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時候,心理學實驗室開始在北美的大學中齣現,第一個於1883年齣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這些早期實驗室往往受到馮特的影響。例如,在跟隨馮特學習之後,鐵欽納(Edward Tichener)成為瞭美國的第一批心理學傢之一,於1892年在康奈爾大學建立瞭一個實驗室。但是,幾乎在同時,一位學習過醫學且對文學和宗教有著強烈興趣的哈佛哲學教授發展齣瞭一套獨特的美國觀點: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偉大的小說傢亨利·詹姆斯的弟弟——寫瞭一部兩捲本的著作——《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fo-gy,1890/1950),它被許多專傢認為是曾經有過的最重要的心理學教科書。不久以後,在1892年,斯坦利·霍爾(G.StanleyHall)建立瞭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APA)。截至1900年,美國已經有超過40個心理學實驗室(Hilgard,1986)。
評分陳老師的書陳老師的書陳老師的書
評分編輯本段
評分其中,總論部分主要有刑法的基本原則,刑法的效力範圍,犯罪的概念和構成,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麵,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麵,正當行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共同犯罪刑法學
評分裏麵的字偏大,明說是兩本,實際上壓縮成一本就可以瞭,感覺不值
評分19世紀初,德國著名刑法學傢費爾巴哈明確地把構成要件一詞引入刑法,使之成為一個實體法上的概念。費爾巴哈從罪刑法定主義齣發,要求在確認任何行為為犯罪並對之處以任何刑罰時,都必須根據法律的規定。從這一原則齣發,費爾巴哈把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成立條件稱為構成要件,指齣:構成要件乃是違法的(從法律上看)行為中所包含的各個行為的或事實的諸要件的總和。這個意義上的構成要件,是特殊的構成要件、客觀的構成要件和事實的構成要件。所謂特殊的構成要件,是指刑法分則規定的具體犯罪的成立條件。在特殊的構成要件的基礎上,形成一般的構成要件的概念。所謂客觀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要件的內容具有客觀的屬性,不包括犯罪成立的主觀要件,因此也稱為構成要件的客觀結構。所謂事實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要件的內容具有事實的屬性,不包括犯罪成立的規範要素,在價值上具有中立性。費爾巴哈關於構成要件的理論對此後德日犯罪論體係的形成與發展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評分,罪數形態,刑事責任,刑罰概說,刑罰的體係和種類,刑罰裁量,刑罰裁量製度,刑罰執行製度,刑罰的消滅。
評分,罪數形態,刑事責任,刑罰概說,刑罰的體係和種類,刑罰裁量,刑罰裁量製度,刑罰執行製度,刑罰的消滅。
評分發展曆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