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唐诗三百首》是我国影响很广的唐诗选本,金性尧先生的新注本有选择地吸取了前人的注解和他们那代学人研究唐诗的成果,参以自己精深而独到的艺术见解,使疏解更为翔实新颖。《唐诗三百首新注》自1980年出版以后,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累计印数近三百万之多,诚如赵昌平先生所说,金性尧先生"以学问家、文章家而为注家,博而能约,浅而能切,通而能清,其著作沾溉后学,为畅行而恒久者,良有以也","或曰蘅塘退士为唐诗之功臣,则性尧前辈洵为功臣之功臣也"。此次的新版更附加了其女金文男为全部诗作和诗人所做的辑评,进一步提高了此书的欣赏和参考价值。 (清)蘅塘退士 编选;金性尧 注释;金文男 辑评 蘅塘退士,清朝学人,原名孙洙,字临西,一字答西,号爵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江苏无锡,《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拿到手里的时候,那种厚重而又不失典雅的感觉就让人心生欢喜。外壳的材质触感极佳,烫金的字体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透着一股历史的沉淀感。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米白色的纸张对眼睛非常友好,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更让我惊喜的是,排版布局的设计。每一首诗的原文、注释和赏析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留白恰到好处,使得整体视觉效果非常清爽大气。这种精心的制作,无疑是对这些千古绝唱的最好致敬。显然,出版方在“典藏”二字上是下了真功夫的,这不仅是一本诗集,更像是一件可以世代珍藏的书籍艺术品。我本来只是想找一本方便阅读的唐诗选本,结果却意外收获了如此高水准的实体书,阅读体验因此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评分我对比了好几家市面上的唐诗选本,最终决定入手这本“新注”的版本,主要是冲着它在解读上的“新”意。现在的读者,对传统的注释往往感到有些晦涩难懂,而这本的注解部分处理得非常到位。它没有一味地堆砌生僻字词的解释,而是更注重从现代读者的角度去阐释诗句背后的情境和作者的心绪。我特别喜欢它在分析一些著名篇章时,会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或当时的社会风貌,让那些原本抽象的意象变得鲜活起来。比如对于某些边塞诗的解读,它提供的地理环境和战争场面的描述,能让人瞬间“身临其境”,体会到诗人的家国情怀。这种既尊重传统又与时俱进的解读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那些原本觉得唐诗高不可攀的朋友们,也开始津津有味地品读起来。
评分这本书在装帧和内容上都做到了“典藏”二字的水准,但真正打动我的是它所蕴含的温度。这并非一本冷冰冰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位博学的朋友,耐心地引导你进入唐代诗人的精神世界。我注意到,很多注释的措辞都透露着一种对诗人的理解和同情,而非机械的讲解。比如,在解析某些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的诗句时,注释中流露出的那种共情,使得我们与诗人的距离被拉得更近了。这种“有温度”的解读,是很多纯粹以学术为目的的版本所欠缺的。它让我感觉,每一次翻阅,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进行一次情感上的交流与滋养,让我更加热爱并珍视这些穿越千年的美好文字。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氛围感非常满意,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静谧、沉思的阅读空间。现在的快节奏生活,让人很难静下心来品味古典文学的美。但当我翻开这本诗集时,那种精心挑选和编排的韵律感,仿佛能将人从喧嚣中抽离出来。每首诗的字体选择和间距处理,都体现了一种克制的美学,不抢夺诗歌本身的光芒。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古人的精神对话,而不是简单的信息接收。我尤其喜欢它在某些诗歌后面附带的简短“悟语”部分,虽然文字不多,但往往能点醒人对诗歌深层意蕴的理解,非常耐人寻味。它让“读诗”这件事,回归到了它本应有的那种慢节奏和专注。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的时候,最看重的是它的实用性和学术参考价值。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需要一本既能满足日常赏玩,又能在撰写文章时提供可靠依据的工具书。这本“新注”在引注和参考资料的运用上,展现出了严谨的治学态度。注释部分详实,引用的版本和考据都相当扎实,让人感觉内容是经得起推敲的。我个人很欣赏它在收录诗作时的取舍标准,选篇的角度很平衡,既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也穿插了一些相对冷门但意境绝佳的作品,拓宽了我的阅读视野。每次在遇到拿不准的词义或典故时,翻开这本书,总能迅速找到准确且有深度的解答,它提供的参考角度非常全面,为我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