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畅销书全新升级,第1版两年内印刷近10次,Java图书领域公认的经典著作,繁体版台湾发行
基于JDK1.7,围绕内存管理、执行子系统、程序编译与优化、高效并发等核心主题对JVM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深刻揭示JVM的工作原理
相关好书推荐:
更多精彩好书推荐,请点击以下图片查看:
本书第1版两年内印刷近10次,4家网上书店的评论近4?000条,98%以上的评论全部为5星级的好评,是整个Java图书领域公认的经典著作和超级畅销书,繁体版在台湾也十分受欢迎。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进:根据全新的JDK 1.7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补充;增加了大量处理各种常见JVM问题的技巧和优佳实践;增加了若干与生产环境相结合的实战案例;对第1版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的修正;等等。第2版不仅技术更新、内容更丰富,而且实战性更强。
本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围绕内存管理、执行子系统、程序编译与优化、高效并发等核心主题对JVM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深刻揭示了JVM的工作原理。第一部分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整个Java技术体系、Java和JVM的发展历程、模块化,以及JDK的编译,这对理解本书后面内容有重要帮助。第二部分讲解了JVM的自动内存管理,包括虚拟机内存区域的划分原理以及各种内存溢出异常产生的原因;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以及垃圾收集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常见虚拟机监控与故障处理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第三部分分析了虚拟机的执行子系统,包括类文件结构、虚拟机类加载机制、虚拟机字节码执行引擎。第四部分讲解了程序的编译与代码的优化,阐述了泛型、自动装箱拆箱、条件编译等语法糖的原理;讲解了虚拟机的热点探测方法、HotSpot的即时编译器、编译触发条件,以及如何从虚拟机外部观察和分析JIT编译的数据和结果;第五部分探讨了Java实现高效并发的原理,包括JVM内存模型的结构和操作;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在Java内存模型中的体现;先行发生原则的规则和使用;线程在Java语言中的实现原理;虚拟机实现高效并发所做的一系列锁优化措施。
周志明,资深Java技术专家,对JavaEE企业级应用开发、OSGi、Java虚拟机和工作流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精通Java虚拟机,撰写了大量与JVM相关的经典文章,被各大技术社区争相转载,是ITeye等技术社区公认的Java虚拟机方面的领袖人物之一。除本书外,还著有经典著作本书,广获读者好评。现任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部总经理兼架构师,先后参与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多个大型ERP项目的平台架构工作,对软件系统架构也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前言
第一部分 走近Java
第1章 走近Java
1.1 概述
1.2 Java技术体系
1.3 Java发展史
1.4 Java虚拟机发展史
1.4.1 Sun Classic Exact VM
1.4.2 Sun HotSpot VM
1.4.3 Sun Mobile-Embedded VM Meta-Circular VM
1.4.4 BEA JRockit IBM J9 VM
1.4.5 Azul VM BEA Liquid VM
1.4.6 Apache Harmony Google Android Dalvik VM
1.4.7 Microsoft JVM及其他
1.5 展望Java技术的未来
1.5.1 模块化
1.5.2 混合语言
1.5.3 多核并行
1.5.4 进一步丰富语法
1.5.5 64位虚拟机
1.6 实战:自己编译JDK
1.6.1 获取JDK源码
1.6.2 系统需求
1.6.3 构建编译环境
1.6.4 进行编译
1.6.5 在IDE工具中进行源码调试
1.7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自动内存管理机制
第2章 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
2.1 概述
2.2 运行时数据区域
2.2.1 程序计数器
2.2.2 Java虚拟机栈
2.2.3 本地方法栈
2.2.4 Java堆
2.2.5 方法区
2.2.6 运行时常量池
2.2.7 直接内存
2.3 HotSpot虚拟机对象探秘
2.3.1 对象的创建
2.3.2 对象的内存布局
2.3.3 对象的访问定位
2.4 实战:OutOfMemoryError异常
2.4.1 Java堆溢出
2.4.2 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溢出
2.4.3 方法区和运行时常量池溢出
2.4.4 本机直接内存溢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
3.1 概述
3.2 对象已死吗
3.2.1 引用计数算法
3.2.2 可达性分析算法
3.2.3 再谈引用
3.2.4 生存还是死亡
3.2.5 回收方法区
3.3 垃圾收集算法
3.3.1 标记-清除算法
3.3.2 复制算法
3.3.3 标记-整理算法
3.3.4 分代收集算法
3.4 HotSpot的算法实现
3.4.1 枚举根节点
3.4.2 安全点
3.4.3 安全区域
3.5 垃圾收集器
3.5.1 Serial收集器
3.5.2 ParNew收集器
3.5.3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
3.5.4 Serial Old收集器
3.5.5 Parallel Old收集器
3.5.6 CMS收集器
3.5.7 G1收集器
3.5.8 理解GC日志
3.5.9 垃圾收集器参数总结
3.6 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3.6.1 对象优先在Eden分配
3.6.2 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
3.6.3 长期存活的对象将进入老年代
3.6.4 动态对象年龄判定
3.6.5 空间分配担保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虚拟机性能监控与故障处理工具
4.1 概述
4.2 JDK的命令行工具
4.2.1 jps:虚拟机进程状况工具
4.2.2 jstat:虚拟机统计信息监视工具
4.2.3 jinfo:Java配置信息工具
4.2.4 jmap:Java内存映像工具
4.2.5 jhat:虚拟机堆转储快照分析工具
4.2.6 jstack:Java堆栈跟踪工具
4.2.7 HSDIS:JIT生成代码反汇编
4.3 JDK的可视化工具
4.3.1 JConsole:Java监视与管理控制台
4.3.2 VisualVM:多合一故障处理工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调优案例分析与实战
5.1 概述
5.2 案例分析
5.2.1 高性能硬件上的程序部署策略
5.2.2 集群间同步导致的内存溢出
5.2.3 堆外内存导致的溢出错误
5.2.4 外部命令导致系统缓慢
5.2.5 服务器JVM进程崩溃
5.2.6 不恰当数据结构导致内存占用过大
5.2.7 由Windows虚拟内存导致的长时间停顿
5.3 实战:Eclipse运行速度调优
5.3.1 调优前的程序运行状态
5.3.2 升级JDK 1.6的性能变化及兼容问题
5.3.3 编译时间和类加载时间的优化
5.3.4 调整内存设置控制垃圾收集频率
5.3.5 选择收集器降低延迟
5.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虚拟机执行子系统
第6章 类文件结构
6.1 概述
6.2 无关性的基石
6.3 Class类文件的结构
6.3.1 魔数与Class文件的版本
6.3.2 常量池
6.3.3 访问标志
6.3.4 类索引、父类索引与接口索引集合
6.3.5 字段表集合
6.3.6 方法表集合
6.3.7 属性表集合
6.4 字节码指令简介
6.4.1 字节码与数据类型
6.4.2 加载和存储指令
6.4.3 运算指令
6.4.4 类型转换指令
6.4.5 对象创建与访问指令
6.4.6 操作数栈管理指令
6.4.7 控制转移指令
6.4.8 方法调用和返回指令
6.4.9 异常处理指令
6.4.10 同步指令
6.5 公有设计和私有实现
6.6 Class文件结构的发展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虚拟机类加载机制
7.1 概述
7.2 类加载的时机
7.3 类加载的过程
7.3.1 加载
7.3.2 验证
7.3.3 准备
7.3.4 解析
7.3.5 初始化
7.4 类加载器
7.4.1 类与类加载器
7.4.2 双亲委派模型
7.4.3 破坏双亲委派模型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虚拟机字节码执行引擎
8.1 概述
8.2 运行时栈帧结构
8.2.1 局部变量表
8.2.2 操作数栈
8.2.3 动态连接
8.2.4 方法返回地址
8.2.5 附加信息
8.3 方法调用
8.3.1 解析
8.3.2 分派
8.3.3 动态类型语言支持
8.4 基于栈的字节码解释执行引擎
8.4.1 解释执行
8.4.2 基于栈的指令集与基于寄存器的指令集
8.4.3 基于栈的解释器执行过程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类加载及执行子系统的案例与实战
9.1 概述
9.2 案例分析
9.2.1 Tomcat:正统的类加载器架构
9.2.2 OSGi:灵活的类加载器架构
9.2.3 字节码生成技术与动态代理的实现
9.2.4 Retrotranslator:跨越JDK版本
9.3 实战:自己动手实现远程执行功能
9.3.1 目标
9.3.2 思路
9.3.3 实现
9.3.4 验证
9.4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程序编译与代码优化
第10章 早期(编译期)优化
10.1 概述
10.2 Javac编译器
10.2.1 Javac的源码与调试
10.2.2 解析与填充符号表
10.2.3 注解处理器
10.2.4 语义分析与字节码生成
10.3 Java语法糖的味道
10.3.1 泛型与类型擦除
10.3.2 自动装箱、拆箱与遍历循环
10.3.3 条件编译
10.4 实战:插入式注解处理器
10.4.1 实战目标
10.4.2 代码实现
10.4.3 运行与测试
10.4.4 其他应用案例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晚期(运行期)优化
11.1 概述
11.2 HotSpot虚拟机内的即时编译器
11.2.1 解释器与编译器
11.2.2 编译对象与触发条件
11.2.3 编译过程
11.2.4 查看及分析即时编译结果
11.3 编译优化技术
11.3.1 优化技术概览
11.3.2 公共子表达式消除
11.3.3 数组边界检查消除
11.3.4 方法内联
11.3.5 逃逸分析
11.4 Java与CC++的编译器对比
11.5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高效并发
第12章 Java内存模型与线程
12.1 概述
12.2 硬件的效率与一致性
12.3 Java内存模型
12.3.1 主内存与工作内存
12.3.2 内存间交互操作
12.3.3 对于volatile型变量的特殊规则
12.3.4 对于long和double型变量的特殊规则
12.3.5 原子性、可见性与有序性
12.3.6 先行发生原则
12.4 Java与线程
12.4.1 线程的实现
12.4.2 Java线程调度
12.4.3 状态转换
12.5 本章小结
第13章 线程安全与锁优化
13.1 概述
13.2 线程安全
13.2.1 Java语言中的线程安全
13.2.2 线程安全的实现方法
13.3 锁优化
13.3.1 自旋锁与自适应自旋
13.3.2 锁消除
13.3.3 锁粗化
13.3.4 轻量级锁
13.3.5 偏向锁
13.4 本章小结
附 录
附录A 编译Windows版的OpenJDK
附录B 虚拟机字节码指令表
附录C HotSpot虚拟机主要参数表
附录D 对象查询语言(OQL)简介
附录E JDK历史版本轨迹
1.4.2 Sun HotSpot VM
提起HotSpot VM,相信所有Java程序员都知道,它是Sun JDK和OpenJDK中所带的虚拟机,也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Java虚拟机。但不一定所有人都知道的是,这个目前看起来“血统纯正”的虚拟机在最初并非由Sun公司开发,而是由一家名为“LongviewTechnologies”的小公司设计的;甚至这个虚拟机最初并非是为Java语言而开发的,它来源于Strongtalk VM,而这款虚拟机中相当多的技术又是来源于一款支持Self语言实现“达到C语言50%以上的执行效率”的目标而设计的虚拟机,Sun公司注意到了这款虚拟机在JIT编译上有许多优秀的理念和实际效果,在1997年收购了Longview Technologies公司,从而获得了HotSpot VM。
HotSpot VM既继承了Sun之前两款商用虚拟机的优点(如前面提到的准确式内存管理),也有许多自己新的技术优势,如它名称中的HotSpot指的就是它的热点代码探测技术(其实两个VM基本上是同时期的独立产品,HotSpot还稍早一些,HotSpot一开始就是准确式GC,而Exact VM之中也有与HotSpot几乎一样的热点探测。为了Exact VM和HotSpotVM哪个成为Sun主要支持的VM产品,在Sun公司内部还有过争论,HotSpot打败Exact并不能算技术上的胜利),HotSpot VM的热点代码探测能力可以通过执行计数器找出最具有编译价值的代码,然后通知JIT编译器以方法为单位进行编译。如果一个方法被频繁调用,或方法中有效循环次数很多,将会分别触发标准编译和0SR(栈上替换)编译动作。通过编译器与解释器恰当地协同工作,可以在最优化的程序响应时间与最佳执行性能中取得平衡,而且无须等待本地代码输出才能执行程序,即时编译的时间压力也相对减小,这样有助于引入更多的代码优化技术,输出质量更高的本地代码。
在2006年的JavaOne大会上,Sun公司宣布最终会把Java开源,并在随后的一年,陆续将JDK的各个部分(其中当然也包括了HotSpot VM)在GPL协议下公开了源码。
……
我最近刚入手了《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2版)》,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封面和目录的初步浏览,就能感受到这本书的分量。它定位非常明确,直指Java虚拟机这个核心但又常常被开发者忽略的领域。我平时开发中,虽然每天都在写Java代码,但对于代码在JVM中是如何被执行、内存是如何分配和回收、线程是如何管理的,这些深层次的机制了解得并不透彻,往往遇到一些性能瓶颈或者诡异的内存泄漏问题时,也只能依靠经验和猜想来解决,效率不高且治标不治本。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从目录来看,它涵盖了JVM的内存管理、垃圾回收、类加载机制、线程模型,甚至还涉及到了性能调优和JVM命令工具的使用。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开发者从更宏观的视角理解Java程序的运行,从而写出更健壮、更高效的代码。我非常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深入理解”JVM,不再仅仅停留在API使用者层面,而是成为一个能够掌控JVM的Java工程师。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Java虚拟机的理解都停留在比较表层的认知,知道它是个运行时环境,负责执行Java字节码,并且有垃圾回收机制。但具体到内存的分配、对象的生命周期、线程的调度和同步机制,以及类加载的具体流程,我总是感觉隔着一层迷雾。《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2版)》这本书,似乎就是一把钥匙,能够帮我拨开这层迷雾,看到Java程序运行的真相。从目录上看,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从JVM的整体架构到各个组件的详细讲解,再到实际的性能调优策略,都做到了深入覆盖。我尤其对其中关于JVM的垃圾回收算法的对比和分析感兴趣,不同的垃圾回收器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了解这些能够帮助我在实际工作中选择最适合的回收器,从而优化应用的性能。同时,书中提到的“最佳实践”部分,相信能够为我提供很多在日常开发中可以借鉴和应用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写出更优秀的代码。
评分拿到《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2版)》这本书,我第一反应就是它的厚重感。这不仅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知识重量的体现。对于我这样在Java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开发者来说,往往会陷入一种“经验主义”的陷阱,即仅仅依靠过去积累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而对底层的运行机制却知之甚少。这本书恰恰能够打破这种困境。它系统性地梳理了JVM的方方面面,从最基本的内存模型到复杂的垃圾回收算法,从类加载的生命周期到线程的并发模型,每一个章节都力求深入浅出,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和“怎么做”。我特别看重书中关于JVM参数调优的部分,很多时候,一个看似微小的JVM参数调整,就能带来质的性能提升。这本书提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无疑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掌握这些调优技巧,从而让我的应用程序在性能和稳定性上更上一层楼。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干货满满”,完全不像一些技术书籍那样浮于表面,讲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套路。它从JVM的诞生背景、核心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各种高级特性和实践。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垃圾回收算法的介绍感到兴奋,像G1、ZGC、Shenandoah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很酷,而且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适用场景,书里应该都会有详细的阐述。内存模型也是我一直想弄清楚的,Java的内存模型和底层的物理内存、CPU缓存之间是怎么交互的?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这些概念在多线程环境下到底是怎么保证的?这本书提供了非常清晰的解答,让我对并发编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它不只是理论讲解,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最佳实践,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技术书籍的价值不在于你读懂了多少概念,而在于你能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本书的“最佳实践”部分,应该能直接指导我如何优化代码,避免常见的性能陷阱,提升应用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评分作为一个对Java技术栈有着长期钻研热情的开发者,我一直深信,要想在Java领域达到更高的造诣,就必须深入理解JVM。而《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2版)》这本书,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本能够带领我实现这一目标的绝佳指南。它并非一本面向初学者的入门读物,而是为那些已经具备一定Java开发经验,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技术深度和广度的开发者量身打造的。书中对JVM内存区域划分的细致讲解,对不同垃圾回收器工作原理的深入剖析,以及对类加载过程的循序渐进的阐述,都极具价值。我特别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习到如何使用各种JVM提供的工具(如JVisualVM、JMC等)来诊断和解决实际生产环境中遇到的性能问题。在当今互联网应用普遍追求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背景下,掌握JVM的底层原理和调优技巧,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资深Java工程师的重要标准。这本书的出现,正是满足了我对这些知识的渴望,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评分包装完整,还未拆开,评价不错,应该没问题
评分京东的送货速度一如既往的靠谱, 只最最近几次买书经常有损坏的情况,所以多次出现换货的情况
评分东西不错的,送货也快,点赞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姐姐斤斤计较
评分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
评分真心不错,下次还要多买几本。
评分以前基本没认真评价过,不知道浪费多少积分了,听他们说评价超过100字可以送积分,这个福利实在太赞,太好了,妥妥的每条都来评价下,赚积分,下次还能抵现金用,这是第N次在这里购物,东西便宜又新鲜,日期很近。还不用自己跑出去买,简直太方便了,有时候还能碰上搞活动价格更是逆天,太给力了非常好,非常实惠,真的是物超所值,物美价廉,赞一个!
评分正版,书不错,就是物流。。当天的京准达,居然第三天才送到,彻底无语
评分本来以为第二天收到,竟然当天就收到了,快就一个字。多看书多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