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教程:数据库技术(2013年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教程:数据库技术(2013年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教育部考试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计算机等级考试
  • 三级
  • 数据库
  • 数据库技术
  • SQL
  • 教程
  • 2013年版
  • 考试辅导
  • 信息技术
  • 计算机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372335
版次:1
商品编码:1124253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教程:数据库技术(2013年版)》是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的。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教程:数据库技术(2013年版)》按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设定六部分内容: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数据库设计及实现、数据库存储技术、并发控制技术、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全书分14章,论述了数据库技术考试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教程:数据库技术(2013年版)》内容丰富翔实。理论和实践并重,而向数据库工程与应用,实用性强,不仅可作为数据库工程师考试的标准教材,而且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实用的数据库技术培训教材及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
1.1 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1.1.1 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方法
1.1.2 DBAs生命周期模型
1.2 规划与分析
1.2.1 系统规划与定义
1.2.2 可行性分析
1.2.3 项目规划
1.3 需求分析
1.3.1 数据需求分析
1.3.2 功能需求分析
1.3.3 性能需求分析
1.3.4 其他需求分析
1.4 系统设计
1.4.1 概念殴计
1.4.2 逻辑设计
1.4.3 物理设计
1.5 实现与部署
1.6 运行管理与维护
1.7 应用案例需求
1.7.1 案例概述
1.7.2 案例业务功能需求
1.7.3 非功能性需求概述
小结
习题

第2章 需求分析
第3章 数据库结构设计
第4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与实施
第5章 UML与数据库应用系统
第6章 高级数据查询
第7章 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
第8章 数据库后台编程技术
第9章 安全管理
第10章 数据库运行维护与优化
第11章 故障管理
第12章 备份与恢复数据库
第13章 大规模数据库架构
第14章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附录

用户评价

评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教程:数据库技术(2013年版)》内容丰富翔实。理论和实践并重,而向数据库工程与应用,实用性强,不仅可作为数据库工程师考试的标准教材,而且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实用的数据库技术培训教材及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教程:数据库技术(2013年版)》是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的。

评分

看了看书还行,是正版发货速度也很快的。

评分

沟通中达成共识。

评分

1.5 实现与部署

评分

评分

1.7.3 非功能性需求概述

评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教程:数据库技术(2013年版)》是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的。

评分

大清入主中原近两百年,在嘉庆、道光时,社会已经露出衰靡之象。西方资本主义的狂澜,却汹涌澎湃。自工业革命后,民族主义勃兴,西方列强都向外扩展,新大陆成为新一轮角逐的焦点。资产阶级发展的机会就像秃子头上一根毛,你抓住就抓住,抓不住就没了,西方国家玩儿命地苦苦寻觅。 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17世纪40年代,英国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又率先开启工业革命,一个多世纪的积累与聚集,使其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每年的煤产量达到3000多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40万吨;机械纺纱业所用的棉花量达到5.2亿磅(1磅合0.4536千克);筑成铁路数千公里。英国2/3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等大型工业城市迅速崛起,首都伦敦的人口发展到200多万,资产阶级勃兴之势如惊涛骇浪般席卷了整个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原料与新市场,使得英国亟待向外寻求发展的出口。从对外扩张所必需的海军力量看,1836年,英国已拥有大小船舰500余艘。 俗话说,小妞爱花,小子爱炮,不过是各有所好。鸦片战争前的大清国,好的就是万民臣服,万国来朝,外藩君王来中国必须向中国皇帝磕个头,称个臣,派遣个把贡使来京呈递表文,进呈方物,以示诚意,随即接受封赏。频繁来朝的,是朝鲜、安南、琉球之类的小国。西方国家派使节来华,并不为称臣朝贡,随着西方使团而来的,还有贸易团体,做买卖是西方来朝的真正目的,但清朝却将他们一概视为上贡的。 明清以来的中外贸易,一贯本着和平共处基本原则,没有什么大的冲突。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不管如何强大,同中国人做的都是赔钱的买卖,银子进得少出得多,永远处于逆差。英国是个古董贩子,眼里识货,它看中了你家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你这里有,你这里还富裕;英国还是个无赖的贩子,看了想抢,就要打你。为了市场和原料,不管了,打吧,鸦片战争就此爆发。 虚弱的清朝 中国国内以自然经济、农业文明为主,男耕女织。农业文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当时的中国,土地高度集中,也就是说土地都被兼并了,大量耕地在贵族、地主手中,皇帝老儿是全国最大的地主。据1812年(嘉庆十七年)统计,皇帝直接或间接掌握的土地达83万顷。乾嘉之际的权臣和珅就占田8000余顷。道光年间的大官僚琦善则有地252顷。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农民兄弟在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重重盘剥下,陷入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农民同地主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绝对的权力必然带来绝对的腐败。君主专制的中国,军备废弛。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八九十万人,但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而且军队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2000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将近半年的财政收入),腐朽的程度难以想象。 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是以冷兵器为主,而西方列强已经完全过渡到火器时代。当然,即便是以冷兵器为主,如果勤加操练,在战争当中也不是一点作用发挥不出来。那个时候火枪的射速并不比弓箭快,就是射程比弓箭远些。但是清军武备不修,弓都拉不开,箭都射到脚面了,这种样子就是给你洋枪也没用。 另外,财政亏空。大清怕打仗,太花钱了,国库剩不了多少银子。中国古代的财政跟今天的不一样,今天的财政国家要编制预算、决算,每年大概能挣多少钱,要花多少钱,得留两笔钱用于应付突发事件:一个是自然灾害,像汶川地震那样的自然灾害;再一个就是战争。这两笔钱是国家压箱底的,完全不能动。古代没有预算、决算,完全量入为出,一年收入4000万两,支出也是4000万两,多一两没有。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或者爆发大的战争,国家需要钱了怎么办?加税!明朝为什么灭亡?为什么那么多人跟着李自成干?就是因为明朝加派三饷,这一加三饷,老百姓全跟李自成玩儿去了。 清朝看到明朝的教训,永不加赋,慈悲为怀,善待百姓,轻徭薄赋,绝不能再增加赋税。可不增加赋税的话最好什么事都别发生,一生事朝廷就完蛋了。拿什么打仗?养兵十万,日费千金。财政亏空是一个重要问

评分

第14章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