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路由器开发指南

智能路由器开发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永智,李章明 著
图书标签:
  • 路由器
  • 网络编程
  • 嵌入式系统
  • Linux
  • C语言
  • OpenWrt
  • 网络协议
  • 开发指南
  • 智能家居
  • DIY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3085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6519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 这是一本智能路由器开发的必读指南。
2. 本书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virtualBox来讲解,没有智能路由设备的开发者也可学习实践。
3. 以代码为基础进行讲解,代码放在国内托管网站上供大家自由下载。
4. 本书提供进一步深入阅读的参考资料链接,读者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

内容简介

OpenWrt是在实现路由器功能方面很受欢迎的开源软件之一。本书基于OpenWrt,详细介绍了智能路由器的开发。
本书共计15章,按照认识路由器的顺序进行编写,介绍了智能路由器、开发环境及编译分析、OpenWrt包管理系统、OpenWrt配置、软件开发、GDB调试、网络基础知识、路由器基础软件模块、常用软件模块、IP路由、DNS与DHCP、iptables防火墙、UCI防火墙、UPnP、网络测试及分析工具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代码示例可以帮助读者深入认识和理解OpenWrt技术,并能够提升开发水平和开发效率。
本书适合软件架构师、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以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掌握OpenWrt技术,还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软件开发水平。

作者简介

张永智,1979年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本科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并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取得硕士学位。曾在联想、中国数码、畅讯、山石等公司从事各种软件研发工作。在研发岗位上,他参与了TPM安全芯片、拯救系统、OpenOffice、网络感知与流控系统、可视IP电话、路由协议、防火墙、HTTP代理和VPN等功能的开发,并曾在中国数码担任研发经理,负责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现就职于北京邦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防火墙、VPN等功能的开发。
他长期致力于搭建并维护OpenWrt的代码搜索服务,网址为openwrt.bjbook.net/source。除此之外,他还作为开源项目Frog的发起人,对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研究。该项目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程序算法分析,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1年左右达到高峰,以后中国人口数量将逐年下降。

李章明,1986年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2009年毕业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曾在华为、德信无线等公司从事通信设备研发工作。并参与过机顶盒,CDMA基站、CDMA固定台、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VPN等设备的功能开发。现就职于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负责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SDN项目的开发。

目录

第1章 智能路由器概述 1
1.1 OpenWrt简介 1
1.2 整体功能组件 3
1.2.1 整体架构 3
1.2.2 网络功能 5
1.2.3 系统管理 5
1.2.4 状态监控 6
1.3 开源嵌入式操作系统比较 7
1.3.1 和Android比较 9
1.3.2 和其他WRT比较 10
1.4 参考资料 12
第2章 开发环境及编译分析 13
2.1 安装编译环境 13
2.1.1 Ubuntu安装 13
2.1.2 安装编译工具 15
2.1.3 下载代码 17
2.1.4 配置及编译 19
2.2 编译脚本分析 27
2.2.1 顶层目录概述 27
2.2.2 编译脚本 29
2.2.3 下载工具 29
2.2.4 patch-kernel.sh 30
2.2.5 编译扩展机制feeds 31
2.3 使用VirtualBox部署 34
2.4 编译部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37
2.5 VirtualBox虚拟机网络设置 38
2.5.1 网络地址转换模式 39
2.5.2 桥接网络模式 40
2.5.3 内部网络模式 41
2.5.4 仅主机网络模式 41
2.5.5 网络模式比较 42
2.5.6 组建路由器实验环境 42
2.6 参考资料 43
第3章 OpenWrt包管理系统 44
3.1 工作原理 44
3.2 OPKG命令 45
3.2.1 命令用法 45
3.2.2 软件包的管理 46
3.2.3 查询信息 48
3.2.4 选项 49
3.3 OPKG配置 50
3.3.1 调整软件仓库地址 50
3.3.2 调整安装目录 51
3.3.3 代理设置 51
3.4 使用举例 52
3.4.1 安装软件包 52
3.4.2 查询已安装的OPKG
软件包文件列表 53
3.4.3 自定义安装目录 53
3.5 OPKG包结构 55
3.6 参考资料 57
第4章 OpenWrt配置 58
4.1 UCI简介 58
4.1.1 文件语法 58
4.1.2 统一配置原理 60
4.1.3 UCI工具 61
4.1.4 配置脚本 66
4.2 UCI API编程接口 68
4.2.1 Libubox 69
4.2.2 UCI 69
4.2.3 UCI API接口 70
4.3 系统内核设置 71
4.3.1 sysctl.conf 71
4.3.2 sysctl 72
4.4 系统配置 73
4.4.1 /etc/rc.local 74
4.4.2 /etc/profile 74
4.4.3 /etc/shells 75
4.4.4 /etc/fstab 75
4.4.5 /etc/services 76
4.4.6 /etc/protocols 77
4.5 名词解释 78
4.6 参考资料 78
第5章 软件开发 79
5.1 编译构建系统 79
5.1.1 概述 79
5.1.2 变量定义 85
5.1.3 软件包定义 87
5.1.4 构建 88
5.2 HelloWorld 89
5.2.1 目录结构 91
5.2.2 Makefile 92
5.2.3 编译 94
5.3 软件启动机制 95
5.4 补丁生成及应用工具 99
5.4.1 补丁 99
5.4.2 diff工具 100
5.4.3 patch工具 102
5.5 参考资料 104
第6章 GDB调试 105
6.1 什么是GDB 105
6.2 如何启动程序调试 106
6.2.1 使用GDB启动程序 106
6.2.2 环境变量设置 107
6.2.3 设置日志文件 108
6.2.4 获取帮助 108
6.2.5 命令总结 109
6.3 断点管理 110
6.3.1 指令断点管理 110
6.3.2 观察点管理 112
6.3.3 捕获点管理 113
6.3.4 单步调试 113
6.3.5 命令总结 114
6.4 查看程序运行状态 115
6.4.1 查看栈帧信息 115
6.4.2 查看运行中的源程序
信息 117
6.4.3 查看运行时数据 117
6.4.4 命令总结 119
6.5 动态改变——改变程序的执行 120
6.6 名词解释 121
6.7 参考资料 121
第7章 网络基础知识 122
7.1 概述 122
7.1.1 网络设备 123
7.1.2 计算机网络分类 124
7.2 数据链路层 124
7.2.1 以太网 124
7.2.2 MAC寻址 125
7.2.3 冲突和冲突域 125
7.2.4 广播域 126
7.2.5 ARP协议 126
7.3 IP协议 127
7.3.1 IP报文格式 127
7.3.2 IP地址分类 129
7.3.3 协议功能 131
7.4 ICMP 132
7.4.1 概述 132
7.4.2 报文格式 133
7.4.3 差错报文 134
7.4.4 查询报文及响应报文 135
7.4.5 ping 136
7.4.6 TraceRoute 137
7.5 传输层协议 137
7.6 综合 138
7.7 名词解释 141
7.8 参考资料 141
第8章 路由器基础软件模块 143
8.1 libubox 143
8.1.1 libubox 143
8.1.2 jshn 145
8.2 ubus 147
8.2.1 ubusd 148
8.2.2 ubus命令行工具 149
8.3 netifd 152
8.3.1 概述 152
8.3.2 netifd方法 154
8.3.3 netifd文件 158
8.3.4 网络配置 159
8.4 ubox 160
8.5 procd 163
8.5.1 reload_config 164
8.5.2 procd进程 164
8.5.3 procd.sh 167
8.5.4 rc.common 169
8.5.5 综合示例 170
8.6 参考资料 172
第9章 常用软件模块 173
9.1 CWMP 173
9.1.1 概述 173
9.1.2 方法和流程 174
9.1.3 如何配置 176
9.2 SSH服务器 177
9.2.1 概述 177
9.2.2 配置 177
9.3 QoS 178
9.3.1 服务模型 178
9.3.2 QoS配置 180
9.4 uHTTPd服务器 181
9.4.1 概述 181
9.4.2 配置 182
9.5 SMTP 183
9.6 NTP 184
9.7 PPPoE 185
9.7.1 CHAP验证过程 186
9.7.2 PPPoE配置 188
9.8 无线基础 188
9.8.1 什么是无线 188
9.8.2 优点 188
9.8.3 缺点 188
9.8.4 安全 189
9.8.5 认识OpenWrt无线
接口 189
9.8.6 OpenWrt无线配置 191
9.9 参考资料 192
第10章 IP路由 194
10.1 路由分类 194
10.2 单播路由 195
10.2.1 路由表管理 195
10.2.2 静态路由配置 198
10.3 策略路由 199
10.3.1 概述 199
10.3.2 配置策略路由 200
10.3.3 典型配置举例 203
10.4 组播路由 205
10.4.1 组播原理 205
10.4.2 IGMP原理 207
10.4.3 IGMP代理 207
10.4.4 IGMP Proxy管理 209
10.4.5 验证及调试 210
10.5 名词解释 211
10.6 参考资料 212
第11章 DNS与DHCP 213
11.1 主机系统 213
11.2 DNS基础 215
11.2.1 域名结构 215
11.2.2 DNS报文格式 216
11.2.3 域名解析器原理 217
11.2.4 域名解析实例 218
11.3 DHCP基础 220
11.3.1 引言 220
11.3.2 DHCP原理 220
11.3.3 DHCP报文 221
11.3.4 DHCP工作流程 222
11.4 dnsmasq 223
11.4.1 概述 223
11.4.2 配置 224
11.5 动态DNS 228
11.5.1 DDNS原理 228
11.5.2 DDNS配置 229
11.5.3 DNS更新协议及
算法 230
11.6 DNS测试工具 232
11.6.1 nslookup 232
11.6.2 dig 232
11.7 参考资料 234
第12章 iptables防火墙 235
12.1 防火墙概述 235
12.2 iptables中的表 236
12.2.1 filter(过滤表) 236
12.2.2 nat(网络地址转换表) 237
12.2.3 mangle(修改表) 237
12.2.4 raw(原始表) 238
12.3 处理目标 238
12.3.1 REJECT(拒绝) 239
12.3.2 DNAT(目的网络地址
转换) 240
12.3.3 SNAT(源网络地址转换) 240
12.3.4 MASQUERADE(伪装) 241
12.3.5 LOG 241
12.3.6 REDIRECT 241
12.4 报文处理流程 242
12.5 报文规则匹配 245
12.6 管理防火墙规则 247
12.7 其他工具集 249
12.8 小结 250
12.9 参考资料 250
第13章 UCI防火墙 251
13.1 概述 251
13.2 防火墙配置 252
13.2.1 Defaults 252
13.2.2 Zones-安全域 253
13.2.3 转发 253
13.2.4 重定向 254
13.2.5 规则 255
13.2.6 include 257
13.3 常见用法 258
13.3.1 MAC地址黑白
名单 258
13.3.2 家长控制 260
13.4 防火墙管理及调试 261
13.4.1 管理防火墙 261
13.4.2 测试防火墙 262
13.5 名词解释 263
13.6 参考资料 263
第14章 UPnP 264
14.1 UPnP简介 264
14.1.1 起源 264
14.1.2 概述 264
14.2 UPnP架构 265
14.2.1 UPnP协议术语 265
14.2.2 UPnP组件 266
14.3 UPnP协议 267
14.4 UPnP工作流程 268
14.4.1 寻址 268
14.4.2 发现 269
14.4.3 描述 269
14.4.4 控制 270
14.4.5 事件 270
14.4.6 表达 272
14.5 UPnP应用之IGD 272
14.5.1 IGD框架 272
14.5.2 端口映射在IGD中的应用 274
14.6 参考资料 277
第15章 网络测试及分析工具 278
15.1 NetCat 278
15.2 TcpDump 283
15.2.1 抓取报文 283
15.2.2 匹配规则 285
15.2.3 使用举例 287
15.3 参考资料 288
《智联万家: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探索》 简介: 在这个信息爆炸、万物互联的时代,路由器早已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网关设备,它已然进化成为家庭、企业乃至于城市网络的“大脑”,承担着连接、分发、安全、智能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任务。从最初的简单数据包转发,到如今能够深度学习用户习惯、主动优化网络质量、抵御复杂网络攻击,路由器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通信技术的演进史,更是一部人类社会数字化进程的缩影。 《智联万家: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探索》并非一本聚焦于某个特定硬件平台或厂商技术的开发手册,而是将视角拔高,深入浅出地剖析支撑现代智能路由器运行的底层原理、关键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书旨在为那些对网络通信技术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无论是初涉此道的学生、希望拓展技术视野的在职工程师,还是对未来智能生活充满好奇的科技爱好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视角。我们将带领读者穿越纷繁复杂的网络协议栈,探寻隐藏在“一键上网”背后的精妙设计,揭示智能路由器如何成为构建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等未来应用的关键节点。 内容概要: 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核心维度展开叙述,力求构建一个立体、多维度的网络通信技术图景: 第一部分:网络基石——通信协议的演进与原理 在深入探讨路由器功能之前,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语言至关重要。本部分将从 OSI 七层模型和 TCP/IP 四层模型讲起,详细阐述每一层的功能和在路由器工作流程中的作用。我们会深入剖析 IP 地址分配与路由选择的机制,解释 ARP、ICMP、DHCP 等协议在网络初始化和通信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IP 协议的演进: 从 IPv4 的地址短缺困境,到 IPv6 的无限可能,我们将探讨 IP 地址的分配机制、子网划分、NAT 技术及其在克服 IPv4 限制中的作用,并详细介绍 IPv6 的地址结构、报头格式以及其在推动未来网络发展中的重要性。 传输层协议的抉择: TCP 和 UDP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传输协议,为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将深入分析 TCP 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拥塞控制、流量控制等机制,揭示其可靠性与效率的平衡之道;同时,也会阐释 UDP 的无连接、高效率特性,以及其在实时通信、在线游戏等领域的应用。 路由协议的智慧: 路由器最核心的功能之一便是路径选择。本书将详细介绍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概念,并深入剖析RIP、OSPF、BGP 等经典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不同规模网络中的适用性。我们将探究路由表是如何构建的,以及路由器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做出最优的转发决策。 第二部分:智能路由器核心功能解析 在掌握了基础的网络协议知识后,本书将聚焦于现代智能路由器所具备的各项核心功能,并对其背后的技术原理进行深度解读。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解释 NAT 技术如何通过一对多、多对一等方式,实现私有 IP 地址与公有 IP 地址的转换,从而缓解 IPv4 地址压力,并提升网络安全性。我们将讨论静态 NAT、动态 NAT、PAT (Port Address Translation) 等不同形式的 NAT,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配置和优化。 防火墙与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智能路由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部分将详细介绍状态检测防火墙、包过滤防火墙等基本概念,以及更高级的安全功能,如 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 (IDS/IPS) 的基本原理。我们将探讨路由器在抵御DDoS攻击、病毒传播等网络威胁中的作用。 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 在带宽日益紧张的网络环境中,保证关键应用的流畅运行至关重要。本书将深入解析 QoS 技术,包括带宽管理、流量整形、流量监管、优先级调度等机制。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这些技术,为视频会议、在线游戏、VoIP 等应用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Wi-Fi 技术演进与优化: 作为无线网络的核心,Wi-Fi 的发展日新月异。本书将梳理 Wi-Fi 标准(802.11a/b/g/n/ac/ax/be)的演进历程,重点介绍 MIMO、MU-MIMO、OFDMA 等关键技术,并探讨 Wi-Fi 信号覆盖、干扰抑制、信道选择等优化方法,以期为读者构建稳定、高效的无线网络提供指导。 AP Isolation 与 Mesh 网络: 针对多设备连接和无线覆盖的挑战,本书将介绍 AP Isolation(接入点隔离)技术如何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以及 Mesh 网络如何通过多个节点协同工作,实现无缝的无线漫游和广域覆盖。 第三部分:智能路由器的“大脑”——软件、操作系统与应用 智能路由器之所以“智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软件系统和不断丰富的功能。本部分将深入探究支撑这一切的背后技术。 嵌入式操作系统: 路由器通常运行着高度定制化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如 Linux (OpenWrt, DD-WRT)、VxWorks 等。本书将介绍这些操作系统的特点、优势,以及它们如何为路由器的功能扩展提供平台。我们将探讨文件系统、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在路由器环境下的特殊考量。 命令行接口 (CLI) 与图形用户界面 (GUI): 尽管 GUI 更加直观易用,但 CLI 仍然是网络工程师进行高级配置和故障排查的重要工具。本书将介绍两种接口的使用方式、常用命令,以及它们在路由器管理中的不同侧重点。 固件升级与功能扩展: 探讨固件升级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厂商的固件更新策略。我们将介绍第三方固件(如 OpenWrt)为路由器带来的强大功能扩展能力,例如 VPN 服务器、网络存储、广告屏蔽、智能家居网关集成等。 网络管理与监控: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作为一种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在路由器的监控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书将介绍 SNMP 的基本原理、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 SNMP 进行网络性能监控和设备管理。 SD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的初步探讨: 软件定义网络是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书将对 SDN 的基本概念、架构进行初步介绍,并探讨其在未来路由器设计和网络管理中的潜在影响,例如集中式控制、网络虚拟化等。 第四部分:未来展望——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 技术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智能路由器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本部分将带您展望未来的网络通信技术。 5G/6G 与路由器的融合: 随着 5G 网络的普及和 6G 的研发,移动通信技术将与固定网络更加紧密地融合。本书将探讨 5G/6G 技术将如何影响路由器的设计和功能,例如引入更低的时延、更高的带宽,以及更智能的连接管理。 AIo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Things) 的驱动: 物联网设备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对路由器的智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探讨路由器如何集成 AI 算法,实现更精细化的网络流量分析、用户行为预测、主动故障排除,以及成为家庭和企业 AIoT 系统的核心节点。 边缘计算 (Edge Computing) 的兴起: 边缘计算将计算能力推向网络边缘,这对于需要低延迟、高带宽的应用(如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至关重要。本书将探讨路由器如何演进,以支持边缘计算任务,例如数据预处理、实时分析等。 网络切片 (Network Slicing) 与服务质量保证: 在 5G/6G 网络中,网络切片技术允许为不同的应用和服务创建虚拟化的、隔离的网络。本书将探讨路由器如何支持网络切片,为不同业务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服务质量保证。 安全性的持续升级: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路由器的安全性将是永恒的主题。本书将展望下一代路由器在加密技术、身份认证、威胁情报共享等方面的安全创新。 《智联万家: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探索》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全面认知,理解智能路由器在连接未来世界中的关键作用,并激发对这个充满活力的技术领域的探索热情。无论您是技术从业者,还是对未来科技充满好奇的观察者,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次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阅读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二 我一直对智能家居的未来充满好奇,而智能路由器无疑是构建这个生态系统的核心枢纽。然而,真正要构建一个强大、稳定、安全的路由器系统,背后涉及的技术栈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这个复杂世界的大门。它没有直接陷入晦涩的技术细节,而是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解析智能路由器是如何工作的,它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能力。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软件定义网络”的阐述印象深刻,它让我理解了如何通过灵活的软件配置来优化网络性能,实现个性化路由策略,甚至为用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此外,书中对开源软件和生态系统的介绍也十分到位,我看到了如何利用现有的成熟框架来加速开发进程,以及如何参与到更广阔的开发者社区中去。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深入探讨了智能路由器在安全性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这对于用户数据的保护和网络空间的稳定至关重要。虽然我目前还不是一名开发者,但阅读这本书,让我对智能路由器的技术演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更是一本关于未来生活方式的启示录。

评分

评价三 作为一个对开源软件和嵌入式系统充满热情的技术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智能路由器内部工作原理的书籍。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偏重某个单一技术点,很难找到一本能够将硬件、固件、操作系统、网络协议以及应用层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的。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技术细节,但又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各个环节的知识。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模块化设计”和“可插拔架构”的探讨,这对于构建一个灵活、可扩展的智能路由器系统至关重要。书中对Linux内核的定制、驱动程序的编写,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实现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我对路由器内部的“心脏”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它还引导读者关注如何通过API接口与第三方服务进行联动,实现更丰富的功能,这对于构建一个智能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对于我这样喜欢动手实践的人来说,书中提供的那些代码示例和调试技巧,更是无价之宝。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书中的一些例子,亲手搭建属于自己的智能路由器。

评分

评价四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路由器作为家庭网络的入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要真正开发出一款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智能路由器,绝非易事。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为开发者们量身打造的“航海图”。它系统性地梳理了从硬件选型到软件架构,从网络协议到安全防护的整个开发流程,让开发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环节的挑战和机遇。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性能优化”和“资源管理”的深入剖析,这对于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实现复杂的功能至关重要。它不仅仅讲解了技术实现,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在开发过程中如何权衡各种因素,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书中关于“固件升级”和“远程管理”的章节,也为开发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对于保证路由器的长期稳定运行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云端协同”的探讨,这让我看到了智能路由器在未来如何与云平台深度融合,实现更智能化的服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开发者避免走弯路,快速掌握智能路由器开发的核心技术和方法论。

评分

评价一 作为一名曾经在路由器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硬件工程师,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整个智能路由器开发流程的宝典。市面上关于单点技术,比如Wi-Fi协议、嵌入式Linux、或者网络安全加密的書籍倒是不乏其数,但真正能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展现一个智能路由器从概念到产品落地全过程的书籍,却像凤毛麟角。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它不仅仅是技术手册的堆砌,更像是一条清晰的生产线,引导读者一步步理解从市场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硬件选型、核心芯片选购、固件开发、驱动编写,到软件架构设计、中间件集成、云端对接、再到最后的测试验证、安全加固、甚至是市场推广和迭代更新的每一个环节。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用户体验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这在很多技术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它强调了技术服务于人的本质,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贴近实际,比如如何平衡性能与功耗,如何在有限的成本下实现丰富的功能,以及如何应对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安全威胁。这对于希望进入智能路由器开发领域的新手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入门指南;而对于有经验的开发者来说,也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视野。

评分

评价五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发展趋势的普通用户,我一直对智能路由器背后的技术感到好奇。我们日常使用的网络设备,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智慧和工程?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是一本“解密手册”,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揭示了智能路由器的奥秘。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用户体验”和“智能化服务”的描述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一个好的路由器不仅仅是连接网络,更应该能够主动为用户提供便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书中对Wi-Fi技术、网络协议以及安全机制的讲解,虽然不是非常深入,但足以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再对那些陌生的技术术语感到困惑。我特别欣赏它对“智能化功能”的介绍,比如如何通过路由器实现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如何进行内容过滤和家长控制,以及如何保障网络安全等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让我对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它是一本能够拓宽视野、激发思考的书籍,让我对身边这些“看不见”的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 appreciation。

评分

东西已经收到了,使用了,还行比较满意。

评分

尽管很浅,但是纲要性指点方向,好书。

评分

京东很给力,产品品质特别好

评分

工作要用到,买来作为参考书

评分

一次买了好几本慢慢看

评分

正品书

评分

很满意的一次购物,速度很快,包装很好

评分

京东现在书都塑料纸封好,比去书店买要崭新

评分

学习智能路由器开发的首选入门书籍,一步步的讲解非常清晰! 超值的选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