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卡拉·威利格 著,郭本禹 译,王申连,郭本禹 校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3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00256
版次:1
商品编码:1116806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1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英文版自2001年首版以来,一直是学习质性心理学研究非常重要的入门书,《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译自2008年的第二版。《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质性研究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四种具体的设计方法,即半结构式访谈、参与观察、日记和焦点团体,六种具体的质性研究方法,即扎根理论、现象学方法、个案研究法、话语心理学、福柯式话语分析和记忆研究法,最后总结了评价不同质性研究方法的标准。书中还列举了具体的研究案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不同质性研究方法的具体程序。尤其在介绍了每种质性研究方法之后安排了两个互动练习,便于学生将理论结合实践,活学活用。附录还收录了英国密德萨斯大学三位本科生的质性研究报告,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这对于质性研究的新手非常有参考价值。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既注重每种方法的认识论基础,又包含了具体的研究实例,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社会科学尤其是心理学的质性研究。质性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既可以用作高等院校质性研究教学的教材,是学生进行质性资料分析方便实用的手册,也可以作为研究人员了解并尝试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卡拉·威利格(Carla Willig),1986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87年获得剑桥大学犯罪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威利格现为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有着丰富的心理学质性研究实践经验,从事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教学逾20年。她的研究兴趣是话语分析的应用研究及其认识论基础,最近又关注现象学研究方法。

  郭本禹,安徽肥西人,1964年生。心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历史,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分会副会长,《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和《心理研究》编委。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主编《德育心理学丛书》、《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等10多套大型丛书。

精彩书评

  随着《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这类书籍更多的出版,随着更多的人使用不同类型的方法从事心理学研究,我相信人类对心理学的理解会愈加丰富和深刻,个体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秘也会曲径通幽,惊喜连连。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本专为初学质性研究者所撰写的入门书。作者以简明的叙述及通俗易懂的案例把源于西方现代哲学的深奥研究理论及方法介绍得入木三分。如果你完全没有学过质性研究,读完该书后,一定会惊叹于质性研究对个体经验和生命意义的追寻;如果你只了解量性研究,你无疑会受到挑战,很可能会去穷究质性研究的来龙去脉。无论是谁,读此书后都会受益,你的视野也必将由单一变多维;西方的定性方法论也将由遥不可及成为你理解社会现象的便捷工具。
  ——李瑾 美国布朗大学教育学暨人类发展教授

目录

第1章 从食谱到探险
认识方法和认识对象
实证主义
经验主义
假设-演绎主义
“科学方法”之批判
女性主义对认识论的批判
社会建构主义
认识论与方法论
质性研究
本书概要
三个认识论问题
扩展阅读
第2章 质性研究设计
质性研究设计的一般原则
研究问题
选择“正确”方法
半结构式访谈
参与观察
日记
焦点团体
扩展阅读
第3章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
扎根理论研究的一个实例
扎根理论的版本
扎根理论作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局限
三个认识论问题
互动练习
扩展阅读
第4章 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
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与心理学
描述性现象学
解释性现象学
解释性现象学分析
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实施
个案的分析
操作范例
个案的整合
解释
写作
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一个实例
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局限
三个认识论问题
结论
互动练习
扩展阅读
第5章 个案研究
心理学个案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设计类型
程序问题
个案研究的一个实例
个案研究的局限
三个认识论问题
结论
互动练习
扩展阅读
第6章 话语心理学
“语言转向”
话语心理学与福柯式话语分析
话语心理学
话语分析的一个实例
话语心理学的局限
三个认识论问题
互动练习
扩展阅读
第7章 福柯式话语分析
分析文本的选择
话语分析的程序性准则
访谈摘录六阶段示例
福柯式话语分析的局限
三个认识论问题
话语心理学与福柯式话语分析的主要区别
互动练习
扩展阅读
第8章 记忆研究
叙事心理学
记忆研究法
为什么要研究记忆
资料收集与分析
“说对不起”:记忆研究资料分析示例
记忆研究法的局限
三个认识论问题
结论
互动练习
扩展阅读
第9章 质性研究的质量
优秀质性研究的标准
认识论与评价
本书几种质性方法的评价
一些警告
质性研究的机遇和局限
关于技术的说明
“什么”和“如何”
扩展阅读
附录1 如何理解“支配性”?借助记忆进行的解释
自反性前言
摘要
导言
方法
参与者
程序
记忆的分析
记忆的比较
讨论
参考文献
注释
附录2 异性恋关系和女同性恋关系虐待行为的质性研究
自反性前言
摘要
导言
方法
自反性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3 欣赏艺术的情绪体验:在国家美术馆的一项观察
自反性前言
摘要
导言
方法
场景
参与者
伦理考量
画作
实践考量
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探险是对新的、可能令人不安的经验保持开放态度。”
  “探险意味着敢于进入新的领域。”
  “探险是发现某些新鲜、令人兴奋的事物的过程;存在一点点危险。”
  “探险是令人兴奋的和非同寻常的历程。存在很多的乐趣,可能也有一些挑战。探险令我获益良多。”
  “伊妮德·布莱顿的故事……[大笑]……探险令人兴奋,可能会给当事人自身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它有时是可怕的,但最终结果是安然无恙的。你会很高兴经历了它们。”
  “探险是一种探索新地方、结识陌生人和拥有新体验的超常活动。这些活动在本质上可能利弊参半。”
  “探险是突然的、令人惊讶的事件,也是令人愉快的,因为它们是出乎意料的。”
  一谈到“探险”,就会激起人们的遐想。我们想知道什么是探险,它给人什么感觉,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把探险者看做因为经验而改变了的人,永远不会再与过去完全相同,目的是要就上列对“探险”的几种解释回答这个问题:“‘探险’这个词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些解释大多都提到,“探险”涉及某些“新的”、尚未可知的事物,某些我们以前未曾经历过的事物。同时,有人认为“探险”是一项积极的活动,尽管难免会有风险。我们认为应该把研究过程看做一种探险。当我还在读本科时,我认为“研究方法”类似于食谱。研究工作包括选择正确的原料(如有代表性的样本,标准化的测量工具,适合的统计检验)和按正确顺序(“程序”)来操作它们。尽力“处理得当”之后,我们就会屏住呼吸,希望实验已经“成功”了——就好像徘徊在厨房里,等待着美味的菜肴出锅。如今,我要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研究。“研究方法”已成为接近问题本质的方法。它们也是证明答案合理性的方法(这就是研究方法与认识论的共同点,将在下文讨论)。无论怎样,我对研究的理解已经由机械模式(如何将适当的技术运用于研究主题)转向了创造模式(我如何才能发现?)。我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已经从“食谱”转变为“探险”。
  本章我想较为详细地探查“研究”的含义以及心理学中的质性方法的研究特征。为此,需要先介绍一些哲学上的重要概念,诸如“认识论”、“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和“假设- 演绎主义”等。在这一过程中,我会把诸如“科学”和“知识”等熟悉的概念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本章的目的是要给大家提供一种知识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心理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并确定此类研究的定义性特征。
  ……

前言/序言

  质性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代序)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记得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那些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进行毕业答辩时,不时会有北大和北师大心理学系的老师来参加。而如果博士论文使用的是质性研究方法,我就必须随时做好现场答疑的准备。答辩过程中,这些心理学专业的教授们总会问我(而不是问接受答辩的学生)如下一些问题:质性研究的样本量这么小,如何具有代表性?质性研究的结果如何从样本推广到总体?如果研究结果不能推广,这种研究又有什么意义?质性研究者的主观性这么强,甚至研究结果都可能因人而异,那又如何保证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是否有什么具体的办法、技术或工具保证质性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如果不同研究者使用同样的方法、技术和手段,是否可能获得同样的研究结果?质性研究如何保证其研究结果具有客观性、中立性和普遍性?通过这种非常个人化的、小规模的实地研究获得的知识到底有什么意义?等等,等等。
  虽然我使尽浑身解数,力图为这些来自不同专业、偏爱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者们回答这些问题,但也经常被问得瞠目结舌,不知如何解释才好。而一场博士生答辩会也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了答辩委员会成员之间针对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孰好孰坏的辩论会,应该答辩的博士生坐在一旁无所事事,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而各位教授们却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相持不下。
  因此,当我看到这本《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时不禁暗喜,心想如果那时这本书已经被翻译过来,或者我们的心理学教授们知道这类英文书的存在,也许我就不必那么费尽心机,做口舌之争了。这本书2001年就出版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08年修改过的第二版。这说明在国际心理学界,质性研究方法在不断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现在本书在我国翻译出版,这说明我国的心理学研究也有同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在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问题。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来自十分不同的研究范式,对世界本体的看法、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从事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即使在心理学领域内部,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们秉持的方法论也很不一样。根据我的了解,侧重心理测量和实验心理学方向的研究者们往往会更加看重定量(特别是实验)的方法,而从事心理咨询和社会心理学方向的学者们则比较青睐质性研究方法。
  当然,如果研究问题需要,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结合使用不同的方法也是可行的。虽然这样的结合需要特别慎重,在讨论研究结果的效度、信度和推广度问题时需要注意自己的研究立场和话语差异,但如果双方能够多一些相互理解和借鉴,总会达到利大于弊的效果。来自不同范式的研究者们如果可以悬置自己的“前嫌”和“偏见”,敞开心扉,放开眼界,一定能够在对方的领地里领悟到另一番天地。
  其实,回顾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很多心理学大师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都使用了质性的方法。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使用的方法就与质性方法非常类似,其样本主要来自弗洛伊德自己的病人,而且数量还少得可怜。他不仅通过对个别病案的深入分析,形成了自己卓有洞见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对人之本质的认识,而且他的很多个人洞见和理论思考均来自对自身经验的体悟和反省,包括对自己的梦的解析,对自己与病人之间相互移情的分析,等等。作为一名学术巨人,弗洛伊德被公认为影响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最重要的三个犹太人之一(另外两个是马克思和爱因斯坦)。
  不仅对心理学而且对教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初使用的也是质性研究方法。他采用的样本非常小,主要通过对自己三个孩子的细致观察和深入追问(其典型技术被称为“临床访谈”),了解儿童思维发生和发展的特点及其阶段性特征。在这个基础上,他和自己的同事们逐渐扩大和丰富研究样本,通过长期的实证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理论解释。只是后来由于担心受到学术界对其小样本的质疑,他才特意将自己的研究发现运用到大样本的调查中,其效果也只是在更大范围内验证了自己原初的研究结果而已。
  很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如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等,也都使用了类似的方法。他们具有长期在本领域从业的个人经验,有丰富的个人实践性知识,而且熟谙本领域的学术传统,对学术发展的走向有深刻的个人洞见。虽然他们只是对自己手头的少数典型个案进行细致的描述和深入的剖析,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却改写了世界心理学的历史。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由于他们在研究中投入了自己个人的主观情感、审美品位和价值取向,其研究成果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普罗大众”(无论身处这个地球的西方还是东方)均具有心灵洗涤和精神提升的作用。
  更有甚者,最近这些年风靡世界的美国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师亚龙的自传体小说,在中国大陆也被频频翻译成中文。虽然这些小说的很多情节和细节显然是作者“虚构”的,但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学道理(乃至人生安身立命的道理),特别是那些揭示人的内心潜意识和阴暗面的细微提示,却让我等心理学外行们也爱不释手,玩味无穷。我在暗暗对比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不仅感叹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潇洒玩味,而且佩服他敢于暴露自己的个人隐私以及情感和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卓越勇气。作为一个相对比较“传统”的质性研究者,我个人并不认为严肃的学术研究可以对“事实”进行虚构,亚龙的小说在严格的意义上也不能称为学术“研究”。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能让读者在认识世界、理解人性方面如此受益,使我不得不怀疑“文学”与“科学”之间的界限到底何在。
  援引上述心理学大师的故事,并不是希望为质性研究辩护,贬低定量研究的功效。使用不同研究范式得出新颖的心理学知识、改变人类自我认识的大师们当然也大有人在,如心理测量的开山鼻祖桑代克、实验心理学的大师巴甫洛夫、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斯金纳、认知心理学(早期的)的代表布鲁納,等等。之所以着重介绍上述几位心理学大师是为了说明,富有洞见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需要大量的样本,也不一定苛刻地要求研究者保持客观中立,不介入被研究的现象,不动用自己的情感、审美和人际影响。人类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表明,重大发现往往依赖于科学家的个人洞察力和想象力,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实验前人的研究成果。任何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都必须成为科学家的“个人知识”,才有可能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和发现灵感,为其终生不懈的艰苦努力提供信仰和寄托。这种个人知识并不是不具备公共性,而是成为了科学家自身的一部分,科学家本人也已经栖居于被研究的现象之中。这种相互栖居使得科学探究成为一种具有本体意义的、科学家的“存在”状态,而不仅仅是一些外在于科学家的技术性活动或工具的运用。此时,科学家的知识和行动相互渗透,知行合一,其研究与生活也是处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状态。
  如果自然科学都是如此,那么人文社会科学更应该是如此。后者研究的是人类自己出于“主观”意愿而创造出来的社会,其行动规则和风俗习惯是可以因时代和人类自己的需要而不断改变的。虽然经过世世代代的合法化和制度化,人类的“主观”意愿已经变成了现世中的“客观”现实,但这些“现实”归根结底毕竟还是人类“主观”的社会建构,还是有意义存在的,因此也还是有对意义进行解释的空间。而深入人类(这一最复杂、最变化多端、最不可琢磨的社会动物)的心灵探寻意义,这是一个何等需要勇气、胆识、想象、审美、乃至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行动!
  心理学,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门跨越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研究领域,因此它也就有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和想象余地。随着《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这类书籍更多的出版,随着更多的人使用不同类型的方法从事心理学研究,我相信人类对心理学的理解会愈加丰富和深刻,个体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秘也会曲径通幽,惊喜连连。
  陈向明
  2012年12月20日
  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买的是京东自营的图书,可能是这本书的销量比较小,所以京东采购这本书花了四五天的时间,但图书质量是有保证的

评分

可以。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喜欢

评分

非常好 质量很不错 内容很详细

评分

评分

发票打印时一部分字没有打印完整,与客服沟通让买方自己承担,存在严重不合理

评分

非常好 质量很不错 内容很详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