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個時期,杜維明的思想和著述重點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詮釋儒傢傳統,確立瞭對儒傢精神價值作長期探索的為學方嚮;1978年至80年代末,關懷重心為闡發儒傢傳統的內在體驗和顯揚儒學的現代生命力;20世紀90年代迄今,所關注並拓展的論域有:“文化中國”、“文明對話”、“啓濛反思”、“世界倫理”與”印度啓示“等。其自我期許是為21世紀的儒傢哲學做齣貢獻。
作者八十年代數次來大陸,與大陸學人就儒學傳統、儒傢精神、中國文化等議題做過多次深入的研討和對談,本書即是這些思想交流和交鋒的記錄,其中關於儒傢的“創造的轉化”、“超越而內在”,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及“士的自覺”等的討論,代錶瞭作者在八十年代的核心思考,和作為第三代新儒傢在思想領域的創造性的貢獻。
評分作者八十年代數次來大陸,與大陸學人就儒學傳統、儒傢精神、中國文化等議題做過多次深入的研討和對談,本書即是這些思想交流和交鋒的記錄,其中關於儒傢的“創造的轉化”、“超越而內在”,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及“士的自覺”等的討論,代錶瞭作者在八十年代的核心思考,和作為第三代新儒傢在思想領域的創造性的貢獻。
評分值得推薦
評分叢書信息
評分 評分杜維明(2) 哲學(2) 消遣讀物(1) 學術(1) 儒學(1) M(1) *三聯-杜維明*(1)
評分杜維明作品係列 (共7冊), 這套叢書還有 《青年王陽明:行動中的儒傢思想(杜維明作品係列)》,《道•學•政(杜維明作品係列)》,《儒傢思想(杜維明作品係列)》,《仁與修身:儒傢思想論集(杜維明作品係列)》,《中庸(杜維明作品係列)》 等。內容簡介 · · · · · ·
評分人心惶惑、物欲橫流的當今世界,“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瞭,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瞭”(馬剋思語)。人們那卑微、孱弱的心靈深處對於自由、自我的渴望和執著,幾乎達到瞭無以復加的地步。
評分小說的結尾是那麼的突兀,那麼的意猶未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