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很好,品相不错,快递服务也很优秀,这是一本好书,谢谢京东了
评分弗朗西斯·罗宾逊评价这部巨著时说:“伟大的历史主题呼唤着伟大的著作。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都是足以匹配并与它们所记述研究的那个伟大时代争辉的巨著。拉赫的《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也属于这类巨著。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历史观念,也为新的历史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与思想素材。”
评分当然,此问题或可看做一切政治思想之永恒主题。但在我看来,麦克里兰就此问题调和古今,纵横欧美,在惶惶史著的名义之下,其实隐含着对继承盎格鲁萨克森传统的人民的褒扬和对继承罗马帝国传统的美利坚国家的赞颂。换句话说,麦克里兰认为,由英伦人民后代所建立的美国政府,是目前来说西方传统中尽美之政府,尽美也,未尽善也,但尽美尽善的政府不在人间。
评分一个人年轻时偶然闪过的念头,可能决定他一生的事业与生活。二战最后那几年里,拉赫在西弗吉尼亚大学读书,听教授们讲世界现代史。让他感到困惑的是,地球上百分之十的土地的历史,竟然占了全球历史的百分之九十的篇幅。世界现代历史成了西方文明影响世界的历史,辽阔古老的亚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竟然毫无作为、无声无息。这可能吗?拉赫决定研究现代历史上亚洲对欧洲的影响。
评分是故,有理由相信,麦克里兰谈论谁抑或漏掉谁,皆有匠心存焉,不可随意看将过去,权当政治思想之八卦。而全书终结于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式微,则昭示出他字里行间对美国制度的满意,和对英国式民众性格的赞扬。
评分对中国的向往诱发了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改革开放”
评分拉赫少年气盛时没有想到,这项研究竟然耗尽他一生的精力。他贸然闯入一个广阔无边、繁复无尽的世界,许多奇迹般的人与事,让他流连忘返。马可·波罗那一代人渡过地中海在西亚登岸,渐行渐远,不幸的人已经死在路上,幸运者终于到达天堂般的印度与中国。那时候他们将这一地区统称为印度,今日的印度为下印度,中国为上印度。印度盛产胡椒香料,运回欧洲可以发大财;中国的财富运不走,只能带回关于中国的传说。中国土地辽阔,从西到东要走一年半,中国城市繁华,杭州城有一万座桥、一万两千条街,仅杭州城里的船就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多……离奇的事多了,回到欧洲讲述这些天方夜谭的幸运儿,都成了“吹牛大王”。
评分满减叠加优惠券,书不错,非常满意!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