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是书出尹真人高弟手笔,盖述其师之意而全演之。中间所载诸图说,及修行节次功夫,可谓详且尽矣。玄家书汗牛充栋,而直指徼妙,无逾此编。栖真者倘能藉此而人道,不亦希有事哉!友人余常吉,为明德宗孙,而于玄教,不无少抑。谓其所重者我身,即长生久视,终不离寿者相也。其见确已,乃独于是书,而引之谆谆。然指人一超直人,以绍人天师种,岂其无故而漫云然?夫有所受之也,则由长生而达生生,以生生而证无生。奚不可者,殊途同归,百虑一致。道岂有二乎哉?高皇论三教云: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大哉皇言!斯其至矣!凡为皇之民者,一意宪章,莫敢倍上可也。嗟嗟世人,流浪生死,辄置性命于罔顾,得此为之一警觉焉,其有造于身心者不小矣。书院流通,真人师弟定必加持赞叹。
内容简介
《性命圭旨》,不著撰人,相传为尹真人高弟之笔也,向来行本绝少。殷君惟一藏弆有年。曹子若济见而悦之,携示周子舆闲,欣然共赏,重授剞劂,则钱子羽振董其成焉。书竣而问序于予。予于斯道盖向往而未能至,何敢赞一辞!虽然,窃有述焉。
自三教鼎立,异说聱牙,隐若敌国,日相撞也。是书独揭大道,而儒释妙义,发挥旁通,要之以中,合之以一,而尽性至命之理,殊途同归。微独柱下五千,(上隐下木)括靡遗,并六十四卦,四十二章,无不累若贯珠矣。
内页插图
目录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元集
三圣图
大道说
性命说
死生说
邪正说
普照图
反照图
时照图
内照图
太极图
太极发挥
中心图
火龙水虎图
火龙水虎说
日乌月兔图
日乌月兔说
大小鼎炉图
大小鼎炉说
内外二药图
内外二药说
顺逆三关图
顺逆三关说
尽性了命图
尽性了命说
真土图
真土根心说
魂魄图
魂魄说
蟾光图
蟾光说
降龙图
降龙说
伏虎图
伏虎说
三家相见图
三家相见说
和合四象图
和合四象说
取坎填离图
取坎填离说
观音密咒图
念观音咒说
九鼎炼心图
九鼎炼心说
八识归元图
八识归元说
五气朝元图
五气朝元说
待诏图
待诏说
飞升图
飞升说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亨集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利集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贞集
精彩书摘
况丹经子书,汗牛充栋,讲理者多,留诀者少。初无下手入门,次无采药结胎,末无极则归着。后人不识次序,如何凑泊得来?不免有搀前越后之差,首颠尾倒之乱。学道一生,不得其门而人者多矣。间有入门者而不知升阶,有升阶者而不知登堂,有登堂者而不知入室,是以次第工夫,乃修真之首务,岂可缺焉?
予最爱《藏经》中四句偈曰: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世尊亦曰:度尽众生,然后作佛。区区由是发一念慈悲,罄将师投秘诀,彻底掀翻,满盘托出,以吁徕后之有缘,复返天界而不沉溺于苦海中者,此予之心也。
其一曰:涵养本原,救护命宝。
其二曰:安神祖窍,翕聚先天。
其三曰:蛰藏气穴,众妙归根。
其四曰:天人合发,采药归壶。
其五曰:乾坤交媾,去矿留金。
其六曰:灵丹人鼎,长养圣胎。
其七曰:婴儿现形,出离苦海。
其八曰:移神内院,端拱冥心。
其九曰:本体虚空,超出三界。
于中更有炼形、结胎、火候等诸心法,以全九转还丹之功。
大道口诀,至此吐露尽矣。今之道者,峨冠方袍,自足自满,不肯低情下意,求师指授,大道次第,惟只以盲引盲,趋人旁蹊曲径。岂知道法三千六百、大丹二十四品,皆是旁门,独此金丹一道,是条修行正路。除此以外,再无别途可以成仙作佛也。
故法华会上,世尊指日:惟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
尹真人曰:九十六种外道,三千六百旁门,任他一切皆幻,只我这些是真。
云房真人曰: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谁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
……
《天道求索:人神合一的东方智慧》 序言 在浩瀚的宇宙间,生命如尘埃般渺小,却又蕴藏着无穷的奥秘。自古以来,人类便仰望星空,叩问生命的意义,探寻存在的根源。无数智者仁者,以其毕生心血,致力于解读这宇宙人生的大棋局,试图在纷繁世事中找到那条通往真理的道路。 《天道求索:人神合一的东方智慧》并非对某一特定古籍的复述,而是集结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学、道家思想等诸多领域的精髓,试图勾勒出一幅宏大而深邃的生命图景。它旨在揭示隐藏在物质世界背后的精神规律,阐释个体生命如何与天地万物和谐共鸣,最终实现“人神合一”的至高境界。这本书籍,将引领读者踏上一段自我发现与超越的旅程,去理解生命更深层的意义,去领悟那份源远流长的东方智慧。 第一章:宇宙之息,生命之源 本章将从中国古代哲学的宏观视角出发,探讨宇宙的起源与构成。我们将回顾“道”的观念,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成论。通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阐释,揭示物质世界运行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生命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与星辰运转、四季更迭、山川河流息息相关。 “道”的无形与有形: 探讨“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其不可言说、不可名状的特性,以及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显现。 阴阳相济,刚柔并蓄: 分析阴阳二元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其在自然界和人体内的体现,以及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 五行生克,万物化醇: 深入浅出地介绍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展示它们如何构成多姿多彩的世界,并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天人感应,气脉相连: 阐述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影响和感应,生命的运作离不开宇宙环境的滋养与支持。 第二章:人体奥秘,身心灵的整体观 与西方医学将人体视为机械分解的观点不同,东方智慧始终强调身心灵的不可分割性。本章将聚焦人体,从整体观出发,阐述生命的物质基础、能量运行和精神活动。我们将探讨中医理论中的“气”、“血”、“精”、“神”等核心概念,以及经络、脏腑之间的精妙配合。 气的运行:生命力的载体 气的生成与分布: 解释气如何通过呼吸、饮食和先天之精生成,以及如何在体内周流不息,维持生命活动。 气的不足与病变: 分析气虚、气滞、气逆等情况对身体的损害,以及如何通过调养来恢复气的充盈与顺畅。 血的滋养:生命的润泽 血的生成与功用: 探讨血液如何生成,以及其濡养全身、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关键作用。 血的病变与调养: 介绍血虚、血瘀、血热等病理状态,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药材等方式来调理血液。 精的充盈:生命的根本 精的来源与分类: 讲解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以及它们如何构成人体生殖、发育和衰老的基础。 精的亏损与养护: 探讨过度消耗精气对身体的长期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节欲、静养等方式来固精保元。 神的概念:意识与精神的维度 神藏于心,主宰精神: 介绍“神”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它与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精神活动密切相关。 神安则体健,神乱则病生: 强调精神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决定性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神养性来维护身心健康。 第三章:养生之道,顺时而为 懂得宇宙与生命的运行规律,便能找到养生的根本。本章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的养生智慧,强调顺应自然、调养身心。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四季变化、昼夜节律来调整生活起居,如何通过饮食、运动、呼吸等方式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四季养生:顺应天时 春季:生发与疏泄 特点: 万物复苏,阳气初生,肝气当旺。 养生原则: 宜早起,多散步,舒缓心情,避免大怒。饮食上多食甘、辛,少食酸。 夏季:生长与护阳 特点: 阳气最盛,万物繁茂,心气当旺。 养生原则: 宜晚睡早起,适当午休,避免暑热。饮食宜清淡,多食甘凉,适度食用苦味食物。 秋季:收藏与润燥 特点: 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肺气当旺。 养生原则: 宜早睡早起,早睡以养阴,早起以舒肺。饮食宜甘、润,多食梨、藕、蜂蜜等,避免辛辣。 冬季:潜藏与固本 特点: 阴气最盛,阳气潜藏,肾气当旺。 养生原则: 宜早睡晚起,避寒保暖,养精蓄锐。饮食宜温热,多食温补之品,如羊肉、核桃等。 起居有常:规律的生活节奏 昼夜节律: 强调顺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作息规律: 建立稳定的饮食、睡眠、工作和休息时间表,让身体形成健康的生物钟。 饮食有节:药食同源的智慧 食物的性味归经: 讲解不同食物的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等属性,以及它们如何归入人体的不同脏腑。 平衡膳食: 倡导均衡营养,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选择合适的食物,避免过量或偏食。 药食同源: 介绍一些具有食疗功效的食材,如姜、蒜、红枣、枸杞等,以及它们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 运动养体:筋骨舒展与气血调和 导引与吐纳: 介绍中国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如八段锦、五禽戏等,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形体运动和呼吸调节来增强体质。 适度原则: 强调运动量要根据自身体能而定,循序渐进,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 第四章:心性修炼,静以致远 生命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精神的殿堂。本章将触及中国古代智慧中关于心性修炼的部分,探讨如何通过清静无为、修身养性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我们将学习如何认识情绪的起伏,如何化解内心的烦恼,从而让生命回归宁静与安详。 七情致病: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喜、怒、忧、思、悲、恐、惊: 分析这七种基本情绪过度的病理变化,以及它们如何损伤不同的脏腑。 情志相胜: 介绍利用一种情绪来制约另一种不良情绪的方法,如以“喜”克“忧”。 清静无为:回归本真 “无为而无不为”: 阐释道家“无为”的哲学思想,并非消极避世,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减少妄念: 引导读者如何减少思虑过度,降低内心的杂念,保持精神的清明。 静心养神:内在的修炼 冥想与观照: 介绍一些简单的静心方法,如腹式呼吸、观想等,帮助读者培养专注力和觉察力。 知足常乐: 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心态,降低欲望,达到内心的满足与平静。 慈悲喜舍: 引导读者培养对他人的关怀与善意,从利他中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安宁。 第五章:天人合一,生命的大自在 在理解了宇宙的宏大、生命的精微以及养生修心的重要性后,本章将最终导向“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个体生命与宇宙整体融为一体的生动体验。当个体不再被私欲所困,不再与自然对抗,便能感受到生命内在的无限力量,实现精神的自由与升华。 超越小我,融入大道: 无我之境: 探讨如何逐渐放下执念,超越狭隘的自我中心,体悟到与万物同根的道理。 感受宇宙的律动: 引导读者去感知自然界的能量流动,体验生命节奏与宇宙节奏的同步。 “人神合一”的体验: 直觉与洞察: 当身心达到高度和谐时,人的直觉和洞察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事物本质。 生命力的涌动: 身体的健康、精神的充盈,使得生命力源源不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喜悦。 与道的契合: 最终达到一种与宇宙大道和谐共振的状态,感悟到生命的无限与永恒。 结语 《天道求索:人神合一的东方智慧》是一本引领性的读物,它提供了一种看待生命和宇宙的全新视角。它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教条,而是邀请读者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探索。通过对本书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我们期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通往健康、智慧与内在自由的道路,最终实现身心合一,与天地同寿,与万物同乐。愿这本书能成为您人生旅途中一道独特而宝贵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