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裝工藝及車間設計手冊

塗裝工藝及車間設計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傅紹燕 著
圖書標籤:
  • 塗裝工藝
  • 車間設計
  • 錶麵處理
  • 工業塗裝
  • 塗料應用
  • 生産綫設計
  • 設備選型
  • 安全生産
  • 環境保護
  • 質量控製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393313
版次:1
商品編碼:11166445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精裝裝
開本:大16開
齣版時間:2013-01-01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塗裝工藝及車間設計手冊》的技術內容正是圍繞這三個主題展開的。手冊共6篇39章,主要內容包括塗料、塗裝工藝、塗料塗膜檢測及測試儀器、塗裝設備、搬運及輸送機械設備、節能減排技術、安全技術和職業衛生、三廢治理、建築和公用工程、塗裝車間工藝設計等。全麵係統地介紹瞭塗裝車間工藝設計的內容、方法及相關知識。手冊以塗裝工藝、塗裝設備、搬運及輸送機械設備、塗裝車間工藝設計為主綫,對塗裝作業過程各個環節所涉及的基本問題和關鍵問題逐一進行瞭詳盡的介紹。手冊內容先進全麵,覆蓋麵廣,實用性強,提供瞭大量的實用數據及圖錶,以供讀者查閱。
  《塗裝工藝及車間設計手冊》可供從事與塗裝技術領域有關的設計、生産、科研等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院校師生及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
第1篇 塗料
第1章 塗料概論
1.1 塗料的組成及作用
1.1.1 塗料的作用
1.1.2 塗料的組成
1.2 塗料的分類和命名
1.2.1 塗料的分類
1.2.2 塗料産品用途的分類
1.2.3 塗料的命名
1.2.4 塗料産品的型號
1.2.5 塗料用的輔助材料型號
1.3 塗料塗覆標記
1.4 塗料各組分的功能及作用
1.4.1 油脂
1.4.2 樹脂
1.4.3 顔料
1.4.4 助劑
1.4.5 溶劑和稀釋劑
1.5 塗裝用膩子
1.6 塗層塗料係統體係的構成
1.6.1 底漆
1.6.2 中間漆
1.6.3 麵漆
1.7 塗料的配套性
1.7.1 塗料和基材之間(被塗工件)的配套
1.7.2 底漆與麵漆之間的配套
1.7.3 使用條件對配套性的影響
1.7.4 塗料與輔料之間的配套
1.7.5 塗料與施工工藝的配套
1.8 新舊塗層的相容性

第2章 溶劑型塗料
2.1 概述
2.2 天然樹脂塗料
2.2.1 鬆香及其衍生物塗料
2.2.2 紫膠漆(蟲膠漆)
2.2.3 生漆
2.2.4 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參考規範
2.3 醇酸樹脂塗料
2.3.1 醇酸樹脂塗料的分類、特性和應用
2.3.2 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參考規範
2.4 酚醛樹脂塗料
2.4.1 酚醛樹脂塗料的分類及應用
2.4.2 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參考規範
2.5 瀝青塗料
2.5.1 瀝青塗料的特點及應用
2.5.2 瀝青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參考規範
2.6 硝化縴維素塗料
2.6.1 硝化縴維素塗料的特點及應用
2.6.2 硝化縴維素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2.7 過氯乙烯樹脂塗料
2.7.1 過氯乙烯樹脂塗料特性
2.7.2 過氯乙烯樹脂塗料的品種及應用
2.7.3 過氯乙烯樹脂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2.8 烯樹脂塗料
2.9 氨基樹脂塗料
2.9.1 氨基樹脂塗料的特點及應用
2.9.2 氨基樹脂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2.10環氧樹脂塗料
2.10.1 環氧樹脂塗料的特性
2.10.2 環氧樹脂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2.11丙烯酸樹脂塗料
2.11.1 丙烯酸樹脂塗料特性及應用
2.11.2 丙烯酸樹脂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2.12聚氨酯樹脂塗料
2.12.1 聚氨酯樹脂塗料的分類及應用
2.12.2 聚氨酯樹脂塗料的性能
2.12.3 聚氨酯樹脂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2.13聚酯樹脂塗料
2.13.1 聚酯樹脂塗料的分類及其特性
2.13.2 聚酯樹脂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2.14有機矽樹脂塗料
2.14.1 有機矽樹脂及其改性塗料
2.14.2 有機矽樹脂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2.15橡膠塗料
2.15.1 橡膠塗料的特性及其應用
2.15.2 橡膠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2.16氟樹脂塗料
2.17高固體分塗料
2.17.1 高固體分塗料的特性及應用
2.17.2 高固體分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2.18塑料用塗料
2.18.1 塑料用塗料品種
2.18.2 塑料用塗料的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2.19光固化塗料
2.19.1 光固化塗料的組成
2.19.2 光固化塗料的特性
2.19.3 光固化塗料品種和應用
2.19.4 光固化塗料的技術性能
2.20防腐蝕塗料
2.20.1 防腐蝕塗料的特點和體係構成
2.20.2 防腐蝕塗料的品種
2.20.3 防腐蝕塗料的選擇
2.20.4 塗層規範和塗層配套
2.20.5 防腐蝕塗料體係標準
2.21重防腐蝕塗料
2.21.1 重防腐蝕塗層體係
2.21.2 重防腐蝕塗料種類
2.21.3 重防腐蝕塗料的配套性
2.21.4 重防腐蝕塗料的應用
2.21.5 重防腐蝕塗料的發展方嚮
2.22車間底漆
2.22.1 對車間底漆的要求
2.22.2 車間底漆的類型

第3章 水性塗料
3.1 概述
3.1.1 水性塗料的特點
3.1.2 水性塗料的類型
3.1.3 水性塗料的品種
3.2 水性丙烯酸塗料
3.2.1 水性丙烯酸塗料的性能及應用
3.2.2 水性丙烯酸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3.3 水性環氧塗料
3.3.1 水性環氧防腐蝕塗料的性能
3.3.2 水性環氧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3.4 水性聚酯塗料
3.5 水性聚氨酯塗料
3.6 水性醇酸塗料
3.6.1 水性醇酸塗料改性途徑及應用
3.6.2 水性醇酸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3.7 電泳塗料
3.7.1 概述
3.7.2 電泳塗料的性能比較
3.8 陽極電泳塗料
3.8.1 陽極電泳塗料的特點和類型
3.8.2 陽極電泳塗料常用的品種及其性能
3.8.3 陽極電泳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3.9 陰極電泳塗料
3.9.1 陰極電泳塗料的特點
3.9.2 陰極電泳塗料的品種和性能
3.9.3 陰極電泳塗料的發展方嚮
3.9.4 陰極電泳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
參考規範
3.10自泳塗料
3.10.1 自泳塗料的特點及應用
3.10.2 自泳塗料的品種和性能
3.1 1水性重防腐蝕塗料

第4章 粉末塗料
4.1 概述
4.1.1 粉末塗料的特點
4.1.2 粉末塗料的技術改進及發展趨勢
4.2 粉末塗料的組成、分類及應用
4.2.1 粉末塗料的組成
4.2.2 粉末塗料的分類
4.2.3 粉末塗料的應用
4.3 熱固性粉末塗料
4.3.1 環氧粉末塗料
4.3.2 環氧�簿塒シ勰┩苛�
4.3.3 聚酯粉末塗料
4.3.4 聚氨酯粉末塗料
4.3.5 丙烯酸粉末塗料
4.3.6 氟樹脂粉末塗料
4.3.7 紫外光(UV)固化粉末塗料
4.4 熱塑性粉末塗料
4.4.1 熱塑性粉末塗料的特點
4.4.2 聚乙烯粉末塗料
4.4.3 聚氯乙烯粉末塗料
4.4.4 聚酰胺(尼龍)粉末塗料
4.4.5 聚苯硫醚粉末塗料
4.4.6 其他熱塑性粉末塗料
4.5 重防腐蝕環氧粉末塗料
4.5.1 重防腐蝕環氧粉末塗料的特性
4.5.2 管道用重防腐蝕環氧粉末塗料
4.5.3 鋼筋、鋼纜及其他用重防腐蝕環氧粉末塗料
4.6 特殊粉末塗料
4.6.1 電泳粉末塗料
4.6.2 水分散(水厚漿)粉末塗料
4.6.3 電絕緣粉末塗料

第5章 功能性塗料
5.1 耐熱塗料
5.1.1 耐熱塗料分類
5.1.2 有機矽塗料類型
5.1.3 耐熱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參考規範
5.2 防火塗料
5.2.1 防火塗料的分類和組成材料
5.2.2 阻燃型防火塗料
5.2.3 飾麵型防火塗料
5.2.4 鋼結構防火塗料
5.2.5 電纜防火塗料
5.2.6 防火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參考規範
5.3 導電塗料
5.3.1 導電塗料的分類
5.3.2 導電塗料的性能、應用和發展方嚮
5.4 防汙塗料
5.4.1 防汙塗料的性能要求、類型和特點
5.4.2 防汙塗料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參考規範
5.5 阻尼塗料
5.6 示溫塗料
5.6.1 示溫塗料的種類和特點
5.6.2 示溫塗料的組成和應用
5.6.3 示溫塗料的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參考規範
5.7 耐磨塗料
5.7.1 耐磨塗料的組成及分類
5.7.2 耐磨塗料的性能、適用範圍及施工參考規範
5.8 防滲塗料
5.8.1 防滲塗料的特點及其性能要求
5.8.2 防滲塗料的技術性能
5.9 潤滑塗料
5.9.1 潤滑塗料的種類、組成及應用
5.9.2 潤滑塗料的技術性能
5.10 隱身塗料
5.10.1 隱身塗料的分類及技術要求
5.10.2 可見光隱身塗料
5.10.3 紅外綫隱身塗料
5.10.4 雷達波隱身塗料
5.10.5 激光隱身塗料
5.10.6 超聲波隱身塗料
5.10.7 多頻隱身塗料(多功能隱身塗料)
5.10.8 納米隱身塗料

第2篇 塗裝工藝
笫6章 塗裝前錶麵處理
6.1 概述
6.2 機械前處理
6.2.1 機械清理的除銹質量等級
6.2.2 噴射清理後鋼材錶麵粗糙度
6.2.3 機械清理(噴射清理)用磨料
6.2.4 機械前處理方法
6.2.5 離心式磨料噴射清理(拋丸清理)
6.2.6 壓縮空氣磨料噴射清理(噴丸清理)
6.2.7 真空或負壓磨料噴射清理
6.2.8 濕式磨料噴射清理
6.2.9 高壓水噴射清理
6.3 手工和動力工具清理
6.3.1 手工和動力工具清理的除銹質量等級
6.3.2 手工工具清理
6.3.3 動力工具清理
6.4 鋼鐵件化學前處理
6.4.1 化學脫脂
6.4.2 酸洗除銹
6.4.3 錶麵調整
6.4.4 磷化處理
6.5 鋁和鋁閤金件化學前處理
6.5.1 脫脂除銹
6.5.2 氧化處理
6.6 鋅和鋅閤金件的前處理
6.7 鎂閤金件的前處理
6.8 漆層退除
6.8.1 機械退除
6.8.2 堿液退除
6.8.3 脫漆劑退除
6.8.4 高溫熱解爐退除
6.8.5 粉末塗層的高溫分解退除

第7章 塗裝方法
7.1 概述
7.2 刷塗
7.3 浸塗
7.3.1 浸塗用的塗料
7.3.2 浸塗工藝
7.4 空氣噴塗
7.4.1 空氣噴塗的特點
7.4.2 普通空氣噴槍噴塗
7.4.3 大流量低壓力(HVLP)噴槍噴塗
7.4.4 低流量中壓力(LVMP)噴槍噴塗
7.5 高壓無氣噴塗
7.5.1 無氣噴塗的特點及應用
7.5.2 無氣噴塗裝置組成及工作原理
7.5.3 無氣噴塗的工藝參數
7.5.4 普通無氣噴塗
7.5.5 空氣輔助式無氣噴塗
7.5.6 雙組分塗料無氣噴塗
7.5.7 富鋅塗料無氣噴塗
7.6 靜電噴塗
7.6.1 靜電噴塗的特點
7.6.2 靜電噴塗的工藝技術參數
7.6.3 靜電噴塗的工藝要點
7.6.4 靜電噴塗用的塗料
7.6.5 靜電噴塗用的噴槍
7.7 加熱噴塗
7.7.1 加熱噴塗的特點及應用
7.7.2 空氣(噴槍)熱噴塗
7.7.3 無氣熱噴塗
7.7.4 靜電熱噴塗
7.7.5 加熱噴塗裝置係統
7.8 電泳塗裝
7.8.1 電泳塗裝的特點
7.8.2 陰極電泳塗裝與陽極電泳塗裝的比較
7.8.3 電泳工藝參數及塗層性能
7.8.4 電泳塗裝的工藝要點
7.9 自泳塗裝
7.9.1 自泳塗裝的原理和特點
7.9.2 自泳塗裝塗膜性能
7.9.3 自泳塗裝工藝
7.10自動塗裝

第8章 粉末塗裝
8.1 概述
8.2 粉末塗裝的特點
8.3 流化床浸塗法
8.3.1 流化床浸塗法的特點
8.3.2 流化床浸塗法的工藝規範
8.3.3 流化床浸塗法的應用
8.3.4 流化床浸塗工藝示例
8.4 粉末靜電噴塗法
8.4.1 粉末靜電噴塗的特點
8.4.2 粉末靜電噴塗的工藝參數
8.4.3 粉末靜電噴塗工藝要點
8.4.4 粉末靜電噴塗的應用
8.4.5 粉末靜電噴槍
8.4.6 粉末靜電噴塗工藝
8.5 粉末摩擦靜電噴塗法
8.5.1 粉末摩擦靜電噴塗法的特點
8.5.2 粉末摩擦靜電噴槍
8.5.3 粉末摩擦靜電噴塗施工工藝要求
8.6 粉末火焰噴塗法
8.6.1 火焰噴塗法的特點及應用
8.6.2 火焰噴塗的施工工藝
8.7 粉末空氣噴塗法
8.8 靜電流化床浸塗法
8.8.1 塗裝基本原理
8.8.2 塗裝特點及其應用
8.9 電場雲塗裝法
8.9.1 塗裝基本原理
8.9.2 塗裝特點及應用

第9章 塑料塗裝
9.1 塑料的分類和特性
9.2 塑料製品塗裝的前處理
9.2.1 消除塑料製品殘留內應力
9.2.2 清除錶麵油脂、汙物
9.2.3 塑料錶麵除塵
9.2.4 塑料錶麵改性
9.3 塑料塗裝工藝
9.3.1 塑料塗裝的目的和要求
9.3.2 塑料塗裝用的塗料
9.3.3 塑料的塗裝工藝性能
9.3.4 塑料製品塗裝工藝
9.3.5 新工藝展望

第10章 摩托車和自行車塗裝
10.1 摩托車塗裝
10.1.1 概述
10.1.2 摩托車的塗裝件及塗裝用塗料
10.1.3 車架塗裝工藝
10.1.4 塑料件塗裝工藝
10.1.5 油箱塗裝工藝
10.1.6 摩托車發動機的零部件塗裝
10.1.7 摩托車塗裝綫布置示例
10.2 自行車塗裝
10.2.1 自行車塗裝用塗料
10.2.2 自行車塗裝工藝流程
10.2.3 自行車塗裝綫布置示例

第11章 汽車塗裝
11.1 汽車塗裝用塗料
11.1.1 汽車塗裝用塗料的特點
11.1.2 各類汽車不同部位使用的塗料配套
11.1.3 汽車塗裝用塗料的種類
11.2 汽車塗裝零部件的油漆塗層分組
11.3 轎車塗裝
11.3.1 轎車車身塗層的主要質量指標
11.3.2 轎車車身塗裝工藝
11.3.3 轎車車身塗裝綫布置示例
11.4 客車塗裝
11.4.1 客車車身等塗層的主要質量指標
11.4.2 微型客車塗裝工藝
11.4.3 輕型客車塗裝工藝
11.4.4 中型客車塗裝工藝
11.4.5 大型客車塗裝工藝
11.4.6 客車塗裝綫布置示例
11.5 載貨汽車塗裝
11.5.1 駕駛室塗裝工藝
11.5.2 駕駛室塗裝綫布置示例
11.5.3 車廂塗裝工藝
11.6 汽車零部件塗裝
11.6.1 汽車零部件塗層的主要質量指標
11.6.2 車架塗裝
11.6.3 車輪塗裝
11.6.4 底盤塗裝
11.6.5 發動機塗裝
11.6.6 其他零部件塗裝
11.7 專用車、改裝車塗裝
11.8 礦用自卸汽車塗裝
11.8.1 零部件塗裝
11.8.2 整車塗裝
11.8.3 塗裝綫布置示例

第12章 鐵路車輛及集裝箱塗裝
12.1 鐵路車輛塗裝
12.1.1 鐵路車輛塗裝用塗料
12.1.2 鐵路車輛塗裝用塗料配套和塗料展望
12.1.3 客車塗裝
12.1.4 貨車塗裝
12.1.5 舊車輛的維護塗裝
12.2 集裝箱塗裝
12.2.1 集裝箱的分類和要求
12.2.2 集裝箱使用環境和使用塗料的特性要求
12.2.3 集裝箱用塗料
12.2.4 集裝箱的塗料配套
12.2.5 集裝箱塗裝質量的保證和使用塗料的認可
12.2.6 集裝箱塗裝工藝
12.2.7 集裝箱塗裝綫布置示例

第13章 機械産品塗裝
13.1 機床塗裝
13.1.1 機床的塗膜質量要求
13.1.2 機床用塗料選用原則
13.1.3 機床塗料配套體係及施工要求
13.1.4 機床塗裝工藝要求及作業特點
13.1.5 機床塗裝工藝方法
13.1.6 機床塗裝工藝流程
13.2 工程機械塗裝
13.2.1 工程機械産品對塗膜的要求
13.2.2 工程機械用塗料
13.2.3 塗裝工藝方法
13.2.4 薄闆覆蓋件塗裝工藝
13.2.5 大型結構件塗裝工藝
13.2.6 整機塗裝工藝
13.2.7 工程機械塗裝綫布置示例
13.3 農業機械塗裝
13.3.1 塗裝用塗料
13.3.2 塗裝工藝流程
13.4 風力發電設備塗裝
13.4.1 陸地風力發電設備的防腐蝕塗料係統
13.4.2 海上風力發電設備的防腐蝕塗料係統
13.4.3 風力發電設備塗裝工藝
13.4.4 風力發電設備塗裝綫布置示例

第14章 傢用電器和輕工産品塗裝
14.1 傢用電器塗裝
14.1.1 傢用電器塗裝的要求
14.1.2 傢用電器塗裝用的塗料
14.1.3 電冰箱塗裝
14.1.4 洗衣機塗裝
14.1.5 空調器室外機外殼的塗裝
14.2 輕工産品塗裝
14.2.1 縫紉機塗裝
14.2.2 電風扇塗裝

第15章 重防腐蝕塗裝
15.1 重防腐蝕塗料選擇及施工條件
15.2 重防腐蝕(液體塗料)塗裝工藝
15.2.1 鋼結構橋梁的重防腐蝕塗層和塗裝工藝
15.2.2 埋地管道重防腐蝕塗層和塗裝工藝
15.2.3 油罐導電層的重防腐蝕塗層
15.3 重防腐蝕粉末塗料塗裝工藝
15.3.1 鋼管熔結環氧粉末塗層結構
15.3.2 鋼管單層熔結環氧粉末塗裝工藝
15.3.3 鋼管雙層熔結環氧粉末塗裝工藝
15.3.4 鋼管熔結環氧粉末底層的三層塗裝工藝

第3篇 塗料塗膜檢測
第16章 塗料塗膜檢測概論
16.1 塗料性能檢測
16.1.1 塗料原始狀態檢測
16.1.2 塗料施工性能檢測
16.1.3 電泳塗料特性檢測
16.2 塗膜性能檢測
16.2.1 塗膜製備及塗膜厚度測定
16.2.2 光學性能檢測
16.2.3 力學性能檢測
16.2.4 耐物理變化性能檢測
16.2.5 塗膜耐化學介質、耐腐蝕及耐候性能檢測
16.3 粉末塗料及塗膜性能檢測
16.3.1 粉末塗料性能檢測
16.3.2 粉末塗膜性能檢測
16.4 塗膜老化的評定方法
16.4.1 評定方法
16.4.2 單項評定等級
16.4.3 綜閤評定等級

第17章 塗料性能檢測
17.1 塗料原始和施工狀態檢測
17.1.1 塗料貯存狀態和貯存穩定性檢查
17.1.2 塗料透明度檢測
17.1.3 塗料顔色檢測
17.1.4 塗料粘度檢測
17.1.5 厚漆、膩子稠度檢測
17.1.6 塗料密度(比重)檢測
17.1.7 塗料細度檢測
17.1.8 不揮發物含量(固體含量)測定
17.2 塗料施工性能檢測
17.2.1 塗料使用量測定
17.2.2 施工性試驗
17.2.3 塗料厚度(濕膜)檢測
17.2.4 塗料流平性檢測
17.2.5 塗料流掛性檢測
17.2.6 塗料遮蓋力檢測
17.2.7 塗料及膩子乾燥時間測定
17.2.8 多組分塗料混閤性和使用壽命測試
17.2.9 塗裝適閤性測試
17.3 電泳塗料性能檢測
17.3.1 電導率測定
17.3.2 電泳漆液酸度值(pH)的測定
17.3.3 庫侖效率測定
17.3.4 泳透力測定
17.3.5 沉積量測定
17.3.6 電泳漆固體含量測定

第18章 塗膜性能檢測
18.1 塗膜製備及塗膜厚度測定
18.1.1 塗膜製備及製膜器
18.1.2 塗膜厚度測定
18.2 光學性能檢測
18.2.1 塗膜外觀檢測
18.2.2 光澤度檢測
18.2.3 鮮映性檢測
18.2.4 霧影檢測
18.2.5 顔色及色差檢測
18.2.6 白度檢測
18.2.7 塗層桔皮檢測
18.3 力學性能檢測
18.3.1 塗膜硬度檢測
18.3.2 柔韌性檢測
18.3.3 杯突試檢
18.3.4 耐衝擊性檢測
18.3.5 附著力檢測
18.3.6 耐磨性檢測
18.3.7 磨光性檢測
18.3.8 抗石擊性測定
18.3.9 抗開裂試驗
18.3.10迴粘性測定
18.3.1 1耐碼垛性測定
18.4 耐物理變化性能檢測
18.4.1 保光性檢測
18.4.2 保色性檢測
18.4.3 泛黃性檢測
18.4.4 耐熱性檢測
18.4.5 耐寒性檢測
18.4.6 耐溫變性檢測
18.5 塗膜耐化學介質、耐腐蝕及耐候性檢測
18.5.1 耐水性檢測
18.5.2 耐鹽水性檢測
18.5.3 耐酸堿性檢測
18.5.4 耐液體介質檢測
18.5.5 耐油性檢測
18.5.6 耐溶劑性檢測
18.5.7 耐濕性檢測
18.5.8 耐化工氣體性檢測
18.5.9 人工老化試驗
18.5.10耐濕熱性檢測
18.5.1 1耐鹽霧性測定

第19章 粉末塗料和塗膜性能檢測
19.1 概述
19.2 粉末塗料性能的檢測
19.2.1 外觀檢測
19.2.2 錶觀密度檢測
19.2.3 流齣性檢測
19.2.4 粉末流化流動性檢測
19.2.5 安息角測定
19.2.6 粒度分布檢測
19.2.7 軟化溫度檢測
19.2.8 膠化時間檢測
19.2.9 熔融流動性檢測
19.2.10粉末塗料烘烤時質量損失的測定
19.2.1 1沉積效率的測定
19.2.1 2不揮發物含量的檢測
19.2.1 3熱固性粉末塗料貯存穩定性的評定
19.3 粉末塗膜性能的檢測
19.3.1 試驗樣闆的製備
19.3.2 塗膜厚度檢測
19.3.3 塗膜邊角覆蓋率檢測
19.3.4 塗膜光澤度檢測
19.3.5 塗膜柔韌性檢測
19.3.6 塗膜耐彎麯性檢測
19.3.7 塗膜耐衝擊性檢測
19.3.8 塗膜杯突試驗
19.3.9 塗膜劃格試驗
19.3.10 塗膜硬度和耐磨性檢測
19.3.11 塗膜氣孔率測定
19.3.12 塗膜耐物化性和耐腐蝕性檢測

第4篇塗 裝設備
第20章 塗裝設備概論
20.1 塗裝設備分類
20.1.1 塗裝前處理設備
20.1.2 塗漆設備
20.1.3 塗層烘乾設備
20.2 塗裝設備設計及選用原則
20.3 設備的選用

第21章 塗裝前處理設備
21.1 塗裝機械前處理設備
21.1.1 拋丸、噴丸清理設備的類型
21.1.2 鋼材拋丸預處理成套設備
21.1.3 輥道式拋丸清理機
21.1.4 電動葫蘆通過式間歇拋丸清理設備
21.1.5 吊鏈式拋丸清理機
21.1.6 吊鈎式拋丸(噴丸)清理機
21.1.7 颱車式拋丸清理設備
21.1.8 轉颱式拋丸清理機
21.1.9 滾筒式拋丸清理機
21.1.10 履帶式拋丸清理機
21.1.11 鋼管外壁拋丸清理機
21.1.12 噴丸清理設備
21.1.13 拋丸(噴丸)清理設備的選用計算
21.1.14 噴砂清理設備
21.1.15 噴砂清理設備的選用計算
21.1.16 氣動清理工具
21.1.17 電動清理工具
21.1.18 高壓水除銹設備
21.2 塗裝化學前處理設備
21.2.1 常用處理槽的材料
21.2.2 處理槽材料的選用原則
21.2.3 手工操作前處理生産綫
21.2.4 程控自行小車間歇式生産綫
21.2.5 直綫式程控門式輸送車自動生産綫
21.2.6 連續通過式自動生産綫
21.2.7 連續通過式前處理自動生産綫設備計算
21.2.8 螺鏇形滾筒連續自動生産綫
21.2.9 單室或雙室的噴淋處理設備

第22章 刷塗浸塗設備
22.1 刷塗工具
22.1.1 漆刷的種類和特點
22.1.2 漆刷的選用
22.1.3 刷漆作業的通風
22.2 浸漆設備
22.2.1 浸漆槽
22.2.2 去餘漆裝置
22.2.3 泵循環攪拌裝置
22.2.4 加熱和冷卻裝置
22.2.5 通風裝置
22.2.6 浸漆設備的結構形式
22.2.7 防火安全裝置

第23章 噴漆設備
23.1 噴漆室
23.1.1 對噴漆室的要求
23.1.2 噴漆室的種類和形式
23.1.3 乾式噴漆室
23.1.4 油簾�燦拖詞腳縉崾�
23.1.5 無泵噴漆室
23.1.6 水簾式噴漆室
23.1.7 無泵水簾(幕)式噴漆室
23.1.8 文丘裏式噴漆室
23.1.9 水鏇式噴漆室
23.1.10 噴烘兩用噴漆室
23.1.11 Ω靜電噴漆室
23.1.12 敞開式噴漆室
23.1.13 頂部自然進風的噴漆室
23.1.14 大型長製品通過式噴漆室
23.1.15 管道內壁噴漆裝置
23.2 噴漆室有關計算
23.2.1 噴漆室數量計算
23.2.2 噴漆室內部尺寸計算
23.2.3 連續作業的工件輸送速度計算
23.2.4 Ω靜電噴漆室內部尺寸計算
23.2.5 生産節拍計算
23.2.6 通風量計算
23.2.7 循環水水量(總供水量)計算
23.2.8 循環水槽(池)和新鮮水補充量計算
23.2.9 送風加熱裝置所需熱量計算
23.3 噴槍
23.3.1 噴槍的種類及其特性
23.3.2 普通空氣噴槍
23.3.3 高粘度和防腐蝕塗料噴槍
23.3.4 低流量中壓力(LVMP)噴槍
23.3.5 大流量低壓力(HVLP)噴槍
23.3.6 自動空氣噴槍
23.3.7 其他形式空氣噴槍
23.3.8 手動無氣噴槍
23.3.9 自動無氣噴槍
23.3.10 各種靜電噴槍噴塗的效果比較
23.3.11 空氣和無氣靜電噴槍
23.3.12 圓盤和鏇杯靜電噴槍
23.3.13 雙組分塗料噴槍
23.3.14 噴槍清洗機
23.4 塗裝供漆裝置
23.4.1 供漆方式和供漆壓力
23.4.2 壓力罐供漆裝置
23.4.3 塗料泵供漆裝置
23.5 油漆循環係統供給裝置
23.5.1 對油漆循環係統的要求和特點
23.5.2 油漆循環係統的方式
23.5.3 油漆循環係統的構造形式
23.5.4 油漆循環係統的組成及其性能
23.5.5 密封膠的供給裝置
23.5.6 底塗PVC塗料供給裝置
23.6 靜電除塵裝置
23.7 噴漆室送風空調裝置
23.7.1 對送風空調裝置的要求
23.7.2 送風空調裝置組成及各功能段的做法
23.7.3 送風空調係統裝置放置的位置

第24章 電泳塗裝設備
24.1 電泳塗裝設備組成和結構形式
24.1.1 電泳塗裝設備的組成
24.1.2 電泳塗裝設備的結構形式
24.2 電泳槽槽體
24.3 循環攪拌係統
24.3.1 外循環攪拌係統
24.3.2 內循環攪拌係統
24.3.3 內外循環組閤攪拌係統
24.3.4 電泳槽液逆嚮流循環方式
24.4 溫度調節裝置
24.5 超濾裝置
24.5.1 超濾裝置的作用
24.5.2 超濾裝置的組成及結構形式
24.6 供電裝置
24.6.1 電源接地方式
24.6.2 通電方式
24.6.3 直流電源
24.7 電極液循環裝置
24.7.1 隔膜電極裝置
24.7.2 電極液循環係統
24.8 塗料補給裝置
24.9 電泳漆轉移槽
24.10 電泳塗漆後的清洗裝置
24.10.1 清洗裝置設計要點
24.10.2 清洗裝置係統組成及構造形式
24.11 鏇轉浸漬輸送機
24.12 通風裝置及封閉防塵室
24.13 應急電源
24.14電泳塗漆設備的有關計算
24.14.1 間歇生産形式的電泳槽數量計算
24.14.2 連續生産形式的輸送機輸送速度計算
24.14.3 超濾液需要量的計算
24.14.4 電泳塗漆的冷卻量和加熱量的計算

第25章 粉末塗裝設備
25.1 粉末流化床浸塗設備
25.1.1 流化床浸塗設備的組成及結構形式
25.1.2 振動流化床浸塗設備
25.1.3 流化床浸塗生産綫組織形式
25.2 粉末火焰噴塗設備
25.3 粉末靜電噴塗設備
25.3.1 噴粉室
25.3.2 靜電噴粉槍
25.3.3 供粉器的要求及類型
25.3.4 抽吸式供粉器
25.3.5 抽吸式流化床供粉器
25.3.6 包裝箱直接供粉裝置
25.3.7 手動粉末靜電噴塗設備
25.3.8 粉末迴收裝置的類型
25.3.9 鏇風分離式迴收設備
25.3.10 濾袋過濾器迴收設備
25.3.11 濾芯過濾器迴收設備
25.3.12 轉翼式濾芯過濾器迴收設備
25.3.13 燒結闆過濾器迴收設備
25.3.14 傳送帶式迴收設備
25.3.15 組閤型迴收設備
25.3.16 升降機(往復機)
25.3.17 控製係統
25.3.18 Ω粉末靜電噴塗設備
25.3.19 其他輔助設備
25.4 粉末靜電噴塗的有關計算
25.4.1 噴粉室內部尺寸計算
25.4.2 噴粉槍數量計算
25.4.3 連續作業的工件輸送速度計算
25.4.4 通風裝置通風量的計算

第26章 自動噴塗係統
26.1 概述
26.2 工件形狀識彆係統
26.2.1 單光電管識彆係統
26.2.2 多光電管識彆係統
26.2.3 攝像識彆係統
26.2.4 自動跟蹤係統
26.3 自動換色係統
26.4 噴塗機
26.4.1 頂噴機
26.4.2 側噴機
26.4.3 頂噴側噴聯閤噴塗機
26.4.4 普通噴塗機
26.4.5 其他噴塗設備
26.5 噴漆機器人
26.5.1 噴漆機器人的特點、組成及應用
26.5.2 噴漆機器人的結構形式及選型
26.5.3 噴漆機器人的技術性能
26.5.4 噴漆機器人的數量計算

第27章 烘乾(固化)設備
27.1 概述
27.2 塗料的成膜機理
27.3 塗層的乾燥方法及乾燥過程
27.4 烘乾設備分類及選用基本原則
27.4.1 烘乾設備的分類
27.4.2 烘乾設備加熱用的熱源
27.4.3 烘乾設備選用基本原則
27.5 對流(熱風循環)烘乾設備
27.5.1 烘乾設備類型和設計原則
27.5.2 烘乾室的構造形式
27.5.3 烘乾室的室體
27.5.4 烘乾室的加熱係統
27.5.5 溫度控製係統
27.6 熱風循環加熱烘乾室的有關計算
27.6.1 烘乾室數量計算
27.6.2 烘乾室輸送機輸送速度的計算
27.6.3 烘乾室室體尺寸的計算
27.6.4 烘乾室熱損耗量的計算
27.6.5 烘乾室補充新鮮空氣量的計算
27.6.6 熱能消耗量和循環空氣量的計算
27.7 中小型熱風循環加熱烘乾室的技術規格
27.8 紅外綫輻射烘乾設備
27.8.1 輻射烘乾機理
27.8.2 紅外綫輻射烘乾特點及適用範圍
27.8.3 影響輻射烘乾的因素
27.8.4 遠紅外綫輻射烘乾室組成及結構
27.8.5 遠紅外綫輻射烘乾室的有關計算
27.8.6 高紅外綫輻射烘乾設備
27.8.7 遠紅外綫輻射對流烘乾設備
27.9 紫外光固化設備
27.9.1 紫外光固化設備的特點
27.9.2 紫外光固化設備的組成及結構形式
27.9.3 紫外光固化室的技術規格
27.10電感應加熱烘乾設備
27.1 1強冷室705第5篇物料搬運和輸送機械設備

第28章 物料搬運設備
28.1 物料搬運設備的種類和應用
28.2 搬運設備選用的原則
28.3 搬運(起重)設備高度的確定
28.4 電動葫蘆
28.4.1 CD1、MD1型鋼絲繩電動葫蘆
28.4.2 PK型環鏈電動葫蘆
28.4.3 AS型鋼絲繩式電動葫蘆
28.4.4 低建築用電動葫蘆
28.4.5 BCD、BMD型係列防爆電動葫蘆
28.5 KBK組件輕型組閤係統起重機
28.5.1 單軌懸掛起重機
28.5.2 單梁懸掛起重機
28.5.3 雙梁懸掛起重機
28.5.4 JKBK LSS伸縮梁起重機
28.5.5 JKBK LM堆垛起重機
28.6 電動單梁懸掛起重機
28.7 電動單梁起重機
28.8 電動葫蘆橋式起重機
28.9 平衡吊
28.10升降颱

第29章 物料輸送機械設備
29.1 概述
29.1.1 塗裝作業中輸送設備的特徵和應用
29.1.2 塗裝作業輸送設備的選擇要點
29.2 懸掛輸送機
29.2.1 懸掛輸送機的特點
29.2.2 懸掛輸送機的選用
29.3 普通懸掛輸送機
29.4 輕型懸掛輸送機
29.5 積放式懸掛輸送機
29.5.1 積放式懸掛輸送機組成及特點
29.5.2 積放式懸掛輸送機工作原理
29.5.3 積放式懸掛輸送機選用及控製
29.6 反嚮積放式輸送機
29.7 地麵淺拖式輸送機
29.8 滑橇輸送機
29.8.1 滑橇輸送機的特點
29.8.2 滑橇輸送機係統組成及其作用
29.9 擺杆懸掛輸送機
29.10 摩擦傳動輸送機
29.11 鏇轉浸漬輸送機
29.12 自行小車輸送機
29.12.1 概述
29.12.2 自行小車輸送機電氣控製方式、模式和功能
29.12.3 自行小車輸送機的結構形式和技術性能
29.13 直綫式程控門式行車
29.14 懸掛雙軌式輸送機
29.15 颱車式輸送機
29.16 闆式輸送機
29.17 網帶式輸送機
29.18 地麵牽引鏈
29.19 平移颱車
29.20 地麵轉盤
29.21 電動小車推拉平車
29.22 輥子輸送機784第6篇塗裝車間工藝設計

第30章 塗裝車間工藝設計概論
30.1 工藝設計原則
30.2 工藝設計內容
30.3 工藝設計水平的評價

第31章 塗裝綫組織形式及平麵布置
31.1 車間在總圖中的位置及其建造形式
31.1.1 塗裝車間在總圖中的位置
31.1.2 塗裝車間建造形式
31.1.3 車間建築物形式
31.2 塗裝作業組織形式
31.3 塗裝生産綫組織形式及排列方式
31.3.1 塗裝生産綫組織形式
31.3.2 前處理生産綫組織形式
31.3.3 浸漆生産綫組織形式
31.3.4 電泳塗漆生産綫組織形式
31.3.5 塗漆生産綫組織及排列形式舉例
31.3.6 粉末塗裝生産綫組織及排列形式
31.4 塗裝車間組成
31.5 塗裝車間平麵布置
31.5.1 各類設備布置間距及通道寬度
31.5.2 平麵布置要點
31.5.3 平麵布置應符閤技安、消防、環保等要求
31.5.4 平麵布置示例
31.5.5 調漆室平麵布置示例

第32章 勞動量和人員組成
32.1 塗裝勞動量
32.1.1 勞動量的確定
32.1.2 塗裝作業工時定額
32.2 車間人員組成及定員
32.2.1 人員組成
32.2.2 人數確定

第33章 材料消耗
33.1 材料消耗定額
33.2 電泳塗料消耗量
33.3 粉末塗裝消耗量
33.4 材料消耗定額的影響因素

第34章 動力消耗
34.1 水消耗量
34.1.1 清洗用水的水消耗量
34.1.2 噴漆室及塗層濕打磨的水消耗量
34.1.3 設備冷卻用水量
34.1.4 其他用水的水消耗量
34.1.5 以設備進水管管徑確定其水消耗量
34.2 蒸汽消耗量
34.2.1 加熱方式及升溫時間
34.2.2 水槽及溶液槽加熱蒸汽消耗量
34.2.3 清洗機加熱蒸汽消耗量
34.2.4 烘乾室(爐)加熱蒸汽消耗量
34.2.5 空調送風裝置加熱蒸汽消耗量
34.2.6 以設備進氣管徑確定其蒸汽消耗量
34.3 壓縮空氣消耗量
34.3.1 壓縮空氣消耗量計算
34.3.2 吹嘴及噴丸(砂)壓縮空氣消耗量
34.3.3 噴漆的壓縮空氣消耗量
34.3.4 粉末塗裝的壓縮空氣消耗量
34.3.5 攪拌的壓縮空氣消耗量
34.3.6 靜電除塵的壓縮空氣消耗量
34.3.7 氣動工具的壓縮空氣消耗量
34.3.8 氣動葫蘆的壓縮空氣消耗量
34.3.9 其他壓縮空氣消耗量
34.3.10以進氣管管徑確定空氣消耗量
34.4 燃氣、燃油消耗量
34.4.1 烘乾室燃氣、燃油消耗量
34.4.2 噴烘兩用噴漆室燃氣、燃油消耗量
34.4.3 溶液及水加熱燃氣、燃油消耗量
34.4.4 空調送風加熱燃氣、燃油消耗量

第35章 塗裝車間的建築及公用工程
35.1 建築
35.1.1 對廠房建築的要求
35.1.2 塗裝建築物結構形式及參數
35.1.3 塗裝建築物的采光等級
35.1.4 塗裝車間設置的輔助衛生設施
35.1.5 塗裝建築物裝修要求及常用做法
35.2 給水排水
35.2.1 給水
35.2.2 排水
35.3 采暖
35.4 通風
35.4.1 一般要求
35.4.2 塗裝前處理的通風
35.4.3 電泳塗漆的通風
35.4.4 刷漆作業的通風
35.4.5 浸漆作業的通風
35.4.6 噴漆作業的通風
35.4.7 粉末塗裝作業的通風
35.4.8 塗裝作業的全麵換氣通風
35.4.9 廠房及崗位送風
35.4.10通風係統的組織
35.4.1 1通風管道及布置
35.5 壓縮空氣供給
35.5.1 壓縮空氣質量等級
35.5.2 壓縮空氣質量要求
35.5.3 壓縮空氣供給裝置
35.5.4 壓縮空氣輸送管道
35.5.5 車間內部各種管道共架及安裝間距
35.6 供電
35.6.1 車間變電所、配電室的設置
35.6.2 低壓電器及綫路敷設
35.6.3 應急電源
35.6.4 電氣安全
35.7 照明
35.7.1 照度標準係列分級
35.7.2 照明方式和照明種類
35.7.3 塗裝車間的照明照度
35.7.4 照明燈具選用
35.7.5 應急照明

第36章 塗裝節能減排技術
36.1 概述
36.2 塗裝節能減排的基本原則
36.3 選用節能型、低汙染材料及塗料
36.4 選用節能、清潔生産工藝
36.4.1 化學前處理
36.4.2 機械前處理
36.4.3 塗裝作業工藝
36.5 節水減排技術
36.5.1 減少工件的溶液帶齣量
36.5.2 改進清洗水槽的進水方式
36.5.3 采用逆流清洗方式
36.5.4 電泳塗漆係統減排節水
36.5.5 清洗水經淨化處理後迴用
36.6 噴漆及噴漆設備節能減排技術
36.6.1 采用“濕碰濕”噴塗工藝
36.6.2 免中塗的新型“二塗層”塗裝工藝
36.6.3 改進底色漆噴塗工藝
36.6.4 貼膜技術在圖案漆中的應用
36.6.5 閤理確定噴漆室的規格
36.6.6 閤理確定噴漆室的風速和送風溫度
36.6.7 閤理選擇噴漆室的結構形式
36.6.8 大型噴漆室采用分段送、排風技術
36.6.9 改變生産方式,降低大型噴漆室能耗
36.6.10 噴漆室熱能迴收係統
36.6.11 噴漆室部分排齣空氣的循環使用
36.7 烘乾設備節能減排技術
36.7.1 盡量減小烘乾室室內體積
36.7.2 采用優質保溫材料,減少熱能散失
36.7.3 減小烘乾室外壁麵積,減少熱能散失
36.7.4 防止或減少烘乾室開口部熱量逸齣
36.7.5 優化加熱係統設計,提高熱能利用率
36.7.6 綜閤利用烘乾室的餘熱及廢氣熱能
36.8 照明節能
36.8.1 綠色照明
36.8.2 照明節能的技術措施

第37章 安全技術和職業衛生
37.1 概述
37.2 安全衛生設施設計的一般原則
37.3 限製淘汰的塗料、化學品及塗裝工藝
37.3.1 限製淘汰的塗料及化學品
37.3.2 限製淘汰的塗裝工藝
37.4 塗裝設備器械研製的有關規定
37.5 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的有關規定
37.6 塗裝作業應遵守有關安全衛生的標準規定
37.7 塗裝前處理作業安全和職業衛生
37.7.1 一般要求
37.7.2 化學前處理
37.7.3 機械前處理
37.8 塗漆作業安全和職業衛生
37.8.1 塗漆作業生産的火災危險性類彆
37.8.2 甲乙類廠房的技安消防要求
37.8.3 塗漆區範圍和爆炸性氣體環境類彆
37.8.4 塗漆作業職業衛生
37.9 浸漆作業安全
37.9.1 浸漆區及其作業場所
37.9.2 浸漆設備及其排放裝置
37.9.3 浸漆作業的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
37.9.4 電氣設備及其布綫
37.9.5 浸漆作業的通風與輸送裝置係統
37.9.6 消防
37.10 空氣噴漆作業安全
37.10.1 噴漆區及其作業場所
37.10.2 基本要求
37.10.3 噴漆室作業安全
37.10.4 噴烘兩用噴漆室作業安全
37.11 無氣噴漆作業安全
37.12 靜電噴漆作業安全
37.12.1 靜電噴漆區及爆炸危險區域劃分
37.12.2 電氣設施、布綫及安全防護
37.12.3 通風
37.12.4 防火
37.13 電泳塗漆作業安全
37.14 粉末靜電噴塗作業安全
37.14.1 噴粉區及其防火防爆等級
37.14.2 噴粉設備及其輔助裝置
37.14.3 通風與淨化
37.14.4 電氣設備及其布綫
37.14.5 塗料的貯存、輸送、操作及維護
37.15 塗層烘乾室作業安全
37.15.1 烘乾區範圍和爆炸危險區
37.15.2 烘乾室結構及通風係統
37.15.3 加熱係統
37.15.4 電氣設備及其布綫
37.15.5 控製與聯鎖
37.15.6 防火與防爆
37.15.7 其他
37.1 6有限空間塗裝作業安全與衛生
37.16.1 概述
37.16.2 基本要求
37.16.3 塗裝作業
37.16.4 電氣設備與照明
37.17 噴漆機器人作業安全
37.17.1 危險源及風險評價
37.17.2 機器人係統的安全防護
37.17.3 聯鎖防護設置
37.18 懸掛輸送機的作業安全
37.18.1 懸掛輸送機作業安全的基本要求
37.18.2 積放式懸掛輸送機作業安全
37.18.3 通用懸掛輸送機作業安全
37.18.4 單軌小車懸掛輸送機作業安全
37.19 防機械傷害及安全標誌
37.19.1 安全防護措施
37.19.2 安全標誌和安全色
37.20 有機廢氣淨化裝置作業安全
37.20.1 基本要求
37.20.2 活性炭吸附淨化處理裝置
37.20.3 催化燃燒淨化處理裝置
37.20.4 活性炭吸附�泊呋�燃燒淨化處理裝置
37.20.5 直接燃燒淨化處理裝置
37.2 0.6 液體吸收淨化處理裝置
37.21 消防
37.21.1 消防保護重點
37.21.2 手提式、推車式消防滅火器配置
37.21.3 自動滅火係統裝置
37.22 二氧化碳滅火係統
37.22.1 滅火係統基本要求
37.22.2 二氧化碳貯存裝置的布置位置
37.22.3 二氧化碳滅火係統設計
37.23 噴水滅火係統
37.24 水噴霧滅火係統
37.25 水幕防火係統

第38章 塗裝作業的三廢治理
38.1 概述
38.2 塗裝作業汙染源及汙染物
38.3 廢水處理方法
38.4 塗裝設備自帶的治理裝置
38.4.1 脫脂槽的油水分離裝置
38.4.2 磷化槽除渣裝置
38.4.3 噴漆室漆霧捕捉及漆渣清除裝置
38.5 前處理廢水處理
38.5.1 酸、堿廢水處理
38.5.2 前處理綜閤廢水處理
38.6 電泳塗漆和噴漆廢水處理
38.7 塗裝廢水處理示例
38.7.1 冰箱外殼塗裝廢水處理
38.7.2 摩托車塗裝綫廢水處理
38.7.3 客車構件塗裝綫廢水處理
38.7.4 汽車塗裝綫廢水處理
38.8 酸、堿等強腐蝕性廢氣處理
38.8.1 濕式廢氣淨化塔
38.8.2 乾式酸霧淨化塔
38.9 粉塵廢氣淨化處理
38.9.1 機械清理工件的粉塵廢氣淨化處理
38.9.2 鏇風除塵器
38.9.3 沉降除塵器和慣性除塵器
38.9.4 袋式除塵器
38.9.5 濾筒除塵器
38.10有機溶劑廢氣處理
38.10.1 概述
38.10.2 有機溶劑廢氣處理方法
38.10.3 催化燃燒法(CO)
38.10.4 直接燃燒法(TO)
38.10.5 蓄熱式熱力氧化爐處理法(RTO)
38.10.6 蓄熱式催化燃燒處理法(RCO)
38.10.7 吸附�泊呋�燃燒法
38.10.8 迴轉式吸附濃縮燃燒法
38.10.9 活性炭吸附法
38.10.10 炭縴維吸附法
38.10.11 高活性生物淨化法
38.10.12 液體吸收法
38.11塗裝廢棄物處理
38.11.1 塗裝廢棄物種類
38.11.2 減少和處理塗裝廢棄物的對策
38.11.3 廢棄物處理裝置

第39章 塗裝車間設計階段、內容和方法
39.1 概述
39.2 工程設計程序和階段
39.2.1 工程設計程序
39.2.2 工程設計階段
39.3 塗裝車間工藝設計內容
39.3.1 初步設計內容
39.3.2 施工圖設計內容
39.4 初步設計文件編寫內容、格式及方法
39.4.1 設計依據
39.4.2 車間現狀(新建廠略)
39.4.3 車間任務和生産綱領
39.4.4 協作關係
39.4.5 工作製度和年時基數
39.4.6 設計原則和主要工藝說明
39.4.7 勞動量
39.4.8 設備選擇與計算
39.4.9 人員
39.4.10 車間組成、麵積和平麵布置
39.4.11 材料消耗
39.4.12 物料運輸
39.4.13 節能和能耗
39.4.14 環境保護
39.4.15 職業安全和衛生
39.4.16 工藝上的特殊要求
39.4.17 主要數據和技術經濟指標
39.4.18 需要說明的問題及建議
39.4.19 設備明細錶的編寫內容和格式
39.4.20 初步設計平麵圖剖麵圖的繪製內容及方法
39.5 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寫內容、格式及方法
39.5.1 說明書的編寫內容、格式及方法
39.5.2 設備明細錶的編寫內容和格式
39.5.3 施工圖設計平麵圖、剖麵圖的繪製內容及方法
39.6 工藝提齣的協作設計資料內容及錶格形式

附錄
附錄A 塗4粘度杯粘度與其他粘度對照錶
附錄B 篩孔與顆粒大小的關係
附錄C 各種能源摺算標準煤係數
附錄D 塗裝用的砂紙、砂布、水砂紙規格
附錄E 有機溶劑蒸氣特性
附錄F 塗裝作業場所空氣中有毒物質允許濃度
附錄G 主要塗料溶劑的濃度和毒性
附錄H 乾空氣的密度和比熱容(p=101325Pa大氣壓時)
附錄I 一般使用的壓縮空氣質量等級(GB/T 13277-1991)
附錄J 常見天然氣和人工燃氣特性錶
附錄K 單一可燃氣體的燃燒特性
附錄L 汙水綜閤排放標準(GB 8978-1996)
附錄M 大氣汙染物綜閤排放標準(摘自GB 16297-1996)
附錄N 電鍍汙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2008)
附錄O 爆炸性氣體環境電氣設備的選擇
附錄P 空氣潔淨度等級
附錄Q 塗裝作業場所勞動防護用品
附錄R 各種塗料的發熱量
附錄S 我國主要城市所屬的溫濕度氣候分區
附錄T 我國主要城市和地區的鼕季及夏季室外計算溫度
附錄U AQ��5201-2007《塗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範》(摘錄)
附錄V 常用塗裝標準及相關標準目錄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1.2.1 塗料的分類

評分

紙質太薄瞭 書的內容專業性很強

評分

1.2.3 塗料的命名

評分

1.2.4 塗料産品的型號

評分

1.1 塗料的組成及作用

評分

常用工具書,很有參考價值

評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

常用工具書,很有參考價值

評分

公司買的,知識很全麵,質量也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