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9
我們及身邊的林林總總無時無刻不在揭示——許多中國人能做齣任何言行不一的事情,觀念和行為始終衝突不斷。有“忠孝仁愛禮義廉恥”的傳統德性標準,卻會齣現“嘴巴裏仁義道德,骨子裏男盜女娼”、“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口是心非”、“明哲保身”、“人情和麵子功夫”、“關係網”等負麵現象;我們在其中不解著,痛惡著,失落著。《中國人觀念與行為》深入而精到地剖析中國人的觀念與行為,對他人和世界的迷茫,在這裏會找到一些或淺或深的答案。
儒傢傳統的意識形態及其所塑造的政治結構、傢族製度、社會規範,對漢代以來兩韆多年的中國人形成瞭一種壓力——儒傢倫理的理想目標與實踐範圍間的衝突,即觀念與行為的衝突。現代中國,這種壓力仍根深蒂固,這一衝突錶現尤為顯著。《中國人觀念與行為》秉持這一基本觀點,關注瞭現代中國觀念與行為在諸多方麵的衝突以及呈現的睏境;並通過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去理解這些觀念與行為的傳統性和現代性。作者意在引領我們,看看處於現代生活中的中國人,究竟想瞭些什麼,做瞭些什麼,將來又會朝著什麼方嚮走下去。
摘自第四章《中國人的道德思考》(韋政通):
道德教育的睏境
……
很久以來我們的道德教育,總是偏重於通過文字灌輸古訓(現在還要包括今訓),重點多半隻教人應當如何,即使切近生活的指點,也隻是告訴他何者為宜、何者為不宜,人完全是被動的,好像你隻要遵照那些指示去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似的。這種教育的方式,與我們前麵提到的恰恰相反,因為它重視的是權威與教條,忽視瞭道德教育必須要靠個體的自覺與自動做基礎。這種教育不免使人遭到“閉門造車,齣門難以閤轍”的睏境,一旦生活上麵臨必須作抉擇時,依然不知所措。
這種教育的方式,John W.Gardner有很生動的描述,他說:“我們常常在應該教導年輕人種植他們自己的幼苗時,卻給他們以剪下來的花朵;我們用早期創新的産品來填塞他們的頭腦,卻未教導他自己去創新;在我們應該把心智視為供我們使用的工具的時候,我們卻把它當做要填塞的倉庫。”這已足以瞭解我們一嚮重視道德教育,而又總是不能産生實效的根本原因。下麵將就此時此地在道德教育上特彆強調和特彆嚴重的一些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
官方製定的道德生活教育的目標第一條第一句就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小我指個體,大我指全體或國傢。個體與全體之間是個極復雜的問題,一百多年來自由主義與極權主義為瞭二者孰先孰後、孰輕孰重爭論不休,所持的立場壁壘分明。這個問題在政治思想裏,就産生自由與權威的問題;在倫理思想裏,就有權威倫理與人文倫理的不同。在儒傢的傳統裏,五倫之教屬於人文倫理,西漢董仲舒為適應專製體製而主張的三綱倫理乃權威倫理。假如今天我們仍要堅持權威倫理,則無話可說;假如我們要重整人文倫理的精神,就必須肯定人自身就是目的,道德價值僅能就著人自身的利益而決定。而人自身的利益中最重要的乃是他能力的解放與創發性運用,這樣所謂“小我”中就涵蓋著“大我”的要求,不是要“小我”臣服於“大我”,成為“完成大我”的工具。“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這種律令式的要求,隻有在極為特殊或非常態的狀況下,纔是必要的,例如戰時嚮將士們的要求。如把非常態的視為常態,或企圖以非常態的代替常態,則必使正常的道德教育導入歧途,我們道德教育上一部分的問題正是齣在這裏。
在《青年訓練大綱》裏,為瞭“確立國傢高於一切之信念”的目標,其實施要點是:“(嚮青年)講述先有義務,始有權利之理論及例證”。不知道我們的教師依據這個實施要點能提齣何種理論與哪些例證?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所謂權利包括人所有的基本自由。人的基本自由或權利是“憲法”所保障的,絕非以“先有義務”為其條件。“國民”如不盡服兵役、納稅等義務,自應受法律的製裁,但並不因此而喪失全部的權利(如因服刑而失去行動的自由,但仍保有不受刑罰的權利)。有時候權利和義務是一體的,如“憲法”第二十一條:“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試問:在這裏義務與權利如何分先後?“憲法”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因此如真有“高於一切之信念”的話,也隻有“‘國民’全體”足以當之,而非“國傢”,所以“確立‘國傢’高於一切之信念”,也與“憲法”的民主精神不閤。如果我們真想訓練青年成為一個現代公民,教他們理解“憲法”、熟悉“憲法”,不但是一條有效的途徑,而且有其必要,其他生活上與道德上的要求,也不能與“憲法”抵觸。
服膺權威倫理者,其施教的方式也必是權威式的。學者們基於時代的不同,一直呼籲各級學校的訓導工作應盡量避免使用權威的方式,而代之以閤理的輔導,但幾韆年的老習慣,要改變談何容易?何況我們還一直把軍事化教育與訓育工作混淆不清,自然更增其睏難。
就理論而言,“權威”並非都是壞的意義。弗洛姆有理性權威與非理性權威的區分,理性權威是靠一個人的纔能與成就,並建立在相互信托的平等關係上,他不需要運用任何非理性的威勢來恐嚇彆人;相反地,他會要求對方經常提齣質疑與批評。非理性的權威多半是以權力懾服對方,並利用對方因恐懼而感到不安無力,而加以控製。我們這裏討論並希望改變的是後者而非前者,前一種權威不但是人成長(包括心智與人格)所必須,而且對德行的培養很有助益。
非理性的權威運用在教育上——尤其是道德教育,其弊害是相當嚴重的。因這種方式總是要求對方屈從,一個人一旦屈服於非理性,其本身就已錶現齣道德的墮落。屈從代錶自我意誌力的喪失,假如習慣於這種領導方式,他對權威所指定的信念或真理,會失去反省和批判的能力。他隻聽信權威的話,再也覺察不到內在的良心之聲。這種人生活在社會上可能完全失去保護公正,反對不義的基本反應。
人之可貴在他具有理智與良心兩大天賦的潛能,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經由閤理的途徑去激勵它、發展它,並能有效地運用它。理性的權威使人心悅誠服,這種方式有利於天賦潛能的創發,而創發性的樂趣遠比高壓性的懲罰及道德性的訓誡更具有倫理上的教育意義。
……
書摘二
摘自第六章《中國人的傢庭與傢的文化》(李亦園):
財産與企業的繼承法則
我們已經說明瞭日本人傾嚮於把“傢”看做是一個企業共同體,而傢族成員不過是這個共同體的附屬品而已。中國人則傾嚮於把傢戶或企業當做是係譜上的傢族成員之附屬品。這種差彆反映在當前的企業發展方嚮時,在日本許多由傢族所創辦的中小企業就比較容易走嚮公司化的正常途徑,我們可稱之為“傢族企業化”。中國式的私人企業往往不僅傢族的控製日益強化,甚至有些原本相當健全的公司也淪落為傢族企業的體製,走的是“企業傢族化”的方嚮。這類公司即使股票已公開上市,其經營權仍然大部分為傢族關係所壟斷。
日本人對於傢的共同體之重視,相對地減輕瞭血緣傳承的重要性。所以,一傢之主(傢督或傢長)的代代相傳可以不必受血緣係譜關係的限製。因此,日本所謂“親子”關係並不局限於血緣的父子關係。真正的父子隻有輔以實際的繼承關係纔被認可為名分上的親子關係。作為兒子的不見得即自然獲得承繼父親之“傢”的權利,而被認定為具有“親子”身份關係的養子反可以繼承傢督之地位。
在日本相當普遍的“婿養子”觀念最能夠顯現齣此種非血緣的親子關係。在中國隻有“贅婿”而無“婿養子”,贅婿被招入其嶽父傢時,並不改姓,也不能繼承其財産,死後其神主牌不能入祀其祠堂或公廳。所以,中國有句俗話“傳媳不傳女”,意思就是說隻傳給屬於自己宗祧的後代,把女婿也排除齣去瞭。而日本的婿養子不僅是女婿,且在一進門之後即為養子,更改為妻傢的姓,完全取得繼承妻傢傢督的地位。近代在政界上頗為有名的例子——岸信介與佐藤榮作,原為親兄弟,榮作因入贅佐藤傢而改姓。
工商界的例子更是唾手可得,例如伊勢丹百貨公司的創始人小菅丹治(1859—1916),原名野渡丹治,後為伊勢屋米榖商小菅又右衛門之婿養子。“伊勢丹”之名即取自“伊勢”屋和野渡“丹”治。第二代小菅丹治,原名高橋儀平,是第一代小菅丹治之婿養子。武田藥品公司在1781年的創辦人,原名竹田德兵衛,後成為近江屋長兵衛(以店名或傢名為姓之例)的婿養子,襲其名近江屋長兵衛而為武田藥品初代老闆。第二代近江屋長兵衛為初代之二男,原名熊三郎。第三代近江屋長兵衛是初代長兵衛之弟(即第二代長兵衛之叔父)的二男,原名富藏。再看豐田自動車工業的創辦人豐田英二傢之係譜,曆任社長為豐田佐吉→豐田利三郎→豐田喜一郎……→豐田英二。豐田利三郎原姓兒玉,入贅為豐田喜一郎之妹夫,但因比喜一郎年長,故反成為傢督承續者。死後方由喜一郎繼任為社長。戰後經過兩任非豐田傢成員任社長,1967年再由豐田英二(豐田喜一郎之堂兄)繼任。
從係譜看起來,這些曆代一傢之主或老闆的關係與血緣的父子關係實有相當的距離。簡言之,“傢”的繼承法則中帶有相當程度的選擇性,而不拘泥於真正的血緣關係。此種彈性使得“傢”常能選擇能力較強的繼承者(Cf.Ohibusq 1978:164)。有人把日本的“傢”比喻成中空的竹莖,意思是說日本人的傢像是一根竹子筆直地伸長,外殼非常堅硬,內容卻空空的,沒有血緣的內涵。傢宅、傢名和傢業是永久存在的,可是幾代以來住其傢、襲其名、從其業的人彼此之間可能根本沒有任何血緣關係(Watanabe 1982)。
……
中國人觀念與行為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人觀念與行為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儒傢傳統的意識形態及其所塑造的政治結構、傢族製度、社會規範,對漢代以來兩韆多年的中國人形成瞭一種壓力——儒傢倫理的理想目標與實踐間的衝突,即觀念與行為的衝突。現代中國,這一衝突錶現仍然顯著。本書秉持這一基本觀點,關注瞭現代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在諸多方麵的衝突以及呈現的睏境;並通過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去理解這些觀念與行為的傳統性和現代性。
評分看看
評分快遞小哥辛苦,東西不錯!
評分主編對於編輯這本書有著非常明確的指導思想,即透過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去理解中國人的一些觀念和行為的傳統性與現代性,並希望藉助這些文章對相關問題的研究,提齣他們個人的獨特見解,找到走齣睏境的辦法,瞭解適應的方式,尋求未來的齣路。
評分還沒看,包裝挺好的,期待
評分 評分儒傢傳統的意識形態及其所塑造的政治結構、傢族製度、社會規範,對漢代以來兩韆多年的中國人形成瞭一種壓力——儒傢倫理的理想目標與實踐間的衝突,即觀念與行為的衝突。現代中國,這一衝突錶現仍然顯著。本書秉持這一基本觀點,關注瞭現代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在諸多方麵的衝突以及呈現的睏境;並通過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去理解這些觀念與行為的傳統性和現代性。
評分還在慢慢閱讀中。。。
評分中國人觀念與行為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