸引。這不僅僅是關於一次次的聚會,更是關於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念的體現。書中細緻地描繪瞭文人們如何通過詩歌、書畫、音樂等形式來交流思想,分享感悟,以及他們對於“器物”和“環境”的極緻追求。從茶具的選擇,到插花的藝術,再到收藏的品味,無不透露齣他們對生活細節的尊重和對美的極緻追求。這讓我開始反思,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否也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發現和創造屬於自己的“雅集”時刻?這本書並非枯燥的理論,它通過生動的故事和場景,讓我們感受到古代文人精緻而有品位的生活。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審美情趣似乎也得到瞭升華,開始留意身邊的美,並嘗試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儀式感。
評分體的血管流動,使你感到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
評分厲鶚(1692-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學傢,浙西詞派中堅人物。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屢試進士不第。傢貧,性孤峭。乾隆初舉鴻博,報罷。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馀,擅南宋諸傢之勝。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宋詩紀事》和《遼史拾遺》是厲鶚的兩部力作,受到時人的好評。《四庫全書總目》評
評分上海古籍齣版好書,值得擁有。
評分厲鶚(1692-1752),字太鴻、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世稱樊榭先生,浙江錢塘人。厲氏畢生嗜學,著述宏富,除學術著作《宋詩紀事》、《遼史拾遺》、《南宋院畫錄》、《湖船錄》、《東城雜記》、《南宋紀事詩》、《絕妙好詞箋》外,還有作品集《樊榭山房集》等。
評分一番枝背旁鳴起,池塘頓添清絕。竹翠捎空,梧陰避景,占瞭嫩涼時節。偏驚遠彆,是催落殘陽,又催殘月。獨韻麼弦,更無人為錶孤潔。○桃笙夢迴靜聽。每星河夜淺,餐露聲歇。耀火休驚,柔竿漫試,吟到鞦來悽切。西風再熱。候緩蛻冠花,舊愁重說。剩有癡情,繞階尋翳葉。
評分舊時月色最清妍,香影都從授簡傳。贈與小紅應不惜,賞音隻有石湖仙。
評分五十九年(1720年),厲鶚參加鄉試,考官是內閣學士李紱。在試闈中,李紱見到他的試捲,讀瞭他寫的謝錶,感嘆道:“此必詩人也!”立即錄取。中舉之後,厲鶚登舟北上,準備參加京城會試。此時,他年不到30,又是第一次入都,興奮的心情可想而知。沿途他詩興時發,寫下瞭10多首詩。然而他沿途觀光的興趣似乎比會試中式的希望更濃。在《廣陵寓樓雪中感懷》一詩中,他寫道:“沉湎居翥主,浩蕩遊子意。平生淡泊懷,榮利非所嗜。哂笑詎雲樂,明發難自棄。茲來捫空囊,翻為故交纍。因思在傢貧,忀徉尚高緻。束書細遮眠,疏花香破鼻。紙閣無多寬,迴隔飛塵至。因之問故園,南湖煩寄字。”
評分如今人知道他的不錯。但是書真的好。
評分結交文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