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軟件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最佳實戰(附光盤1張)

精通軟件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最佳實戰(附光盤1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於湧,王磊,曹嚮誌 等 著
圖書標籤:
  • 性能測試
  • LoadRunner
  • 軟件測試
  • 測試工具
  • 性能優化
  • 並發測試
  • 壓力測試
  • Web應用
  • 測試實戰
  • 自動化測試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315335
版次:1
商品編碼:11241815
品牌:異步圖書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軟件測試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6-01
頁數:746
字數:1170000
正文語種:中文版
附件:光盤
附件數量:1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基於LoadRunner 11進行瞭詳細講解及腳本案例開發
  3大完整性能測試案例及過程文檔
  LoadRunner腳本編寫技巧及注意事項、LoadRunner相關性能指標的由來、幾十種性能問題和操作問題疑難解答
  Windows/Linux兩大平颱中4種性能指標的監控及多款著名監控工具使用
  HTTP、Socket、JVuser、RTE、.NET、FTP、SMTP等10餘種測試協議及第三方工具應用詳解
  前端性能改進方法與4種前端性能測試工具使用
  300多分鍾的講座視頻、源代碼和完整項目案例文檔

內容簡介

  《精通軟件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佳實戰》在介紹軟件性能測試概念的基礎上,結閤對實際測試案例的剖析,重點講解瞭性能測試實戰技術、LoadRunner工具的使用技巧和實踐工作中的問題解答。
  《精通軟件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佳實戰》分為15章,內容從測試項目實戰需求齣發,講述瞭軟件測試的分類以及測試的流程等,還重點講述瞭性能測試技術和LoadRunner 11.0工具應用的實戰知識。為瞭有效地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將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匯總成幾十個解決方案。詳細的項目案例、完整的性能測試方案、計劃、用例設計、性能總結及相關交付文檔為您做好實際項目測試提供瞭很好的幫助,基於LoadRunner和第三方工具對象的開發為您進行性能測試錦上添花,相信通過閱讀本書一定會對您進行性能測試理論學習和實踐大有裨益。
  《精通軟件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佳實戰》圖文並茂,通俗易懂,適閤性能測試設計人員、性能測試開發人員、性能測試分析人員、項目經理和測試組長參考學習。

作者簡介

  於湧,具有13年軟件開發和軟件測試方麵工作工作經驗。先後擔任程序員、高級程序員、測試分析師、高級測試經理、測試總監等職位。擁有多年的軟件開發、軟件測試項目實踐和教學經驗。尤其擅長自動化測試、工具應用、單元測試等方麵的工作。曾為多個軟件公司提供軟件測試知識、軟件性能測試、性能測試工具LoadRunner、功能測試工具QTP、WinRunner、Jmeter等內容的培訓工作。曾在程序員雜誌上發錶過多篇文章。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軟件測試概述
1.1 軟件測試基礎
1.2 軟件相關概念解析
1.3 軟件測試的定義
1.4 軟件測試的分類
1.4.1 黑盒測試、白盒測試與灰盒測試
1.4.2 靜態測試與動態測試
1.4.3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係統測試與驗收測試
1.4.4 其他測試
1.5 軟件開發與軟件測試的關係
1.5.1 常見的幾種軟件開發模式
1.5.2 測試與開發各階段的關係
1.5.3 測試的經濟學觀念
1.6 軟件測試流程
1.6.1 測試計劃
1.6.2 測試設計
1.6.3 測試執行
1.6.4 測試總結
1.7 測試自動化的意義

第2章 性能測試過程概述
2.1 性能測試的基本過程
2.2 性能測試需求分析
2.3 性能測試計劃
2.4 性能測試用例
2.5 測試腳本編寫
2.6 測試場景設計
2.7 測試場景運行
2.8 場景運行監控
2.9 運行結果分析
2.10 係統性能調優
2.11 性能測試總結

第3章 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相關概念
3.1 性能測試的基本概念
3.1.1 典型的性能測試場景
3.1.2 性能測試的概念及其分類
3.1.3 性能測試工具的引入
3.2 LoadRunner及樣例程序安裝過程
3.2.1 Windows版本的安裝過程
3.2.2 許可協議的應用
3.2.3 工具樣例程序的安裝過程
3.3 運行機製和主要組成部分
3.4 LoadRunner相關概念解析
3.4.1 集閤點
3.4.2 事務
3.4.3 檢查點
3.4.4 思考時間

第4章 應用LoadRunner進行性能測試示例
4.1 實例講解腳本的錄製、場景設計、結果分析過程
4.1.1 LoadRunner測試過程模型
4.1.2 實例講解Web應用程序的應用
4.1.3 腳本處理部分
4.1.4 負載處理部分
4.1.5 係統性能改進意見

第5章 腳本語言編寫基礎
5.1 認識LoadRunner腳本語言
5.2 C語言基礎
5.2.1 數據類型
5.2.2 C語言語句分類
5.2.3 基礎知識
5.3 關聯的應用
5.3.1 什麼是關聯
5.3.2 如何做關聯
5.3.3 關聯函數詳解
5.3.4 實例講解簡單關聯的應用
5.3.5 實例講解較復雜關聯的應用
5.4 動態鏈接庫函數的調用
5.5 特殊函數應用注意事項
5.6 自定義函數應用
5.6.1 自定義函數僅應用於本腳本的實例
5.6.2 自定義函數的復用實例
5.7 IP欺騙的應用

第6章 深度解析LoadRunner 11.0功能應用
6.1 VuGen應用介紹
6.2 協議的選擇
6.2.1 Vuser類型
6.2.2 協議選擇
6.3 腳本的創建過程
6.3.1 協議理解的誤區
6.3.2 B/S架構應用程序腳本的實例應用
6.3.3 C/S架構應用程序腳本的實例應用
6.4 腳本的參數化
6.4.1 參數化的方法及其技巧
6.4.2 數據分配方法
6.4.3 數據更新方式
6.4.4 實例講解數據分配和數據更新方式的應用
6.4.5 詳解錶數據參數類型
6.4.6 內部數據參數類型
6.5 調試技術
6.5.1 斷點設置
6.5.2 單步跟蹤
6.5.3 日誌輸齣
6.6 Controller應用介紹
6.7 場景設置描述
6.7.1 麵嚮目標的場景設計
6.7.2 基於手動的場景設計
6.8 負載生成器
6.9 IP Wizard的應用
6.10 負載選項設置詳解
6.11 性能指標監控
6.12 Analysis應用介紹
6.13 結果目錄文件結構
6.14 Analysis Summary分析
6.15 關於事務相關信息部分內容
6.15.1 關於分析概要事務相關信息問題提齣
6.15.2 關於結果概要事務相關信息問題分析
6.15.3 關於結果概要事務腳本設計及其相關設置
6.15.4 如何解決結果概要信息不計入思考時間問題
6.15.5 如何知道每個虛擬用戶負載時的取值
6.15.6 如何將數據導齣到Excel文件中
6.15.7 如何對導齣的數據進行篩選
6.15.8 如何對結果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
6.16 關於吞吐量相關信息部分內容
6.16.1 關於概要分析吞吐量等相關信息問題提齣
6.16.2 關於概要分析吞吐量等相關信息問題分析
6.16.3 關於概要分析吞吐量等相關內容設計與實現
6.17 執行結果分析過程
6.17.1 閤並圖的應用
6.17.2 閤並圖的3種方式
6.17.3 自動關聯的應用
6.17.4 交叉結果的應用
6.17.5 性能測試模型
6.17.6 性能瓶頸定位——拐點分析法
6.17.7 分析相關選項設置講解
6.18 主要圖錶分析
6.18.1 虛擬用戶相關圖錶
6.18.2 事務相關圖錶
6.18.3 錯誤相關圖錶
6.18.4 Web資源相關圖錶
6.18.5 網頁診斷相關圖錶
6.18.6 係統資源相關圖錶

第7章 LoadRunner常見問題解答
7.1 如何突破參數的百條顯示限製
7.2 如何突破Controller可用腳本50條限製
7.3 如何解決數據庫查詢結果過大導緻錄製失敗
7.4 如何調整經常用到的相關協議腳本模闆
7.5 如何將Connect()中的密文改為明文
7.6 如何添加並運用附加變量
7.7 如何解決腳本中的亂碼問題
7.8 如何在錄製時加入自定義標頭
7.9 綫程和進程運行方式有何不同
7.10 如何實現腳本分步錄製
7.11 如何在腳本中應用常量和數組
7.12 VuGen中支持哪些步驟類型
7.13 如何處理ASP.NET中的ViewState
7.14 如何理解Return的返迴值
7.15 如何解決負載均衡將壓力作用到一颱機器
7.16 如何對Apache服務器上的資源使用情況進行監控
7.17 如何在腳本中加入DOS命令
7.18 如何下載並保存文件到本地
7.19 如何理解常用圖錶的含義
7.20 基於目標和手動場景測試有何聯係和不同
7.21 如何在命令行下啓動Controller
7.22 如何解決由於設置引起的運行失敗問題
7.23 如何實現對服務器係統資源的監控
7.24 如何實現對數據服務器的監控
7.25 如何實現對Web應用程序服務器資源監控
7.26 如何在Analysis圖錶中添加分析注釋
7.27 如何確定登錄達到響應時間為3秒的指標
7.28 如何使用自動關聯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
7.29 如何根據分析結果判斷性能有所改善
7.30 如何對圖錶進行閤並,定位係統瓶頸
7.31 如何應用Java Vuser驗證算法的執行效率
7.32 如何用程序控製網站的訪問次數
7.33 幾種不同超時的處理方法
7.34 如何纔能將日期類型數據參數化到腳本中
7.35 如何自定義請求,並判斷返迴數據的正確性
7.36 LoadRunner如何運行WinRunner腳本
7.37 LoadRunner如何利用已有文本數據
7.38 如何能夠産生樣例程序的Session
7.39 如何能夠實現Ping IP的功能
7.40 如何在Vugen中自定義工具條按鈕
7.41 如何在Vugen中Tools菜單中添加菜單項
7.42 如何在Vugen中給菜單項定義快捷鍵
7.43 為什麼結果導齣時會齣現異常
7.44 如何增大網頁細分圖顯示的URLS長度
7.45 如何設置登錄的用戶名和口令
7.46 如何在執行迭代時退齣腳本
7.47 如何使用鍵盤快捷鍵
7.48 如何手動轉換字符串編碼
7.49 如何理解結果目錄文件結構
7.50 如何監控Tomcat
7.51 如何在UNIX係統下用命令行運行腳本
7.52 如何使用C函數進行腳本跟蹤
7.53 如何知道腳本對應路徑下文件含義
7.54 如何結閤企業特點進行性能測試
7.55 如何應用性能測試常用計算公式
7.56 如何掌握“拐點”分析方法
7.57 如何發現性能測試的規律
7.58 如何編寫性能測試用例
7.59 如何對mysql數據庫進行查詢操作
7.60 為何無法與Load Generator通信

第8章 性能監控方法和性能監控工具應用
8.1 概述
8.2 進程相關指標和監控技術
8.2.1 Windows操作係統任務、進程介紹
8.2.2 Windows操作係統任務、進程監控技術
8.2.3 Windows操作係統任務、進程關閉技術
8.2.4 Linux操作係統任務、進程監控技術介紹
8.2.5 Linux操作係統進程監控技術
8.2.6 Linux操作係統進程終止技術
8.3 CPU相關指標和監控技術
8.3.1 CPU相關指標監控技術介紹
8.3.2 Windows操作係統中CPU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8.3.3 Linux操作係統中CPU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8.4 內存相關指標和監控技術
8.4.1 內存相關指標監控技術介紹
8.4.2 Windows操作係統中內存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8.4.3 Linux操作係統中內存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8.5 磁盤I/O相關指標和監控技術
8.5.1 磁盤I/O相關指標監控技術介紹
8.5.2 Windows操作係統磁盤I/O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8.5.3 Linux操作係統磁盤I/O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8.6 Nmon工具
8.6.1 Nmon工具介紹
8.6.2 Nmon工具使用講解
8.7 Spotlight工具
8.7.1 Spotlight工具介紹
8.7.2 Spotlight on Oracle
8.7.3 Spotlight on Unix

第9章 性能測試項目實施過程及文檔寫作
9.1 基於不同用戶群的性能測試
9.2 驗收測試通常提交的成果物
9.3 驗收測試項目完整實施過程介紹
9.4 項目預算和項目立項
9.4.1 項目預算和項目立項
9.4.2 項目預算相關內容及樣錶展示
9.5 項目準備階段及驗收測試方案編寫
9.5.1 項目人員入場
9.5.2 項目調研
9.5.3 驗收測試方案
9.5.4 驗收測試方案索引目錄結構
9.5.5 驗收測試方案的“引言”部分
9.5.6 驗收測試方案的“係統介紹”部分
9.5.7 驗收測試方案的“測試目標和標準”部分
9.5.8 驗收測試方案的“測試需求分析”部分
9.5.9 驗收測試方案的“測試策略”部分
9.5.10 驗收測試方案的“項目實施階段”部分
9.5.11 驗收測試方案的“測試實施安排”部分
9.5.12 驗收測試方案的“測試計劃”部分
9.5.13 驗收測試方案的“質量保證”部分
9.5.14 驗收測試方案的“缺陷管理”部分
9.5.15 驗收測試方案的“項目溝通”部分
9.5.16 驗收測試方案的“工作産品”部分
9.6 驗收測試實施過程及性能測試計劃編寫
9.6.1 性能測試計劃
9.6.2 性能測試計劃索引目錄結構
9.6.3 性能測試計劃的“簡介”部分
9.6.4 性能測試計劃的“測試業務及性能需求”部分
9.6.5 性能測試計劃的“測試環境”部分
9.6.6 性能測試計劃的“測試策略”部分
9.6.7 性能測試計劃的“命名規範”部分
9.6.8 性能測試計劃的“用例設計”部分
9.6.9 性能測試計劃的“場景設計”部分
9.6.10 性能測試計劃的“測試數據準備”部分
9.6.11 性能測試計劃的“計劃安排”部分
9.6.12 性能測試計劃的“局限條件”部分
9.6.13 性能測試計劃的“風險評估”部分
9.6.14 性能測試計劃的“交付産品”部分
9.7 驗收測試實施過程
9.7.1 性能測試腳本設計
9.7.2 性能測試腳本數據準備
9.7.3 性能測試場景設計
9.7.4 性能測試場景監控與場景執行
9.7.5 性能測試結果分析
9.7.6 性能調優
9.8 驗收測試總結及其性能測試總結的編寫
9.8.1 某單位某係統驗收測試結論
9.8.2 某單位某係統驗收測試交付清單
9.8.3 某單位某係統驗收測試報告
9.8.4 某單位某係統驗收測試性能測試報告
9.8.5 功能/性能測試缺陷遺留評審確認錶格
9.8.6 項目管理相關錶格
9.9 項目驗收相關文檔編寫
9.9.1 驗收申請
9.9.2 工作量確認

第10章 係統性能測試案例——GIS項目
10.1 GIS係統性能測試
10.1.1 項目性能測試需求的分析
10.1.2 確定性能測試考察指標
10.1.3 模型建立
10.1.4 集閤點的說明
10.1.5 性能測試用例設計
10.1.6 工具的引入
10.1.7 腳本代碼
10.1.8 場景設計
10.1.9 測試環境
10.1.10 場景執行
10.2 性能結果分析

第11章 性能測試案例——係統實現框架對比
11.1 第一部分 方案設計
11.1.1 項目性能測試需求分析
11.1.2 性能測試需求
11.1.3 係統架構
11.1.4 性能測試策略
11.1.5 測試資源
11.1.6 測試監控
11.1.7 裏程碑計劃
11.1.8 測試準則
11.1.9 測試風險
11.2 第二部分 測試執行
11.2.1 腳本編寫
11.2.2 測試過程
11.3 第三部分 測試報告
11.3.1 性能對比結論摘要
11.3.2 問題分析
11.3.3 測試結果對比
11.3.4 性能對比結論

第12章 Web前端性能測試工具應用
12.1 前端性能測試
12.2 HttpWatch工具
12.2.1 HttpWatch簡介
12.2.2 HttpWatch工具使用
12.3 DynaTrace Ajax工具
12.3.1 DynaTrace Ajax簡介
12.3.2 DynaTrace Ajax工具使用
12.4 FireBug工具
12.4.1 FireBug簡介
12.4.2 Firebug工具使用
12.5 YSlow工具
12.5.1 YSlow簡介
12.5.2 YSlow工具使用
12.6 前端性能改進
12.6.1 減少請求數量
12.6.2 應用緩存技術
12.6.3 CDN技術
12.6.4 減少DNS解析時間
12.6.5 壓縮內容(Gzip Components)
12.6.6 其他方法

第13章 不同協議腳本應用實例講解
13.1 一種特殊的數據庫性能測試方法
13.1.1 數據庫集群項目背景介紹
13.1.2 批處理方式解決方案
13.2 手工編寫FTP腳本
13.2.1 手工編寫腳本的策略
13.2.2 實例講解手工編寫FTP腳本
13.2.3 腳本編寫注意事項
13.3 Foxmail郵件的發送腳本
13.4 詳解.NET 2008插件在開發環境中的應用
13.5 Windows Sockets協議腳本應用
13.6 Terminal Emulation(RTE)協議腳本應用
13.7 Citrix協議腳本應用
13.7.1 Citrix簡單介紹
13.7.2 Citrix相關配置說明
13.8 EdgeSight
13.8.1 EdgeSight簡單介紹
13.8.2 EdgeSight基本使用
13.9 數據庫相關協議應用
13.9.1 工具支持哪些數據庫相關協議
13.9.2 數據庫函數說明
13.9.3 數據庫腳本關聯
13.10 AJAX TruClient協議應用
13.10.1 AJAX簡介
13.10.2 AJAX TruClient腳本
13.10.3 AJAX(Click and Script)腳本
13.11 Flex協議腳本應用
13.11.1 Flex簡介
13.11.2 Flex腳本
13.11.3 Flex腳本關聯
13.12 Real協議腳本應用
13.12.1 Real簡介
13.12.2 Real腳本
13.13 Web Services協議腳本應用
13.13.1 Web Services簡介
13.13.2 Delphi Web Services樣例程序
13.13.3 Web Services腳本

第14章 利用高級語言開發性能測試輔助工具
14.1 LoadRunner場景運行控製器介紹
14.2 LoadRunner場景運行控製器源代碼
14.2.1 場景運行控製器首界麵源代碼
14.2.2 場景運行控製器源代碼
14.2.3 係統設置源代碼
14.2.4 作品相關源代碼
14.3 前端性能測試自動化介紹
14.4 HttpWatch前端性能測試自動化腳本
14.5 高級語言調用HttpWatch完成前端性能測試

第15章 性能測試應用策略及性能指標計算
15.1 性能測試在企業中的應用——量體裁衣
15.1.1 性能測試介紹
15.1.2 性能測試在軟件企業的應用
15.1.3 總結
15.2 開發環境下的性能測試
15.2.1 負庫存現象
15.2.2 插件的應用
15.2.3 總結
15.3 性能測試場景的選擇及其用例設計、執行策略
15.3.1 性能測試用例的設計方法
15.3.2 實例講解性能測試用例的設計
15.3.3 性能測試執行
15.3.4 性能測試的分析
15.3.5 係統的調優
15.4 性能測試常用計算公式匯總
15.4.1 吞吐量計算公式
15.4.2 並發數量計算公式
15.4.3 思考時間計算公式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深度解析:揭秘高性能係統的煉金術 在數字化浪潮奔湧嚮前的今天,軟件的性能早已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核心競爭力。想象一下,一款精心設計的應用,在用戶蜂擁而至時,卻卡頓、崩潰,甚至直接宕機,其帶來的用戶體驗的斷崖式下跌和品牌聲譽的毀滅性打擊,是任何企業都無法承受之痛。因此,理解、評估並優化軟件性能,已成為每一位開發者、測試工程師以及架構師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能。 本書並非是一份冰冷的教程,而是一本飽含實踐智慧的“性能煉金術”指南。它將帶領你深入探索軟件性能的本質,剖析影響係統響應速度、吞吐量、穩定性以及資源利用率的種種因素。我們不會止步於理論的皮毛,而是將目光聚焦於“為何”與“如何”,讓你不僅僅知道“做什麼”,更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做”,並最終能夠“做得更好”。 第一篇:性能的基石——深入理解性能指標與測試方法 在踏上性能優化的徵程之前,我們需要為自己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本篇將從最根本的層麵入手,為你梳理清晰性能測試的核心概念。 性能指標的“語言”: 我們將逐一解析那些定義著係統好壞的關鍵指標,如響應時間、吞吐量、並發用戶數、點擊率、錯誤率、CPU利用率、內存占用、磁盤I/O、網絡帶寬等。理解這些指標的含義、測量方法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製約關係,是後續一切性能分析與優化的前提。我們將討論不同類型應用(Web應用、移動應用、數據庫、分布式係統等)對這些指標的側重點差異,以及如何根據業務場景選擇最閤適的度量維度。 測試方法的“十八般武藝”: 性能測試並非單一的活動,而是涵蓋瞭多種不同的測試類型,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目的和應用場景。我們將詳細講解: 負載測試(Load Testing): 模擬正常和預期的用戶負載,觀察係統在預期壓力下的錶現,以驗證係統是否能滿足性能要求。 壓力測試(Stress Testing): 將係統推嚮極限,尋找其處理能力的瓶頸,確定係統在超齣正常負載後的行為,以及係統能承受的最大負荷。 穩定性測試(Soak Testing/Endurance Testing): 在長時間、高負載下運行係統,檢測係統是否存在內存泄露、資源耗盡等問題,確保係統長時間穩定運行的能力。 突發負載測試(Spike Testing): 模擬用戶請求量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加的情況,觀察係統如何應對瞬間的流量洪峰,以及恢復能力。 容量測試(Capacity Testing): 確定係統能夠支持的最大並發用戶數或交易量,以便為硬件擴展或資源規劃提供依據。 我們還將討論不同測試方法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組閤使用它們來獲得更全麵的性能視圖。 性能瓶頸的“尋凶記”: 性能問題如同隱藏在係統深處的“幽靈”,找到它們是優化之路的第一步。本篇將介紹一係列係統性的方法論,幫助你有效地定位性能瓶頸: 自頂嚮下與自底嚮上: 探索不同的分析思路,從整體架構審視問題,再深入到底層代碼和硬件。 日誌分析與監控數據解讀: 如何從海量的日誌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如何解讀各種性能監控工具提供的數據,發現異常模式。 代碼剖析(Profiling)入門: 瞭解如何使用代碼剖析工具,找齣性能“慢”的代碼段,分析方法調用耗時、內存分配等。 數據庫性能診斷: 深入SQL語句優化、索引策略、慢查詢分析、連接池配置等數據庫層麵的性能問題。 網絡與中間件分析: 審視網絡延遲、協議效率、負載均衡策略、消息隊列阻塞等環節。 第二篇:性能優化的“心法”——係統架構與代碼層麵的深度洞察 性能優化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係統設計的初期就融入考慮,並在後續的開發過程中不斷打磨。本篇將聚焦於更深層次的優化手段。 架構設計的“高性能之道”: 優秀的架構是高性能的基石。我們將探討: 微服務與分布式係統的性能考量: 在分布式環境下,如何處理服務間的通信延遲、數據一緻性、故障轉移等問題,以及如何設計可伸縮、高可用的服務。 負載均衡與流量管理: 深入理解各種負載均衡算法(輪詢、最少連接、IP Hash等),以及如何通過API網關、服務網格等技術進行有效的流量控製和調度。 緩存策略的藝術: 從內存緩存(如Redis、Memcached)到CDN緩存,再到應用層緩存,掌握不同緩存的應用場景、失效策略以及一緻性問題。 異步化與消息隊列: 如何利用異步處理機製和消息隊列來解耦應用、削峰填榖,提升係統的響應速度和吞吐量。 數據庫選型與優化: 關係型數據庫(MySQL, PostgreSQL等)與NoSQL數據庫(MongoDB, Cassandra等)的性能特點,以及各自在特定場景下的最佳實踐。 代碼層麵的“精雕細琢”: 性能的損耗往往隱藏在代碼的細節之中。我們將深入剖析: 高效算法與數據結構的應用: 理解不同算法(排序、查找等)和數據結構(數組、鏈錶、哈希錶、樹等)的時間與空間復雜度,並學習如何在實際開發中做齣明智選擇。 內存管理的“道”與“術”: 垃圾迴收機製的原理,如何避免內存泄露,如何優化對象創建和銷毀,以及直接內存訪問技術的應用。 並發編程的藝術: 綫程安全、鎖機製(Synchronized, ReentrantLock)、無鎖並發(CAS)的原理與應用,以及如何避免死鎖和活鎖。 I/O操作的效率提升: 阻塞I/O與非阻塞I/O(NIO)的區彆,文件操作、網絡通信的優化技巧。 JVM調優入門: 虛擬機內存模型、垃圾收集器選擇與參數調優,堆棧信息分析等。 第三篇:實戰的“利器”——探索與應用先進的性能測試工具與實踐 理論最終要服務於實踐。本篇將為你介紹那些能夠幫助你落地性能測試、發現並解決問題的強大工具,並分享行業內的最佳實踐。 性能測試工具的“全景圖”: 我們將不再局限於單一工具,而是為你勾勒齣一幅完整的性能測試工具生態圖: 主流開源負載生成工具: 如Apache JMeter,它功能強大、社區活躍,是許多企業進行負載測試的首選。我們將詳細介紹其腳本錄製、參數化、斷言、監聽器等核心功能,以及如何通過分布式部署來模擬海量並發。 其他開源與商業工具的介紹: 簡要提及如Gatling、Locust等在特定場景下的優勢,以及一些商業性能測試平颱的功能亮點。 監控與分析工具: Prometheus + Grafana(時序數據庫與可視化),ELK Stack(日誌收集、存儲、分析),Zabbix/Nagios(係統監控),APM(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工具(如SkyWalking, Pinpoint, New Relic, Dynatrace等)的價值與應用。 數據庫性能診斷工具: MySQL Workbench, pgAdmin, Oracle SQL Developer等。 性能測試流程的“標準動作”: 成功的性能測試並非隨心所欲,而是遵循一套嚴謹的流程: 需求分析與目標設定: 如何從業務需求齣發,明確性能測試的範圍、目標用戶數、響應時間要求等。 測試環境的搭建與準備: 確保測試環境與生産環境的高度一緻性,以及必要的資源準備。 腳本的編寫與維護: 高效、可維護的腳本編寫原則,參數化、關聯、檢查點的運用。 執行計劃的製定: 如何設計閤理的並發模型、加壓策略,以及考慮事務的權重。 結果的收集與分析: 如何從工具輸齣和監控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並進行科學的解讀。 報告的撰寫與溝通: 如何清晰、準確地嚮項目團隊和管理層匯報性能測試結果,提齣切實可行的優化建議。 行業內的“頂尖對話”: 本篇還將匯聚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規模企業的性能測試專傢經驗,分享他們的實戰心得與教訓: DevOps與性能測試的融閤: 如何將性能測試嵌入CI/CD流程,實現持續的性能保障。 性能迴歸測試的重要性: 在頻繁的代碼迭代中,如何有效地進行性能迴歸,防止性能退化。 性能測試的自動化: 如何構建完整的自動化性能測試體係。 案例分析與疑難雜癥: 通過具體的項目案例,展示如何應對各種復雜的性能問題,並分享解決思路。 本書的宗旨,是為你提供一個全麵、深入、實用的性能測試學習框架。無論你是初涉性能測試領域,還是希望在性能優化方麵更進一步,都能從中受益。我們相信,通過掌握書中介紹的知識與方法,你將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性能工程師,為構建高性能、穩定可靠的軟件係統貢獻你的力量。願本書成為你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中,探索與精進的得力助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認為,性能測試不僅僅是壓一壓係統,看看它會不會掛掉,而是要深入理解係統的瓶頸所在,找到性能優化的方嚮。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深入”的渴望。它沒有停留在錶麵化的功能介紹,而是花瞭大量篇幅去講解性能測試的原理,比如各種性能指標的含義、它們如何相互影響,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類型選擇閤適的測試策略。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於LoadRunner結果分析部分的講解,這部分往往是很多測試人員最容易感到睏惑的地方。作者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和詳實的圖錶,一步步地引導讀者理解各種性能圖譜,比如TPS、響應時間、並發用戶數、事務成功率等等,並教會我們如何從中發現異常,甚至是如何定位到具體的代碼層麵。此外,它還提到瞭許多在真實項目中經常會遇到的挑戰,比如如何處理動態參數、如何進行分布式測試、如何進行性能迴歸測試等,這些內容在其他許多書籍中都很難找到如此詳盡的闡述。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性能測試的理解上升瞭一個層次,不再是生搬硬套工具,而是能夠真正運用工具去解決實際問題,為産品的性能保駕護航。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給那些在性能測試領域摸爬滾打卻總感覺缺少點什麼的人打瞭一劑強心針。我一直以來都在為各種應用係統的性能瓶頸感到頭疼,雖然理論知識不少,但在實際操作中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腳本錄製不完整、參數化設置不對勁、結果分析模糊不清,甚至是如何在復雜環境下搭建測試場景都讓我頗費思量。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兵,用一種近乎手把手的姿態,將LoadRunner這款強大的工具從入門到精通的整個過程都娓娓道來。它不僅僅是羅列功能,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瞭每一個操作背後的邏輯和最佳實踐。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性能測試生命周期管理的部分,它提供瞭一個清晰的框架,讓我知道在項目的不同階段,我們應該關注哪些關鍵點,如何與開發、運維團隊協作,從而最大化測試的價值。書中提到的各種場景設計技巧,比如如何模擬真實用戶行為、如何進行壓力測試、穩定性測試、負載測試等,都非常貼閤實際需求,讓我不再是簡單地堆砌並發用戶數,而是能夠設計齣真正能暴露係統問題的測試方案。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寶藏,對於想要提升自己性能測試技能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評分

在我看來,很多技術書籍往往過於理論化,或者過於碎片化,而《精通軟件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最佳實戰》這本書則非常巧妙地平衡瞭理論與實踐。它沒有迴避LoadRunner的復雜性,而是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高深的功能和概念拆解開來,讓你能夠逐步理解和掌握。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性能瓶頸定位和優化策略的部分。書中列舉瞭各種常見的性能問題,比如數據庫瓶頸、應用服務器瓶頸、網絡瓶頸等,並針對每種問題提供瞭相應的排查思路和解決方案。我過去在定位問題時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從何下手,而這本書提供瞭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讓我能夠係統地去分析和解決性能難題。此外,書中還涉及到瞭一些高級的主題,比如性能測試的自動化、持續集成中的性能測試集成等,這些前沿的技術內容,對於想要跟上行業發展步伐的讀者來說,絕對是寶貴的財富。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LoadRunner的使用手冊,更是一本能夠幫助你成為一名優秀的性能測試專傢的成長指南。

評分

說實話,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對LoadRunner這個工具的印象就是“功能繁多,但上手睏難”。許多零散的教程和網上零星的技巧,總是讓我感覺難以形成係統的知識體係。而這本書,就像一座堅固的橋梁,將LoadRunner的各個模塊有機地串聯起來,讓我看到瞭它強大而有序的一麵。作者的講解風格非常接地氣,他用大量的實例來闡釋每一個概念,讓我能夠非常直觀地理解。尤其是書中關於VuGen腳本開發的技巧,包括如何編寫高效的腳本、如何處理各種復雜的業務流程、如何進行腳本的調試和優化,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去實踐,錄製和修改腳本的過程變得順暢瞭很多,遇到的錯誤也能夠更快速地解決。另外,書中對Controller和Analysis模塊的深入剖析,也讓我對如何搭建測試環境、如何執行測試以及如何解讀測試結果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不隻是告訴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這種思考方式的引導,是提升技術功力的關鍵。這本書真的讓我對LoadRunner的掌握程度有瞭一個質的飛躍。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LoadRunner這個工具本身。它更像是一本關於“軟件性能工程”的指南,將性能測試置於整個軟件開發生命周期的宏觀視角下進行審視。我過去總覺得性能測試是項目後期纔需要考慮的事情,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性能的考慮應該貫穿於整個過程。從需求分析階段就應該初步評估性能需求,到設計階段就要考慮架構的性能影響,再到開發階段進行單元和集成層麵的性能檢查,最後纔是LoadRunner這樣的工具進行係統層麵的壓力測試。書中關於如何將性能測試融入敏捷開發流程的討論,讓我看到瞭未來性能測試的發展方嚮。它還提到瞭很多非技術性的重要內容,比如如何有效地與項目團隊溝通性能風險,如何編寫清晰易懂的性能測試報告,以及如何根據業務目標來製定性能測試的優先級。這些內容雖然不是直接的操作技巧,但對於一個成熟的性能測試工程師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軟實力。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全麵的視角,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和實踐性能測試。

評分

求不錯,做瞭兩年的測試來看書感覺跟以前看大不一樣

評分

質量還可以,慢慢學

評分

還沒看。。。。。。。。。。

評分

很好的書

評分

還可以,慢慢看(●?●)?,啦啦啦吧

評分

還沒開始看,不過發現京東書真的比當當亞馬遜貴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學無止境

評分

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