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曆史訪問計劃,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在籌備時期,即由籌備主任(嗣任首任所長)郭廷以開始擬訂進行,其目的在訪問當代軍事、政治、外交、文教、經濟、社會等各方麵的重要人物,請其自述生平,為現代史保留忠實而深入的紀錄,以備曆史學者之研究。自一九五九年十月起迄一九七二年九月止,參加訪問工作者先後有瀋去龍、王聿均等二十二人,接受訪問者七十餘人,成稿六十六份,約四百八十萬言。
口述曆史資料,其重要性不亞於文獻檔案。民國以還,內亂外患交相迭乘,史料損失,不可勝計。對曆史真相的瞭解,需要參證當事人口述之處甚多,這些筆錄,對中國現代史的研究將有莫大的幫助。本所於一九八二年開始徵得應訪者(或其傢屬)同意,陸續刊印訪問紀錄,列為口述曆史叢書。一九八四年春在所長呂實強推動下,成立口述曆史組,恢復訪問工作。
非常好!質量也很好!
評分這本書是口述曆史中比較重量級的,講述瞭郭庭以先生所代錶的:南派“學術風格
評分一直比較喜歡鬍適,這次買到這本書,等有空閑的時候好好看
評分口述曆史訪問計劃,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在籌備時期,即由籌備主任(嗣任首任所長)郭廷以開始擬訂進行,其目的在訪問當代軍事、政治、外交、文教、經濟、社會等各
評分2004年為中研院近史所原創始人郭廷以先生(1904-1975)百歲誕辰,當日各種紀念活動之外,郭先生的門生故舊以及中青年一代學者匯聚在一起迴憶前輩風範,討論先生史學成就;因為轉年便是近史所創所五十周年,“南港學派”在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風雨曆程無疑成為另外一個主題。當時前後服務於近史所的近乎兩代學者也依此主題,參加瞭近史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發起的“口述曆史”學術工程。該學術計劃以往訪問的都是民國時代政、學、經濟界的代錶人物,原先守候在錄音設備前的采訪人現在成瞭受訪人,紀錄曆史之人最終成為書寫曆史的人物,實在不能不使人感受其中的戲劇性與曆史研究的魅力。這次集中在2003年後半年的多人多次的訪問紀錄後來結集齣版,並且隨著大陸齣版界大量引進近史所“口述曆史”成果而貢獻於內地讀者麵前,便是這部厚重的《南港學風:郭廷以和中研院近史所的故事》。內中不但有受訪學人個人的學術奮鬥史,有郭廷以先生當日創建近史所的篳路藍縷,更為人們描繪瞭以近史所為代錶的上世紀五十年代遷颱的民國學術機構“後來”的故事。
評分 評分瞭解一下"中研院"近史所在颱灣的情況。
評分是正版的,還可以吧。
評分不錯的書不錯的書不錯的書不錯的書不錯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