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俾斯麦到希特勒 [德] 塞巴斯蒂安·哈夫纳;周全 9787544758765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 [德] 塞巴斯蒂安·哈夫纳;周全 978754475876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德国历史
  • 俾斯麦
  • 希特勒
  • 欧洲历史
  • 政治史
  • 历史人物
  • 20世纪
  • 战争
  • 纳粹德国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58765
商品编码:11219956792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 作者 塞巴斯蒂安·哈夫纳;周全
定价 42.00元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58765 出版日期 2016-01-01
字数 页码 252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回顾了从普鲁士王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如何创建德意志帝国,直到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将日耳曼民族的国家带往毁灭之路的历史。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德国历史发展的一条脉络,并由此来激发读者反思,现在的德国处境与当初德意志的发展有什么不同。通过与哈夫纳的精神对话,读者会对欧洲以及德国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简介
塞巴斯蒂安·哈夫纳(SebastiaHaffner),1907生于柏林,逝于1999年,被公认为20世纪德国历史重要的时代见证者之一。1938年移居英国担任记者,1954年以英国《观察家报》海外特派员的身份重返德国后,自1961年起先后为德国《世界报》《明星周刊》撰写政论专栏。哈夫纳著有一系列以历史为主题的畅销书,其中包括《解读希特勒》《从俾斯麦到希特勒》《不含传说的普鲁士》《一个德国人的故事:哈夫纳1914—1933 回忆录》等。

   目录
导言
章 德意志国的形成
第二章 俾斯麦时代
第三章 德皇时代
第四章 次世界大战
第五章 1918年
第六章 魏玛与凡尔赛
第七章 兴登堡时代
第八章 希特勒时代
第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章 德意志国身后的历史
初版后记与致谢
1990年版后记

   编辑推荐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是德国政论大师级现代史学家塞巴斯蒂安·哈夫纳晚年的著作,被德国舆论界誉为“哈夫纳留给后世的遗产”。他以时代见证者的身份口述这部遗产时,仿佛从远方透过望远镜一般,回顾了“德意志国”的时代,将1871至1945年的德国现代史上精彩的一段娓娓道来,从而让人们对德国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

   文摘
当那个崭新的德意志国为了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 泰因的缘故,打算在1848年向丹麦开战的时候,便委 托普鲁士军方代为执行,而且战事起先进行得还相当 顺利(那是在1848年夏初,当时普鲁士自己也仍然拥 有一个革命政府)。等到普鲁士由于列强的干预而在 同年9月被迫退出战局,同时法兰克福也爆发骚乱之 后,普鲁士军队又被召唤过来进行救援。时至革命的 后阶段,亦即1849年初,保罗教堂国民议会完成自 己建国大业的做法就是进行表决,以微弱多数通过将 普鲁士国王选举为世袭的德意志皇帝。但众所周知的 结果是,普鲁士国王拒绝了那顶皇冠,因为他再也无 意跟革命有所瓜葛。
  对保罗教堂里面的那些先生们而言,此事不啻晴 天霹雳。但更加令人诧异的事情(起初就连他们自己 也大感意外),却是那些议员竟然派团劝进,请求普 鲁士国王接受德意志的皇冠。德意志民族运动其实向 来具有大德意志色彩,而且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的成员 也一面倒地心怀大德意志:他们推举出来的“帝国摄 政王”是一位哈布斯堡家族的大公爵;奥地利人在“ 德意志国政府”内的声势非常浩大;奥地利的代表们 还一起参加了投票。那么他们为什么会突然转而投向 普鲁士的怀抱呢? 这是一种权宜之计、一种退让行动,以及向现实 投降——因为奥地利帝国非但出人意料地并未土崩瓦 解,反而还铆足全力恢复原样,并且再也不打算将自 己的德裔百姓释放出去,让他们加入一个新炮制出来 的大德意志国。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于是迫不得已而限 缩范围,愿意接受一个由普鲁士出面领导的小德意志 国。那是民族主义革命者所采取的“现实政治”,是 一种令人心痛的牺牲,更何况还是遭到拒绝以后所作 出的牺牲。但无论如何,德意志民族主义首度认同了 普鲁士的小德意志方案,即便那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 择。结果早在俾斯麦登台之前,德意志民族主义运动 已经一度主动着眼于这种替代性的联盟。
  这种普鲁士与德意志的协同一致,甚至还在俾斯 麦主政以前第二度短暂成真,而且是直接发生于1848年革命结束后。但这一回是由普鲁士采取主动。
  普鲁士虽曾拒绝从革命者手中接受德意志的皇冠,可 是有关普鲁士出面领导小德意志统一的构想,在柏林 并未被当成耳边风看待。柏林当局的构想是组成一个 诸侯同盟,它固然结构松散,不过起码已初具邦联 的形式,并且还拥有一个国会——更何况那一切当然 与革命无关。于是普鲁士在腓特烈·威廉四世国王主 导下,在1849年成立了“德意志联盟”,一个由二十 八个德意志邦国所组成的邦联。其涵盖范围与日后的 德意志国不尽相同,因为巴伐利亚和符腾堡白始就不 捧场。汉诺威和萨克森两个王国也在加入不久以后便 退出了。
  其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的残 余成员在哥塔继续集会,并决议支持“德意志联盟” 。
  ……

   序言

历史的长河:权力、变革与命运的交织 本书并非仅是一部简单的历史叙述,而是一次对德意志民族百年命运的深刻洞察,一场跨越世代的权力更迭与社会转型的宏大史诗。它试图勾勒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探究那些塑造了现代德国乃至世界的关键力量,并追溯其深远影响。 故事的开端,我们回溯到德意志帝国崛起的时代。在那片分裂的土地上,一股强大的统一浪潮正在涌动。本书将深入剖析塑造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与事件。那些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他们所秉持的理念,如何一步步将分散的邦国凝聚成一个强大的帝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的浪潮,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共同编织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我们不仅将看到国家机器的精巧运转,更将触及支撑这一切的社会结构、经济动力以及民众的集体意识。 随后,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挑战与变革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昔日辉煌的帝国为何走向衰落?战争的残酷如何改变了民族的心态?战后的德国,在赔款、分裂与政治动荡中苦苦挣扎,其内部的矛盾与裂痕愈发显现。本书将细致地描绘这一时期政治舞台上的风云变幻,分析不同政治派别的诉求与冲突,以及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我们也将审视社会思潮的涌动,从激进的革命思想,到保守的复辟势力,各种声音在此交织碰撞,为未来的走向埋下了伏笔。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一些关键的转折点悄然出现。某些决策的制定,某些人物的崛起,都仿佛冥冥之中注定了历史的走向。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关键时刻的决策过程,探讨做出选择的动机,以及这些选择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我们试图理解,是什么样的社会土壤,孕育了特定的历史人物?又是什么样的历史机遇,让他们得以登上舞台中央?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充满极端主义的时代。历史的剧变,社会的动荡,以及深刻的民族创伤,为某些激进的思想提供了温床。本书将客观地呈现这一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变,分析那些曾经被压抑的情绪如何被放大,以及宣传与煽动如何一步步侵蚀理性。我们将深入探究,是什么样的社会心理,使得如此多的人们被卷入狂热的漩涡?是什么样的政治环境,让某些极端势力得以迅速扩张? 最终,历史将我们引向一场空前的灾难。本书并非要简单地罗列战争的罪行,而是要尝试去理解其发生的根源,探究那些看似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一步步将一个民族推向深渊的。我们将审视权力是如何被滥用,理性是如何被抛弃,以及那些曾经的理想是如何被扭曲。我们也将关注这场灾难对人类文明造成的深刻影响,以及它留给后世的沉重反思。 本书旨在通过对这段复杂而深刻的历史的梳理,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它不仅仅是关于德国的历史,更是关于权力、变革、民族命运以及人类选择的普遍性探讨。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能够超越事件本身,去理解历史的逻辑,去探究人性的复杂,并从中汲取智慧,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历史的兴趣,更多地体现在对历史进程中关键人物的解读和时代变迁的梳理上。这本书的书名,从俾斯麦到希特勒,精准地捕捉了我想要了解的那个德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俾斯麦,一个集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他如何奠定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基石?他的政治遗产,究竟是为德国带来了荣耀,还是埋下了动荡的种子?而希特勒,一个彻底改变了德国乃至世界格局的恶魔,他的崛起又有着怎样的社会根源和政治土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阐述俾斯麦时代德国的内外政策,他如何通过“现实政治”统一德国,以及他建立起来的均势外交体系。随后,我更关注的是,在俾斯麦卸任之后,德国的政治走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停滞,还是对外政策的失误,亦或是民族主义的失控?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社会裂痕和政治漏洞,最终被希特勒这样的人物所利用,将德国人民推向了灾难的深渊。这本书,在我看来,将是一次对德国历史发展逻辑的深入探索,一次对人性与权力的深刻剖析。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烫金的字体,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波澜壮阔、令人唏嘘的时代变迁。我一直对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历史充满了好奇,特别是俾斯麦统一德国后的辉煌,以及随后走向两次世界大战的黑暗深渊。这本书的名字,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引导着读者去探寻这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力量将一个强大的帝国推向了深渊。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剖析俾斯麦这位“铁血宰相”的政治智慧与局限,他如何以高超的手腕建立起德意志第二帝国,又为这个帝国埋下了怎样的隐患?是权力斗争,是民族主义的膨胀,还是社会经济的深刻矛盾?我希望作者能够以史料为依据,剥开层层迷雾,揭示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关键节点和人物动机。光是想象一下,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和深度分析,这绝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历史书,更像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历史回溯,一次对人性、权力与命运的深刻拷问。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本书,去理解那个时代德国精英们的思考,去感受普通民众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去重塑我对那个复杂而充满戏剧性的德国历史的认知。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些关于欧洲近代史的书籍,特别是对德国近代史的演变过程感到特别着迷。这本书的名字,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就像一把钥匙,似乎能打开理解德国现代历史进程的关键。俾斯麦,那个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铁血宰相”,他的政治手腕和战略眼光,无疑塑造了那个时代的德国。而希特勒,那个将德国带入万劫不复深渊的魔头,他的崛起又是如何可能?这本书似乎就是要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去探究从一个相对稳定、强大的帝国,如何一步步滑向疯狂和毁灭的深渊。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当时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经济上的不平等,社会阶层的矛盾,民族主义情绪的滋长,以及政治体制的僵化等等。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终为希特勒的上台提供了土壤?我期待能够读到关于俾斯麦如何巩固统一、处理内外关系,以及他所制定的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同时,我也想了解,在俾斯麦之后的历届政府,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误,为纳粹的崛起铺平道路的。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关于历史事件的罗列,更是关于历史逻辑的解读,是关于一个国家命运走向的深刻反思。

评分

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国家,尤其是像德国这样在现代历史上扮演了如此重要角色的国家,必须从其核心的历史脉络入手。这本书的名字,“从俾斯麦到希特勒”,直接点明了它的研究范围,这正是我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的时期。俾斯麦的时代,是德国崛起和统一的时代,充满了国家建设的雄心壮志和民族自豪感;而希特勒的时代,则是德国走向极端民族主义、发动世界大战并最终走向毁灭的时代。这两位在德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恰恰代表了德国走向不同命运的两个极端。我特别想知道,在这两个人物之间,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究竟发生了哪些关键性的转变?是社会思潮的演变?是政治体制的缺陷?还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作者塞巴斯蒂安·哈夫纳,本身就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向来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严谨的考证著称。我期待他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剖析德意志民族这个“病人”的病理,从 Bismarck 的“健康”肌体,一步步诊断出导致 Hitler 症状的“病因”,并详细阐述这个“病变”过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历史的逻辑,理解那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其实有着必然的联系。

评分

我一直对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历史,特别是德国的历史发展轨迹非常感兴趣。这本书的书名,从俾斯麦到希特勒,似乎直接点出了这段历史中最关键的两个人物,以及连接他们之间的那段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俾斯麦,作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缔造者,他的政治智慧和手段,无疑对德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希特勒,这个将德国和世界拖入战争深渊的纳粹党领袖,他的崛起过程更是扑朔迷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梳理俾斯麦建立德国的历程,他如何通过“铁血政策”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以及他所制定的内外政策对德国的未来产生了哪些影响。更吸引我的是,在这两位人物之间,德国社会究竟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革?是经济上的压力,还是社会思潮的演变,亦或是政治体制的缺陷?我期待作者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梭于那个时代的德国,去感受社会的脉搏,去理解那些关键性的历史转折点,去探究是什么样的力量,将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一步步推向了战争和毁灭的边缘。

评分

一本好的历史书,不应该仅仅是事件的罗列,更应该是一种深度的解读,一种对历史进程的理性分析。这本书的题目,从俾斯麦到希特勒,让我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个名字在德国历史上举足轻重,更是因为它们之间连接着一段极其复杂的历史时期。俾斯麦,一个以其精湛政治手腕著称的铁血宰相,他统一了德国,建立了强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然而,这个帝国最终却在希特勒的统治下,走向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深渊。这之间的转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俾斯麦的政治遗产,分析他所建立的帝国体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以及他卸任后,德国政治力量的演变。同时,我也期待能够了解,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危机,是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和政治环境,为希特勒的崛起提供了温床。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理解德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次深入探究权力、民族主义和战争根源的绝佳机会。

评分

读历史,我常常觉得,理解一个国家的崛起与衰落,需要将目光投向那些塑造了其命运的关键人物和历史节点。这本书的标题,“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正是我一直以来所关注的德国历史的核心时期。俾斯麦,这位“铁血宰相”,如何将一个分散的邦国联盟塑造成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帝国?他的政治遗产,是功是过?而希特勒,又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内,将一个战败的、饱受屈辱的德国,变成一个疯狂扩张、发动世界大战的纳粹政权?这之间的转变,充满了令人不安的逻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剖析俾斯麦的政治策略,以及他所建立的帝国的制度特点,深入探讨在俾斯麦之后的德国,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思潮以及国际关系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激进和动荡的。我期待能够从书中看到,是什么样的土壤,孕育了纳粹主义的兴起,又是什么样的因素,使得德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那样一位极端的领导人。这本书,在我看来,将是一次对德国历史发展轨迹的深度挖掘,一次对国家命运走向的深刻反思。

评分

我一直对历史中的宏大叙事和关键人物的命运轨迹充满了探究的欲望。这本书的书名,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恰恰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将我最感兴趣的两个德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和人物联系了起来。俾斯麦,作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奠基者,他的政治远见和手段,为德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而希特勒,则将德国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析俾斯麦是如何通过“现实政治”实现德国的统一,以及他所建立的帝国制度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我迫切想知道,在俾斯麦时代之后,德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演变,才使得一个曾经强大的帝国,最终走向了极端民族主义和毁灭性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是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动荡?还是社会经济矛盾的激化?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理解历史的复杂性,以及人性的多面性。

评分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些能够串联起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著作。这本书的标题,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无疑就具备这样的吸引力。俾斯麦,一个以其精明强干著称的政治家,他的一系列操作使得分散的德意志各邦国得以统一,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在短短几十年后,却在希特勒的领导下,走向了毁灭性的战争。这种巨大的反差,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也引发了我无限的思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分析俾斯麦是如何通过他的“现实政治”实现德国的统一,以及他所建立的政治体制和外交策略的利弊。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深入了解,在俾斯麦之后的德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导致了民族主义的极度膨胀,以及最终走向了纳粹主义的道路。是凡尔赛条约的苛刻?是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还是魏玛共和国政治体制的脆弱?我想在这本书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理解一个国家是如何从辉煌走向衰败,再到自我毁灭的。

评分

读历史,我总觉得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为什么一个曾经辉煌强大的国家会走向毁灭?为什么一些看似荒谬的想法会在特定时期获得如此大的支持?这本书,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恰恰触及了这样一个核心的疑问。俾斯麦,以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将分裂的德意志邦国统一起来,建立起强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那个时期,德国在欧洲乃至世界舞台上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充满了民族复兴的荣光。然而,仅仅过了几十年,这个帝国却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将世界拖入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深渊,最终分崩离析,成为战败国的代名词。这巨大的反差,让我对其中的演变过程充满了好奇。我希望作者能够像一位精密的侦探,抽丝剥茧,找出导致这种剧烈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俾斯麦的帝国建设模式本身就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对德国造成了怎样的创伤?还是当时德国社会弥漫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复仇情绪?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理解那些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以及人性的复杂与多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